从历代诗歌选本看郭祥正诗歌的接受
郭祥正是继梅尧臣之后北宋皖南的又一位重要诗人。郭祥正现存诗歌,《全宋诗·郭祥正卷》以孔凡礼先生点校的《郭祥正集》为据,共收录1467首;另外,汤华泉先生又通过诸多文献辑得佚诗9首,共1476首。随着宋诗研究的逐步深入,郭祥正也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生平行迹、诗作整理、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他的诗学理论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列的成果。[1]为了避免重复研究,也为了更深入地探讨郭祥正的诗史地位,本文拟以“宋诗选本”为切入点、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郭祥正及其诗歌创作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明李东阳云:“选诗诚难,必识足以兼诸家者,乃能选诸家;识足以兼一代者,乃能选一代。一代不数人,一人不数篇,而欲以一人选之,不亦难乎?”[2]1376但诗歌选本作为古代一种特殊的批评方式,比起理论性的阐释显得更为容易操作,因而常为历代诗论家所喜用。基于此,我们便可以通过梳理诗歌选本的著录情况来钩稽一代诗歌的发展史,乃至一人诗歌的接收史。在介入正式论述之前,先对行文略作几点说明:其一,以下观点仅从宋诗选本角度,偏颇之处或许难免;其二,此处所论选本以断代选本为主,也包括少数的通代选本,间采个别具有方志类书性质的选本;其三,就编选时限而言,上自郭祥正殁后,迄于当下学界。其四、所涉选本隶属总集类,不含个人专选本或别集。其五、所涉选本均为存世可考者,多为著名选本,不甚著者皆不录。
一、从“宋元人选宋诗”看郭诗在宋元的接受情况
文化的高度发达和相对普及,以及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发展,都大大促进了宋代诗文集的刊刻流传。作为宋诗选本的初创期,宋元二代的宋诗选本呈现出比较繁荣的景象,可考者约有50多种。[3]其中,许多选本是以某一酬唱群体或诗歌流派为辑录对象(如《坡门酬唱集》、《南岳酬唱集》、《月泉吟社》、《濂洛风雅》和《江湖集》等),或以南宋诗歌为主体的(如《诗家鼎脔》是为南宋的一部诗歌总集)。这些选本均具有特定的编选指向,从而也限制了该期选本对郭祥正诗歌进行有效的辑录。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有不少选本选入了郭诗,较著者如托名刘克庄编选的《后村千家诗》(全称《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选郭祥正《江村》1首;南宋吕祖谦编选的《皇朝文鉴》(诗歌部分)卷十二至三十专收北宋各类诗歌,其中选郭祥正的诗歌有3首;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的《两宋名贤小集》三百八十卷,其中卷八十、八十一有郭祥正的《青山集》辑本,共收诗139首。然而,其时也有一些著名的诗歌选集对郭诗并未辑录,如方回的《瀛奎律髓》、于济和蔡正孙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曾慥的《宋百家诗选》等。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进入我院儿科并患有流行性感冒的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3~14岁,平均(8.5±3.1)岁,患病时间3~7 d,平均(5±2.0)d,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组男11例,女16例,年龄2~13岁,平均(7.5±2.8)岁,患病时间2~7 d,平均(4.5±2.1)d,采取细节管理。观察患儿年龄与患病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吕祖谦编选的《宋文鉴》,原名《皇朝文鉴》,本奉宋孝宗之命而编,具有鲜明的“补治道”(周必大《序》)的倾向,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引朱熹言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每卷首必取一大文字作压卷,如赋取《五凤楼》之类。其所载奏议,亦系一时政治大节,祖宗二百年规模与后来中变之意,尽在其中,非选粹比也。”[4]448该书所录诗文,大多具有代表性,他的选文主张是:
元遗山编《唐鼓吹》,专取七言律诗,郝天挺为之注,世皆传诵。少日效其制,取宋金元三朝名人所作,得一千二百首,分为十二卷,号《鼓吹续音》……既成,求观者众,转相传借。或有嫉之者,藏匿其半,因是遂散失不存。再欲裒集,无复是心矣。[14]19
国初文人尚少,故所取稍宽。仁庙以后,文士辈出,故所取稍严,如欧阳公、司马温公、苏内翰、黄门诸公之文,俱自成一家,以文传世,今姑择其尤者,以备篇帙。或其人有闻于时,而其文不为后进所诵习,如李公择、孙莘老、李泰伯之类,亦搜求其文,以存其姓氏,使不湮没。或其尝仕于朝,不为清议所予,而其文白亦有可观,如吕惠卿之类,亦取其不不悖于理者,而不以人废言。[5]96
吕氏编纂是集,采取了一种较为通脱允洽的态度,应该说是比较恰当的。其书卷十四“乐府歌行”类选取了郭祥正的《莲根有长丝》和《金山行》二诗,卷二十一“七言古诗”选取了郭祥正的《墨染丝》诗。这个数量虽无法与其时大家王安石、苏轼和黄庭坚相比,却也超过了其时李之仪(未选)、曾巩(选二首)诸人,与贺铸(选五首)等人相埒。针对仁宗之后“文士辈出”的盛况,吕祖谦“所取稍严”,郭祥正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入选,不得不谓难得。所选取的诗作特别是《金山行》,皆是后学所津津乐道的经典名作。
《两宋名贤小集》是宋代最为重要的选本之一,在保存宋人诗歌方面,厥功甚大。朱彝尊《两宋名贤小集跋》:“噫,假非陈思编辑之力,此六十余家者保无有湮没勿传者乎?宜一书贾而为大儒所嘉叹也。”[6]365相比较而言,该书在辑录郭诗的数量上大大超过前几种宋诗选本。这是宋代除了单行本《青山集》之外对郭祥正诗歌收录做多的选本,所辑139首诗歌涉及到郭祥正创作的各方面题材和体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郭祥正作为一代名家的艺术风貌。
除此之外,宋孙绍远编选的《声画集》也辑有郭祥正的诗歌。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声画集〉提要》云:“所录皆唐、宋人题画之诗……其所录如刘莘老、李廌、折中古、夏均父、徐师川、陈子高、……倪巨济、华叔深、欧阳辟诸人,其集皆不传。且有不知其名字者,颇赖是书存其一二,则非惟有资於画,且有资於诗矣。”[7]5114-5115作为古代的首部题画诗集,《声画集》在保存宋诗文献方面,功不可没。该书共分二十六门,铨次八卷,卷二的“人物”和卷八的“翎毛”类分别录有郭祥正的《明皇十眉图》和《观东坡画雪鹊有感作诗寄惠州》二诗。宋代是我国题画诗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郭祥正也不例外。第一首诗借玄宗逸事抒发历史的兴亡盛衰之感,第二首则由画而发,表达对友人贬谪蛮荒的慰勉和问候之意,甚得题画诗之精髓。
宋代末年,何无适、倪希程相继纂集《诗准》(四卷)和《诗翼》(四卷)。两书所收诗歌具有历时上的延续性,前者“上起古谣歌词,下迄南朝”;后者“上起杜甫,下迄陆游”。[6]433取舍精严,颇为精到,正因为如此,王柏《诗准诗翼序》:“取之广,择之精,而又放黜唐律,法度益严……使观者知诗之根源,知紫阳(朱熹)之所以教。”[8]2其中,《诗翼》共选唐宋诗人20家110首诗歌,宋代有11家56首诗歌,除了苏黄选诗皆达14首之外,其他人都是寥寥几首甚至一首。秦观、张耒、郭祥正和陆游均有一首入选。郭氏《金山行》能预其中,充分反映了他的诗才已经得到时人的认可,即便是理学家诗教标准看待,亦是当之无愧。
除此之外,宋末还有一部重要的诗歌选本,这就是蔡正孙的《诗林广记》(又名《精选诗林广记》、《精选古今名贤丛话诗林广记》等)。据其《序》云:“暇日采晋、宋以来数大名家及其余脍炙人口者,凡几百篇,抄之以课儿侄,并集前贤评话及有所援据摹拟者,冥搜旁引而丽于各篇之次。凡出于诸老之所品题者,必在此选。”[9]3该书前集选晋唐三十人、后集选北宋二十九人,共选诗和附诗671首。其中后集卷八专录郭祥正诗,即《金山行》、《凤凰台次李太白韵》、《寄东坡》、《用前韵寄东坡》、《访隐者》、《山寺老僧》和《西村》等七首诗歌,另外,前集卷六附有他的《望夫石》诗,所以郭祥正共有八首诗入选。这些诗歌都是郭祥正代表作。蔡正孙将其纳入“大名家”之列,可见对郭祥正颇为推重。据马婧所考,《诗林广记》“自问世后,元、明、清刊板不绝,并远播朝鲜、日本,现存十余种版本。”[10]这说明郭祥正的诗歌借助蔡氏的选本在当时乃至后世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另外,还值得一提是,厉鹗辑选的《宋诗纪事》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具有较大影响。这个选本承传了蔡正孙《诗林广记》的编纂体例,以选录诗人诗作为主,又附录相关的诗话笔记材料。该书卷二十七即录有郭祥正的《明皇十眉图》、《金山行》、《凤凰台次李太白韵》、《访隐者》和《寄东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等五首诗,其附录材料涉及到郭祥正逸闻趣事、诗歌本事、诗歌品评等诸多方面,较好地展现了郭祥正作为一代诗人的创作才情及其在当时的接受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宋末元初的大型诗歌选本《瀛奎律髓》并未选录郭诗,这是有缘由的。方回论诗,“以格高位第一”,崇尚苍劲瘦硬的诗歌风格,尤其注重“拗字”、“变体”等法则。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一祖三宗”的著名论断,并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江西诗派的诗学理论,为江西诗派张本。在这种情况下,郭祥正那种深得李白俊逸清新的诗风,① 关于郭祥正如何学习李白,可以参看殷春梅《李白对郭祥正诗歌创作的影响》,见《中国李白研究——纪念李白诞生13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1-2002年集),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506—516页。显然是有排斥倾向的。其实,这也可以从方回所推崇的“三宗”之一黄庭坚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据许顗《彦周诗话》载,“黄鲁直爱与功父戏谑嘲调,虽不尽当信,至如云:‘公做诗费许多气力做甚?’……”[11]393再如,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世推重少游醉卧古藤之句”条云:
2)微课的概念与内涵。可以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认识微课和微课程现象,从中抽象出微课和微课程的概念。课程理论指出:界定课程的基本原则要基于当代的学校教育情境,结合学术界对课程的理论探讨描述课程的本质含义。笔者认为界定微课程的内涵应从四个维度进行:①课程是学校科目和活动;②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和活动体验;③课程是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④课程是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者的对话。
山谷守当涂日,郭功父尝寓焉。一日,过山谷论文,山谷传少游千秋岁词,叹其句意之善,欲和之,而海字难押。功父连举数海字,若孔北海之类,山谷颇厌,而未有以却之者。次日,又过山谷问焉,山谷答曰:“昨晚偶得一海字韵。”功父问其所以,山谷云:“羞杀人也爷娘海。”自是功父不复论文於山谷矣,盖山谷用俚语以却之也。[12]471
据此可见,黄、郭二人在诗学旨趣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就内在来讲,这更反映了郭祥正创作路数与江西诗派分道扬镳的关系。通观宋代诗史,黄庭坚素以奖掖后进著称,“当时的著名诗人中,只有黄庭坚较多称扬后辈诗人,而王安石、苏轼等都很少在诗中提到有才华,有成就的晚辈诗人……”。[13]418尽管如此,他却未能有力地提携被当时诗坛瞩以重望的郭祥正,实属罕见!郭祥正虽与当时诗坛的梅尧臣、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黄庭坚、李之仪、贺铸、钱藻、傅尧俞、李常、刘挚和郑獬等人均有交往,但这些交游真正对郭祥正的诗歌创作和人生志趣产生影响的较大者则只有梅尧臣、王安石、苏轼和李之仪诸人。在笔者看来,艺术旨趣的趋异性是造成黄庭坚对郭祥正颇有微词的主要原因,从而也影响了二人交游的深入发展,难以成为千古佳话。于此言之,方回以江西诗派创作取向为旨归而编选的《瀛奎律髓》不录郭祥正,当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郭祥正诗歌在宋元时期广泛流播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皆曾著录郭祥正的《青山集》三十卷。南宋吴芾《姑溪集序》云:“乾道丁亥假守当涂,因访古来文士,居此邦而卓然有声于世者,惟李太白、郭功父、与端叔三人。郡旧有太白功父集,而端叔独缺然。”② 见吴芾《湖山集》卷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附之吴芾仕履,吴氏曾于乾道(1165—1173)初年前后因权臣所忌而出知太平州。据其所言,当时郭祥正的诗集即已刊刻散播,那么晁、陈二人所见郭诗当是该版本或是稍早的版本。于此可见,郭诗在北宋之后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就整体而言,宋元时期的诗歌选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郭祥正的诗歌作了不同数量的辑录,凸显了他作为宋代诗坛大家的诗才与风范,从而也为郭诗在后世得到更好地流传创造了条件。
二、从“明人选宋诗”看郭诗在明代的接受情况
时至明代,诗坛复古之风大行其道。虽然唐宋派采取了一种更为通脱的态度,力求融通唐宋两代诗歌;但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诗人则坚持宗唐黜宋的基本立场,严重影响了宋诗的流传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编选宋诗的工作逐渐步入了低潮期。由于特定诗学背景的影响,明代的宋诗选本原本就不多,而存世选本则少之又少,如瞿佑曾在《归田诗话》卷上自述其编纂《鼓吹续音》的经历:
4.吃粗 就是经常吃一些未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各种天然食品,如粗米、粗盐、红薯、蜂蜜和各种蔬菜、水果等,因为这些粗食物尚未经过精细加工,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比经过精细加工的食物高很多,对身体有益,而吃得过细、过精,反而会使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失调,可导致疾病。可见,人吃食物一定要粗细搭配,不能因细粮好吃而忘了吃粗粮。
于此可见,瞿氏编辑此书是不满于当时崇唐抑宋的诗坛风气,具有一定的真知灼见,不知可曾选录郭诗。遗憾的是,该书散佚无存,已无从知晓。而即便是一些传世的诗歌选本,也存在着许多漏洞与缺陷。由于轻视宋诗,明人在编纂宋诗选本时显得十分粗疏,出现了许多讹误以及对原作的删改和漏抄。[15]而且在选目上也存在着偏执和浅陋之处。他们在选辑宋诗时,多有“以唐存宋”的观念,如符观《宋诗正体·卷首》自叙其选诗标准:“调气浑厚,意味隽永,可以裨化而善俗。”[16]以唐诗为准绳来对待宋诗,显然是不公正的。曹学佺的《石仓历代诗选》,卷帙浩繁。该书卷一百二十四至二百三十卷,共选宋诗一百零七卷,收录宋代诗人193位,诗歌达六千余首,在明代的宋诗选本中是绝无仅有的。由于受宗唐思想的影响,曹学佺也多选取一些甚富“唐音”的宋诗,宋初晚唐体的盟主寇准被列入了第一位。据申屠青松所考,该书“收诗最多者为释德洪,计258首,而黄庭坚诗收55首,数量在所收诗人中仅排第41位。另收杨万里诗21首,苏舜钦诗8首,显然都与他们在宋代诗坛的真实地位不符”[15]。再如,潘是仁的《宋元名家诗选》,其中选录宋代诗人有26家,分别是林逋、秦观、文同、陆游、戴复古、真山民、花蕊夫人和朱淑贞等,代表宋代诗坛的“四大权威”(指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和黄庭坚,胡云翼语)一个没入选。而且,在理学十分炽热的明代,明代诗坛普遍存在着以理学审视宋诗的主观倾向,符观《宋诗正体·卷首》:“名家继起,或模写景物,或铺叙事情,至于发性命之渊微,阐忠义之大节,亦时间出,意兴殆未为浅,而赋事精切则超然远到。”[16]虽然,宋诗本身就存在“以理为诗”的创作倾向和“学者之诗”的群体趋向,但确切要从理学角度来审度宋诗,那是无法全面把握宋诗之真髓的。在这种分情况下,郭祥正诗歌在明代备受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申屠青松所考,明代影响较大的宋诗选本主要有15家(不包括宋诗个人选本),其中十种已佚。较具代表性的即是李蓘的《宋艺圃集》。李氏有鉴于前后七子诗学实践的经验教训,“独阐幽抉微”[17]47,其《宋艺圃集序》云:“世恒言宋无诗,厥有旨哉……昔人选诗,取于欲离欲近,故余是编亦旁斯义,离者离远于宋,近者近附于唐,执斯二义,以向是编,则庶几无谪于宋哉!”[18]599该书收录宋代诗人近三百人,诗歌达两千五百余首。其中卷十一选录郭诗七首,分别是《访隐者》、《天柱阁》、《别潜峰阁》、《凤凰台》、《金山寺》、《寄题九华楼》和《莲根有长丝》。其中《金山寺》(即《金山行》)和《凤凰台》(即《凤凰台次李太白韵》),均是郭祥正传世之作,显示出了编选者极为高明的鉴别能力,识见不可谓不卓。
除了李蓘的《宋艺圃集》,其他选录郭祥正的明代宋诗选本,笔者尚未亲见。因而对郭祥正诗歌选录的存世情形更是难以一一考述了。基于此,我们可以说,郭祥正诗歌在明代的接受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宋诗在明代受到冷遇的一个典型缩影。
张豫章奉敕于康熙四十八年(1079)辑纂的《御选宋诗》,是《四朝诗》(又名《御定四朝诗》)的一部分,也是清代最大的宋诗选本。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御定四朝诗〉提要》云:“凡宋诗七十八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其诗则首帝制,次四言,次乐府歌行,次古体,次律诗,次绝句,次六言,次杂言。以体分编。”[7]5194这个选本兼顾各种诗体,搜罗完备,“用能别裁得失,勒著鸿编,非惟四朝作者,得睿鉴而表章。即读者沿波以得奇,於诗家正变源流,亦一一识其门径”[7]5195。其中,“乐府歌行”、“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长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六言诗”等部分选录郭祥正诗歌达九十四首之多,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郭祥正的诗歌创作风貌。
三、从“清人选宋诗”看郭诗在清代的接受情况
明人穷究义理、空疏不学的优孟衣冠之风,常常成为清人攻讦抵斥的把柄。作为对明代诗坛风气的有力反拨,清代的宋诗学进入了复兴期和繁荣期,并在清末达到鼎盛,这是诗学发展内在规律之使然。由对前后七子派、竟陵派的批判转相师法宋诗,成为了当时诗坛的主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顾贞观编选的《积书岩宋诗选》(又名《宋诗删》),是清初一部较有影响的宋诗选本。现存康熙三十五年(1696)春草堂刻本,今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四十一册。作者针对其时宋人诗集“多既庞杂,少则阙遗”[20]311的弊病,共选编宋诗两千五百余首。其中,“七言古诗”部分选录郭祥正的《莲根有长丝》和《金山行》两首,“五言绝句”部分选录郭氏的《西村》一首,“七言绝句”部分选录郭氏的《访隐者》一首。郭祥正虽然只有四首诗歌入选,但考虑到顾贞观“宽于正变,严于雅俗……例令学者沿流溯源,上追三百篇温柔敦厚之教”[20]312这样较为严格的编选宗旨,这个数字依然是很难得的。而且从入选诗歌质量上看,这些皆是郭氏的代表作,显示了作者极为高明的品藻眼光。正因为如此,魏勷在该书《序》中言:“余见而击节叹其搜□裒集,空苍浑脱,特出近时诸选之上,洵善本也。梁汾家故多藏书,而其深识定力又足以博综而洗伐之,故能别具手眼而采择之,精当如是。”[20]310从此,郭祥正的诗歌开始进入清代的宋诗选本之中。
卷一百九十叙《唐贤三昧集》云:“诗自太仓、历下以雄浑博丽为主,其失也肤;公安、竟陵以清新幽眇为宗,其失也诡。学者两途并穷,不得不折而入宋。[7]5205
在这种情形下,宋诗选本在清初就掀起了新的热潮,以吴之振、吕留良和吴自牧的《宋诗钞》为代表的宋诗总集应时而生。《宋诗钞》的刊刻和流传,其最大意义就在于引领了一代诗风的转移。吴之振《宋诗钞序》云:“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19]2-3然而,遗憾的是,该诗集虽几经编选、补辑,但对郭祥正的诗歌却一直未曾著录。可见,在清代宋诗兴起之初,郭祥正还没有引起诗坛足够的重视。
卷一百七十三叙《敬业堂集》云:明人喜称唐诗,自国朝康熙初年,窠臼渐深,往往厌而学宋。[7]4545
陈焯编选的《宋元诗会》,凡100卷,宋诗有50卷,收录近五百家诗人,诗歌达六千余首,且对诗人皆有简介。该书卷二十三录郭祥正诗歌九首,分别是《莲根有长丝》、《金山行》、《墨染丝》、《禾山》、《西村》、《访隐者》、《端峡》、《清逸楼》和《环波亭》。其中,多数为近体律绝。这对于发掘郭祥正古体诗之外其他诗歌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英国人洛克曾说过“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制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若这种现象发生在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希望的大学生身上,恐怕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而事实却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缺乏、浮躁与迷惘俱在、审美价值观扭曲,这是不容否认的现象。因此,面对当前的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现状,作为审美教育的影视艺术教育理应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中坚力量,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与其他的价值观教育途径相比,影视艺术教育会通过左右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整个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
再如曹庭栋(1699-1785)编选的《宋百家诗存》。依孔凡礼先生所考,曹庭栋具备了“从事编选大型的诗的总集所应有的深厚的艺术功底”[21]509。曹氏有鉴于潘是仁《宋元四十三家集》、吴之振《宋诗钞》、陈訏《宋十五家诗选》之未备,他志在“搜辑遗僻”(《自序》)、“专主性情”(袁枚《随园诗话》),共选两宋诗人一百家,次为四十卷,视野更为开阔,编选更为精当。《宋百家诗选》的问世,“标志着有宋一代诗在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中前进了一步”[21]509。该书北宋部分仅收十余家,卷九录有郭祥正的《青山集》,共260首。既有《奉和运判吴翼道留题石室》、《松门阻风望庐山有怀李白》这样的七古长诗,也有《山居绝句》(六首)、《追和李白姑溪十咏》这样的近体小诗。相比较而言,曹氏更喜欢郭祥正的古诗,“其古体诗沉雄俊伟,如波涛万叠,一涌而至,莫可控御,不特句调仿佛太白,其气、味竟自逼真”[22]203。后人对于郭祥正与李白之间的承继关系,大多泛泛而论,或流于琐屑,而此处曹庭栋的论述则“从才华、句调、气味立论,说的具体,有新意。”[21]509作为与《宋诗钞》的“互相补苴”、“相辅而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宋诗钞〉提要》)之书,《宋百家诗存》以裒辑宋代“僻集”为务,这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郭祥正在清初未受重视而至此渐为诗坛所关注的历史事实。
酵母菌:“时间好久好久了,听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数不清了,算算也有好几千年了。小菌我在这里代表我们菌类谢谢你们的祖先了。当然我们不只是光嘴上说说的,还有实际行动表示衷心感谢。我们会利用你们给的糖类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使面团体积膨大,结构疏松。这样面包、馒头的风味就大大改善了,吃起来特别松软。同时,我体内的酶能催化面团中的各种有机物发生反应,将结构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变成结构简单、相对分子量较低、易为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而且我们浑身是宝,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维生素,会增加面包、馒头的营养价值。怎么样?你们给我们的糖没白吃吧!”
体视显微镜的光源数目为一个或两个。除了调节光线的强弱,趋光角度不同,镜下标本的成像也会有很大不同。正确的选择上下光源,通过结合体视显微镜上方的变倍旋钮,让我们即可清晰的观察标本的结构形态等细节特点,又可以宏观对比不同标本的形态特征,观察活体标本的行动轨迹[5]。
朱梓、冷昌言《宋元明诗三百首》二卷,初刻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是为南京李光明庄刻本。该书是承接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而来,被视为清代刊行较广的童蒙性宋诗选本。就选诗来源和编纂体例而言,该书与《唐诗三百首》一样,也受到了“别裁”系列的影响,徐元说:“《宋诗别裁集》、《元诗别裁集》和《明诗别裁集》收录的有六百二十九人、二千三百九十篇。本书极大多数诗篇就选自这三本‘别裁集’。”[28]2就宋代而言,它共选录宋人38家122首诗歌,其中仅苏轼、陆游二人就选了63首,而郭祥正只被选录一首,即五言绝句《西村》。这就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很难如实反映宋诗的全貌。因此也成为后人诟病的话柄,对此,谢海林解释道:“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当然是由于此选辑录的诗人诗作绝大部分出于《宋诗别裁集》所致,加之受童蒙诗选篇帙一般偏小的限制。”[29]如此言之,郭祥正能以单篇入选,也是不容易的。
严长明《千首宋人绝句》,初刊于乾隆庚寅(1770年)。一般认为,近体诗特别是绝句至唐而极,后代难以为继,因而宋诗中的绝句向来不受重视。到了清代中期,开始出现专门的宋代绝句的选本,如苏州图书馆馆藏的佚名编的《宋人绝句选》二卷、《补遗》一卷,录诗达二百余首。[25]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又特选宋人绝句数十首,王氏另有《唐人万首绝句选》本。严长明(字道甫)亦曾有感于此,仿洪迈《万首唐人绝句》,编辑此书,毕沅《千首宋人绝句·序》引其言曰:“昔洪迈以唐绝万千余首对孝宗,而著录者不及十分之四,曩余浏览宋绝,数实倍之。”[26]1该书所选诗人365家,七绝686首,五绝216首,六绝98首。因时间仓促,该书难免也存在些许瑕疵,但不失为宋绝的最好选本。潘德舆由特赏宋绝而大赞此书,“宋绝句尤不似唐,然王渔洋《池北偶谈》专录宋七绝之似唐者数十首,何尝不可与唐人匹!予又从近人严长明用晦所选《千首宋人绝句》中,反覆拣择,得其似唐者百数十首,承渔洋之风旨,广渔洋所未备,世之于唐、宋分左右袒者,喙亦可以息矣。第用晦此本,较之洪容斋《万首唐人绝句》,纂次颇核,所选诗皆有可观,亦较胜王渔洋《唐人万寿绝句选》本。”[27]2081该书七绝部分选录郭祥正《寄东坡先生自朱崖》和《月下怀广胜法师》二诗,五绝部分选录郭祥正《陈朝桧》、《白云峰》、《卧龙石》和《大慈坞》四诗。以该书平均每人入选不到三首而论,郭祥正能够入选六首,实属不易。
由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琪选编《宋诗别裁集》(又名《宋诗百一钞》),最早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诵芬楼刻本。该书以“原本忠爱,温柔敦厚”为选诗宗旨,共收137位诗人645首诗歌。它打破了清初以来宋诗选本深受遗民思潮浸染的野逸传统,而更加透露出更为浓厚的盛世气息。它的出现,是“清代宋诗选本庙堂化历程的产物,也是乾隆时期盛世文化的反映。”[23]该书以诗体为刚,顺次编录,其中郭祥正入选的有七言古诗《金山行》、七言绝句《访隐者》及五言绝句《西村》、《客晚亭》和《翠樾堂》五首诗。傅王露《宋诗百一钞序》言:“夫论诗必宗唐是也……第波澜虽富,句律不可疏,锻炼虽精,情性不可远。比兴深婉,何贵乎走石扬沙?宫商协畅,何贵乎腐木湿鼓?”[24]1表明该选本也存在着“以唐存宋”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郭祥正那些具有李白式的豪放清逸的诗歌自然也就得到编选者的青睐。
到了清末,以“同光体”为代表的宋诗派占据了诗坛主流。在此情形下,陈衍的《宋诗精华录》应时而生。陈氏论诗,不争“唐宋之正闰”,尤标宋诗,持论公允通脱。据朱自清先生所考,该书“全书共选诗一百二十九家,六百九十首,其中近体五百四十八首,占百分之七十九强。”[30]577其中,七绝最多,这与严长明有相通之处,与他的论诗主张也是紧密相连的,《石遗室诗话》卷三云:“今人习于沈归愚先生各别裁集之说,以为七言绝句必如王龙标、李供奉一路,方为正宗;以老杜绝句在盛唐为独创一格,变体也……沈归愚墨守明人议论故耳。”[31]49该书卷三录有郭祥正诗歌四首及两联断句,其中《春日独酌》(二首)一为五律、一为五绝,《怀友》为五古,《徐州黄楼歌寄苏子瞻》为七古,两联断句一为五古中的《川涨》、一为七古的《宣州双溪阁夜宴呈太守余光禄》。作为一部反映宋诗精华的重要选本,《宋诗精华录》对宋代古诗也给予了关注,郭祥正即是一例。如其评点《徐州黄楼歌寄苏子瞻》诗道:“‘侯’韵能见其大。”[32]351从用韵角度突出了郭诗中类似于李白的豪壮之风,实为新见。
本调查的研究方法包括:①访谈法:访谈法是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与被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实地沟通,通过语言交流来直接进行资料收集,访谈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团委老师、团委学生干部以及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针对性访谈,为研究得出更为准确的事实依据。②文献法: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了解教育事实,探索教育现象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参考国内硕、博论文、权威期刊论文、相关书籍及权威网站文章和国外重要期刊的论文、著作等,对其进行筛选、分类、整理,为论文的研究提供基础。
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以学生个人学习需求及教师教学管理需求为核心,系统设计目标包括以下方面:①为学生提供可随时、随地进行《计算机导论》课程移动学习的平台,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②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资源管理平台,强化与延伸课堂教学内容;③为师生提供在线交流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课堂教学;④为师生提供各种统计数据服务,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习参与度;使学生明确个人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学习;⑤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界面,减小网络延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9]。
当然还应值得注意的是,清代还有一些著名的宋诗选本对郭祥正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如周之麟、柴升辑的《宋四名家诗》,陈訏的《宋十五家诗选》以及潘问奇、祖应世选编的《宋诗啜醨集》等。① 《宋诗啜醨集》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冬至三十二年(1693)夏之间,后湮没说百年,至钱钟书《宋诗选注》始称引之。据谢海林所考,该书入选诗家65人,诗作423首,没有郭祥正的作品。参看谢海林《潘问奇〈宋诗啜醨集〉考论》,《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2期。但这并不能掩盖郭祥正渐渐跻身于“北宋名家”(朱珪语)之列的诗史趋势。
总体看来,较之明代,郭祥正在清代开始引起诗坛越来越多的关注,显得更为广泛而全面。诸多选本对郭氏的古体诗、近体诗兼容并蓄,对郭诗中的唐音、宋调皆予重视,对郭诗中的多样化风格也进行了恰切的品藻领会,从而显示了清人更宽的胸襟和更广的视野。特别是《宋百家诗存》、《御选宋诗》对郭祥正《青山集》中的诗歌进行了大量的著录,其他诗选也对郭祥正的经典诗篇也进行了不同数量的选录和评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山集》在清代除了一直相传的宋刊本和影宋本之外,还在乾隆、道光年间得到进一步整理和重刊。虽然二者在编次上有些纰漏,且所纂《续集》误将孔平仲的作品归之郭氏名下,但至少可以说明的是,清人已经充分意识到郭祥正诗歌的价值,并有意识地通过重新编纂《青山集》,力求完整地呈现郭祥正创作的全貌。这是郭祥正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2、4、6、8、10、12、14、16、18、20、22、24)
四、从“今人选宋诗”看郭诗在现当代的接受情况
进入二十世纪,宋诗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齐亮亮所述:“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傅增湘用宋刊本校道光本,发现宋本卷十一,卷十二有五言诗六十一首,道光本无之,四库本亦无。傅氏校跋之道光本,今藏北京图书馆。”[33]从此,郭祥正诗歌的整理研究工作拉开了序幕。但真正得到实质性的进展,要数80年代以后,以孔凡礼先生为代表的著名学者开始在郭祥正生平事迹考订、诗集校勘整理和诗歌艺术研究等方面逐步推进,取得了一些列的成果。在这种新的研究动态下,陆续问世的各种宋诗选本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纳学界新成果,对郭祥正的诗歌进行了全新的著录、解读。
但是,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这一时期,以钱钟书和程千帆两位先生为代表的编选的几部最著名的宋诗选本,并没有选录郭祥正的诗歌。
现如今竹子和稻秆等植物也可以生产高质量的纤维板和刨花板,Siempelkamp在印度为竹材在板材行业用作原材料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是现代最著名的宋诗选本。该选本在选目安排上虽有创新独到之处,却也受到了后来研究者的质疑。钱先生在该书序中提出“六不选”的原则,[34]17许多名重一时的诗人诗作未选或选得很少,因此我们对宋代诗人地位的估计,“并不一定要以是否入选或入选篇数的多寡来体现”。[35]郭祥正未能入选,不可不谓是一种缺憾!
由程千帆、缪琨选注的《宋诗选》也没有选录郭祥正的诗歌。据程千帆先生的《宋诗选·前言》云:“这个选本,基本上是从吴之振的《宋诗钞》、厉鹗的《宋诗纪事》和几个主要作家的别集中选出来的。”[36]18-19这样,郭祥正未能入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程千帆先生晚年的著作《宋诗精选》(又名《读宋诗随笔》),也延续了这一指导思想,并更加突出编选个性和自由度。但他后来在回忆录中,也不无遗憾、不无谦逊地说道:“我现在觉得当时选少了一点,现在也没有精力再写了……我觉得这部书对于一个才学宋史的人,作为宋诗入门的书是很少的。”[37]58如能续写,郭祥正的诗歌或许能预其中。
受此影响,后来出现的一些宋诗选本对郭祥正的诗歌的关注程度也大打折扣。下文即针对现行的某些有名的宋诗选本的选录情况,拟制成表1。
表1
参考项目选本名称 编选者 初次出版情况 选录总况 郭诗选录情况《宋诗一百首》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共选59位诗人100首诗歌 无《宋诗三百首》 钱仲联选;钱学增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共选80位诗人300首诗歌 无《宋诗三百首》 金性尧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共选111位诗人337首诗歌 《川涨》、《追和李太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选一)、《西村》和《金陵》《宋诗一百首》 王水照、朱刚注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共选55位诗人100首诗歌 无《两宋诗三百首》 黄瑞云选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共选94位诗人300首诗歌 无《宋诗三百首》 高克勤编选;曹明纲等注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共选139位诗人300首诗歌 《金山行》和《凤凰台次李太白韵》二首《宋诗三百首注》 程杰选注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共选126位诗人300首诗歌 《金山行》、金陵》和《西村》《宋诗选》 张鸣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共选106位诗人359首诗歌 无《宋诗三百首评注》 刘乃昌选注 齐鲁书社,2004 共选75位诗人300首诗歌 无《宋诗三百首注评》 李梦生选编、注评 凤凰出版社,2007 共选115位诗人300首诗歌 《金山行》、《西村》和《访隐者》
总体而言,现当代宋诗选本对郭祥正诗歌的著录受学界研究现状和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至于某些选本有著录郭诗的,也大多集中在郭氏的《金山行》、《西村》和《凤凰台次李太白韵》等少量诗篇上。这一方面说明与宋代众多诗坛大家相比,郭祥正是略逊一筹的;另一方面也说明郭祥正的某些有名诗作也得到了当下学者的认可。但总体的接受现状,仍然是比较偏狭的,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五、结语
郭祥正诗名早著,他的诗集很早就被坊间编纂刊刻,并得到了广泛的散播流传。从《两宋名贤小集》开始大量选录郭诗之后,历代的宋诗选本都开始有意识地关注郭祥正的诗歌,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郭诗的创作特色和艺术价值所在。然而,受各个时期诗学背景的影响,郭诗所受重视的程度和具体的接受情况又是不一样的。在明代,由于受“诗必盛唐”诗学思潮的影响,郭祥正的诗歌曾一时被诗坛所忽略,甚至湮没无闻。到了清代,郭祥正诗歌才开始重新进入编选者的视野。以《宋百家诗存》和《御选宋诗》为代表的宋诗选本,对郭祥正的诗歌进行大量的辑录,为其广泛地流传创作了很好的条件。其他一些选本对郭祥正的经典名作也酌量予以收录,充分显示了清人视野的开阔性和对宋诗接受的全面性。但以《宋诗钞》(包括《宋诗钞初集》和《宋诗钞补》)为代表的比较著名的宋诗选本对郭祥正的诗歌却一首未录,这是很耐人寻味的现象。而到了当下,许多致力于宋诗深入研究和宋诗普及的选本开始大量出现,但郭祥正的诗歌一直处于受冷落的地步。某些选本虽有选录,但大多是对郭氏名篇的转相誊抄,忽视了对其诗歌艺术成就的全面审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要想真实反映郭祥正作为一代名家的创作成就和诗史地位,我们对郭祥正诗歌的研究还亟待加强。
我早回到了人群中,时不时地却有些恍惚。忘了是谁的诗,也忘了诗人的面容。整首诗,只记住了一句,“陪时间坐在树下”。一句足矣。时间陪我,我陪树。温暖,又两不相扰。光影慢慢移动,时间总是无声无息又声色俱厉。
[参 考 文 献]
[1] 张志勇.北宋诗人郭祥正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8).
[2] 李东阳.麓堂诗话[M]//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申屠青松.历代宋诗选本论略[J].江汉大学学报,2010,(1).
[4]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 吕乔年.太史成公编皇朝文鉴始末[M]//曾枣庄、刘琳主.全宋文(第三 . 四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6] 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8] 何无适,倪希程.诗准·诗翼[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8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9] 蔡正孙.诗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 马婧.《诗林广记》版本系统述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6).
[11] 许顗.彦周诗话[M]//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 吴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
[13] 莫砺锋.郭祥正--元祐诗坛的落伍者[M]//唐宋诗歌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4] 瞿佑.归田诗话[M]//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济南:齐鲁书社,2005.
[15] 申屠青松.明代宋诗选本论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4).
[16] 符观.宋诗正体·卷首[M].明正德二年刻本.
[17] 王士祯.香祖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8] 李蓘.宋艺圃集·元艺圃集[M].纪昀等.四库全书本(第138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9] 吴之振等.宋诗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 顾贞观.积书岩宋诗选[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41册).济南:齐鲁书社,2004.
[21] 孔凡礼.评《宋百家诗存》[M]//孔凡礼古典文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22] 曹庭栋.宋百家诗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3] 申屠青松.《宋诗百一钞》的诗学思想和批评策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1).
[24] 张景星等.宋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5] 高磊.清人宋诗选本叙录[J].中国韵文学刊,2010,(1).
[26] 严长明编选,吴战垒校注.千首宋人绝句校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27]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M]//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8] 朱梓、冷昌言编,徐元校注.宋元明诗三百首·前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9] 谢海林.《宋元明诗三百首》考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4).
[30] 朱自清.什么是宋诗的精华--评石遗老人《评点宋诗精华录》[M]//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1] 陈衍.石遗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2] 陈衍编选,蔡义江、李梦生撰.宋诗精华录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3] 齐亮亮.《青山集》版本源流考[J].沧州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8,(2).
[34] 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5] 王友胜.五十年来钱钟书《宋诗选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文学遗产,2008,(6).
[36] 程千帆,缪琨.宋诗选[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37]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第15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明代历史小说的伦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