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大学文化培育的思维向度
大学是文化机构,是多元文化的汇聚高地,也是形成大学自身特色文化的场域,大学文化在此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得以丰富。大学文化的丰富发展又推动大学向前迈进,促使大学形成独具特色、文脉相承的文化标识,成为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文化符号。这也就确证了培育大学文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此,应以文化自觉为思维向度,以文化为观照,寻觅自觉认知、自觉审视、自觉践履的理路向度来培育大学文化,以此提升大学自主选择、吸纳、创造文化的能力,提升大学的文化品格,丰富大学的文化内涵,担当其应有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
机械电气一体化设备的轴承连接由称键连接。主要是通过设备各轴承互相的联系,帮助轴承更好的转动工作。在安装设备各轴承连接阶段,安装技术人员应严格处理细节问题,将轴承之间的工作方式梳理清晰,确保轴与轴之间的固定以及轴承工作时的传递力,避免因此项工作的相关疏忽导师整个设备无法运行的严重后果。同时,在轴承的连接安装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重视连接设备的调整,保证各轴承之间的齿轮能够严密的吻合以及安装过程中轴承角度的准确性。
一、文化自觉与大学文化的内容统摄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费孝通先生提出这个概念的初衷是为了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能够把握文化发展的时代脉搏,把握文化发展的时代朝向,从而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繁荣局面。基于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概念的深刻解读,简言之,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及其文化存在状态、现实使命、未来走向的自觉认识[2]。在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作为文化自觉主体的人类,既有对自身周边文化及其相关文化的自觉意识的生成,又有对自我在历史文化发展中价值定位的主动自觉认知、新形态文化创造力的生成、引领多元文化样态发展的文化担当。可以说,文化自觉意识生成的过程,是自觉接受与主动追求、自觉践履与主动担当的辩证统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觉的实现涵摄着文化认知、文化审视、文化践履的思维向度,三个向度循序渐进,相互辉映,进而推动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自觉生发,主动养成。
认识和把握大学文化,首先要确认文化的内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他所指的文化是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的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获得精神产品,即品性的滋养与提升,此处的文化已表现为一种精神性和教育性。文化作用的显现,即是文化“化”人,教育人的过程。可见,文化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大学作为教育的最高形态,她的生命正是其中所涌动着的蓬勃的文化内涵、文化趣味、文化精神。从这个层面来讲,大学是一种文化的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正是文化的存在,大学文化才应运而生。一般而言,对大学文化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文化由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大学制度等要素构成,狭义的大学文化主要指大学精神,着重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在大学文化发展变迁中,“大学文化是一种只有‘大学人’参与的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是对社会文化反复选择后加以吸收并融进大学个性的文化结构。”[4]处于这种区域文化中,大学人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自觉认同、吸收、内化大学的文化精神,通过以文化成来构建大学人的价值系统,自觉形成大学人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生发创新性思维,导引大学人的创新行为,为大学文化的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当前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激烈碰撞,造成大学生思想多元、崇尚自我、弘扬个性。作为教育者,应充分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建构,尊重其权利和利益、合理需求与选择、个性发挥与自我追求、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应重视平等的沟通对话,通过真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认知态度、观念主张等。要与学生平等对话、积极互动,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情感、认知、体验、意愿、个性,循循善诱,引导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修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与信念,并内化到自身价值观体系中。以人性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使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而改善生活世界、生存状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意义[2]。
大学文化的培育既是理论问题,又是文化实践层面的问题。培育大学文化要以文化自觉为思维向度,自觉审视大学文化培育中面临的现实文化诉求,在文化实践中自觉践履,不断摸索,探求培育路径,推动大学文化的繁茂与丰盛。
二、大学文化培育的文化诉求
培育大学文化要自觉审视“文化育人”的呼吁、多元文化的现实冲击、自身特色文化的诉求。大学人要以文化的视角来考量、解决诸多文化诉求,这是培育大学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1.大学文化培育是实现“文化育人”的内在呼吁
大学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社会组织,其担当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的历史使命。这一宏阔历史使命的实现,直接指涉的是大学培养“有教养的人”,还是培养具有“文化人格”的人的现实命题。当然,“文化与人格乃是大学的一体两面,大学的根本是树人,是人格的完成与生命气象的更新,着眼点是文化。”[8]也就是说,大学人才的培育要立足于文化,深植于大学文化的土壤中,坚持用大学文化的涵养浸润人、呵护人、提升人,才能赋予大学生社会生存能力和生活幸福感。一所好的大学持续坚守大学“文化育人”的使命和文化担当,方能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持续不断的创新力。为此,大学人应着眼于自觉培植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传递力和学生的文化感知力两个维度,来培养大学文化。
2.大学文化培育是对多元文化冲击的现实回应
文化既有特性,又有共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每一种文化区别于他文化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文化自身内蕴的价值观的不同。正因价值观有所差异,不同民族、国家和社会群体的文化才呈现出风采各异的文化风尚、文化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它秉持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文化信仰,发挥着教育人民、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大学文化作为在大学这个文化空间和场域中生成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力量,同样具有教育引导、凝魂聚气、文化引领的价值表征,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向度不谋而合。为此,大学文化的培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价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引,用科学的、高尚的、富有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凝魂聚气,形成大学人宏阔的眼界和人文情怀;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合力,自觉发挥其强大的文化引领功能,满足大学人的精神需求,为大学人文化人格的形塑提供必要的力度和精神支撑。在大学文化培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价值的实现需借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向度和现实发展趋向的认知、审视和创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以此抢占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融入情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高校广大师生共有的价值追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空间来看,其实质是大学人文化自觉意识生成和觉醒的过程,这必然助推大学文化的培育向前迈进。
3.大学文化培育是形成自身特色文化的源泉动力
集装箱运输是未来铁路货物运输的一个发展方向,作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发展模式,集装箱业务的发展空间与发展优势不可估量。受制于传统管理技术的影响,我国集装箱管理工作的开展阻力重重。不仅效率低下且易受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
三、大学文化培育的担当
从大学人内化、外化大学文化的思维理路来看,大学文化作用的发挥与渗透寓于大学人文化自觉意识的生发、养成中,既有对大学客观存在文化样态的理解把握,又有用新的文化思维引领文化创造行为的产生,其实质是文化认知、文化审视、文化践履的辩证统一。为此,大学文化作用的发挥、精神的高扬,要着眼于大学文化的培育,而培育大学文化要以文化为观照,并着力于文化自觉,以文化自觉统摄的自觉认知、自觉审视、自觉践履的思维向度来导引大学文化的培育,以此提升大学自主选择、吸纳、创造文化的能力,提升大学的文化品格,丰富大学的文化内涵,担当其应有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
“个性是大学文化存在的依据,特色是大学文化的本质和生命”[7],大学在其历史的演进中通过提升文化品格,丰富文化内涵,积淀出独特的特色文化。这种特色文化更具内涵,历久弥新,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另一所大学的文化标志,并内在规定着大学文化的价值向度和现实使命。从大学特色文化形成的历史源流来看,大学特色文化既是一部大学文化培育的宏阔史诗,又是大学文化自觉觉醒的华丽篇章。大学特色文化的生成是由大学对文化的自然意识转换为对文化自觉追求的向度。大学由最初对自身文化精神定位模糊、偏离,到明晰大学文化的发展源流、文化价值和现实担当,直至自觉形成凝聚着大学精髓的特色文化。大学特色文化的形成由自然到自觉的历史维度,反映出大学文化培育的现实需要,更是大学文化自觉的强烈觉醒和复归。从大学特色文化的价值维度来看,大学特色文化一经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标志就会自然而然散发出芬芳和魅力,吐故纳新,用高度的文化自觉浸润、熏陶、感染大学人,使大学人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风尚,以此实现大学文化的以文化成。一所大学自身具有的特色文化既内在导引着大学文化演进、凝聚的历史朝向,又外在依赖于大学文化为其提供的精神养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应当说,大学文化的培育是形成大学自身特色文化的源泉动力,没有大学文化培育的现实需求,就没有大学特色文化的生成、内蕴价值的高扬。
1.坚守大学“文化育人”的使命,自觉培植文化传递力和感知力
大学是文化机构,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即软实力,主要通过“文化育人”来实现。一个大学发展的好坏,是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以优秀文化滋养自我、是否以优秀文化为价值追求休戚相关的。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一种文化表征,是大学的土壤、空气、水和阳光,渗透于大学的每个区域。大学人浸润于此会成为其文化塑造的对象,潜移默化地打上大学文化的标识。大学文化的文化塑造与渗透是以教育教学的课堂为主阵地,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育工作者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将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相糅合,大学生了解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同时,必然习得“文化”涵育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模式,彰显出人之为人的文化属性,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正如朱熹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当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糅合而生成的凝聚力、吸引力,其实质是文化“人化”与文化“化人”交织的过程,它是以大学生的终极关怀、终极发展为落脚点,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旨趣的。具体而言,大学人会在思想上形成自觉的意识、行为上树立自觉的模式,并运用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武装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使文化成为自我发展的精神渴求和强大支撑。大学文化的“文化育人”是大学及大学人的文化自觉意识重建与复归相统一的过程,也是大学文化培育的内在呼吁和重要突破口。
其二,自觉培植学生的文化感知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而由自然属性跃迁到社会属性的状态,文化发挥着以文化成的作用。当文化成为人内心的热盼和需求时,人顺利地褪去自然属性的外衣,深深地打上社会属性的标识,即人的文化性。当然,人的文化性获得的基本前提是要对文化有强烈的感知力,在这一文化需求动机的支配下,人才能摆脱自然属性的束缚。基于大学文化培育的语境,大学生要想用文化来丰富自我、涵育自我、提升自我,必须要用文化感知力作为精神支撑,指引自我孕育文化理想,滋养生命世界。大学生文化感知力的培植要着眼于大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这些课程的开设必然要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展现中华历史文化的恢弘气魄。大学生学习、内化这些课程的过程,就是对文化寻踪觅迹的寻根过程,是对文化世界的不懈追问和高度感知,即厘清历史文化的来历和形成过程,创生新的文化样态,巩固历史文化的发展趋向,其实质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生成的自觉实践。对大学文化培育来说,大学生感知文化的温度和文化所具有的现实超越性,会对大学文化的培育产生源源不断的助推力,使大学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其一,自觉培植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传递力。文化是由人创造,也是由人共享的,在创造到共享的历史跃迁中,教师传递着文化的符号、功能及意义,教师的这种主体行为是对文化的尊重、传递和创生。正是因为教师的存在,孕育于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元素得以保留,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在坚守和践履一种文化使命和文化任务,传递着文化的活力,扮演着文化守护者的角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大学文化培育进程中,更应自觉培植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传递力,自觉发挥其应有作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自觉认知中华优秀文化发展脉络、把握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定位、担当中华优秀文化的现实使命,用文化铸造自我的精神世界,主动生成文化自觉的意识,教育工作者才能完成文化的传递。其次,教育工作者要以身示范。从教师的文化属性来看,教师自身就深深地打着文化的烙印,文化是教师的内在规定。也可以说,教师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通过以身示范,教师将蕴育着文化属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助推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精神世界的塑造。
2.坚持主导价值与多元文化相融合,自觉发挥大学的“文化引领”功能
大学作为开放的、自由的文化高地,各种文化形态相互交织,相互融汇,凝练出大学文化的精神品格,铸造出一批批具有高尚文化追求的大学人。大学的这种属性也就决定了大学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自由性和创新性。大学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不仅孕育于大学这片圣土,还受社会文化的约束和影响,与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它正以理性开放的心态回应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流变。这种回应突出表现在大学文化能以独特的文化反省力、超强的文化震撼力和文化创造力导引社会文化的发展潮流,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脉搏,彰显大学文化的文化凝聚力和导引力。伴随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呼啸而来,多元的西方社会文化思潮蜂拥而至,作为社会文化“晴雨表”的大学文化最为敏感,深受影响。由于这些多元的西方社会文化暗含着西式的价值范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并全面渗透到大学人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过程中,产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因而他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6]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脉络认知模糊,对其价值定位偏离,这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大学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度,生发出“文化焦虑”感,折射出大学人对中华优秀文化“不自觉”“不自信”的现状。大学人应整合多元文化形态,主动担当大学文化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大力发挥大学文化应有的导引作用,积极培育大学文化,丰富其时代内涵。唯此,才是对多元文化冲击带来不利影响的有力回应。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我们认为,《常微分方程》课程应以“初等积分法、解的唯一性和延拓定理、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和高阶线性微分方程”为主要学习内容。对一些证明难度较大的定理,例如解对初值的连续依赖性和可微性定理,只介绍定理的条件与结论,不作证明。这是因为对普通院校学生而言这些定理的证明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即使详细讲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的文化土壤来看,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土壤中,而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又处于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中,一直在与他文化、异质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寻求着一种文化多样的和谐共生状态。这就内在规定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价值的同时,应保持与多元文化相融合。大学是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汇聚点”“发酵器”。面对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文化更应以开放的姿态,坚持主导价值与多元文化相融合,自觉发挥大学的文化引领功能。也就是说,大学文化的培育本身就是坚持主导与多样发展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为“主导离开了多样,主导就会失去对象和意义;多样离开了主导,多样就会失去规范和方向”[9]。具体而言,大学人应首先培育文化自觉性,这种文化自觉性关涉的是大学主体要主动辨识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益成分,并加以传承、创新与弘扬,在对多元文化甄别、选择、借鉴的基础上,确证自身文化的历史源流和价值定位,从而形成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大学人文化自觉性的树立,会温润心灵,涵化大学人的精神世界,帮助大学人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为大学文化的培育提供精神动力。其次,大学人应坚持兼容并包的原则来培育大学文化。兼容并包的原则是在坚持主导价值引领的前提下,遵从文化的多元性,以包容、尊重的心态看待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解读、批判多元文化的精髓,积极吸收、借鉴其优秀成果,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以此形成以大学本源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大学文化图景。
3.构建气质鲜明的大学文化,自觉彰显文脉传承的大学文化特色
习近平同志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0]可见,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实现不断发展、永恒延续,就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坚守文化的根基和命脉。大学与文化有着浑然天成的内在联系,大学文化的培育唯有通过积极构建气质鲜明的大学文化,自觉彰显大学文化的个性和特色,方能自觉担当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推动大学文化文脉传承的实现。
回到家后,老婆闻到一股烟味儿,严厉地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嬉皮笑脸,支支吾吾:“抽完这包烟再也不敢了。”数落几句后,老婆就去忙她的了,平时也没什么其他嗜好,再说抽烟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心一软,老婆也就放过了,“唉!没招儿。”
一是继承大学独特的传统风格。大学文化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代代大学人文化底蕴、精神文化积淀的过程,是塑造独特传统风格的过程。大学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承,展现的是大学独特的传统风格,而独特的传统风格又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所在,它涵化于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核心价值、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历史因素中,以此铸就大学独特的风格和精神。培育大学的文化,首先要继承大学独特的传统风格,在继承的前提下,大学才能丰富自身文化内涵,以内涵的提升来促进大学文化的培育,使大学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其次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大学文化是以校园文化环境、人文景观、教育设施为重要载体的,它直接渗透于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当中。校园文化环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环境载体,它涵摄着教育者的教育使命和受教育者的时代精神风貌”[11],直观反映大学的历史、传统和特色,显性诠释大学文化的精髓。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要立足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赋予自然环境以人文特质,实现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和谐统一,凸显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浸润于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人春风化雨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体验美感,不懈追求真理,促使大学人以宏阔的文化胸怀走在理想的道路上,以文化的养分涵育精神世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为价值追求,以自觉的文化姿态反哺大学文化的培育。
【参 考 文 献】
[1]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232-233.
[2]温应洲,王斌.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探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1-6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4]李树林.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以及大学文化概念比较辨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7-79.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1.
[7]尹华,牟仁刚,刘培进.新时期构建大学文化的多维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8):109-111.
[8]刘铁芳,黄鑫.大学:文化的守夜人——今日大学的文化自觉[J].大学教育科学,2014(4):4-7.
[9]郑永廷.论高校文化发展与文化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2012(1):4-7.
[10]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1).
[11]王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文化自觉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之逆向思辨
下一篇:高校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现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