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藉典雅风流泽被——梁庆桂《太平洋舟中》组诗(七首选四)考释

更新时间:2016-07-05

梁庆桂(1856-1931)广东番禺黄埔村(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字伯阳,号小山、筱山,光绪二年(1876年)举于乡,历任内阁中书、侍读。与梁鼎芬、康有为结为挚友,曾参与“公车上书”、京师保国会。1904—1906年,参与向美国收回粤汉铁路修筑权,卓著功勋。1907年初,梁氏奉旨前往美洲主持筹办侨民教育,次年乘轮船赴美,在三藩市、洛杉矶、华盛顿、纽约、芝加哥、西雅图等城市竭力倡导,在美洲共创办侨民学校12所,历时约一年。其后,海外侨校纷纷效法建立,蔚成潮流。归国后组织广东自治研究社,力倡粤民治粤,鼓吹宪政,历久弥健。1911年偕文友重开广州南园诗社。晚年贫困,婉拒大府礼聘,肆意以诗文自娱。其诗宗渔洋,以七言见长。诗风简约澄淡、沉郁苍劲,佳句迭出,如:“万里关河仍白袷,一天风雨又黄昏”,“松竹旧盟知冷落,不堪重作岁寒图”,“眼中时局棋千劫,身外浮名酒一杯”;“九州瀛海成争鹿,大地山河噪暮鸦”;“抚剑微吟复长啸,天风吹遍海南头”,“孤城夕照沉笳管,隔座山光入酒杯”;“侭有江湖容傲骨,何妨觞咏寄闲身”等等,皆备见忧时伤生、感怀家国和身世之真性情,用语明白晓畅,清新脱俗,琅琅可诵。

渍害历来是宜兴市小麦产量不高不稳的主要限制因子。应在小麦播种前及时整修清理田外沟系。同时,在机开沟播种的基础上,及早开通、理清田内沟系,彻底解决机开沟“两头翘”的问题。特别要重视田头出水沟开挖标准,沟宽应达到25 cm,沟深应达到30-40 cm,做到田内外沟相通、沟沟相连,达到排水通畅、雨止田干,切实提高排涝降渍能力。在越冬期结合培土,进一步加深、理通沟系,在冬、春季遇降雨或土壤冻融淤塞沟系,突击进行沟系疏通,做好降湿防渍工作,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1910年诗人完成使命自美归航,行经太平洋上写作《太平洋舟中柬沈曹二君、旧金山世界日报记者梁君及美洲诸同好诗并序》以寄赠美国诸友。诗序言“余客美洲,焂忽逾岁,兴学事毕,束装归国。……子通之管一双,丘迟之锦十尺,晓风残月,高唱屯田;社燕秋鸿,俪声玉局。词锋飚发,别绪云骞。予展卷兴怀,望洋增叹。诵渭北暮云之句,重与论文;续天涯芳草之词,媿无妍唱。海天壮阔,情思萦洄。凡属素心,同兹缱绻”,备见深情。兹择其中四首试加考释,以追前贤,启来者。

其一

郁郁风云盘大陆,峨峨文物振华京。輶车遍历东西路,记取侨民爱国情。

首章即阐明全诗主旨。起笔两句,即以雄健笔力,浓墨重彩,选用了“郁郁风云”、“峨峨文物”这两对气势磅礴的词组盛赞北美新大陆社会的文明昌盛,令读者眼前一亮,印象深刻。郁郁,意为茂盛、美好;峨峨,亦指崇高、盛美。“风云”,借用自然界的风和云,以比喻社会发展时势。庾信《入彭城馆》有句云“年代殊氓俗,风云更盛衰”。而“文物”则指礼乐典章制度。“盘”谓盘绕、盘旋、盘曲、萦绕。“盘大陆”,犹极言其发展强劲的形势弥漫北美此处整片陆地,说明其兴盛景象非一时一地,而是呈现出整体刚健有力的发展全局。“振”,谓扬起、显扬。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有“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之语,作者此处乃借“振”字以表述美都华盛顿让人一新耳目的视觉冲击。三四句乃转自叙身负国命,旅美期间四处奔走,更特别铭记侨胞热心慷慨义助体现深沉的爱国情怀。“輶车”,原为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因便于行旅,后常作使者的乘车。“遍历东西路”,着一“遍”字,既指东西南北走遍,也指自始至终奔忙,至此,一个勤勉奋进的爱国使臣形象已跃然纸上。但写上这一句并非为了自褒,而是为下一句“记取侨民爱国情”做了非常厚实的铺垫。诗人作为使臣来美倡导华侨教育,往来处处都得到当地热心华侨的鼎力襄助,不然也就寸步难行。功成归国之际,深切感念侨民恩德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了。此诗下有作者自注谓:“由罗省技入华盛顿,出纽约、芝加高、砵崙、舍路,转域多利、云高华,复返三藩市,凡成立学堂八所。”注中“罗省技”,即美国城市Los Angele,今译洛杉矶;“芝加高”,即美国城市Chicago,今译芝加哥;“砵崙”,即美国城市Portland,今译波特兰;“舍路”,即美国城市Seattle,今译西雅图;“域多利”,即加拿大城市Victoria,今译维多利亚;“云高华”,即加拿大城市Vancouver,今译温哥华;“三藩市”,亦称旧金山,即美国城市San Francisco,今译圣弗朗西斯科。诗中回顾一年多来在美国奔走各处经历之所见所闻所感。起笔写对美国社会蓬勃发展的总体印象,继而突出赞叹美国首都华盛顿典章制度创设之文明美好。然后转叙自己奉命到来奔走美国各地,考察协商开展侨民教育,结句回应主题意在感谢侨胞热心鼎力,强调自己将铭记侨胞们对祖国家乡的厚爱深情。

其二

诗对“杨柳”与“夜雨”这两个传统诗学意象的运用非常妥帖高妙。诗借“杨柳”二字起笔,统摄别意离情之氛围。“杨柳”在古诗词中更多象征着往来惜别,“镇日垂”不但意为杨柳枝条经常垂着,更暗示此乃自己与友朋常见之情状,含蓄指代迎来送往,多所烦累,于绅商友好之厚待,实深感怀。次句“江湖”言及自己忠于使命,奔走不辍,以至于憔悴瘦损,业有所成,而无怨悔,亦算于心无愧,不辱使命。“金山夜雨”,诗人此处或写实景,然唐宋古人往往习惯于以“夜雨对谈”比喻友谊之厚、相知之深和相聚之乐,熟读古典的作者在写下此语时当有相关联想。因此,“夜雨”既是景物,也是意象。除李商隐以“巴山夜雨”传达思念远方的情愫之外,“夜雨共话”的意象更多是用来传达朋友和兄弟间的情谊。触目所及,如唐人韦应物《示全真元常》有“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则直言“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后来郑谷在《思图昉上人》也写有“每思闻净话,夜雨对绳床”。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则有“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诗句,此外更有《满江红·怀子由作》:“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挚情厚意,力透纸背,读来直扣人心。而苏辙《逍遥堂会宿》诗引言中也记叙了兄弟之间的约定:“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后来苏辙在《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诗慨叹“射策当年偶一时,对床夜雨失前期”。苏轼去世之后的第二年,苏辙还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再次写道:“昔始宦游,诵韦氏诗‘夜雨对床’,后勿有违。”咏叹再三,不能自已。此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则以《同诸公饯望元因宿谷隐以何当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分得对此二字》为题成诗,而张元干也在《贺新郞·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中也写下:“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由此可见,自唐宋以来,“夜雨共话”已积淀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的象征符号。凡相知相惜之友朋和兄弟之间,是常常借用这一意象来表达的,以言其知之深,其情之挚,其谊之厚。悬揣小山当年受命远赴美加岁馀,为创拓华侨教育以开风气之先,东奔西走而深得爱国绅商赤诚襄助——“类皆独具热诚,坚持正谊,不避嫌怨,力任其难”(梁氏《宣统二年上学部呈送美洲华侨学册文稿》),如此功成之后,感怀旧识新知之际,正当夜雨共话却又很快到了春潮涨起而玲珑唱别之时,宁不作如是想乎?

诗中第一、二句分论现代欧美的富强与中国传统儒学的优异,在客观赞美欧美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并未失去文化自立的根基,能体认自己固有文化的价值,值得赞赏。当然诗人似乎同样还未能摆脱十九世纪以来“中体西用”思潮的影响,这也是近世许多先贤以至时贤往往难以超越的思想窠臼,原不宜求全责备。三四句则非常清晰地表明了追求现代中国富强与学习欧美的关系,主张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研究美国、效法美国,实现社会转型,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的富强。“梦魂长绕落机山”,既是表达自己牵念旅居美国的侨胞亲友,也是寄望于侨胞子女和留美学生能学成回国,同时更期盼中国内地的人们真正开眼看世界,研究和取法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文明,才能切实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语言自然简净,明白晓畅,深情洋溢,而又理性高扬,融抽象说理与形象刻画于一炉,立意高远。

杨柳邮亭镇日垂,江湖憔悴鬓如丝。金山夜雨春潮长,又是玲珑唱别时。

2.更要高度重视媒体网络作用的充分发挥。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全面、公正的报道原则,加强媒体网络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真相揭露和本质还原,以健康心态引导社会公众。同时也充分关注大众媒体对社会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所引起的放大效应、诱发效应,甚至负面效应问题,“要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特点,加强信息公开和权威发布。”[22]坚决遏制一些大众媒体为吸引眼球、迎合受众心理而渲染炒作一些极端、非理性的事件。

其三

第二首写对20世纪初年中外发展形势和文化价值的判断,言若要致力于振兴祖国,则无论如何离不开对现代美国的认识和师法。“富强”二句,言若论国家的富足强盛,今日世界要数欧美领先;若论道德文章学问,则不管今后到什么时候,永远都是儒家孔子和颜回最值得推崇,表现了梁氏对中国传统道德标杆的尊崇。“欲振”二句,期盼弘扬中国优良传统的礼乐教化以振兴祖国,还得好好向美国学习,入梦心魂就总是萦绕着远在万里之外的美洲落基山。“落机山”,即落基山(Rocky Mountains),亦译为洛矶山,皆清人旧译。南北跨度4800公里,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层峦叠嶂,连绵不绝,群峰耸立,巍峨壮观,宛如一条起伏的巨龙。触目所及,壮阔雄奇,生态丰富,多姿多彩。粗犷中时展秀美,荒蛮处每见生机,雪峰、冰原、湖泊之上,时时跳跃着众多的野生动物。诗中即以“落基山”象征美国文明先进国力雄健,被作者确立为仿效的榜样。

高校在教学管理上提供大学生的政策帮助,高校可以设置创业学分,优秀创业者可以用创业学分代替学业课程中相应的学分;出台更宽松的扶持政策,例如理工类创业者可以用创业项目作为毕业项目等。学校给予足够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解决了创业者后顾之忧,激励学生努力创业,必定会取得成功

富强今日论欧美,道学千秋重孔颜。欲振人文兴祖国,梦魂长绕落机山。

其四

落日凭栏怅远天,思乡怀旧意缠绵。太平洋上如轮月,曾照当年诗酒筵。

此为组诗之第四首,写一年多时间里羁旅美加,为倡导侨民教育奔走各地,为国辛勤憔悴理所应当,而每劳各绅商亲友欢迎欢送,尤感厚谊。今则公务事毕,时越新年初春,已是归国奉复的时刻,就只能长相别了,说不完道不尽的依依之情。诗下作者自注言“(一)所至各处皆承各绅商欢迎欢送。(二)三藩市又名金门,华侨呼之为金山。”可知此诗为记金山晚宴留别之作。“杨柳”二句,概述了槎使美加一年的情况,年来整天东奔西走,总见邮亭馆驿垂柳依依,偏劳迎来送往;自己更是长年浪迹江湖各地,以致形容憔悴,两鬓斑白如丝,不觉已步入老年。“金山”二句,则写归国前夕的雨夜相聚惜别之情,在金山春夜淅淅沥沥的雨声里,挚友都尽兴畅叙厚谊,无奈春天的潮水已涨,分别在即,马上又到了歌女唱起离歌的时候。需要留意的是,“玲珑”,在诗中并非指玉石清越的声音,而是指唐代歌妓商玲珑(一作高玲珑,后泛指歌妓)。王谠《唐语林·文学》:“白居易,长庆二年以中书舍人为杭州刺史……生平旧友,日以诗酒寄兴。官妓高玲珑、谢好好巧于应对,善歌舞。从元稹镇会稽,参其酬唱。每以筒竹盛诗来往。”白居易在“示妓人商玲珑”的《醉歌》中有句:“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元稹写给白居易的《重赠(乐人商玲珑能歌,歌余数十诗)》诗:“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苏轼《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只有黄鸡与白日,玲珑应识使君歌。”陈维崧《燕归漫·虎丘赋感》词:“歌馆闭,舞衣散,玲珑老,野狐穷。”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引邵青门诗:“花笺四幅教玲珑,一曲《霓裳》拍未终;谁把梨云吹不散,墓门西畔白杨风。”作者诗下虽未注明“玲珑”二字出典,然揆诸上例,悉数皆写玲珑唱别故事,足征诗中“玲珑”殊非别解。

此为组诗之第七首,写诗人在船上凭栏,从落日黄昏到夜间皓月当空的绵绵思绪。当夕阳西下,诗人正扶着船栏,遥望远空,心情惆怅。一会想念即将回到的家乡,一会怀念已经分别而留居异邦的旧友,如此情深谊厚,令人铭感肺腑,无法忘怀。这样反复想着,情思真是绵绵无尽。航行多日,今夜里太平洋上空这又大又圆的月亮,不久之前也正是她照耀着你我各位亲朋好友吟诗共饮的欢宴。“诗酒筵”,实指宴会上做诗与饮酒,有诗与酒的宴会。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三:“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苏轼《寄黎眉州》:“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秋瑾《清明怀友》诗:“诗酒襟怀憎我独,牢骚情绪似君痴。”例皆可征古人以作诗饮酒为风流韵事,故每曰“诗酒风流”。元好问更有《鹧鸪天》词云“身外虚名一羽轻,封侯何必胜躬耕。田园活计浑闲在,诗酒风流属老成”,似见南山采菊、北窗高卧,悠然境界实一脉相传。

在本文的研究中,采取3.0T MRI检查的25例矮小儿童中,有15例垂体前叶发育不良,2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2例颅咽管瘤术后垂体前叶薄小,6例垂体增生。而且,和正常儿童相比较,矮小症儿童的矢状高径数据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

诗前半写从望落日远空,开始思乡念友,到夜幕降临,明月当空,连续许久,诗人的思念之情绵绵无尽。后半写大洋夜空的月色,特别清亮圆满,也是一年来与诸友朋同事戮力共事的见证;当然,这一轮明月也见证了胜友欢聚,吟诗饮酒,乐也融融。顾华侨兴教,前所未有,一路崎岖,跋涉风雨,而一任其难,诚亦幸得诸旧友新知竭诚襄助。情谊珍贵,如此美好,人生几何!思及于此,别后不禁更增加了对故人的思念。故其言“停云天末,倍增怀恋”,信非客套之虚词。考小山于《宣统二年上学部呈送美洲华侨学册文稿》中自谓:“庆桂遍历各埠,接见绅董,公讌私觌,广为演说……竭诚开导,以坚其内向之忱……虽间有顽梗,遇事阻挠,而谣诼多端,究不能摇撼人心,而各校卒以成立。”可见华侨教育创举之得以竟其功,其中的确离不开梁氏个人勤勉出色的劝导才能与踏实高尚的人格感召力。程吉荪(筱山赴美劝学随行者)后来与梁嘉彬语曰:“令祖在美最重排场,所至酬酢宴会,演说提倡,造成各埠华侨热心兴学空气,其所领学部出差费用,实仅二千馀元,令祖自耗家财逾万,挥金如土,故人缘极好。”(梁嘉彬著《梁庆桂传》),足资旁证。史料显示,梁氏一族素有疏财助学之义举,事迹赓续,已积淀成独特家风。正是如此不惜耗私财以谋公益,“经其一番苦心的提倡与鼓励,造成一种风气,各埠热心兴学的华侨,遂先后设校”(刘家骥《美国华侨史》,转引自梁嘉彬著《梁庆桂传》)。因此,诗中所言之“诗酒筵”,并非公款吃喝,不是假公济私,而是以私款奉公务,在其谋事创辟之艰难过程之中以至功成之际,诗人往往慷慨解囊,每以诗酒唱和,解乏增趣,鼓劲助威,乃无可非议而实有足多者。诗句语淡情浓,相思无尽;引而不发,令人读后激起共鸣和联想。

从以上对组诗评析可见,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之际,梁庆桂既能秉持传统士人重道崇德的本色,又能好学深思,知慕西学所长。在奉使北美兴办华侨教育之时,能将常见的送往迎来,刻画得情深意切,婉转有致,动人心弦,不惟可见其禀志清高、诗才老到,更怀抱赤子心志,老而弥健,始终将真挚情意灌注全篇,乃使情之所至,满纸生动,尤不得不使读者叹佩。而诗中间或论断中外形势,判析文化发展走向,乃能自觉选择,体现高度理性,亦具见梁氏非同一般的智慧通达,殊为难能可贵。全诗用语浅显,看似平易,实则拿捏得体,恰到好处;而遣词造句,往往情景相生,蕴藉风流,足称佳构,值得称赏。

参考文献:

[1]梁庆桂.式洪室诗文遗稿[M].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

[2]周振甫.诗词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王垒
《北方文学》 2018年第14期
《北方文学》2018年第14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