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游镇江——从《乾隆〈镇江府志〉》所录诗看“三山”文化形象

更新时间:2016-07-05

镇江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群山环绕,一水横陈,素有“城市山林”的美称。元代学者俞希鲁在《至顺镇江志》(卷十八)中评价镇江山水“京口江山,为天下冠”[1]。由于镇江地处江河交汇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凭借得天独厚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滨江山林地理环境,拥有一大批闻名于世的人文景观,来往游人自古络绎不绝,文人墨客更是被山水景观所感,留下无数吟咏之作。其中最为著名可谓是“三山”了,即金山、焦山和北固山,本文试图从《乾隆〈镇江府志〉》所录诗作来探讨“三山”的文化形象。

一、《乾隆〈镇江府志〉》所录诗概况

通过对《乾隆〈镇江府志〉》所录诗作的整理,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历代文人对镇江主要人文景观的歌咏情况。《乾隆〈镇江府志〉》所录的诗作根据体裁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排律、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七类。除了其中与溧阳县相关的部分,据初步统计,《乾隆〈镇江府志〉》共所录诗歌834首,其中涉及各个主要人文景观的诗作数量按照由多到少得顺序排列依次为:金山147首、北固山117首、焦山94首、鹤林寺48首、南山45首和茅山26首。如:明人李梦阳有诗《题京口山水图》“青山逶迤如北固,山下仿佛京口树。茅堂花蹊三月暮,萋萋旧草春遊路。一从画师扫烟墨,客堂日夜流江色。江色依微帶甕城,遊子归魂逗南北。”[2](p503)勾勒了镇江山水的图景。苏辙有诗《次子瞻甘露韵》云“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2](p481),“清欢”二字写出了镇江山水的魅力。

再者,淘汰过时专业。有些专业所涉及的领域虽然在市场中仍然存在,但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脚步的推进,这些专业发展前景十分渺茫,甚至是即将被淘汰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校就要果断舍弃这些即将过时的专业,把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投放到优势专业和热门专业的设置中。

二、“三山”文化形象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明代刘星炜在《驾幸京口三山赋》中说“三山”是“浮群玉于朱方,表晓阙于南邦”[3](p78),同时代的潘一桂也在其《三山赋》中称赞“粤若稽天地之奇迹,蒐流峙之灵区,采登陟之近玩,缅烟霞之靓墟”[3](p68)。《乾隆〈镇江府志〉》所录大量的关于“三山”的诗歌,也折射出它们不同的文化形象。

(一)金山与佛教文化

作为镇江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金山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金山最初是长江中流的一座岛屿,所以古有“江心一朵美芙蓉”的称誉,直到清光绪末年左右才与陆地连在一起。宋代秦观在《游金山》一诗中用“江流会扬子,汹汹东南骛。海门划前开,金山屹中据”[2](p481)描述了金山的地理位置,曾巩也有诗言“举箔见兹山,岿然峙中流”[2](p482)

除了金山寺以外,《乾隆〈镇江府志〉》所收录的诗歌中,涉及到金山的其他景观的诗也有不少,如王安石的五言古诗《化城阁集句》、苏轼的五言古诗《妙高台寄佛印》、施闰章的五言古诗《妙高台夜坐怀无可》、何如棽的五言律诗《妙高台远眺》、郑善夫的七言律诗《上妙高台》、吴国伦的七言律诗《登妙高台》、范仲淹的五言律诗《头陀崖》、朱日藩的七言律诗《观音阁和王给事韬孟》、王士禄的五言绝句《由栈道崖至观音阁看落照》、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芙蓉楼送辛渐》、王叔承的七言绝句《金山江天阁》等十余首诗,涉及了化城阁、妙高台、头陀崖、观音阁、芙蓉楼、江天阁等多个景点。

④ manus dara-a sara-yin arbad-iyar yabuy-ageju bui(我们下月十来号就要走)

焦山,曾名谯山、樵山。据《焦山志》记载,“宋祥符六年真宗感梦焦光入殿献丹,询之近臣,曰光乃汉末洞隐樵山,三诏不起,遂封明应公”,“好事者遂以樵山为焦山”[8],“焦山”一名由此而来。

仪表电缆的交流额定电压在500 V以下,电缆线径一般在7~30 mm。当传输弱电信号时,仪表电缆需要抑制外界噪声和寄生信号,在苛刻的现场环境下保证信号传输的精度。根据电缆的性能和使用场合的不同,仪表电缆的结构也有所差异。仪表电缆的基本结构包括导体、绝缘层、分屏/总屏、内护套、铠装层和外护套等[5],仪表电缆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一个四面环水的山,从上方看,似一枚碧玉浮于水面,所以有“江中浮玉”的美称。秦朝以后,道教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道教崇尚自然,追求归隐山林、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而焦山与松寥山、夷山矗立于长江之中,形成一主两次的格局,正好与道教“一池三山”式的人间仙境相暗合,再加上焦光“三诏不起”的传说和焦山清幽的自然环境,焦山诗歌多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如唐代诗人王瓒在《冬日泛舟焦山》中的“沧溟壮观多,心目豁暂时”[2](p477)两句抒写了面对焦山之景时内心所获的暂时的豁达与闲适之情。明代诗人王宠也有类似的感慨,他在《登焦山作》一诗中说“隐沦既已逝,偓佺亦空求”、“愿垂任公钓,聊谢张衡愁”[2](p485),同样表达了对闲适淡泊的生活的向往之情。正如明代的王思任在其散文《游焦山记》中评价金、焦二山时说:“金为贵公子,焦似淡道人;金宜游,焦宜隐”,隐而不露的自然环境,深幽且秀的自然风光,是焦山招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折腰的原因。

北固山在京口城北,下临长江,“《元和郡县志》谓其势险固,故名”[9]。北固山由前、中、后三峰贯穿南北,如一条巨龙卧于长江边,梁武帝以“天下第一江山”赞其形胜。

我被她说服了。因为是同代人,很容易理解各自的苦衷。更重要的是,这次交谈使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如果你试着站在大妈们的立场上去思考一下,或许就会理解当今老年妇女内心的酸甜苦辣,甚至会对她们忍辱负重、甘于奉献,苦苦支撑着一个个家庭的毅力、韧性和无私,寄予无限同情和敬意了。做儿女的想过吗,母亲们多半辈子都在操劳,与其责怪她们,何不平时善待她们,有空多带她们到各处走一走看一看?见多识广,走过了、见过了、尝过了,她们还会少见多怪么?

(二)焦山与隐逸文化

2.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1]

唐代的著名诗人张祜有名诗《金山寺》(又名《题润州金山寺》[4]),他在诗中说“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2](p520)表达了诗人终日疲于奔波,在金山寺的钟声中体会到的超然与释然。后世关于张祜的这首诗讨论很多。唐代诗人孙鲂有诗《题金山寺》:“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5]。《唐言》、《唐诗纪事》、《灜奎律髓》、《升庵诗话》、《雪涛小书》、《四溟诗话》、《诗薮》、《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等书也都有所评价,然褒贬不一,《灜奎律髓》说“此诗金山绝唱”[6],《升庵诗话》则评“此唐人韩垂《题金山寺》诗也,当为第一。张祜诗虽佳,而结句’终日醉醺醺’,已入’张打油’、’胡钉铰’矣。”[6]关于张祜此诗的评论越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首诗的传播很广,同时也促进了金山和金山寺的声名远播。

除了清幽的自然环境外,焦山更是以“书法山”闻名于世。焦山存有丰富的碑林遗迹,文化资源丰富,其西麓的摩崖石刻是历代书法、金石之瑰宝。其中瘗鹤铭作为焦山的代表性名胜,在很多焦山诗中有所提及,还有一部分诗歌专门吟咏瘗鹤铭。有的点明了瘗鹤铭的重要地位,“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2](p483);有的赞叹其艺术魅力,“仿佛龙蛇文”[2](p582)、“龙跃蛇奔此岩下”[2](p588)说出了《瘗鹤铭》的笔法之精妙,点画灵动,字形开张,所以明王世贞评“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瘗鹤铭和焦山碑刻是焦山别于京口其他两山的独一无二的旅游、文化资源,“书法山”和“隐逸文化”相辅相成,一同形成了焦山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

(三)北固山与英雄文化

“钟声两岸闻”,《百丈清规·法器》“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空,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7]佛教将“钟声”看作是一种法器,足可见“钟声”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晨钟暮鼓”,是寺庙常见的活动,也是人们获得心灵安宁的来源之一。空灵的钟声和佛教“一切皆空”的观念不谋而合,悠远的钟声使人们驻足、沉思,于是它成为了寺庙不可缺少的元素。而金山寺的钟声也为金山增添了一份庄严,经过了历代诗歌的吟咏更是具有了金山独特的佛教文化价值,成为了诗人歌咏金山和金山寺的重要意象。清朝诗人施闰章在《妙高台夜坐怀无可》一诗中有言“招隐龙眠叟,远引就禅寂”[2](p487),诗人在远游中感到忧虑,却伴着深夜里的钟声,在这“禅寂”中获得了安定,除此之外,“佛磐杂渔歌”[2](p536)、“上方钟磐落”[2](p485),这是诗人们耳中的金山寺。钟声经久不绝,香火历代不断,使得金山与佛教文化的关系紧密了起来,所以宋人鲜于侁说金山是“蓬莱三神山”“飞来大江中”[2](p483)。诗人鲍溶更赞金山是“一朵蓬莱在世间,梵王宫阙翠云间”[2](p585),“一朵蓬莱”是诗人鲍溶眼中的金山寺,也是众人眼中的金山寺。在无数诗人的吟咏下,金山早已和禅宗、佛教密不可分,而金山寺就是其最好的代名词。

在《乾隆〈镇江府志〉》所录的“金山诗”中,金山寺是被诗人们提及频率最高的景点,仅在题目中含有“金山寺”的诗歌就有30首之多,占“金山诗”总数的20.41%。金山寺曾名泽心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江天禅寺”,自古就是佛教名寺。金山寺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山顶,幢幢相衔,台阁相接,远望金山寺,只见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和高耸入云的慈寿塔,看不见山,所以金山故有“寺裹山”之称。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令名僧宝志、僧祐在金山举行盛大水陆法会。这就是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之始,金山寺也因此而驰名天下。

“南城连地险,北顾临水侧。深潭下无底,高岸长不测”[2](p475),梁武帝在《幸京口登北顾》中描述了北固山的地理位置和地势险峻。站在北固山上,立刻映入眼帘的是滚滚长江水,放眼望去远处就是金、焦二山,正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无数文人在此留下了登临之作,正如王思任在《游北固山记》中所说“则北固者,登临噫慨,古今南北之所也”[10]。《乾隆〈镇江府志〉》中谢灵运最早吟咏北固风光,他在《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一诗中用短短四句“远岩映兰薄,白日丽江皐。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2](P474)描绘了北固山的景色之绚丽。唐代吴筠的“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2](p477)写出了日出时分万里同色,混沌不可分的壮丽景象。

面对这般壮丽的景色,人们总是容易生出豪情壮志。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在此建立铁瓮城,由此生发出许多三国英雄故事。刘备、孙权二人于狠石上议破曹、试剑卜成败、遛马涧斗胜,壮景与传说,引起了诗人们的怀古之情。王存在《登北固山》中说“千载竞谁有,六朝空战争。豪气不可问,古坟人正耕”[2](p482)明怀古暗言志。萨都剌说“笑拍阑干起白鸥,登临不尽古今愁。六朝人物空流水,三国江山独倚楼”[2](p548),表达了江山依旧,而英雄业绩已逐流水而逝的忧愁。罗隐的《题狠石》:“紫髯桑盖此沉吟,狠石犹存事可寻。汉鼎未安聊把手,楚醪虽美肯同心?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何知日渐深。还有市廛沽酒客,雀喧鸠聚话蹄涔。”[2](p544)回忆了刘备和孙权在此共论曹操的英雄往事,英雄已成过往,而今人们聚在一起却只讨论些小事,饱含对英雄的追忆之情。

诗人们登高揽胜,描绘了风景,也抒发了感情,为自然风景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三国传说真真假假,无数次的吟咏后,北固山早就与“三国文化”密不可分,也孕育出了丰富的英雄文化精神。

三、结语

城市的山水与诗人的创作是相互激发和相互促成的,城市的山水是诗人创作的素材与情感的来源,诗人的创作又增添了山水的风情,丰富了山水的文化内涵,两相结合之下就形成了无数人文景观各具特色的文化魅力。镇江名胜众多,吟咏之作无数,通过探讨《乾隆〈镇江府志〉》所录诗作,可以发现“三山”就是这样在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历代文人的歌咏,逐步形成了各自主要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了镇江代表性的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1][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715.

[2][清]冯夔飏重修,朱霖增纂.乾隆镇江府志(二)[M].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3]镇江市档案处.镇江市档案馆.京江赋[M].镇江市档案馆,1986.

[4]尹占华.张祜诗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6:59.

[5]周振甫主编.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全唐诗.第14册[M].合肥:黄山书社,1999:5461.

[6]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增订本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3470.

[7]智文法师著.初禅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30.

[8]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焦山志(第247册)[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6.

[9]都穆.游北固山记.北固山游记选[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3.

[10]阳光.关永礼主编.中国山川名胜诗文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772.

朱思伊
《北方文学》 2018年第14期
《北方文学》2018年第14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