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的三维度评估∗∗——一份实证调研数据的发现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形成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2016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8,171 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9.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新生代农民工已是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入城后的文化适应情况进行评估,不仅有助于了解该群体在工作、生活、心理方面的现状,同时也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和社会。

1 研究设计

1.1 理论框架

文化适应即随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而发生的文化和心理变化的过程(Berry,1997)[2]。 对于文化适应的测量工具,主要有:

有助于提高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此次演练中,海上联合搜救科目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海海域广阔、航线密集,海况比较复杂,过往的商船和作业的渔船较多,经常发生意外。此次联演中,通过海空联合侦察、搜索和救援演练,研究探索了中国与东盟海军海上联合搜救响应机制、方式方法和运行模式;直升机甲板互降科目演练,也可用于未来海上紧急营救落水人员。未来如南海地区发生海难,中国和东盟国家海军可以立即反应,联合进行紧急搜救,有效保护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认知适应量表。Berry等的文化适应策略量表[3],侧重从感觉、知觉和态度等方面进行测量。目前,常用的是东亚民族文化适应量表[4](the East Asian Acculturation Measure,EAAM),由 Barry 基于Berry的文化融入态度量表编制,用于测量美国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东亚移民的文化适应策略。该量表共29个题项,采用Likert七级评分方式,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量表的题项根据边缘、分离、同化和融入四个维度进行了严格的设计。以EAAM为基础,结合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本研究编制了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评估量表的认知适应量表(见表1)。认知适应量表沿用了边缘、分离、同化和融入四个指标,每个指标设计5个测量题项,并采用Likert五级计分方式(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主要从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行为意向做出的推断等方面进行测量。在该量表中,指标的区分主要以新生代农民工对原有文化和城市新文化的适应为依据,边缘是指对两种文化都持有疏远的态度,分离是指对原有文化适应且疏远城市新文化,同化是指对城市新文化适应并对原有文化疏离,融入是指对两种文化都适应。

雾,有辐射雾、锋面雾、平流雾,秋冬好发辐射雾、锋面雾,春季好发平流雾,特别是每年二、三、四月份,平流雾是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而形成的,浓、厚、持续时间长,不易消散,是平流雾特点。浓雾会导致能见度不良,甚至恶劣,对船舶航行安全够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表1 新生代农民工认知适应量表

  

类别 项数序号 题项设计C1-1 总的而言无论是和当地人还是和农民工打交道我都觉得很困难C1-2 有时候我感觉周围人都不能接受我边缘 5 C1-3 城里人和农村人各做各的缺乏沟通C1-4 我不愿意想现实中的困难因为想起就烦C1-5 我可以感觉到来自周围人的歧视C2-1 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觉得还是农村好C2-2 在城里我觉得我们是二等公民”。认知适应量表分离 5 C2-3 在城里我时常感到无助和孤单C2-4 要想找城里人当对象C2-5 年轻时在城里多赚点钱年纪大了就回农村C3-1 已经习惯用普通话与人交流C3-2 我觉得和当地人打交道比和农民工打交道更轻松同化 5 C3-3 回农村老家总感觉不习惯呆不久C3-4 我觉得我现在也是个城里人了C3-5 子女将来应该选择在城市中发展C4-1 在城里和在农村都很辛苦C4-2 只要积极努力我能适应城市融入 5 C4-3 城市居民很友善我们能彼此尊重C4-4 我喜欢城市生活想在城市扎根C4-5 我们要为城市的发展做自己的贡献合计 20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入城适应中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把社会文化适应量表调整为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公德意识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并增加“对城市风俗习惯的适应”“对城市交通的适应”“对公共卫生的适应”等问题,形成15个题项的新生代农民工行为适应量表。该量表重点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为适应中的难易程度,在题项的设计上突出动词“适应”“习惯”“理解”,具体见表3。同时,为了衡量上的一致性,量表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方式,1表示最难、5表示不难,分数越高代表被试者文化适应的难度越小,适应情况越好。

数据挖掘作为大数据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挖掘潜在用户,服务于用户,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个性服务。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数据挖掘的服务对象是在线上的所有用户,本文主要是研究用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各种对评价数据,包括了对商品评价,物流评价和售后评价等各个方面。

本研究保留了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的测量题项,但为了使心理适应量表的计分一致,将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改成Likert五级评分方式(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具体见表2。

 

表2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适应量表

  

类别 项数序号 题项设计B1-1 现在的生活和我的梦想很接近B1-2 我的生活条件很好生活满意度 5 B1-3 我对生活感到满意B1-4 我所希望的东西已经得到了心理适应量表B1-5 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想变成现在这样B2-1 总的来讲我对自己感到满意B2-2 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好B2-3 我很有能力B2-4 我做的事情和大部分人是相同的自尊 10 B2-5 我没什么可以自豪的B2-6 我确信自己没用B2-7 我感到自己是有用的人至少和他人一样B2-8 我希望自己更被他人尊重B2-9 我总觉得自己是失败者B2-10 我觉得自己是积极的合计 15

(3)行为适应量表。行为作为心理和认知的外在体现,可以清晰地反映农民工文化适应的状况。文化适应行为是多方面的,本研究借鉴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Ward和Kennedy编制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11](the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Scale,SCAS)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进行测量。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共有29个题项,分别从语言、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事件、物质生活环境、价值观及政治理解五个方面来评估被试者遇到的困难。该量表采用五级评分的方式,1表示不难、5表示最难,分数越高代表被试者文化适应的难度越大,适应情况越差。

锂电池组的充电方式采用恒流充电与恒压充电两种方式组成,锂电池组的充电电流控制在400 mA-2 A之间,电池的最低电压为3.35 V,实验环境温度23℃,容量最小的单体电池的容量作为电池组的初始容量。第一阶段:恒流充电包含了将电流降低为600 mA,当充电电压继续增加,进入恒压充电阶段,从而使电流下降到低值进而停止充电。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和3.1小节得到的实验结果,可计算出电池的初始值SOC0是8%。

(2)心理适应量表。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尚没有完整的心理适应量表,但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移民的心理状况和适应结果密切相关[5],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预测更高水平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6]。 Miller[7]发现自尊对文化适应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孙丽璐[8]也通过调查发现文化适应与自尊、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来测量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适应状况。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lf Esteem Scale,SES)[9]在目前使用最为广泛。该量表最初用于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随后被用作测量不同职业的成年人的自尊感指标。该量表由5个正向计分和5个反向计分的题项组成,分四级评分,1表示完全同意,4表示完全不同意,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生活满意度量表[10](Life Satisfaction Scale,LSS),是Diener等人通过三轮实验得出的成果,用于测量人们的生活质量。该量表由5个题项组成,采用了七级量表,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总分范围是5—35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得到广泛应用,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

 

表3 新生代农民工行为适应量表

  

类别 项数序号 题项设计D1-1 适应当地的物价水平生活环境 3 D1-2 适应城市的饮食习惯D1-3 习惯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节奏D2-1 适应当地的口音/语言行为适应量表D2-2 参与当地社区的活动聚会人际交往 6 D2-3 交到当地的朋友D2-4 理解当地人真情实感和客套的区别D2-5 适应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惯D2-6 习惯按照当地风俗习惯办事公德意识 2 D3-1 适应社会公共秩序如排队遵守交通规则D3-2 适应公共卫生如使用公共厕所不随地吐痰D4-1 享受社会保障如医疗保险社会支持 4 D4-2 获得有用的信息D4-3 使用当地的文化服务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D4-4 享受当地的文化服务如讲座展览技能培训合计 15

(2)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达到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75.5%。相比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图1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评估框架

1.2 问卷设计

立足于以上的研究框架,本次调查问卷由问卷指导语、个人基本信息和三个相关评估量表组成。问卷结构详见表4。

二要提高融合层次。做好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把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人民防空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把人防工程建设规划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把人防工程区域控制详规纳入城市建设区域控制详规,建立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增强融合发展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表4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评估调查问卷结构

  

类型 指标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迁移人数入城时间平均月收入类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题数生活满意度 5心理适应自尊 10边缘型 5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评估分离型 5认知适应同化型 5融合型 5生活环境适应 3人际交往适应 6行为适应公德意识适应 2社会支持适应 4

2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实证调研

本次问卷调研地为福州、晋江、汕头、宁波四个城市,选择缘由有以下三点:第一,这四个城市位于沿海一带,是农民工的重要输入地区,且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比较发达;第二,这四个城市的消费水平及平均房价较之一线城市比较适中,城市生态环境和发展前景较迎合农民工的留城意愿;第三,笔者对这些城市比较熟悉,有开展数据收集的便利条件和时间保障。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1980年以后出生,并且户籍在农村的入城务工人员。调研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所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餐饮、制造、销售及一些服务业(如理疗店、美容店等)。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9份,回收率为95.9%;剔除漏选、多选及规律性填答的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901份,有效回收率为90.1%,详见表5。

 

表5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城市 调研时间 发放量(份)回收量(份) 回收率 有效问卷量(份)有效回收率福州 2016.42016.5 250 241 96.4% 230 92.0%晋江 2016.52016.6 250 237 94.8% 224 89.6%汕头 2016.72016.8 250 235 94.0% 219 87.6%宁波 2016.82016.9 250 238 95.2% 228 91.2%合计 1000 951 95.1% 901 90.1%

 

表6 样本基本信息

  

变量 类别 频率(次)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男性别453 50.3 50.3女448 49.7 100.0 1620岁 66 7.3 7.3 2125岁 288 32.0 39.3年龄2630岁 311 34.5 73.8 3136岁 236 26.2 100.0

 

续表

  

注:新生代农民工即1980年及其以后出生的,在外务工而依然保留农村户籍的人员。而本次问卷调研时间为2016年,故年龄界定以36周岁为上限。

 

变量 类别 频率(次)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小学及以下 35 3.9 3.9初中 186 20.6 24.5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 338 37.5 62.0大专以上 342 38.0 100.0未婚 454 50.4 50.4已婚 439 48.7 99.1婚姻状况离婚 6 0.7 99.8丧偶 2 0.2 100.0自己一人 336 37.3 37.3迁移人数和部分家庭成员一起 327 36.3 73.6全家一起 238 26.4 100.0半年以下 78 8.7 8.7半年1年 116 12.9 21.5入城时间15年 385 42.7 64.3 610年 201 22.3 86.6 10年以上 121 13.4 100.0 1000元以下 27 3.0 3.0 10002000元 81 9.0 12.0平均月收入20003000元 244 27.1 39.1 30004000元 329 36.5 75.6 4000元以上 220 24.4 100.0

本研究利用SPSS20.0和Excel201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信息详见表6。依据表6数据可知,参与本次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性别比例较为均衡,21—30岁年龄段居多。在本调查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分别占总量的50.3%和49.7%,这与国家统计局2014年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12]一文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比例达到40.8%”基本相符。在年龄结构上,21—30岁占总量的66.5%。

综上,本研究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入城适应的认知、心理和行为表现,构建了其城市文化适应评估的三维理论框架(见图1)。

根据表7的数据可知,本次调研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总体情况良好(5分制的情况下,均值+标准差为3.36+0.30),其中行为适应优于认知适应、认知适应优于心理适应。在所有的细分测量指标中,唯有“生活满意度”的均值(2.71)较低,仅略高于中值(2.5)。 这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尽管对于城市适应拥有较高的个人自信,并对城市文化较为认同,从行为上较易融入新环境,但对生活有更高的期待。

在年龄、文化程度、迁移人数等测量指标上,新生代农民工的认知适应基本上与它们呈正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学历越高、迁移人数越多(与家庭成员一起或举家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感觉与城市的距离越近,越认同自己对城市的融入感。婚姻指标则没有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其中离婚和丧偶由于样本量少,其调研结果几乎不具备参考价值);收入水平在分化的两端(月均1000元以下以及4000元以上),其适应状况更好;入城时间指标的调研结果与此类似,入城时间最短以及最长的两个群体的城市融入状况更好。

3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评估结果

3.1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总体情况

(3)入城年龄更为年轻,有举家迁移的倾向。在本调查中,入城时间在1年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总量的78.4%。结合年龄结构来看,与上一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平均为33.7岁相比[12],参与本次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显得非常年轻,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平均为22.6岁。尽管有50.4%的调研对象尚未婚,但独自进城的仅有37.3%,入城时间一年以下的仅为21.6%。换句话说,调研对象大多数已婚并与家人一起迁移和居住,家庭内的情感支撑较好。

3.2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差异

本研究依据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迁移人数、入城时间、平均月收入等方面,进一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适应、认知适应以及行为适应在相关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3.2.1 心理适应差异

 

表7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总体情况

  

注:表中的“自尊”指标部分题项、“边缘”指标和“分离”指标,在统计时进行了逆向取值,即分值越大,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适应状况越好。

 

维度 分层指标 样本数(N) 均值+标准差 检验值 T p心理总体适应 901 3.22+0.69 3 9.725 0.000心理适应自尊 901 3.48+0.73 3 19.779 0.000生活满意度 901 2.71+0.94 3 -9.324 0.000认知总体适应 901 3.30+0.52 3 17.406 0.000边缘 901 3.35+0.80 3 13.188 0.000认知适应分离 901 3.10+0.72 3 3.980 0.000同化 901 3.30+0.57 3 13.252 0.000融入 901 3.51+0.77 3 19.853 0.000行为总体适应 901 3.55+0.79 3 21.015 0.000生活环境适应 901 3.49+0.91 3 16.069 0.000行为适应人际交往适应 901 3.37+0.87 3 12.857 0.000公德意识适应 901 3.91+1.18 3 22.979 0.000社会支持适应 901 3.45+1.04 3 13.149 0.000文化适应 901 3.36+0.30 3 19.787 0.000

 

表8 人口学特征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适应情况

  

注:n.s. 表示 p>0.05;∗表示 p<0.05;∗∗表示 p<0.01;∗∗∗表示 p<0.001。

 

总体心理适应 自尊 生活满意度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总体心理适应 自尊 生活满意度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性别男 3.137 0.724 3.382 0.770 2.648 0.770 F 值 11.108∗∗∗ 11.902∗∗∗ 1.749性别女 3.314 0.652 3.585 0.6777 2.771 0.913 F 值 11.108∗∗∗ 11.902∗∗∗ 1.74916—20岁 3.122 0.785 3.336 0.843 2.694 1.042 21—25岁 3.183 0.634 3.468 0.686 2.615 0.842年龄26—30岁 3.181 0.690 3.471 0.759 2.600 0.915 31—36岁 3.362 0.726 3.557 0.715 2.972 0.997 F 值 4.357 1.752 n.s 8.809∗∗∗小学及以下2.716 0.876 2.789 0.899 2.571 1.046文化程度初中 3.018 0.762 3.214 0.815 2.627 0.996高中或中专3.226 0.694 3.467 0.738 2.746 0.917大专以上 3.388 0.572 3.716 0.541 2.731 0.911 F 值 19.125∗∗∗ 33.737∗∗∗ 0.968 n.s未婚 3.180 0.632 3.483 0.686 2.574 0.875婚姻状态已婚 3.271 0.748 3.478 0.773 2.859 0.975离婚 3.567 0.473 4.200 0.322 2.300 0.944丧偶 2.100 1.084 2.400 1.273 1.500 0.707 F 值 3.545 3.410 8.588∗∗∗自己一个人3.095 0.669 3.427 0.744 2.432 0.856迁移人数和部分家庭成员一起 3.231 0.690 3.471 0.729 2.750 0.930全家一起 3.400 0.696 3.577 0.715 3.045 0.939 F 值 13.857∗∗∗ 3.026∗ 32.428∗∗∗半年以下 3.296 0.603 3.605 0.571 2.677 0.904半年—1年 3.113 0.555 3.464 0.650 2.414 0.771入城时间1—5年 3.154 0.667 3.429 0.721 2.604 0.900 6—10年 3.241 0.779 3.446 0.828 2.830 0.978 10年以上 3.485 0.739 3.654 0.7419 3.147 0.981 F 值 6.374∗∗∗ 2.880∗ 12.145∗∗∗1000元以下 3.284 0.711 3.578 0.714 2.696 0.910 1000—2000元 3.106 0.576 3.380 0.627 2.558 0.821平均月收入2000—3000元 3.143 0.692 3.397 0.744 2.635 0.917 3000—4000元 3.166 0.739 3.413 0.798 2.673 0.964 4000元以上 3.440 0.618 3.709 0.600 2.902 0.941 F 值 7.590∗∗∗ 7.575∗∗∗ 3.393∗∗

根据人口学特征下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心理适应状况数据(如表8所示),女性的心理适应要略优于男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入城时间越久、月均收入越高、举家迁移等,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适应有积极影响;婚姻状况中,已婚状态的农民工的心理适应程度,比未婚要好,而离婚和丧偶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样本过少,本研究不再考虑其调研结果。(1)女性心理适应优于男性的原因为:一方面,女性单独迁移城市就业的比例相对男性要低,她们大多随同亲友一起迁移,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向亲友倾诉并获得亲友的帮助;另一方面,男性往往受自尊心和社会自强意识影响,对自身有较高要求和期望,遇到困难时较少向外界求助,内心情绪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导致其心理适应难度较大。(2)年龄、入城时间、收入水平、学历水平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适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年龄越大,及由此产生的阅历上的丰富和心智上的成熟,以及在财富和人脉方面的积累,则越有可能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心理上的宽慰及调节。(3)情感维系对心理适应的作用同样显著,新生代农民工有伴侣或者与家庭成员共同迁移,能够较大幅度地缓解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提升其心理适应能力。

对于偶模激励,其等效电路如图1(c)所示。由图可知,偶模激励包含3个谐振电路:一个开路枝节线,一个短路枝节线,和一个SIS谐振器结构。

当我第一次听到学生们这样的呼喊时,我感到莫大的欣慰。从“秋兰姐”到“秋兰妈”,变化的不仅是年龄,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追求:既立足当下,更要着眼未来。

3.2.2 认知适应差异

从表9可以看到,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边缘、分离、同化和融入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而言,女性的认知适应程度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其所从事的行业有关,在城市中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一般从事餐饮、美容、清洁等服务型行业,与在农村务农相比劳动强度相对较低并且拥有更高的收入,所以其认知适应程度略高,并在文化适应中表现得更偏向同化和融入;而男性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大多从事建筑、运输等建设型行业,工作时间长且劳动强度高,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危险,这可能会导致其认知适应程度略低。

实际补浇用材质均为低C、S、P的材质,目的是希望能够减弱冒口下成分偏析,模拟浇注时始终使用的都是同种材质。先按照以往铸造厂补浇的习惯操作,次数设定为一次,补浇钢液温度1590℃,重量为冒口高度的2/5的重量。设定补浇距离首次浇注的时间间隔为2h,观察补浇钢液对型腔内原有钢液的温度场影响,以及对冒口内缩孔高度的影响。根据观察结果,优化调整冒口尺寸及补浇方案。

 

表9 人口学特征下新生代农民工认知适应情况

  

总体认知适应 边缘 分离 同化 融入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男 3.210 0.526 3.270 0.837 3.001 0.687 3.167 0.565 3.400 0.872性别女 3.395 0.498 3.433 0.750 3.192 0.747 3.333 0.554 3.622 0.637 F 值 29.533∗∗∗ 9.501∗∗ 15.982∗∗∗ 19.735∗∗∗ 18.998∗∗∗1620岁 3.124 0.556 3.188 0.920 3.030 0.713 3.049 0.455 3.230 0.984 2125岁 3.300 0.484 3.394 0.762 3.151 0.679 3.181 0.551 3.475 0.747年龄2630岁 3.320 0.541 3.386 0.800 3.100 0.748 3.295 0.581 3.499 0.721 3136岁 3.329 0.518 3.300 0.802 3.042 0.744 3.331 0.570 3.647 0.776 F值 2.926 n.s 1.737 n.s 1.194 n.s 6.616 ∗∗∗ 5.662 ∗∗小学及以下 2.848 0.533 2.869 1.006 2.771 0.725 2.960 0.465 2.794 0.984初中 3.100 0.518 3.061 0.815 2.852 0.647 3.127 0.527 3.357 0.924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 3.279 0.538 3.299 0.818 3.502 0.733 3.253 0.552 3.512 0.790大专以上 3.841 0.423 3.609 0.649 3.305 0.693 3.343 0.588 3.666 0.552 F 值 35.578∗∗∗ 26.892∗∗∗ 20.524∗∗∗ 9.361∗∗∗ 18.082∗∗∗未婚 3.288 0.496 3.361 0.766 3.094 0.716 3.202 0.574 3.495 0.720已婚 3.317 0.544 3.344 0.831 3.098 0.728 3.303 0.551 3.522 0.822婚姻状态离婚 3.492 0.379 3.367 0.731 3.233 0.674 3.198 0.518 3.067 0.615丧偶 2.575 0.742 2.600 1.414 2.700 1.838 2.200 0.000 2.800 0.283 F值 1.797 n.s 0.623 n.s 0.274 n.s 4.735 1.699 n.s自己一个人 3.253 0.521 3.307 0.802 3.052 0.730 3.192 0.575 3.460 0.787迁移人数和部分家庭成员一起 3.325 0.529 3.404 0.796 3.124 0.716 3.267 0.578 3.507 0.745全家一起 3.338 0.505 3.340 0.796 3.121 0.723 3.308 0.529 3.586 0.783 F值 2.431 n.s 1.259 n.s 1.024 n.s 3.140 1.854 n.s

 

续表

  

注:n.s. 表示 p>0.05;∗表示 p<0.05;∗∗表示 p<0.01∗∗∗表示 p<0.001。

 

总体认知适应 边缘 分离 同化 融入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半年以下 3.363 0.433 3.397 0.732 3.126 0.638 3.233 0.548 3.695 0.602半年1年 3.275 0.459 3.367 0.788 3.124 0.645 3.193 0.569 3.417 0.788入城时间15年 3.275 0.516 3.332 0.784 3.087 0.730 3.209 0.559 3.471 0.734 610年 3.292 0.569 3.355 0.831 3.065 0.775 3.294 0.558 3.455 0.845 10年以上 3.389 0.551 3.357 0.851 3.129 0.744 3.372 0.591 3.698 0.806 F 值 1.467 n.s 0.132 n.s 0.247 n.s 2.540 3.876∗∗1000元以下 3.352 0.419 3.407 0.768 3.111 0.835 3.141 0.551 3.748 0.391 10002000元 3.162 0.486 3.025 0.788 2.921 0.730 3.217 0.540 3.484 0.736平均月收入20003000元 3.242 0.496 3.221 0.766 2.979 0.696 3.274 0.553 3.495 0.770 30004000元 3.306 0.558 3.412 0.821 3.171 0.670 3.218 0.565 3.421 0.875 4000元以上 3.406 0.494 3.516 0.757 3.174 0.789 3.296 0.590 3.641 0.624 F 值 4.621∗∗∗ 8.109∗∗∗ 4.417∗∗ 1.042 n.s 3.395∗∗

(4)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在本次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4000元,其中 3000—4000元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6.5%。经统计,每人的平均月收入为2738元,这与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013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609 元[12]相比有所增长。

综观认知适应的所有指标,有一个较明显的现象: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评估自己与城市的融入度方面,其平均值均高于与城市的同化程度。这说明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入城中一方面还保持着自我文化和生活习性的相对独立性,但对城市生活节奏有所接纳,与城市文化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状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城市的包容性,对于多元文化的接纳和鼓励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新生活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在环境。

3.2.3 行为适应差异

从表10可以看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这几个指标中,总体行为适应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但在婚姻状况、迁移人数、入城时间这三个指标上,其总体行为适应值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05)。具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适应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女性的行为适应总体情况要优于男性(3.623>3.354),这一点与之前的认知适应、心理适应情况相似。(2)年龄越大,对城市的行为适应能力越强。尤其是31—36岁的新生代农民工,受主观(如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脉关系、较强的生活能力等)以及客观因素(如家庭经济压力、子女教育压力)等驱动,对城市的行为适应总体最好。而处于16—20岁的农民工,则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且尚未完全掌握生存技能等,在城市的行为适应中困难较大。(3)文化程度越高,其行为适应的程度越好。这说明学历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体的整体素

养和能力,有助于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新环境的调适。(4)入城时间长短对于生活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的总体影响不大(p>0.05),但相对而言,入城时间处于中间值(即1—10年间)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其行为适应状况较入城时间在1年以下和10年以上的群体要差,这与表8的心理适应结果以及表9的认知适应结果反映出来的现象类似。由此可以说明处于城市和社会夹层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其对城市的适应程度从心理至行为表现上都相对更困难。另外,数据显示入城时间在半年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适应程度最好,这可能与他们对城市文化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有关;而入城10年以上的群体,则可能已习惯城市生活和文化,或已定居城市,更倾向于接受城市规范、文化同化以及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5)收入水平较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适应程度。尤其在月均收入分化的两端,均表现出较高的行为适应能力。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弱势”农民工,结合数据分析以及访谈结果得知,他们要么处于未正式步入社会工作的年龄,较易于接受城市文化,也可以享受家庭、亲人的照顾,故而行为适应能力较强;要么日常不定期得益于政府、社会等相关部门的关爱和帮助,在城市中感受到外来力量给予的温暖,故而对城市的公德意识和社会支持给予了最高的评价。月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的农民工,他们在收入上或已超过城市市民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最新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6,396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4-0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月均收入约为 3033元),基本上能享受到与市民相当的多种待遇,因而对城市的总体印象比较好,行为适应能力强。(6)家庭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适应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说明情感支持对行动力的帮助甚微。

 

表10 人口学特征下新生代农民工行为适应情况

  

注:n.s. 表示 p>0.05;∗表示 p<0.05;∗∗表示 p<0.01;∗∗∗表示 p<0.001。

 

总体行为适应 生活环境适应 人际交往适应 公德意识适应 社会支持适应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男3.354 0.777 3.407 0.926 3.241 0.877 3.736 1.204 3.294 0.991性别女3.623 0.742 3.568 0.889 3.503 0.835 4.079 1.140 3.615 1.055 F 值 28.134∗∗∗ 7.067∗∗ 21.079∗∗∗ 19.276∗∗∗ 22.278∗∗∗1620岁 3.254 0.723 3.379 0.943 3.157 0.906 3.636 1.320 3.117 1.073 2125岁 3.476 0.803 3.476 0.908 3.363 0.861 3.884 1.191 3.424 1.106年龄2630岁 3.511 0.719 3.491 0.893 3.352 0.804 3.924 1.126 3.479 0.939 3136岁 3.552 0.803 3.530 0.930 3.466 0.929 3.991 1.207 3.542 1.044 F值 7.338 1.737 n.s 1.194 n.s 6.616 n.s 5.662∗小学及以下 2.728 0.722 3.048 1.007 2.681 0.872 2.871 1.227 2.486 0.597文化程度初中 3.196 0.685 3.337 0.991 3.067 0.844 3.616 1.292 3.073 0.984高中或中专 3.378 0.757 3.385 0.929 3.308 0.850 3.759 1.230 3.290 1.003大专以上 3.832 0.678 3.716 0.780 3.669 0.782 4.317 0.897 3.922 0.924 F 值 53.109 ∗∗∗ 13.599 ∗∗∗ 32.185 ∗∗∗ 30.911 ∗∗∗ 52.345∗∗∗未婚 3.488 0.334 3.465 0.920 3.352 2.049 3.951 0.455 3.478 0.984婚姻状态已婚 3.486 0.334 3.511 0.762 3.391 2.147 3.853 0.551 3.434 0.747离婚 3.500 0.331 4.056 0.800 3.278 1.917 4.083 0.581 3.125 0.721丧偶 3.767 0.362 3.833 0.802 3.667 1.000 4.000 0.570 3.250 0.776 F值 0.088 n.s 0.995 n.s 0.251 n.s 1.130 n.s 0.363 n.s自己一个人 3.529 0.334 3.525 0.920 3.406 2.049 4.003 0.455 3.478 0.984迁移人数和部分家庭成员一起 3.447 0.334 3.474 0.762 3.321 2.147 3.818 0.551 3.432 0.747全家一起 3.486 0.331 3.454 0.800 3.391 1.917 3.983 0.581 3.448 0.721 F值 0.921 n.s 0.48 n.s 0.886 n.s 2.047 n.s 0.17 n.s半年以下 3.706 0.755 3.581 0.854 3.502 0.864 4.269 1.104 3.824 0.989入城时间半年1年 3.530 0.756 3.526 0.926 3.408 0.828 3.996 1.162 3.483 1.030 15年 3.421 0.722 3.443 0.866 3.332 0.815 3.759 1.167 3.361 1.000 610年 3.461 0.795 3.486 0.969 3.338 0.903 3.879 1.195 3.427 1.053 10年以上 3.503 0.885 3.571 0.977 3.430 0.990 3.921 1.257 3.428 1.115 F 值 2.163 n.s 0.388 n.s 0.91 n.s 2.855 3.0291000元以下 3.802 0.674 3.667 0.832 3.593 0.814 4.537 0.999 3.852 1.017平均月收入10002000元 3.501 0.758 3.481 0.929 3.389 0.951 4.197 1.128 3.336 1.070 20003000元 3.403 0.733 3.415 0.870 3.275 0.818 3.707 1.165 3.352 1.014 30004000元 3.432 0.792 3.493 0.957 3.340 0.902 3.873 1.220 3.385 1.040 4000元以上 3.622 0.776 3.539 0.887 3.490 0.824 4.059 1.131 3.662 1.010 F 值 4.013∗∗ 0.827 n.s 2.369 n.s 6.598∗∗∗ 4.504∗∗

4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对沿海四个城市的问卷调研发现,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性别分布相当,大多正当壮年(21—30岁占总样本66.5%),文化教育水平较高(高中以上学历占75.5%),多数为举家迁移入城(与家人一起的比例占62.7%),入城时间长(1—10年的占65%,其中1—5年的占42.7%),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的占60.9%),整体的基础条件较好。

调研发现,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文化适应状况良好(5分制情况下,均值为3.36)。从具体的文化适应衡量指标层面看,行为适应状况最好,认知适应次之,最后为心理适应。分析人口学特征下文化适应三个层面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时,发现女性的自我认知、心理适应和行为适应能力均优于男性,在城市迁移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更小。结合问卷中得分较高的选项得知,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相对较高,拥有高度的自信和自尊优势,对城市适应的态度以及与城市的关系认同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准。行动上也乐于接受城市相关规范,营造良好人际关系,适应当地物价、环境和习惯等,享受当地文化服务和其它社会支持。总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的融合意愿高,从思想到行为都对城市有较积极的适应基础。调查数据也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多项指标越好(如生活阅历丰富、教育水平高等),他们在城市中的总体文化适应能力越强。但问卷也反映出处于中间层级(如入城时间在1—10年、月均收入在1000—4000元)的群体,其在城市中承受着家庭抚育、文化磨合、社会交际等多重压力,在文化适应的多个指标上较其它层次的得分更低,文化适应难度更大。结合问卷中得分较低的选项得知,在所有的文化适应测量指标上,生活满意度得分最低,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不安于现状,努力提升生活质量的积极心态。

护理人员必须按时地给药,且在选择药物种类时应尽量首选口服药物。在给药期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自动调整患者的给药方法和量。中度疼痛病人当首选丹宁和可待因等,并且在严重疼痛的病人中优选吗啡等镇痛药物。观察给药方式可以消除约70%的患者疼痛症状,在给药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按时地检查病房情况,观察病情,评估疼痛性质,程度及部位,按时给药。使用药物镇痛治疗,必须遵守相关要求。服用药物后要注意病人的状态,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观察病人的身体合理疼痛缓解情况,记录疼痛变化的情况,并且及时向医生收集信息反馈意见,努力为不同的病人制定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利于改善药物治疗的效果。

4.2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的建议

基于以上实证调研结论,本研究从图书馆视角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分别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认知强化、心理认同、行为互动,促进其“认知适应-心理适应-行为适应”三线合一,以期帮助该群体尽快融入城市文化。

4.2.1 发挥图书馆职能,面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

图书馆作为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文化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本次行为适应量表中对新生代农民工使用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的调研数据显示,48%的农民工认为“很难”或“最难”,仅7.9%的农民工认为“不难”;享受当地的文化服务(如讲座展览、技能培训)的调研结果显示,42.2%的农民工认为“很难”或“最难”,仅9.2%的农民工认为“不难”。而对其“获得有用信息的难易程度”调研结果发现,仅有5.3%的农民工认为“不难”,另有47.8%的农民工认为“很难”或“最难”。结合前文的分析结论可知,新生代农民工虽有较好的城市适应基础(如文化程度较高、自信程度较高、对城市文化积极融入或同化),但对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利用较少。为了较好地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加大自身的公益服务宣传力度,增进新生代农民工对图书馆开放场所、时间、业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的全面认识,拉近公益机构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距离。对于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本研究认为可以利用媒介宣传和实地推广两种方式。媒介宣传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农民工较常采用的信息渠道对图书馆及服务进行宣传,提高农民工对图书馆的关注程度;而实地推广需要图书馆主动走进农民工聚集的社区和服务的单位,以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展览、组织交流活动等形式现场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和相关帮助。

4.2.2 举办以家庭为单位、以女性为主导的文化娱乐活动

当前入城的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与家人一起或举家迁移,以“亲情”为中心的入城生活,在他们入城初期和定居之后,发挥着有力的情感支撑作用;也让他们在融入城市的同时,保持着与城市新文化的同化功能,兼容并蓄,在城市中寻找更好的接洽点。也有一些农民工依然对城市充满敬畏或逃避,本次调研显示有44.3%的农民工认为在城市中很难或最难交到当地的朋友。图书馆等公益机构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时,应重视提供方式。如以家庭为单位,一方面可以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农民工的参与热情,感受新环境的接纳态度,增强其对城市的归属感。此外,图书馆也可举办针对女性新生代农民工的服务活动,根据调研结果可知,女性农民工的总体适应水平要略高于男性农民工,她们对新环境的调适度更高;或者由于工作性质以及性别因素,她们的接受力以及排解力显得更强一些。这意味着如果对女性农民工加强引导和服务,她们的影响力将可能延伸至同事关系、家庭关系,从而促进农民工群体更快融入城市文化。

4.2.3 联合政府和媒体,引导市民消除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

新生代农民工入城的文化适应问题,关乎城市和谐和社会稳定。政府的制度性保障和社会支持,是新生代农民工入城获得与市民类似或同等待遇的关键。政府需要持续弘扬多元并包的城市文化,倡导平等互爱,尤其重视信息平等获取,保障并鼓励图书馆等公益组织开展面向农民工的相关服务。在现行有效的做法中,图书馆可借助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创建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整合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相关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适当加工,保证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一站式”获取信息资源。从社会支持的角度看,这将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适应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迅速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并促使其认知适应向同化、融合的方向发展。这种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的正面、连环效应,将极大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进程。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体验将直接影响其对城市文化的适应程度。本次对新生代农民工感知到的歧视进行的调研发现,19.3%的农民工可以明确地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歧视,还有20.3%的人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受到歧视;有29.4%的新生代农民工觉得自己在城市是“二等公民”,还有26.0%的人不确定自己在城市是否属于“二等公民”。从中可以看出,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并且城镇居民对该群体保持着固有的歧视和偏见。这也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很难与当地人结交朋友。由此,为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图书馆等开放性公益组织一方面可常态化举行一些城乡特色活动、社会公德礼仪培训活动,提升入城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主人翁感以及责任感,进而从心理至行动上主动靠拢城市;另一方面与大众传媒、新媒体(如网络、微信等)进行合作,正面报道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事迹和精神,视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逐渐使城镇居民和社会大众摒弃偏见,主动接纳新生代农民工,增进互动交流进而实现相互认同。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6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8- 02- 10].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4/t20170428_1489 334.html.

2 Berry J.W.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J].Applied Psychology, 1997,46(1):5-34.

3 Berry J.W.,et al.Immigrant youth: 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J].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6, 55(3): 303-332.

4 Barry D.T.Development of a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acculturation:the east Asian acculturation measure(EAAM) [J].Journal of Immigrant Health,2001,3(10):193-197.

5 Mirchandani R.Multiculturalism and social cohesion:Potentials and challenges of diversity[J].Contemporary Sociology: A Journal of Reviews, 2010,39:476-477.

6 Leung C,et al.The adaptation of mainland Chinese immigrant pare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Hong Kong[J].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7,3(1): 43-54.

7 Miller M.J.A bilinear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ment model of Asian American acculturation and enculturation: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intervention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tchology,2007,54:118-131.

8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9 Rosenberg M.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RSE).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Measures Package[M].New York:Basic Books, 1979:61.

10 Diener E.D.,et al.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5,49(1):71-75.

11 Ward C.,Kennedy A.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9,23(4):659-677.

12 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6-09-0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

 
洪秋兰,林媛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02期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年第02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