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诗中道家思想出现的原因探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1

《茶经》是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及以前的茶文化发展状况,继陆羽《茶经》之后的茶文学作品多受到陆羽茶道思想的影响。近年来,学者在研究唐代茶文化的过程中,将陆羽《茶经》作为重要的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唐代茶诗作品作了深入研究。从能够接触到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前人对唐代茶道思想的研究大多都是研究儒释道思想综合影响下的茶道思想,单独研究道家思想对茶道思想影响的成果相对比较少,且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主要分析茶文化中所体现的道家思想。

本文是基于前人对唐代茶文化中道家思想的研究基础之上,侧重于对唐代茶诗中道家思想出现的原因的研究。

该试验在某地区种植大户农田中展开,其前茬为空闲田块,专门对空闲田块进行了土壤系灰潮土亚类淡涂泥土土属处理[5]。而且该试验用区域拥有相对平坦的地势和相对均匀的肥力,在试验前的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检测中就基本明确了这一点。其土壤理化性状条件为土壤中含有有效磷1.25mg/kg、速效钾150mg/kg、碱解氮223.2mg/kg,整体pH值经过测试为6.01。

2 唐代茶诗中所反映出的道家思想

纵观整个唐朝社会,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前期国家强盛、富庶,社会安定;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力日渐衰微。一些文人士大夫逐渐厌弃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仕宦沉浮,常思归隐退,或寄情于山水田园,或寄情于道教神仙幻想。茶的隐逸身份,以及茶的养生功效在道教修炼中的重要地位也深深吸引着这些文人士大夫、僧人道士。

(2) 分蘖期短历时全淹后扬粳113生长性状和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表明水稻具有此劣境下的抗逆性能,为该阶段稻田进行深蓄浅排提供了理论依据。

2.1 对羽化登仙的向往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将茶与道家的修道升仙联系起来,认为饮之能“还童振枯,扶人寿”,表现诗人对仙人掌茶养生功效的高度肯定。“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之句寄托了诗人对得道成仙的向往之情。

皎然《饮茶歌送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诗中将茶芽比作“金牙”,也就是黄芽,是道教徒炼制的一种长生不老丹药,此处暗通道教文化。接着诗人又以玉液琼浆比喻茶汤,三饮便得道,无须苦心破烦恼;最后点出饮茶之后所达到的最高道境“唯有丹丘得如此”。在《饮茶歌送郑荣》中有“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丹丘之徒,是道教传说中修炼成仙者,诗人在此强调其“采茶饮之生羽翼”,点出茶的养生功效,将茶与道家修仙联系起来,体现了茶延世养生的功效和道家追求羽化飞仙的长生观。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有“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诗人从一碗喝到六碗,每一碗都有不同的体验。至五碗时,肌骨轻盈清爽,六碗便能与仙灵相通,七碗吃不得也,顿觉两腋习习生风。蓬莱山,即道教所言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诗人引用玉川子飞升的典故,表达饮茶后身体飘飘欲仙的感觉,将品茶从生理的需求提升到了精神享受的境界。

崔道融“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温庭筠“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也体现的是道教羽化飞仙,使精神达到超脱之境的思想。

2.2 寄予茶的隐逸情怀

“隐逸”思想最早体现在老庄的人生哲学中,老子称这一类人“被褐怀玉”。“他们衣着粗布,生活清贫,远离权力中心,却怀抱着崇高的理想,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4]。同样是对“隐士”的评价,庄子认为其应该“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言,而心未尝言”,主张人在江湖之中而心却在庙堂之外,身行于世却不在世间有所作为,即所谓的“陆沉者”。

在仕途遭受挫后转向从自然之中寻求心灵慰藉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中国文人的普遍特征。生长于深山幽谷中的茶树,具有与身俱来的幽隐品格,清淡的茶味,符合道家清高脱俗、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茶本身所蕴含的清淡、幽隐和山林气被文人雅士所喜爱,使得茶很快就融入了文人们的日常生活[8]。从中唐开始,饮茶生活体现孤独寂寥、清新脱俗的精神境界的审美观念得到普遍认同,并以这种形象进入了诗的世界。隐逸成为唐代饮茶的文化身份,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青睐[9]

相比于中唐,晚唐的茶诗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追求宁静闲适、冷清寂寞的生活情调。如温庭筠“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许浑“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王建:“近与韦处士,爱此山之幽。各自具所须,竹笼盛茶甄。”在以上茶诗中,诗人借茶事活动表达生活的悠闲自适,流露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逸情怀。陆龟蒙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灵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曹松 “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等诗中营造出了一方空灵幽静的品茶境地,流淌着恬淡如水的宁静和清新脱俗之感。诗人将自己傲然尘世之外的灵魂寄予遗世独立的茶身上,通过深远、空灵的诗吟咏出来,使得自己牵绊于尘世的心得到暂时的休憩[11]

晚唐茶诗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调,在很大程度上和晚唐黑暗、动荡的社会环境有关,这一时期的隐逸,更多的是文人士大夫为全身避祸而采取的遁世之举。

3 唐代茶诗中道家思想出现的原因探析

《周易》有云:“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君子以节俭为德,虽不直指隐逸,却与山林隐逸有着类似的价值取向;不追求荣华富贵,是隐逸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因此三国吴虞翻直接把它解释为遁隐山林”[1]。生于“巴山峡川”、“阳崖阴林”的茶,陆羽认为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由此可见,陆羽也把饮茶的文化身份定位为隐逸。

3.1 道教长生观与茶的养生功效

既然有神仙之境,就必然有追求之徒。关键是如何突破生死之限而达到永生,于是有了“不死”之说,从而衍生出来的炼丹、食药活动成为寻道者追求长生不老的主要方术。道教修炼者认为,通过饮食、存想、导引、服药等修炼方式可以使生命获得长生不死乃至成仙。道教的长生观使得教徒们在追求成仙的过程中极重养生。茶作为一种养生之物出现在道教著作中,最具的代表的是:壶居士《食忌》云:“苦荼久食,羽化”;陶弘景《杂录》:“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由此可见,彼时人们对茶的养生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日本荣西法师在《吃茶养生记》也有提到:“茶也,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也”,也说明了茶能延年益寿的功效。

得道成仙,是道教的一大特征。道教的神仙不同于一般的鬼神,不是生活在未知世界中的精灵,而是现实中活人个体的无限延伸和直接升华[10]。其最大的特点是:形如常人而长生不死,且逍遥自在、神通广大。“长生不死,羽化登仙”也是道教徒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形成了长生不死神仙信仰为核心的道教教义体系[2]

3.2 道家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与茶的自然属性

道家学说起源于老庄的哲学思想,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主张无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的虚静是老庄精神修养的重要方法。《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谈及老子所谓的“自然”时说到:“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既然“法自然之道是虚寂无言的,法地从而法天、法道、法自然的人也因此而应当‘致虚极,守静笃’以至于‘不言’”[3],即庄子所说的“以恬养知”,以恬淡涵养智慧。

生于“巴山峡川”的茶,其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生长环境:“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茶经·一之源》);其二,制作方法:“火作者为次,生晒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田艺衡《煮泉小品》);其三,煮茶选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四,品饮:“沫悖,汤之华也”(《茶经·五之煮》),陆羽认为汤花为茶之精华,并将其比作自然之花,自然之萍,自然之雪,自然之云。在《茶经·九之略》中,陆羽讲到煮茶环境的选择时,提出“野寺山园”、“松间石上”、“瞰涧临泉”的观点,也是道家崇尚自然、简约的思想体现[5]

道家崇尚清静无为,以虚无度淡泊生涯,于自然恬淡之中追求生命的延续与超脱,认为生长在深山幽谷中的茶,吸日月之精华,采天地之灵气,乃契合自然之物,长期饮茶可以使人轻身换骨,除却污浊之气,从而达到超凡脱俗的神仙境界,以获得心灵的清静自然,悟得自然和人生的真谛[6-7]。茶的自然属性和道家崇尚自然的哲学观点有着相通性注定了茶和道教结下不解之缘。

3.3 道家的隐逸思想与茶的隐逸身份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而处于社会动荡中的中晚唐的文人们却选择了隐于茶。他们借茶抒怀,借茶表隐逸之情,通过饮茶,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净、恬淡、幽寂,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之境界。而这正是茶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富有出世色彩。

唐代是诗的盛世,茶的兴盛时期,茶诗是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茶最早出现在道家著作中,是以说明茶的养生之功效出现的,唐代陆羽著《茶经》,将道家崇尚自然的审美观点引入茶文化中,至此奠定了茶的自然美学观。后人受陆羽茶道思想影响,更是将茶寓为高士、隐士,来寄托其思归引退的情怀[12]

韦应物是中唐杰出的隐逸诗人,所作茶诗有《喜园中生茶》:“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在该诗中诗人赞扬了茶不可污的高洁品性,认为原本出自山原的茶树有灵性,并赋予茶以人格。诗人在繁忙之余,看着种植在自家院子里的茶跟其他草木一样生长,仿佛和幽人在交谈,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隐逸情怀。自喻为“别茶人”的白居易,是中晚唐极富盛名的诗人,一生嗜茶,留下了大量有关茶的诗文,其茶诗作品中,多写隐逸生活的悠闲自在。如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诗人以茶陶冶性情,寻求心灵的宁静,追求无忧无乐的人生境界。至诗人晚年,更是以“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铷可能主要在云母中富集,为此,我们对预留的原矿石样品在实体镜下进行了人工单矿物分选,主要针对云母以及矿物量较大的石英、长石以及黄铁矿,并进行铷和铌钽以及其他相关元素的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见表8。

4

唐代儒释道三家并流的现象,使得唐代茶道思想呈现纷繁多彩的形象。中国土生土长的道家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灵魂深处,在儒家思想占正统地位的封建社会中,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熏陶的中国文人,骨子里却秉承了道家独善其身的延命保身思想。当仕途遭遇挫折时,文人士大夫们便急流勇退,转向从道家的青山道场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生长于“巴山峡川”、“阳崖阴林”的茶被文人们赋予隐士的形象,来寄托其人在仕途而身不由己的落寞情怀。同时,茶本身的养生功效也被道教修仙者视为灵丹妙药,作为其修炼成仙的必需品。因此,饮茶的情境便有了不寻常的意味,这些思想在茶诗中得到充分体现。

2.维生素B1在细胞内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辅酶实现。肝脏中的硫胺素在ATP存在时,经酶催化形成具有代谢活性的焦磷酸硫胺素(TPP),参与糖代谢,催化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氧化脱羧基作用。葡萄糖是脑和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当维生素B1缺乏时,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障碍,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分解受阻而在组织内大量蓄积,加上能量供应不足,对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严重时引起皮质坏死而呈现痉挛、抽搐、麻痹等神经症状。糖代谢障碍进而影响脂类代谢,维生素B1缺乏时脂质合成减少,髓鞘完整性被破坏,导致中枢神经和外围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本文从区域法律环境这一全新视角来探讨产业集聚的推动力量。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寻求高的生产率和交易效率是企业集聚的重要原因。国际国内经验表明,良好的法律环境会降低该区域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吸引企业投资的集聚,进一步提升水利产业集聚的程度。相反,恶劣的法律环境则会损害投资者的相关利益,增加企业不必要的成本,降低了该区域的投资吸引力,不利于产业集聚的形成。区域内法律制度是否完善对投资环境的优劣有密切联系,投资者平等待遇法律制度缺失会对投资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完善的财产权法律制度会对投资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谢遂联.唐代都市文化与诗人心态.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pp142-198.

2 付秋红.试论道教生死观之神仙信仰.才智,2009,(33):127-128.

3 黄克剑.老子“不言之教”义趣疏证.哲学研究,2013,(9):37-45.

4 付粉鸽.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pp100-109.

5 傅铁虹.《茶经》中道教美学思想初探.农业考古,1992,(2):216-218.

6 何晓芳.唐代茶文化探析—唐代茶诗为中心的研究.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7 李丽施.中国茶道中的道家理念研究.茶叶,2005,31(4):256-259.

8 晏萍利.中晚唐茶诗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9 关剑平.唐代饮茶生活的隐逸身份—隐逸.茶叶科学,2014,34(1):105-106.

10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pp438-620.

11 柏秀娟.从茶诗看唐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农业考古,2003,(2):160-163.

12 曹望成,周巨根.得知天下苍生命 且尽卢仝七碗茶——唐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评释.茶叶,2004, 30(3): 177-178.

The industrial decomposi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polarization evolution

南雪芹
《茶叶》 2018年第1期
《茶叶》2018年第1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