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慈善的“陕西探索”
《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推动我国慈善事业进入了法制化轨道。党的十九大将发展慈善事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理和救助体系,开辟了慈善事业的新时代。目前,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在发生着三大变化:一是行善内容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与人文关爱相结合转变;二是慈善募集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线下募集向线下募集与线上捐赠相结合转变;三是行善人数的变化,从过去少数人做慈善向大众慈善转变。
围绕这三大变化,近年陕西省慈善协会构建大慈善思维,开创大慈善格局,在慈善文化传播途径、慈善募集手段、慈善救助项目、慈善精准扶贫、慈善实业发展、基层慈善组织形态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精准扶贫的路子,一个省域内的现代慈善模式初见雏形。
在电网企业的实际工程中,数据中心往往与办公大楼合建,对于此类数据中心而言,采用上述一般能效指标测量计算的方法将面临若干现实问题:
八大工程建设社会慈善环境
纵观古今慈善观,慈善的本质是劝人向善、扶贫济困。传播慈善文化是动员社会爱心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奠基工程,也是慈善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为此,陕西省慈善协会创新慈善文化传播途径,实施八大工程编织现代慈善教育网络,建设慈善社会环境。
慈善文化进校园。陕西省慈善教育从娃娃抓起。从2012年开始,募集1600万元购买《慈善读本》200万册,联合省教育厅在全省1740所中小学校、200万名学生中实施慈善文化教育工程。经过四年的探索积累了经验,2016年又将这一教育推广到全省8200所中小学校、420万名学生之中。安排中小学校每月上一节慈善课、组织一次慈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写一篇善行故事作文;每年举行一次慈善征文评选,举行一次善行演讲竞赛。实现了全省中小学校慈善教育全覆盖。这一教育工程以“善行伴我成长”为主题,以“日行一善”为载体,用“爱”塑造学生心灵,用“善”培养学生行为,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小手拉大手”等形式践行真、善、美,成为中小学校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大实践”,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树德育人的“基因工程”“种子项目”。荣获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政府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
图4显示的是不同温度下基准电流随电源电压的变化。由仿真结果可知,1.2 V电源电压下,在-40~110℃的温度范围内,基准电流的温漂系数为0.28%/℃;常温下,在0.9~2 V电源电压范围内,基准电流的电源电压调整率为2.6%/V。
阳光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省慈善协会联合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在全省高校实施“阳光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在高校举办慈善文化大讲堂、慈善沙龙,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利用暑假时间深入贫困山区实施支教扶贫,有效地开展了扶贫帮困、支教助学、科技、环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此行动荣获陕西省政府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
实施社会慈善文化传播工程。为了提高全民慈善意识,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慈善协会每年组织数万名慈善志愿者文艺团队进社区、到农村开展“爱心歌曲大家唱”活动。年终以演唱次数、受众人数、演唱技能评选“奉献奖”和“演唱奖”。多年来演唱数万场次,受众千万人次。同时,省慈善协会还建立了省慈善文化促进会、省慈善书画研究会,每年开展慈善歌咏、书法、摄影、诗文大赛。目前,覆盖社会各领域的慈善文化传播工程已成为陕西省慈善协会培育公民慈善意识的品牌项目。
实施媒体慈善宣传工程。2011年,省慈善协会创办了《善行天下》杂志(公开发行)和《陕慈快讯》(内部发行)两个刊物。2014年以来又分别与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战略合作,在《陕西日报》《各界导报》开办慈善专版;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开办“爱心故事—慈善力量”栏目;在新浪陕西、各界新闻网、陕西传媒网、华商网开办慈善公益频道;在腾讯•大秦网推介募捐项目。并分别与这八大公众媒体设立了开放性慈善基金,通过电视、广播、公众网络媒体募集善款。从而构建了主流媒体和公众网络宣传慈善事业、募集善款的新平台,通过融媒体把慈善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开创了慈善大宣传格局。
开展慈善文化理论研究。2011年,省慈善协会与西北大学联合组建了“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七年来,中心秉承“会校合作、学用结合,创新研究,开放服务”的方针,建设了“慈善文化研究文库”;开办了“慈善文化大讲堂”;出版了21部研究专著;每年举办一次慈善高峰论坛,发表了近百篇慈善文化研究论文。研究中心还积极推动慈善人才队伍建设,编写教材,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组织宣讲团深入市、县巡回宣讲《慈善法》,在社会开展《慈善法》知识竞赛,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到农村。
实施慈善文化养老工程。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慈善组织的一个新课题。为此,陕西省慈善协会面向社区老百姓开办慈善老年大学。首批开办的62所学校开设了国学、音乐、绘画、书法、养生、健身等17门课程,统一编写教学大纲,组织专业人士授课,学员免费入学。协会为每所学校捐助12万元,用于购买教学设备、活动器材和师资费用。慈善老年大学以社区建设为内涵,为老年人搭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平台,是草根慈善的创新,是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探索。
XMTD-8222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MJX-160B-Z霉菌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SW-CJ-20双人单面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LDZX-30KBS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HJ-2A数显恒温磁力加热搅拌器,金坛市城东新瑞仪器厂;FA2004N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H1850R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仪器开发有限公司;PHS-3CpH计,上海智光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的多种物料分立共存吸波升温新方法采用如图2中的微波设备,将多种物料独立分装,均匀放置于转盘四周,开启微波辐射一定时间后,使用红外成像仪一步测试全部物料的表面温度。
举办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慈善法颁布实施后,每年9月5日省慈善协会与西安市会在省政府门前的新城广场举办了“陕西省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设有慈善法宣讲亭、慈善义诊、慈善项目展示等30个活动点,数十名学者讲解慈善法,数十名大夫为群众慈善义诊,数十名著名书画家现场挥毫。近千名群众参加,与会者排列长队慈善捐赠。2017年这一活动现场被中央电视台中华慈善日大型直播节目摄录在全国直播。
十大创新构建现代慈善体系
慈善募集创新:拓展募集渠道,开辟慈善资源。近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不断创新慈善募集手段,建立了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捐赠、社会众筹、小额冠名基金、外企合作与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六大慈善募集平台。以承接政府服务方式每年争取政府慈安桥建设、救急难、关爱儿童、老年大学项目资金数千万元;与省国资委合作动员国有企业设立慈善基金每年捐赠数千万元;与省工商联合作每年动员民营企业捐款数千万元;动员社会爱心人士设立冠名基金每年捐赠数千万元。积极争取外资企业在陕从善每年募集数千万元;中华慈善总会援引国际药品每年价值3.5亿元。六年来,省慈善协会募集款物价值28亿元,实施慈善项目92类近千个,惠及贫困人口近千万人次。
慈善项目创新:项目管理规范化,项目质量品牌化。近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对传统的慈善救助进行梳理整合,以项目为载体,汇集各界慈善资源,对应各方弱势群体的需求,新开发了50多个慈善项目,提供精准化的救助和专业化的服务。在项目管理中,协会改变传统模式实现了三大转变:项目设立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慈善救助从一般帮扶向重点救助转变;救助方式从单纯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与精神慰藉相结合转变。
——“三大节日”救助项目每年组织市、县联合大行动,动员数万名志愿者带上慰问金、慰问品和义工服务登门入户,春节慰问2万个贫困家庭;“六一”慰问2万名贫困儿童;重阳节关爱2万名贫困老人。此项目向贫困人群雪中送炭,被社会誉为关爱民生的品牌项目。
农村慈善创新:发展慈善互助会,开展村民互助。2016年省慈善协会在全省推广榆林市府谷县经验,在农村发展慈善互助会,募设互助金开展村民互助。农村慈善互助会由村民志愿参加,互助会负责人由会员选举产生。互助会建有互助工作章程、村民文明公约、红白喜事制度等,并组建志愿队开展义工服务。互助金实行三个一点的办法筹集:省慈善协会拨一点,爱心企业捐一点,村民志愿筹一点,一般有10~30万元的基金用于实施本村内急难救助,目前,全省农村互助会已发展到100多个。
——慈善助学项目以集中办班、定向救助方式帮助贫困高中生、大学生完成学业,荣获中华慈善总会“突出贡献项目奖”。
组织建设创新:建设“四型”组织,打造公益形象品牌。陕西省慈善协会培育“大爱情怀、无私奉献、克难攻坚、务实双创、清正廉明”的慈善精神,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公信型、效能型的慈善组织
网络慈善创新:以“互联网+”为驱动,开创慈善新业态。陕西省慈善协会以“互联网+”为驱动开创大众慈善新格局。招聘专业人员,组建了网络慈善部;协会官网改版升级,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推动省市县三级慈善网互联互通;搭建网络众筹平台,策划公众乐于参与的网捐项目。在每年腾讯9·9公益日活动中,省慈善协会印发文件、发出倡议,动员社会公众和各级慈善组织积极参与。2017年公益日三天,陕西省慈善协会在腾讯乐捐平台发起项目253个,网上筹款3291万元。为了鼓励公益机构伙伴,省慈善协会还协调1300万元善款对市、县发起的筹款项目进行非定向配捐。两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在网上推介众筹项目351个,募集善款4636万元,参与捐赠网民达65万人次,被公益界誉为“网络慈善领域的一匹黑马”。
虽然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但是由于规章制度的缺失,甚至部分企业在部门建设中,没有对党建政工工作设置专业的工作岗位,在这一点上,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都不完善。此外,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已经加强了自身政治思想建设,但是企业内部职业政治工作人才相对较少,对于政治工作管理人员,也只是企业内部的兼职人员,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因此就对对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
——关爱贫困母亲项目以开网店的方式帮助贫困母亲销售农副产品,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公益创投创新:扩大合作领域,走公益联合开放之路。为了帮助NGO组织自主创新慈善公益项目,陕西省慈善协会每年筹资100万元对全省慈善公益项目评比奖励,以奖代补扶持社会公益组织创建公益项目。这一创新,扶持了中小型公益组织,引来了慈善公益伙伴,拓展了慈善合作领域,发挥了省慈善协会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枢纽作用,走出了一条慈善公益联合开放之路。
——公民道德建设项目设立“陕西省公民道德建设基金”,定向用于道德模范、“陕西好人”“美德少年”的奖励和困难救助,推动“厚德陕西”建设。
——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以慈善筑巢、“关爱花蕾”、建儿童之家的方式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提供亲情连线服务,创立了“石泉模式”“铜川经验”。
2.碳氢化合物在理论空燃比至17:1之间是很低的,稀到17:1以上几乎呈直线上升,因为无法形成燃烧。浓到15:1以上,碳氢化合物呈正比逐渐上升。三元催化器之前碳氢化合物含量一般低于300~400ppm,三元催化器之后低于100ppm,最好接近于0。碳氢含量高说明汽油在缸内没有燃烧,即汽缸发生失火故障。
举办国际慈善高峰论坛。陕西省慈善协会每年举办一次慈善高峰论坛。去年的“一带一路国际慈善高峰论坛”邀请了丝路沿线300多名国内外慈善公益机构的专家学者、实务精英参加,主论坛研讨重大课题,分论坛荟萃发展成果,高端对话互动交流转型探索。论坛规模大、层次高,是一场慈善思想的盛宴,国内外30多家媒体发布论坛消息,点评文章近百篇。盛赞论坛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慈善公益的活力。
慈善义工创新:拓展服务项目提供专业化服务。陕西省慈善协会现有3900支慈善志愿者团队,35万名志愿者。近年来,各志愿团队下农村、进社区、上门入户围绕协会慈善项目积极开展各类慈善义工服务,打造了三大节日送温暖,“一元关爱”孤寡人、爱心歌曲进社区、为母亲河披绿装、慈善超市济贫困等一批品牌服务项目。目前,全省志愿服务活动已从自发的、零散的、一时一事的活动向有组织、有计划、常年化的态势发展,各志愿团队与爱心企业共襄善举,实施物质救助与义工一体化的慈善志愿服务。省慈善协会连续六年开展了志愿服务“创星争优”活动,表彰了208个先进集体和230名先进个人,有67人被评为金、银星级慈善志愿者。
社区慈善创新:延伸慈善根系,夯实慈善事业根基。社区是慈善大树的根系,慈善进社区既是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在城镇中开展了慈善社区创建活动。新创建的慈善社区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慈善项目进社区,在社区内实施慈善公益项目,兴办慈善医院、慈善理发店、慈善超市、老年大学等。二是慈善文化进社区,在社区内开办慈善文化课堂,举办慈善书画、歌咏、诗文、摄影等活动。三是慈善义工进社区,社区内成立慈善志愿者队,开展慈善义工服务。四是慈善募集进社区,由社区发动居民志愿捐赠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所募善款在本社区内扶贫帮困。慈善社区的创建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夯实了根基。
——“南桥”“北水”项目以资助5万元助建一座桥、一万元助打一口井,建慈安桥3650座,打井1091眼,解决了330万人口出行、饮水困难,荣获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项目奖”。
文献[10]根据长期观测资料得知,当一次降水在50 mm以上时,对地下水的补给较明显,一般灌溉的灌溉定额在50×15 ~70×15 m3/hm2,相当于降水75~105 mm,这就必然形成对地下水的灌溉入渗补给。在一些井河双水源灌区,引河水灌溉一次(约20 d),地下水位可由埋深4~5 m变为埋深0.5 m。根据河南省新乡市引黄人民胜利渠忠义灌溉试验站资料,不同灌水量与地下水补给量关系如表6所示。
慈善实业创新:开发慈善资源,提高慈善组织造血功能。2014年省慈善协会成立了“陕西慈善发展与国际交流中心”。目前,中心已募集善款近千万元在城市社区放置废旧衣物回收箱4500个。投资建设了年处理2500吨废旧衣物的“爱为宝”生产线,对社会捐赠的废旧衣物进行综合加工利用。现已回收、加工废旧衣物5000余吨。经消毒处理的数万件可用衣物已发放到贫困群众手中,其余的加工为保暖材料销售变现,所得善款用于慈善事业。同时,省慈善协会与爱心企业陕旅集团合作投资1.8亿元在西咸新区建设4.8万平方米的“陕西省慈善总医院”。此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建成使用。另外,省慈善协会还积极筹划儿童科学馆、慈善文化园等慈善实业项目。
慈善信托创新:拓展慈善领域,建立慈善事业增长点。慈善信托凭借其安全、灵活、高效、透明、持久等优势,已成为慈善扶贫的新领域。近几年,陕西省慈善协会先后与金融、信托机构建立了三个慈善信托项目。一是设立“大爱长安·陕西银行业普惠金融扶贫慈善项目”。动员省上金融系统44家银行首批捐资500万元,撬动扶贫信贷规模5000万元,为全省近千个贫困户致富项目提供信贷抵押。二是“生命之光医疗慈善基金公益信托项目”,由省会担任委托人负责向社会募集善款,所筹善款委托长安信托基金有限公司运营实现增值,增值收益用于特困家庭大病救助。三是“长安慈·山间书香儿童阅读慈善信托项目”,整合公益行业与金融机构资源,面向贫困山区赠送儿童读物,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社会救急难项目配合省民政厅建立社会救急难平台,定向救助因突发事件、天灾人祸造成危害的急难病困人群。
小儿急性肾炎的发生主要是患儿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流感病毒等致使患儿发生急性感染,肾小球由于机体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发生增生性炎症以及渗出性炎症,患儿出现水肿、尿少等临床症状[1]。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疾病发展快,临床护理质量可直接影响患儿预后,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42例急性肾炎急性期患儿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从而论证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肾炎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一是建立了人才培训和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每年开办宣传信息、项目业务、志愿者服务培训班;先后从社会公开招聘了29名专业人才,优化了人才结构,促进了慈善队伍专业化、年轻化。二是建立了激励机制,慈善工作量化标准,实行月评比、季考评、年考核,建设了一支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工作队伍。三是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利用协会官网、公众媒体及时公示慈善募集、善款使用、项目实施信息,让捐赠者放心、受助者满意。四是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监事会定期检查监督财务工作。省慈善协会连续七年被省民政厅考评为5A级慈善组织,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多次受到中华慈善总会的表彰,并连续三年荣获“慈善组织透明奖”。
进入扶贫攻坚主战场精准扶贫
刘维隆会长提出:“慈善组织的使命是与穷结伴,为贫而善,慈善是小扶贫,政府是大扶贫,只有将慈善的小扶贫纳入到政府的大扶贫中慈善组织才有作为”。为此,陕西省慈善协会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大局,进入扶贫攻坚主战场精准扶贫,充分发挥了慈善组织在社会力量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
充分了解与公路桥梁建筑相关的各个环节,如建筑原料来源、泥砂水泥使用情况和材料质量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节约成本。根据勘察成果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施工,防止占用农田、破坏森林植被等现象的发生。
推广运行中国社会扶贫网。“中国社会扶贫网”是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社会扶贫网络。该网依托国家建档立卡大数据资源,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搭建链接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帮扶力量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创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全国社会扶贫网推广工作会议后,省扶贫办委托省慈善协会全面负责中国社会扶贫网在陕西的推广运营工作。受命后,省慈善协会迅速制定了推广运行实施方案,协助省扶贫办召开了全省推进会,招聘了10名专业人才,组建了“四支队伍”支撑网络运行。并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帮助全省21000名基层信息管理员熟练掌握了平台及APP操作技能。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全省贫困户和爱心人士注册登录用户达到280万户,需求与帮扶成功对接率达到61.2%,此项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注册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后,又联合省扶贫办设立了“扶贫基金”,动员省内外45家慈善公益机构、爱心企业首批捐赠8376万元。目前,中国社会扶贫网的推广运行工作已成为陕西精准扶贫的新抓手。
实施“产业扶贫十百千工程”。针对贫困地区产业优势,陕西省慈善协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产业扶贫十百千工程”,动员小企业包扶十户、中型企业包扶百户、大型企业包扶千户,为每个贫困户提供脱贫项目资金3000~5000元。省慈善协会在深度贫困的旬邑县帮助30个贫困户建立了127亩“慈善扶贫苹果园”;咸阳市慈善协会帮扶160个贫困户建起了养牛、养羊基地。省会荣誉会长史贵禄控股的陕西荣民集团投资1.5亿元为榆林市神木市白泥镇30个村的贫困户每户建一座蔬菜大棚、每户养50只羊、每户改造10亩水浇地、每户扶持3至5万元信贷资金发展生产,年贫困户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被省委、省政府誉为“荣民扶贫模式”。省会荣誉会长、爱心企业家孙俊良投资近亿元在神木市纳林采当村建起了农丰现代农业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劳动力进入公司就业,贫困户就业人员月收入3900元,当年脱贫。
开展“慈善扶贫募集”联合大行动。慈善法颁布实施后,省慈善协会每年联合全省116个市、县慈善会围绕中华慈善日开展“迎9·5献爱心慈善募集”联合大行动。动员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自愿捐赠,发动企业和社会公众人人献爱心。联合行动以“依法行善,精准扶贫”为主题,宣传慈善法,推介慈善项目,展示慈善成果,召开机关动员会、企业恳谈会,集中开展各类慈善募集活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2016年活动募集善款2.34亿元,2017年募集善款2.56亿元。
发挥党政干部慈善扶贫的带头作用。在慈善扶贫募集中,陕西省慈善协会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的示范引领作用,首先在省上各委、办、厅、局宣传动员。2017年省直机关干部扶贫捐赠善款408万元。为了支持部门联县扶贫工作,省慈善协会又募集善款给予了1︰1比例的配捐,干部的捐赠和省慈善协会的配捐全部用于部门联县扶贫联系点的扶贫项目。
陕西现代慈善探索的启迪
陕西在探索一条路径: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陕西省慈善协会在城镇创办慈善社区,在农村组建慈善互助会,在社区开办慈善老年大学。这一探索,培育社会公众慈善意识,在城市、农村居民中倡导互助、友爱新风,加深了邻里情谊,动员全社会公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众小额,互相帮助,这将会产生很大的社会能量,无论是对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是社会公德的建设,都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会成为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路径与方式。
陕西在创建一个模式:全民慈善的模式。慈善的力量在民众之中。陕西慈善协会实施八大工程传播慈善文化,建设社会慈善环境,尤其是慈善社区、农村慈善互助会的创办,培育全民慈善意识,将慈善的根扎到了社会最基层的组织,改变了以往农村、社区单纯依靠外界捐赠和政府救助的传统扶贫模式,激发了民众互助的活力,以互助带动共助,增强了社区和村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毋庸置疑,传统的慈善是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做慈善,但如果把慈善的根系延伸到每个社区和每个村庄,把广大民众发动起来,使慈善成为民众的生活方式,这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引领全民慈善的到来。
陕西在纠正一种偏见:领导干部退下来不能做慈善的偏见。陕西省慈善队伍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其中半数是从党政机关退下来的各级领导干部,半数为从社会招聘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这种老中青相结合的人员结构把一个省的慈善搞得风生水起,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老百姓的赞扬。慈善组织不同于一般商业行会,是公益性的社团组织。老有所为,做慈善是退休党政干部的最好选择。实践证明,像慈善协会这样的公益组织,只有退下来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挂帅,才有社会公信力。应该鼓励退休的党政干部做慈善,作为共产党人,在为人民服务的生涯中,走完人生辉煌的最后一程。
微生物采油是一项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对于部分注汽末期的油井,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微生物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表面活性化技术和微生物降解技术。微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酶能改变石油中的碳链组成,使其豁度降低,流动性增加,易于采出;微生物菌液还能使孔隙壁下残留的油段或油滴的油膜剥落而使其流动;微生物的乳化作用还能使储层中的剩余油被启动,从而被采出。该项技术的优点在于投资少,效益好而且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加环保。
陕西在改变一种观念:慈善只是物质救助的传统观念。慈善的本质是劝人向善、扶贫济困。现代慈善事业首先是弘扬真善美,同时实施物质救助。陕西省慈善协会把传播慈善文化、树德育人作为慈善事业的奠基工程,创新慈善文化传播途径,实施社会慈善文化传播系统工程。把善念传播到千家万户,这是慈善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既推进了社会道德建设,又为慈善募集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尽管经济下行,公益界出现了舆论风波,但陕西的慈善募集却连年大幅度增长,“陕西模式”丰富的慈善实践,诠释了《慈善法》大慈善理念。
陕西在开创一个格局:大慈善的格局。陕西省慈善协会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走出传统慈善的圈子,构建大慈善思维,八大慈善文化传播工程建设慈善社会环境,十大创新构建现代慈善体系,进入扶贫攻坚主战场精准扶贫。培育大爱情怀、务实双创、克难攻坚、清正严明的慈善精神。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现代慈善“陕西模式”,开创了一个省域现代慈善事业的大格局。
上一篇:幸福新春 温暖相伴
下一篇:赞!好书《慈心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