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

更新时间:2016-07-05

目前,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电视节目在传播渠道、新闻时效方面的竞争力逐渐弱化,许多电视新闻节目因而开始尝试整合电视传播及新媒介传播渠道,研究并探索新的新闻传播模式,调整素材来源渠道与节目传播策略,以期适应时代的变化,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

一、新媒介生态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一)电视新闻节目的不足愈发明显

电视新闻节目相较于报纸新闻及广播新闻在节目形式、报道方法等方面具有优势,对采访的画面和同期声进行精心的编辑整理,加以字幕、特技等后期制作,最终在新闻栏目里采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向受众呈现完整的新闻内容,还可以新闻直播与新闻热线等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新闻事件报道最为主流的方式。但同时,一般的电视新闻前期准备时间较长,只在某一固定时段播出,一旦错过这一时段,节目就结束了,且缺少及时有效的反馈方式。这一不足在新媒介生态下暴露无遗,成为影响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的重要因素。

(二)电视新闻素材来源渠道变化

以往的电视新闻节目素材来源于生活实践、社会热点、群众爆料及重要的时事政治文化活动等,当记者对新闻素材加以采编制作需要一个过程,受播出时段的限制,时效性相对弱一些。在新媒介生态下,信息的传递更多地是依靠网络渠道,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官方网络反馈等渠道,及时抓住新闻线索,新闻数量与采编效率更加具有优势。就拿夏季沿海地区的台风为例,电视记者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多机位高清摄像机、卫星直播车等参与其中,出镜记者拥有优秀的现场把控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可以在台风登陆的第一时间,在电视直播节目和新媒介平台同时展开直播。新媒介环境下,电视节目可以实现单一传播向多元传播的转变,从意识形态导向向用户需求导向转变,从单向报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提高用户参与度。

四要提高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的精准度。据笔者了解,相关部门对辖区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尚只掌握大概估计数字,未能实时获取相关精准数据。不准确了解辖区内有多少人急需法律援助,需要哪些方面的法律援助,这些问题不清晰,导致了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的效果欠佳。

(三)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变化

在新媒介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推广与传播可以突破以往电视节目在传播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以更加灵活而具有弹性的方式向受众传播。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介环境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及传播技术进行推广,比如地方广电的官方网站主题页面、视频网站首页推介、节目官方网站等渠道进行节目宣传与品牌传播,并且利用网络渠道实现与受众的实时互动,收集受众的意见与建议,从而实现品牌推广、素材收集、节目传播等目的。广东广播电视台自有的“触电新闻”APP,目前大部分新闻事件的采访,记者在完成采编后,先将编辑完成的新闻内容在新媒介推出,然后再在固定时间段的电视新闻栏目推出,以满足不同受众的收视需求,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二、新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的优化

(一)树立节目品牌

新媒介生态下,移动网络终端的广泛普及,使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受众可以从更加便捷的渠道接收信息、传递观点并表达诉求,网络平台成为各种观点相互对撞的战场,普通受众很容易受到影响。新媒介的传播不乏一些“猎奇”“特殊个案”得到少部分受众的追捧,此时电视新闻节目就要发挥其权威性与专业性的巨大优势,对各方评论加以平衡,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的巨大公信力与权威性,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9] 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南京大学学报》[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期,P33.

完善基础建设,促进生态发展是落实智慧城市的重要工作,由于城乡规划工作涉及面积较广,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导致部分区域的基础设备和公共设施缺失,智慧城市背景下,既要重视该区域的基础设备与公共设施的完善,还要注重绿色生态,提高目标区域的宜居性。做好该工作需从以下几点着手:

在节目内容方面,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记者和摄像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对于素材的取舍、内容的把控、舆论引导的方向,以及电视画面的剪接,都具备足够的经验。“全民狗仔”的时代,虽然人人可以拿起手机、相机拍摄,第一时间在网络上直播。但是,新媒介中大众的传播是否客观全面,是否不利于舆论的引导,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些是电视新闻记者有能力把控的。具备时效性与深度并且传播正能量的新闻节目内容,更加容易给受众以深刻的印象,并且提高受众的忠诚度,比如《焦点访谈》,强调观点输出,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以事实基础为观点理论,凭借其报道的深度很快建立了好的口碑。

电视新闻节目品牌的树立,依靠的是节目包装与节目内容,前者可以依靠节目定位与形象塑造,将节目的制作理念融入节目包装中,明确节目定位于新闻类型,并突出节目个性与制作特点,节目与其声音、动画、特效等包装要素融合成一个整体。

(二)平衡各方言论

在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应当以新媒介及全媒体为参考因素,调整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树立节目品牌,以稳定固定受众;坚持内容为王,以保证节目质量。《广东新闻联播》作为当地王牌新闻节目,受众稳定,观众认同感强,因其在广东地区的权威发布地位,在重大时政报道战役中,竞争优势十分明显。2018年3月3日,全国两会第一天,在2018年全国两会省级新闻联播移动传播3日榜中,《广东新闻联播》以移动传播指数82.00占据榜首。在自有平台APP传播方面,广东电视台的自有APP“触电新闻”凭借在播放量和发文量等方面的出彩表现夺得第一。“小屏”与“大屏”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联合优势,已经不言而喻。

电子制动阀是CCB-II制动机的人机接口。操作者通过电子制动阀直接给电空控制单元(EPCU)发送指令,并通知微处理器进行逻辑控制。

新媒介平台中的观点对冲,很多时候都较为单一、片面而偏激,比如是否应该“抵制日货”等话题,吸引了很多受众的关注,并且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争论,甚至成为网络暴力及实质暴力的导火索,为此电视新闻节目要积极引入具备专业眼光与权威性的评论员与学者,凭借其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与深厚的知识储备,透过“抵制日货”的表象,看清双方争论的本质,进而加以深入解读,从而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爱国主义,引导关注明确当前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趋势,以此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电视节目应当明确自身的权威性,并善于利用自身公信力,以更加和谐、公正、客观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并引导正确的思维方向。《广东新闻联播》栏目最新一项改革,在栏目中增加了新闻评论的数量和频率,请省内专家对新闻大事件深入剖析,引发观众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思考,以传播正能量。

(三)多平台、全媒介

新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应当对当前的媒体环境有所了解,并积极主动地融合电视媒体之外的其他媒体形式,如期刊、报纸、广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节目APP等,借由更多的传播媒介吸引受众关注,并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半径。电视新闻节目对于新媒体的有效应用,可以拓宽节目的传播渠道,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同时利用新媒介生态下的马太效应,凭借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收集更多的信息资源,与更多的媒介渠道达成合作,以此提高收视率、订阅量、点击量与评论数。实现新旧媒体之间从“相加”到“相融”带来的新变化。

电视新闻媒体还可以利用新媒介提前发布节目预告,为节目的传播进行预热,比如在网络上抛出一个热点话题,引导受众基于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评论,收集受众观点与意见,并与电视新闻信息加以整合,对这些观点及意见加以分析与评论,发挥节目的观点的深度,从而起到引导社会舆论,并提升节目影响力的效果。

三、结语

在新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需要以各种信息媒介为依托,拓展新闻素材的渠道来源,以更加具备深度与广度的节目内容来树立节目品牌,平衡各方言论,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节目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于澍.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介生态下的传播模式[J].新媒体研究,2016,2(22):21-22.

[2]姚必鲜.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J].编辑学刊,2011(03):36-39.

[3]赵媛.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5.

[4]魏明星.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研究[J].新闻传播,2012,1:116.

[5]石蓬勃,李敏,高雪升.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界,2010,3:128-129.

[6]王芸.新媒介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形态流变[D].内蒙古大学,2013.

[7]谭雨,李芸.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转型探微――以安徽广播电视台《每日新闻报》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4,4(8):107-110.

[8]于笑梅.新媒介下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05).

[9]桂景妍.关于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品牌创立的分析[J].新闻传播,2012.8.

郁华
《传媒论坛》 2018年第9期
《传媒论坛》2018年第9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