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豪:保障改善民生 淬炼发展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实现高水平民生,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要推动云南经济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不断做大经济总量,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撑。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破解民生难题、回应民生关切、满足民生需求、补齐民生短板的过程,也是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增长潜力、增添发展动力的过程。
脱贫攻坚是云南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坚决打好打赢新时代第一场硬仗——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整体水平。
云南民生工作面广量大,补短板的任务是多方面的。要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强化公共资源投入保障,统筹运用各领域各层级公共资源,推进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重点向农村和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倾斜,提升服务质量效益。
山谷特致书死心道人,《与死心道人书》:“谪官在黔州道中,昼卧觉来,忽然廓尔,寻思平生被天下老和尚谩了多少,惟有死心道人不相背,乃是第一慈悲。”(《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第1850页)山谷终于明白死心禅师的玄妙之言,乃苦心点拨,但仿如醉梦一般,只有过来人才悟得勘破生死烦恼的禅机。山谷《与觉海和尚》云:“某数年在山中究寻疑处,忽然照破心是幻法,万事休歇,方悟十余年间,时蒙敲点提撕,慈悲无量。”(《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第1960页)
做好民生工作也要做到“精准施工”,要针对需求结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找准突出问题及其症结所在,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负载词汇(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累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廖七一,2002:232)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跨越新兴语言带来的语义空缺和交流障碍,是当代译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论是直译,释义,直译+意译,或者文化替换的策略,其效果都各有所长,又相辅相成。翻译文化负载词,并没有唯一不变的翻译模式,译者应该在充分理解源语的前提下,寻求好的翻译策略,达到绝佳的翻译效果。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用改善民生的新成效不断淬炼发展“成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