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南椰雕技艺传承现状

更新时间:2016-07-05

椰雕作为海南的传统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海口和文昌两地。海南椰雕在2008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文昌东郊椰雕入选海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1]海南椰雕在海南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椰雕制品经过不断地衍生开发,已经发展到了将近四百种,涉及品种五花八门,常见的有酒具、餐具、茶杯以及座椅装饰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许多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海南椰雕的手艺人却依然执着坚守和默默传承。时至今日,椰雕在海南传统手工艺品中依旧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海南省重要的旅游纪念品之一,也是海南的文化符号之一。

才三四个月时间,小小的坟茔上已经长满杂草,枯黄在寒风里;张翔重新将坟挖开,将他母亲的骨灰盒并排放在他父亲的骨灰盒边上,但他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将母亲的骨灰盒压在父亲的骨灰盒上。谁叫母亲活着时受够了父亲的气。但人活着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而死后的时间才是无限的,他要母亲永远压住父亲,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埋好后,张翔站在坟前抽烟,他为自己的做法得意地大笑,一阵狂笑过后,却早已泪流满面。

一、海南椰雕历史概况

海南自汉代起就开始种植椰子,成为我国椰子的主产地。椰雕是海南最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同其他材料相比,椰壳容易获取并且成本消耗低,还有天然去毒的功效。岛上的黎族先民很早就开始利用椰壳制作日常用品,椰壳碗、椰壳勺、椰壳杯等椰壳制品都是古代黎族人最常用的餐具和容器。黎族人对椰壳的利用逐渐影响了当地汉族居民,在唐代时人们已开始创作工艺简洁的椰壳工艺品。唐宣宗元年(847)的《岭表录异》中就有关于椰壳造物的记载,“以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 椰雕工艺在唐代逐渐普及,传播范围不断扩大。椰雕在宋代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欣赏。《正德琼台志》中提到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被贬到儋耳,他请当地匠人用椰子雕刻成一顶帽子,称之为“椰子冠”,并写下了“自漉疏中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的诗篇。由此可见,椰雕工艺在宋代已经比较成熟,被人们制作成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和特色物品。到明末清初之时,海南椰雕的制作工艺基本发展完善。此后,每一代的椰雕传承人都潜心研究,不断推陈出新,钻研工艺,使得椰雕的制作工艺日益趋于完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域风格。(图1)

4) 浸提时间。准确称取5 g火龙果果皮用打浆机打碎,在最佳的乙醇浓度下与室温自然pH条件下,探讨不同提取时间(30 min、45 min、60 min、75 min、90 min和120 min)对火龙果果皮甜菜苷类色素提取含量的影响。

图1 清代椰壳雕螭龙纹茶杯

二、海南椰雕制作工艺与特色

(一)制作工艺

一件好的工艺品,选用的材料,雕刻时的制作工具,制作者出神入化的技艺以及创作灵感都不可忽视,海南椰雕亦是如此。首先根据椰雕的设计进行选料,从椰壳的厚度、形状、颜色三个方面来考察,其中较嫩的椰壳颜色偏黄,较老的椰壳颜色偏黑。其次,制作者对椰壳做基本处理,如割棕和打磨,此时的打磨是为了改善其粗糙的表面,但不同的设计所需要的质感不同,因而打磨这一步并非必须。第三,制作者在椰壳表面描绘图案,然后用刻刀浅浅地勾勒,之后进一步加深轮廓(图4)。这里通常用的刻刀有拼刀、左斜刀、右斜刀、平刀等,其中以平刀为主。雕刻手法分为刮、挑、平推三种,根据椰雕作品表达的意境,选择椰雕的雕刻手法。最后,雕刻好后的椰雕需要第二次打磨抛光,从400目逐渐提升到5000目,富含油性的椰壳打磨后的光泽度得到极大提高。上述是椰雕的基本工艺流程,在制作“花瓶”等比较复杂的作品时,还需要进行造模拼接。此外装饰手法有通花、镶嵌、修饰等几道工序。传统的椰雕以沉雕、浮雕、镂空雕为主,近些年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名驹开创了椰雕的圆雕技艺,填补了传统椰雕技艺没有圆雕的空白。

2.3.1 地瓜育苗:地瓜选用早熟性好,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要选择无病、健壮、皮色鲜亮光滑、大小一致、单块重150~180克的种块。育苗可采用温室育苗、火炕育苗等方法。排种时种块要平放,阳面朝上,将种块整齐排列在苗床上,种块头尾相接,左右留些空隙,覆盖细沙土,然后洒透水,扣上棚。排种后3~4天温度控制在35℃,萌芽后温度降到30℃,齐苗后温度控制在25℃平温长苗,采苗前5~7天逐渐通风炼苗,使苗床温度接近大气温度。

图2 《自律》椰雕 吴名驹

图3 菱花内漆椰碗 吴名驹

(二)工艺特色

吴名驹等非遗传承人为了将椰雕工艺传承和发展下去,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一是用文字记录椰雕工艺,考虑到椰雕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吴名驹将所学所知系统地记录下来,整理成文献资料,以此达到传承保护的目的。二是带徒授艺,吴名驹在海口市的骑楼老街建立工作室,通过招收学徒和椰雕爱好者传授椰雕工艺,推动椰雕技艺的传承。三是走进校园推广椰雕技艺,吴名驹长期与琼台师范学院合作教学,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椰雕的传承中来。四是走出国门扩大椰雕的影响力,2017年9月吴名驹应邀到非洲的塞舌尔共和国参加椰雕作品展,并在当地开展椰雕工艺培训交流活动。

他们回来了,站到了算式里,国王说:“我知道这件事了,每个人都有用处,不可以贬低别人,我们团结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三、海南椰雕传承与发展现状

(一)技艺传承面临失传

为了解海南椰雕技艺在当代的传承情况,笔者重点走访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名驹。吴名驹1975年生于海口农村,少年时便痴迷上椰雕这门传统工艺,成年后长期从事椰雕制作与创作,目前是海南最为活跃的椰雕传承人。吴名驹刚开始独立制作椰雕时很艰难,基本生活都缺乏保障。当时市场上的椰雕工艺品主要由机器生产,也有人聘请吴名驹做技术指导,但他一直默默地研究传统椰雕技艺。批量生产的椰雕产品利润较高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而吴名驹认为纯粹手工椰雕所蕴含的魅力是不可取代的,因此他不曾动摇坚持椰雕传统工艺的决心。

(二)椰雕技艺亟需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丰富,椰雕制品原本的实用功能逐渐弱化,而椰雕技艺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需要我们继承发扬。“艺术”创作贵在创新,失去创作能力的椰雕也将失去活力。[3]传统的椰雕手工艺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走高端路线的椰雕工艺品之所以市场占有率低,主要原因是缺失创新能力,椰雕工艺品的形式多样性不够,创作题材单一。精致的工艺需要长时间的精心打磨,如何构思、加工以及制作椰雕,需要仔细考虑,需要不断调整完善思路,一个好的工艺作品必须经过这样的过程,如果不经过这样的过程所产生随性的成果,很可能不会被大众所认可,最终导致这项手工艺的失传。[4]

椰雕在古代作为贡品,享有“天南贡品”的美誉。[2]除了青壳雕,传统的椰雕大多是将椰壳和贝壳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按照原先的设计造型拼贴而成的工艺作品。这种制作手法通常应用在我们随处可见的碗、茶叶盒、牙签筒、烟灰缸等日用品上,既美观又实用。现代海南椰雕的造型工艺款式繁多,纹样典雅多变,在保证观赏性的同时,与实际生活需求有效结合,大大提高其实用性,具有一种独特的海南风情。

四、海南椰雕创新传承案例

椰雕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椰雕工艺的传承发展面临着巨大危机。椰雕技艺最初多为家族传承并且传男不传女,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传承道路,但由于传统手工制作椰雕耗时长,制作过程繁琐复杂,肯刻苦学习椰雕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同时生产效益低、市场需求萎缩、机械化生产冲击等因素也制约了传统椰雕技艺传承与发展。作为艺术品的椰雕包含着工艺匠人们的奇思妙想,通过一点点的精工细雕,呈现出他们所要表现的意境。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消费者不太能接受价格相对较高的传统手工椰雕,他们更倾向于性价比高一些的机器加工批量生产的椰雕工艺产品。由于椰雕工艺品制作与市场需求的不平衡,民间手工艺人已经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很难通过这门手艺养家糊口,传统手工艺术的传承发展形势严峻,传统椰雕技艺存在着失传的风险。

海南椰雕的原材料主要采用椰壳,它比金属柔和、比木材更新颖、比泥土更有韧性。匠人们最初的选料,往往从各类椰子中反复试验制作,最后根据所创作题材和工艺敲定制作方案。因此海南椰雕不仅仅是以椰壳为原材料的一种艺术创作,还是保留了椰壳材料基本特征的艺术品,特殊的制作用料是海南椰雕最鲜明的特色。

吴名驹认为创新才是椰雕传承与发展的关键,他常常将现代艺术同椰雕融合起来进行创作,看起来寻常的椰壳,经过他的巧手,就可以变为青山、古木、流水,色泽明暗变化自然流畅。《自律》(图 2)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椰雕作品,它不再拘泥于平面的造型雕刻,利用天然的颜色纹理,运用圆雕手法,分化出以假乱真的“蝗虫”和“香蕉”,并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精美又富有趣味性。菱花内漆椰碗(图3)是一件使用传统雕刻手法的椰雕作品,古朴的造型和复杂的菱花纹样使这件作品散发出古香古色的韵味,显示出吴名驹扎实的传统功底。2014年,吴名驹设计的椰雕作品《三月三的赞礼》获得了世界手工艺理事会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的荣誉(图4)。

结语

地域风格浓郁、制作工艺精湛的海南椰雕,历经岁月和社会变革的冲击,传承至今,实属不易。当下,海南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国际旅游岛,椰雕工艺作为特色传统工艺,在打造海南的文化名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海南椰雕工艺品技艺传承和工艺创新,深入挖掘地方元素并以艺术形态呈现,创新椰雕艺术衍生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将其转化为新兴文化产物,有助于强化海南椰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市场开发意识,进而推动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图4 椰雕《三月三的赞礼》蓝牙有源音响获奖证书,图片由吴名驹提供

参考文献

[1]张祥永,于鲸.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海南椰雕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开发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7):68-69.

[2]吴圣彪,邢伯壮,邓寄平.椰雕:绝技需要活态传承[J].今日海南,2013(6):32-33.

[3]郑有进.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培养人才——海南文昌椰雕传统工艺发展的思考[J].新教育,2013(8):36-37.

[4]蔡佳倩.椰雕传承人吴名驹:传扬海南椰雕荣光[N/OL].海南日报,2013-12-23[2018-02-01].http://hnrb.hinews.cn/html/2013-12/23/content_22_1.htm.

刘珵澔
《创意设计源》 2018年第02期
《创意设计源》2018年第02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