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轨中融通: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新思维追寻——《共轨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评介

更新时间:2009-03-28

陈鹏博士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新思维的促进者,近年,一直活跃在职业教育理论界,可谓思想前卫,成果丰硕。近期,又喜闻陈博士所著《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出版,并有幸收到赠书。细读该书,情不自禁地想表达发自内心的感受,愿与读者尤其是同行分享学术心得。该书不仅充溢着陈鹏博士“用心而作”的学术态度,更体现出研究内容的“顶天立地”学术追求,彰显出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新思维。

秦朝楠 男,1990年生于陕西渭南,现为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云计算与大数据.

一、在分析框架中捍卫学术规范

学术研究最为基础的规范就是要搭建明晰的分析框架,而职业教育学术领域的成果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缺乏“分析框架”。陈鹏博士的著作恰恰观照到这一点,作品整体上建构了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宏观与中观四维度的分析框架,可谓清晰明了,行文有道,逻辑严密,张弛有度。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维度体现出作者横向观照的全球视野,引介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于批判的借鉴,反观本土实践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察觉自身;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显示出作者不忘本源、追求卓越的专业发展思路,职业教育只有在镜照历史中才能走得更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反衬出作者“顶天立地”的学术境界,职业教育研究不能脱离一线实践,但又不能凌驾于实践之上,要在二者中寻求一种张弛;宏观与中观相结合的维度渗透着作者开阔的全局视野,实践研究只有在统揽全局与具体关照中才能体现出研究的整体性与具体性之间的关系。

二、在历史传承中走在时代前沿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质量,质量的核心在课程,课程的核心在思想。本书《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传承着课程理论的发展史,走在理论发展的最前沿,凸显出课程发展的新思维。20世纪以来,现代课程理论在创生、实践与批判中不断向前发展。20世纪40-50年代,泰勒等人提出目标取向的行为主义课程观;然而在结构主义学者布鲁纳看来,这显然抹杀了学校的智育目标,并在50-60年代提出学科取向的课程理论。正是这种抽象的学科理论取向,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施瓦布为代表的实践取向课程观的批判对象。随后的80-90年代,以派纳为代表的课程论专家又基于多元文化的背景提出了理解课程观。随后,整体主义课程消然兴起,并在2000年后达到理论的高峰。陈鹏博士的专著正是将整体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约翰·米勒的“不同知识领域的联结”理论应用在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上的研究成果。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作为驱动职业教育运行的一对“车轮”,助推着技术技能型人才“做人要义”和“做事技艺”素质的养成,然而从整合性人才培养的视角,二者必须在共轨中走向融通。这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新思维恰恰迎合了新时代中国“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美好职业生活向往”对完满人培养的现实诉求。

三、在内容阐释中彰显战略思维

基于课程发展的整合新思路,本书在内容的展开中体现出清晰的国际视野、国家理想、本土构建、专业情怀的战略性思维新高度。在国际经验的梳理中,作者放开眼界,广搜资料,以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发达国家为例,系统归纳出国外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典型模式,如美国的融合学术能力的跨学科职业课程、融合学术模块的扩充式职业课程、融合学术视野和职业观照的交叉学科课程,以及英国的核心数学课程和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等。反观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实践,作者充满了些许惆怅,尽管在宏观政策中有一定的导向,在实践探索中有诸如“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和“素质育化课程模式”等模式,但更多地是“蜻蜓点水”,缺乏有意识、实质性的融合。为此,基于对国家理想、教育理想乃至课程理想的关照,作者试图建构系列性的本土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模式,共提出单边主导型(学术主导型整合课程、职业主导型整合课程)、综合一体型(职业应用学术课程、职业典型素养课程、职业顶点综合课程)和集群模块型(典型任务集群模块型、岗位领域集群模块型、职业资格框架集群模块型)三类八种课程整合模式。更令人欣慰的是,八种模式皆分别以特定的专业为例进行具体的剖析。例如,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解析职业岗位领域集群模块型若干具体课程模式(车体型、飞机型、复合轮型)的运行机理,这一切洋溢着作者服务职业教育一线课程实践的浓厚的专业情怀。

总体而论,《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作为陈鹏博士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的核心成果,虽然还有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但已经在中国职业教育课程论研究领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这一研究不仅彰显出作者服务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立地性”品格,更体现出其贡献中国职业教育理论建设的“顶天性”品质,引领着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式中:F为实际支撑力,F2为配重块质量,L1为配重端臂长,L2为支撑端臂长,L3为滚筒支架高度,θ为支撑组件转板转过的角度,且存在

 
朱德全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