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美学思想论礼仪美的文化意蕴

更新时间:2016-07-05

儒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精神实质更是现代礼仪修养的核心内涵。良好的礼仪修养不仅能够体现出个人的内在品质、思想道德水平,还会折射出人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那么,中国礼仪所讲究的内涵及审美标准是什么?它隐藏了哪些文化意蕴?本文拟从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为出发点来论述礼仪美的文化意蕴。

按照邢台市政府2011年与省政府签订的相关目标责任书,其所辖县(市、区)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将分别在2016年、2018年和2020年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为此,该市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来抓,将各县(市、区)学校建设任务尤其是市区基础教育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大幅增加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公共财政教育拨款、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去年上述四项投入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一、仁 ——礼的核心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中包含着深厚的仁爱精神。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急切的想要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恢复礼制并重新解释周礼。在百家争鸣、思想张扬的春秋之际,孔子认为礼所蕴藏的情感应“由祖先到父母兄长的延伸,从而使得敬、畏、忠、诚的心理情感有了更为现实、更为理性化的解释”[1]。接着,孔子将他所提出的仁爱从个人家庭中的父母兄长扩展的周围的邻里朋友,提出君子要“仁者爱人”,并且对君子提出了严格的规范——“克己复礼为仁”。

(一)仁:礼乐之前提

“仁” 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希望人们能够“把遵守奴隶制等级制度的‘礼’作为内心自觉的要求”[2]。《论语·颜渊》篇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3]孔子在主张以礼治国并实现君民互爱天下归仁之盛世的同时,强调内心信念的精神力量是个人良好的礼仪行为养成的基础。一个人需要具备了仁心, 才能够待人以礼, 做到真心的尊敬对望;相反,缺少仁心的礼仪则是虚假的、伪善的礼仪,所以孔子认为, “巧言令色,鲜矣仁 。”[3]85(《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要想达到仁的境界,不但依赖于人的本性,更要加上个人的主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修养,才能将实现仁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能否做到仁,关键是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当一个人不愿意追求仁的境界,礼对其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123(《论语·八佾》)礼在古代,其重要一方面是为政治的等级制度服务,而在现代,礼更多的是讲对他人的尊重,一个人是否懂礼是个人修养的直接体现。

(二)仁:安身立命的基础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站在生命的角度来帮助我们了解仁的核心。“围绕着生命性德的体认和展开实现,生命境界由不忧不惧的基本安身立命层面,逐渐识取性德本原,扩展到齐家治国的社会伦理政治层面,,进而通于宇宙万物的大化层面。”[4]41孔子认为一个人达到了仁的境界,才能领悟到生命的最高境界,才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安身立命。“本于修身而扩展至齐家治国,又合于修身之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事境中贯通事理,达于道之差别性,开物成务,由通礼乐,故有齐家、孝祭、郊社禘尝、治国等礼制之义。”[4]46 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孔子不是从个体内心出发,而是从超个体又塑造个体的生活规范——‘礼’礼出发,人生活的最高价值是据道依仁的生活,而非个体存在。”[5]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3]136,仁者和智者,对于仁不管是安于还是顺从,他们对仁的境界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拥有仁心的人,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灵,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安守自己的内心并不为外物所迷惑,而缺少“仁”的精神的人对外界物欲很可能会缺少抵抗力,对德的坚守很难做到坚持如一。达到仁境界的人,他们能够顺从时代与社会的变化,使自己与外部世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既顺应时代又不失原则,他们的这种精神境界正是通过外在与人交往的礼来实现。如今我们学礼,重要的不是教条的掌握礼仪规则,而是学会如何对待他人,与人交往,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精神境界,使自己与外界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

2.1 “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紧紧围绕生态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等农业生产方式和园区化、农场化、合作化等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对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发挥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校地联动,校企合作,协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合太仓、昆山等地方政府、农委、学会协会、现代农业园区等政行校企多方资源,建立青年职业农民定向培养领导小组、苏州市职业农民学院、为农服务办公室等专门组织机构,逐步构建了“以政府为引导、以农业高职院校为主体、行业企业等社会多元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双向融通。

由表1可知,后腿中蛋白质含量较前腿和里脊含量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前腿中脂肪含量为2.34%,显著高于里脊和后腿脂肪含量(p<0.05),但是成年牛肉的脂肪含量为12.04%,要显著高于犊牛肉中脂肪含量,主要是因为犊牛生长还未达到体脂贮存的生理年龄就被屠宰,肌间脂肪不可能沉积,与林莉(2009)[7]的描述一致。

二、和——礼的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一)礼所体现的中和审美观

礼和乐是从古时巫术祭祀活动中渐渐产生并发展而来,二者都与美学相关联。儒家美学思想的审美标准在礼上的体现就是要做到“中和”,这些是中国古代审美观的核心。早在孔子以前,中国就有以和为美的思想,到孔子这里,把“和”作为了调节礼法、人际关系的重要尺度,也就是要通过礼来和谐相处。古代著名学者史伯(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806-前771)认为,“只有不同的色、声、味的统一(“和”)才产生美,如果只是单一的简单重复就不能产生美…史伯说的“和”包含了矛盾统一的涵义。”[2]43 到了孔子那里,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孔子将和的理念升华,提出“中庸”的哲学观,丰富了 “中和”美学思想。孔子所发展出来的“中和”美学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审美观念。可以说,孔子的整个美学思想就是在围绕“中和”论述,“《中庸》把人的情感心理的中和提到了远远超越‘礼’的一般解释的哲学高度,所突出的正是人的内在本性和个体修养,它以人的意识修养为中心,重在对内在人性心灵、精神上的挖掘,从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外在社会的伦常秩序则必须依赖与内在的仁,这与孔子引礼、归仁的观点一致。”[5]

[1]朱松苗.浅谈孔子的仁学美学思想[J].名作欣赏,2010.(2).

(二)和与礼的辩证关系

礼是从外部来对人的言行进行约束规范,可以说是人脱离的自然属性后强加在身上的文明枷锁,久而久之,一旦礼逐步成为统治的强制工具时,它与人内心情感的联系则会更加疏远,甚至会产生与人情感的矛盾。那么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中和”的审美标准在这里就起到了它的特殊作用。 孔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3]93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礼与美学紧密相联,用美学范畴中“中和”的审美观来作为“礼”的审美标准,人在行礼的过程中,心理与礼的行为基本上就会达到和谐的状态。

出车祸的那天,她坐在邵南的车里。他们撞向了旁边的栏杆,车子侧翻了,她的腿被卡住了。邵南先爬出了车,她哭着求他,帮帮她、帮帮她。可是他看着漏油的车告诉她,他不能冒险,因为车随时可能爆炸。

孔子的仁学思想贯穿了以礼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思想,是礼的核心思想; “中和”审美观是礼的审美标准,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基础;礼仪美的本质,总的来说体现在道德之善与礼仪之美的统一。在孔子看来,正是蕴含着审美标准和伦理道德的礼,教化人性,维护着社会秩序,使人类走向文明。

三、尽善尽美——礼仪美的本质

孔子强调人的审美活动要重视情感的表现,这里所说的情感,一方面指美学意义上的审美情感,一方面指伦理道德方面的情感,在孔子那里,美与善始终是紧密相联的。

(一)从美学角度看礼仪美

礼仪作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行为,它蕴藏着人类的审美意识。礼仪文化中所蕴藏的审美意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作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如盛唐的妇女可以经常外出活动,服装也比较开放,而宋朝女性不但裹脚而且头戴盖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寸金莲”被视为摧残妇女身心的封建落后的畸形审美观。另一方面,各种仪式活动也在以各种方式创造着美,仪式中活动的安排、服饰色彩的搭配、语言的运用等等,都在通过审美的方式而塑造一种感染力,给人一种仪式感。 人们置身其间,或参与其中,精神为之提升,尤其情感受到感染、陶冶,这也正是升国旗仪式一直受到国家重视的原因之一。再比如,当婚礼仪式开始时,那神圣的音乐配以相应的结婚仪式,顿时会激起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神圣、美好的情感。正因为礼仪活动本身具有的仪式美以及感染力,所以现代社会更注重礼仪活动的审美效应。

(二)从道德伦理角度看礼仪美

孔子曾经在听过韶乐后说“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的美学观点,在任何方面都强调对善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个追求,他十分重视审美和艺术的特殊作用 。子曰:“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 《论语 ·泰伯 》 )这里集中体现了孔子对艺术美社会功能的肯定。礼乐的首要功能是使人在这些审美活动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由“真” 、“善”而升华到“美”的艺术境界。

孔子强调礼乐要重视实质内容,反对徒有形式的外表,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123(《论语·八佾》)就是反对搞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内容和情感精神上与礼仪的和谐。孔子认为礼乐一定要做到美与善的统一,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积极的教化作用。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126(《论语·雍也》)只有“文”、“质”统一起来,才能成为 “君子”,实现了道德伦理角度上的“美”“善”的统一。

结 语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如果只知道一味地为求和谐而求和谐,而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则会出现混乱的现象。“礼”本来是区别等级的礼节,又要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谐作用,这样形成了礼与和之间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儒家儒礼观念中,和谐是在礼法的约束下达到和谐统一,既有礼的约束,又有和的原则,这就是和与礼的辩证法。 比如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既要讲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不分上下,或不分长幼辈分,这需要用礼来节制。

以仁学思想为核心,孔子的美学思想蕴含的是一种万事皆有尺度的中和精神,包括情感的适中和人格精神的和谐。

[2]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们出版社,1985:43.

有人错误地认为“中庸之道”就是走非原则的“中间路线”,或者是一种模棱两可、和稀泥的油滑、世故,甚至还有人认为正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庸思想,使得国人丧失了锐气和进取的精神,从而使得中国在近代社会倍受欺凌。这些看法是对中庸思想的误解,中庸是启示人们的思想和言行不走极端,这也是了传统文化中儒家关于安身立命、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主导伦理思想。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的“中和”审美观,一方面,在社会关系领域中,它强调为了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人们要学会尊敬他人,约束自己的言行,将内心的恭敬得体的表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卑微低下,而是在尊重不同的基础上寻求和谐。在中国古代,人们就是将社会中的处世原则融入到礼仪行为当中,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中,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顺应天地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礼运》云:“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仪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6] 含义是先人们制定礼仪的依据正是“以天地为本”,将“天人合一” 的思想融入礼的行为规范当中,将自然看做一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协调运作,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护栏、交通防眩和交通诱导设施的设置以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和实用性为原则,以提高路面通行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率、减小事故损伤率、美化周边环境、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根本前提[1,2]。

[3]四书五经(上卷)[M].巴蜀出版社,1996: 281.

[4]刘鹿鸣.《中庸》仁学四境论——基于《中庸》文本解读的孔子仁学体系新诠释[J].孔子研究,2010.

教师实践性知识有其自身的表征形式,在阐释中必须通过别人在构筑其世界和阐释现实时所用的概念和符号去理解[1]。表征正是教师在构筑其教学世界和阐释实践时所用的概念和符号,这种接近经验的语言,可以让教师言明处在情境中的自己,也能让其分享自己的经验故事[2-3]。通过描述这些教育实践语言,由此构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通过这些特殊化的“言语”方式,教师实践性知识得以外化,被学生理解。

[5]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08.

[6]王肃.孔子家语 ——礼运[M].万卷出版公司,2008:130.

李青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第01期
《大连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