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黎文学年谱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九六六年,○岁。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日出生于福建泉州人民医院。泉州鲤城区东街南俊巷四十八号,石板路铺成的古朴长巷里一个两进的平房院落,是她外祖父、西医陈养谦和外祖母、助产士史振安靠自己行医的收入置的产业,也是潘向黎最初的家。当时她的父母还没有自己的“家”,父亲是当时的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后来的著名评论家、散文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潘旭澜,母亲是中学外语教师陈淑荣。一九六六年正值“文革”初起,武斗横行,斯文扫地。潘向黎的父母感觉到了黑暗的降临,也坚信一切都会过去,盼望着光明的到来,于是便让他们的女儿去“向”着“黎”明,急切地盼望。

虽然十二岁起就移居上海,但潘向黎认定自己是福建作家,客居在外而已。也许正是泉州这个深受海洋文明浸染、充满南方灵气的地方赋予了潘向黎写作的天赋,泉州对于她的成长史和写作史具有着双重意义。

一九七〇年,四岁。

虽然“文化大革命”的阴影并未直接烙印在潘向黎的童年记忆中,但这场浩劫对她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潘向黎度过了一个孤单的童年。父母由于十年动乱而被迫分居:父亲潘旭澜在上海,潘向黎则与母亲在福建莆田——一个当时有山有水有荔枝但贫穷的地方。在妹妹未出生前,潘向黎有七八年一直是独生女。她和母亲住在乡村中学的宿舍里,生活不便而环境艰苦。

一九七二年,六岁。

穿上了第一套父母给买的新衣服,此前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做的或者表哥表姐穿过的。在潘向黎的记忆里,父亲每年回家一次,会带回一些肥皂、白糖之类的东西,但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椰子糖、万年青饼干和一双红色的上海产的小皮鞋。在物质极度匮乏的七十年代初,这些都成为潘向黎童年回忆中美好的一部分。

因为父亲不忍心让潘向黎读那些煽动仇恨的“有毒的垃圾”,每次回家都抄上几首唐诗让她去背,年龄尚小的潘向黎对很多内容都不懂,却“怀着极大的热情很努力地对待这门学校之外的功课”。潘向黎曾回忆:那些在爸爸面前背诵诗歌的日子,是童年的好时光,也是一生中难得再现的好时光。 潘向黎:《关于童年,也许》,见《茶生涯》,第21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6。虽然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但父亲亲手抄录的古诗词却陪伴着潘向黎,这成为了“不幸中的万幸”,更是对潘向黎文学上的启蒙。

通过对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研究,更好地探究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规律,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服务,进一步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幼儿社会化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九七四年,八岁。

在泉州出车祸小腿骨折,接骨后返回莆田养伤。为了恢复要连续几个月吃一种“健步虎潜丸”的药丸。为了不让爸爸妈妈担心,潘向黎会很痛快的带有表演性地把它吃进去,而实际上过了很久,一提起这种药,她的嘴巴还会泛起一种怪味,甚至胃也会抽痛起来。但潘向黎的童年不再孤单与苦涩,因为妹妹潘向蓁于这年一月出生了,潘向黎的世界从此多了一份血缘的温暖和成为榜样的责任。

对症下药:思想交流遇到障碍,可以换身体上的亲密接触,如保证每天三次、持续时间五秒钟的拥抱,“此时无声胜有声”,拥抱时沉默即可,尤其适合嘴笨或嘴毒的男人。

大数据时代,信息机构对知识组织的需求向深层次、细粒度、多维度方向发展。元数据、本体、关联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同时,对知识组织对象的选择、界定以及知识组织方法、模型的构建,也极大地影响着知识组织的效果。本文提出的单元信息知识组织方法,是以元数据模型为基础,通过数据抽取形成单元信息库,然后以本体构建和RDF模型进行外部特征、内部语义的深度关联,最后发布成为关联数据的一套流程。该方法旨在通过深度的语义链接,给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实现知识组织的增值。随着数据信息的不断丰富,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会越来越多,对于异构信息的识别、抽取以及关联,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与调整。

一九七六年,十岁。

二〇〇〇年,三十四岁。

一九七八年,十二岁。

由于大面积的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母亲终于能够调到上海,全家终于得以团圆。潘向黎和妹妹随母移居上海,就读于复旦大学二附中。从学制上说,潘向黎是“文革”以后恢复中学六年制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个。

虽然从此定居于上海,但潘向黎并没有和上海立即互相接纳,而是保持着心理上的距离,“我住在远在东北角的复旦校区里,从衣食住(没有行的问题)到看书都在远离市中心的那个地带里‘自给自足’。我们把到市中心叫作‘去上海’”。 潘向黎:《都市的秋意散句》,见《茶生涯》,第186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6。

骆马湖局开展采砂管理工作以来,河湖采砂从曾经的混乱无序到如今的逐步规范有序,采砂管理从高压严打到寻求源头管理的标本兼治,从流域与区域当初的“一事一议”到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这一切,都归功于不断推进的流域性河湖采砂联合管理机制。但是,这种联合管理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完善,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型潜水轴流泵电机与水泵构成一体,比照传统轴流泵泵型具有安装简单、节省泵房投资、运行效率高、噪声低、冷却好、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

十二岁起,潘向黎在上海生活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在泉州的,但在潘向黎心中,她依旧是福建泉州人,“不是上海不值得骄傲,不是我不爱上海,但是故乡是不能更改的,那是一个人的血脉和根脉。何况家乡给了我丰富的感情滋养和人生馈赠。”父亲潘旭澜曾在家里挂了一幅《月是故乡明》的画,在远离故乡的岁月里,潘向黎就是看着这幅画长大的。“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家乡就是心中一轮永远的明月。我很喜欢泉州,这个温润、古朴、历史悠久、人情醇厚的地方。” 陈志勇:《泉州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泉州晚报》2015年4月5日。潘向黎不止一次这样说,这样写。

一九八一年,十五岁。

考进复旦大学附中,开始三年高强度的学习。虽然很努力,但是偏文科的兴趣与学校重理轻文的氛围严重冲突,导致她这三年非常压抑和自信受挫。语文成绩一枝独放,尤其是作文经常获得老师赞赏,但是却始终不是应试型选手,从未获得过中学生作文比赛的奖项。

一九八四年,十八岁。

复旦附中高中毕业。迎接了学生生涯最重要的一次检阅——高考,由于数学成绩差,她没有考进第一志愿的复旦大学,作为复旦子弟和复旦附中的毕业生,可以说是双重的打击。潘向黎不得不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大挫败。

她进了另一所大学——上海大学,成为中文系的一名学生。高考失利郁闷的心情渐渐被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氛围所舒缓,虽不喜参加社团等集体活动,但全体走读的念书方式和老师独特的教学魅力给予了潘向黎全新的体验,很快地,她便开始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了。在大学四年,她也恢复了学霸地位,现代文学史九十四分,古代文学史九十九分,都是全校创记录的成绩;论文《直面生活;为生者和死者——读新时期挽祷散文》和毕业论文《散文的现状与超越》均获院(全校)学生优秀论文三等奖。被评为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度院三好学生。

高中毕业和大学期间开始在《晋江》、《泉州文学》等刊发表散文。

一九八八年,二十二岁。

从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现状与超越片谈》发表于《散文世界》第一期。

毕业后的潘向黎面临着工作与读研的选择,当时通过实习已经被《文汇读书周报》内定录用,虽然成为一个报人是当时非常好的进路,《文汇读书周报》也是她一直以来所向往的,但酷爱读书的潘向黎最终还是决定继续生活在校园——那个她心中最纯净的芳草地。她本来打算考复旦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的,但是那年复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招研究生的只有她父亲潘旭澜一位导师,为了避嫌,父女俩共同决定放弃报考复旦,转而考进了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院,师从时任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的徐俊西。

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了最早的人物专访(写复旦大学的朱东润先生等)和书评《打开了一扇窗——介绍〈苏联60年短篇佳选〉》(《文汇读书周报》八月二十二日)。

一九八九年,二十三岁。

是年发表小说有:《一梦到天明》(《百花洲》第六期)。评论有:《群鸟飞过——上海新时期小说家印象》(《文学报》第十九期)、《由犁青山水想起的》(《文汇读书周报》八月五日)等。

根据武夷山自身的地理环境特征,武夷山地区的发展应该不断将第二、第三产业开展出来。比如具有山区特色的矿产业、农副产业、带有民族风情的旅游业。武夷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一样的环境资源,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其中的茶叶、果类、畜禽等农副土特产品应该不断进行开发利用。农副土特产品可以作为特色产业进行大力培育,农副土特产品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农副产品的投资相对其他产业小很多。不断推动农副产品的发展,可以不断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武夷山民族地区的自然风景秀丽,旅游业可以大力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可以定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比如“千里乌江画廊”、“八大自然景观”“八大特色文化”等。

一九九一年,二十五岁。

上海社会科学院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在巨鹿路六百七十五号,潘向黎开始了她的编辑生涯——担任《上海文学》杂志社编辑。从此“编辑”与“作家”成为潘向黎的两个重要标签。在潘向黎的小说中,一些人物的设定显然有她自身经历的影子。如描写编辑经历的《最后一次无辜》、《一路芬芳》、《缅桂花》,描写作家经历的《穿心莲》等。

当时上海作协的领导、老诗人罗洛,是潘向黎早期的伯乐之一,他在《潘向黎的散文》、《我读潘向黎》这两篇文章中对初入文坛的潘向黎给予了肯定。

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无梦相随》(上海书店出版社)。与散文相比,潘向黎的小说创作起步较晚。潘向黎的散文深受专家和读者好评,在一片叹惋中,潘向黎似乎放弃了“成为独树一帜的大散文家”的可能,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小说的怀抱。在一次访谈中,潘向黎曾说:“小说像个高傲无情的恋人一样,向我索取很多而且不给一个笑脸,而我还唯恐被抛弃。借用这种比喻,散文对我像个温和的老朋友,虽然一直对我很好,但无法和小说的重要性相比。只要小说对我招手,我总是会丢下散文跟随小说的灵感而去……小说第一,散文第二,在我心目中,就是这样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练习》)而潘向黎后来的小说创作也证明了她自己,她以流畅、精致的散文式的笔触融入小说,把散文长于立意和韵味的功能引入小说。

同年,发表第二篇小说《西风长街》(《上海文学》第八期),获得主编周介人和前辈作家茹志鹃的好评。是年发表的评论有:《山泉•瀑布•深潭:三毛作品风格漫谈》(《文学评论家》第四期)、《清溪与鲜鱼(文苑纵横)》(《台港文学选刊》第四期)、《新时期青年小说流变》(《上海文论》第五期)、《一个女人的“自传”:三毛作品艺术谈》(《上海文论》第三期)及散文《凝眸小集(外一章)》(《百花洲》第五期)等。

一九九二年,二十六岁。

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开始两年的留学生涯。

在台湾出版人物传记《三毛传》的繁体字版《阅读大地的女人——三毛传奇》(台湾业强出版社)。

是年发表小说有:《告别蔷薇》(《萌芽》第三期)。发表散文有:《红尘之上》(《新华文摘》第五期等多次转载)、《年轻的季节》(《作家报》五月三十日)等。

开始在《作家报》开“人在东京”专栏,发表《“黄金周”偶感——人在东京之一》(《作家报》十一月二十一日)、《别人的歌——人在东京之二》(《作家报》十二月十二日)。是年,开始在《文汇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获得好评。

二月,评论《愿爱的鸟儿永不折翅》获《台港文学选刊》第三次“选刊之友”征文三等奖。《西风长街》获“吴宁杯”《上海文学》优秀小说奖。十一月,散文《进退思之》获九八中国苏州“同里之春”散文大赛二等奖。因参加编撰《新中国文学辞典》(潘旭澜主编)而多人同获九三年展望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表彰奖。

在《海上文坛》全年开专栏,发表散文《酷,你敢不敢不在乎》(《海上文坛》第三期)、《“消费者”与名牌奴》(《海上文坛》第四期)、《Distance之魅》(《海上文坛》第五期)、《中国女人50年》(《海上文坛》第十一期)、《做梦都没有想到过》(《海上文坛》第十二期)、《口号是专家的,快乐是自己的》(《海上文坛》第十二期)。

一九九三年,二十七岁。

是年发表散文有:《独立花吹雪》(《解放日报》九月十二日)

继续在《作家报》开“人在东京”专栏,发表《衣光鬓影——人在东京之三》(《作家报》二月六日)、《起飞前后——人在东京之四》(《作家报》二月二十日)、《京都情绪——人在东京之五》(《作家报》四月三日)、《关于赞美——人在东京之六》(《作家报》五月二十二日)、《汤豆腐与异文化——人在东京之七》(《作家报》七月二十四日)、《人生如品茶——人在东京之八》(《作家报》十月二日)、《温馨的阴谋——人在东京之九》(《作家报》十一月六日)。

一九九四年,二十八岁。

四月,在东京外国语大学地域文化“研究生修了”离开东京。回国后放弃了日本企业的聘请和高校任教的机会,仍然回到了《上海文学》当诗歌、散文编辑,并开始大量写作。

留日经历对潘向黎早期文学创作颇有影响,花道苛刻的选材和清逸的构图,茶道的细致、收敛和含蓄,川端康成式的凄美、村上春树式的迷惘和伤痛、吉本芭娜娜的克制和轻逸,都对她的小说里有若有若无的影响,如《他乡夜雨》、《恋人日记》、《秋天如此辽阔》、《红唇殇》;而对于一些微妙之处的捕捉和刻画,还有对清淡、空灵的偏爱,也都显示了与大部分源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日本文化对潘向黎创作的影响。

发表散文有:《缘断虹桥》(《解放日报》一月二十日)

继续在《作家报》开“人在东京”专栏,发表《另一种东方情调——人在东京之十二》(《作家报》一月八日)、《好好书生——人在东京之十三》(《作家报》一月二十二日)、《风吹见富士——人在东京之十四》(《作家报》三月五日)、《酱油•汉字——大上海——人在东京之十五》(《作家报》四月九日)、《今天的茶——人在东京之十六》(《作家报》七月二日)、《渐渐远去的校园——人在东京之十七》(《作家报》九月十七日)、《比樱花更难忘的——人在东京之十八》(《作家报》十一月五日)、《错乱时期的爱情——人在东京之十九》(《作家报》十二月二十四日)等。被《读者》、《散文选刊》等各种选刊和年度选本转载。

六月,《酱油、汉字、大上海》获《作家报》举办的中国“景芝杯”散文大赛二等奖,赴济南领奖。

一九九五年,二十九岁。

小说创作渐入佳境:《恋人日记》(《小说界》第五期)、《秋天如此辽阔》(《百花洲》第六期)、《红唇觞》(《作品》第八期),明显地由青涩蜕变为流畅自如。

发表散文有《理想是一种不放弃》(《解放日报》四月二十七日)、《平安着陆》(《解放日报》八月十三日)、《清凉回忆》(《解放日报》十二月二十一日)、《收藏时光》(《青年文学》第九期)、《我眼中的日本人》(《百花洲》第四期)、《清浅小语》(《创作评谭》第三期)等。

《人在东京》在以巴金、冰心、翟泰丰、高占祥、余友先等为名誉主任的首届韩愈杯散文大赛获二等奖。

食用向日葵是内蒙古重要的经济作物。空壳率高是影响向日葵产量的主要因素,提高向日葵耕作栽培水平,降低空壳率提高产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油菜上的研究发现,深松措施对籽粒性状的建成有积极的意义[2]。魏姗姗[3]的研究表明,合理的栽培措施能促进玉米群体与个体功能协同增益的同时,还能调节植株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提高籽粒灌浆能力。

一九九六年,三十岁。

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红尘白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罗洛对这本散文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潘向黎……的长处在于能够把真挚的内心抒情独白和带有这哲理意味的思辨分析融为一体。在她那朴实无华的文字中,有的是才气、灵气和书卷气,却绝无庸俗的脂粉气……她谈的是人生,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常常能给人启发,令人惊喜。” 罗洛:《我读潘向黎》,《罗洛文集》,第419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作家冯骥才曾这样评述潘向黎的散文:“她用那秀劲的笔,拨开混沌,寻找人间含金的细节,去努力证实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冯骥才:《说说潘向黎》,《书斋文存》,第89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此篇也是冯骥才为潘向黎的散文集《红尘白羽》写的序。冯骥才还认为:“她已然将抒情性散文与思辨性随笔融为一体,驾轻就熟,这或许能成为她未来的独具魅力的一种文风。” 冯骥才:《说说潘向黎》,《书斋文存》,第89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此篇也是冯骥才为潘向黎的散文集《红尘白羽》写的序。

是年发表小说有《最后一次无辜》(《青年文学》第八期、《无梦相随》(《上海文学》第六期),基调从最初的孤苦凄婉变为相对柔韧超脱,可以见出作者理性思考比重的增大。同时,发表《清浅流水(七章)》(《青年文学》第一期)、《随笔五篇》(《人民文学》第七期)《另一个我》(《福建文学》第七期)、《欲寄彩笺兼尺素》(《散文》第十二期)、《幸有书香与心香》(《文学世界》第三期)、《爱情经典中的中国男性》(《萌芽》第六期)、《上海白领小姐素描》(《海上文坛》第九期)、《是写三毛,但不是为三毛》)(《舞蹈》第四期)等大量散文。

四月,散文《回来的理由》获《散文天地》第二届(一九九五年度)佳作奖。

一九九七年,三十一岁。

出版散文集《独立花吹雪》(台湾业强出版社)。

发表小说有:《告别》(《文学世界》第五期)。发表散文有:《小洋房里的主妇》(《青年文学》第六期)、《行行重行行》(《散文》第四期)、《明月的声音》(《福建文学》第六期)、《不想知道我的命运》(《散文》第十一期)、《绝版情境》(《青年文学》第十一期)、《曾经以为不会忘记》(《读者》第六期)、《小猫钓鱼》(《萌芽》第八期)、《请小姐吃饭(外一篇)》(《萌芽》第二期)、《爱情断想》(《钟山》第五期)、《余震》(《芙蓉》第五期)等。

《文学报》附属彩版《大众文艺》刊登潘向黎印象记《红尘落白羽 茶香煮文章——记青年散文家潘向黎》。 徐春萍:《红尘落白羽 茶香煮文章——记青年散文家潘向黎》,《文学报》附属彩版《大众文艺》1997年11月27日。

一九九八年,三十二岁。

二月,获首届文汇报“笔会文学奖”的新人奖。

担任《上海文学》杂志社编辑到八月为止,调任《文汇报》“笔会”副刊编辑。

出版散文集《相信爱的年纪》(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纯真年代》(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人物传记《三毛传》(海峡文艺出版社)。

是年,发表小说有:《无雪之冬》(《青年文学》第五期)、《浪漫注解》(发表于四月九日《文学报》附属彩版《文学大众》,后收入南海出版社公司一九九八年五月版)、《变歌》(《上海文学》第六期)、《师兄》(《芙蓉》第三期)。《无雪之冬》标志着潘向黎的小说创作“越过了青春的沼泽”,逐渐走向成熟。潘向黎在一次采访中曾评价道:《无雪之冬》是早期小说中相对有力量的一部。这部小说也获得了评论家施战军、《青年文学》主编李师东等人的肯定。

第一种是填写纸质表格。从税务大厅领取或从税务局官网下载自行打印,填写后交给单位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手工录入扣缴客户端。

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例如,由一般加工升级为关键零部件、关键装备制造等;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如由一般加工制造向上游的研发、产品设计、技术专利、技术集成、融资、投资延伸,向下游的品牌构建、商业模式创新、流通体系、物流、产业链管理等延伸.这些上下游的经济活动也是现代服务业的内容,其增加值率更高,对产业的掌控能力更强;三是创建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指基于重大发现和发明而产生的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产业群,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等等.

在《萌芽》杂志全年开个人专栏,发表散文《是谁在说“我爱你”》(《萌芽》第一期)、《美在细节》(《萌芽》第三期)、《愿你成为“素颜美人”》(《萌芽》第四期)、《带着钱包去约会》(《萌芽》第五期)、《要记住你是女孩子》(《萌芽》第七期)、《大声说不,由衷说不》(《萌芽》第八期)、《倾诉或者沉默》(《萌芽》第九期)、《清白的记录》(《萌芽》第十一期)。

一九九九年,三十三岁。

获第二届上海十大文化新人称号,是其中唯一的作家。

发表小说有:《彩虹》(《当代小说》第三期)、《十年杯》(《文学世界》第二期)、《倾听夜色》、(《青年文学》第五期)、《牵挂玉米》(《上海文学》第六期)。《十年杯》因深入探索都市青年的感情而引起读者较大反响,并被《小说月报》第十期转载。《倾听夜色》和《牵挂玉米》则体现了潘向黎寻求古典情怀和现代观念相结合的审美追求,个人风格日益确立。

发表散文有《真水无香》(《读者》第三期)、《正月初五流水抄》(《福建文学》第九期)、《和一个故事的重逢》(《作家》第五期)、《有所思,所思在长安》(《百花洲》第二期)等。

继续在《萌芽》开专栏,发表《在金钱问题上“毕业”》(《萌芽》第三期)、《青青校园,永远的迷恋》(《萌芽》第六期)等散文。

语音听写功能包括语音转写、语音评测和机器翻译等功能。语音转写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项强大功能,其基于深度全序列卷积神经网络能为信息处理和数据挖掘提供基础,目前可将5小时内时长的音频转换成相应的文本数据。这一技术可将学习交流通话转换成文字存稿,以利后期快捷检索和使用学习信息。

《美啊,请为我停留》入选《1998年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一个人的告别》入选《1998中国最佳散文》(辽宁人民出版社)。

发表访谈录:《别院看花事外心:答〈延河〉问》(《延河》第三期)。

小学五年半,随母亲工作关系,辗转了很多地方,多次转学、插班。幸运的是,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未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因为每个地方的学校都以同样的温度接纳了这个不让人操心的乖孩子、好学生。潘向黎就这样一直做着大人们认可的懂事的小淑女,而这种典雅的气质也氤氲在她以后文学创作中。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担任《文汇报》副刊主任编辑。

六月,受云南玉溪文联邀请,参加中国作协云南采风团。

出版小说集《十年杯》(百花文艺出版社);散文集《局部有时有完美》(江苏文艺出版社)。

发表小说有:《梦里新年》(百花文艺出版社) 《梦里新年》收录于小说集《十年杯》(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年4月版),虽经多方查找,但该小说的原发表刊物不详。、《只有你知道我的迷惘》(《人民文学》第九期)、《轻触微温》(《作家》第十期)。是年,发表《天上亦有佳茗否》(《解放日报》八月十日)、《红颜的知己:〈红颜挽歌〉》(《文艺报》第十一期)、《一个梦想到下世纪(三章)》(《延河》第三期)等散文。

发表散文有:《秦淮河边》(《散文》第七期)、《都市已如此空漠》(《青年文学》第四期)、《都市的秋意散句》(《小说界》第一期)、《重逢方知未相识》(《书屋》第三期)、《一个人的告别》(《作家》第八期)、《别墅》(《福建文学》第一期)《最陌生的容颜》(《福建文学》第八期)、《关于来世》(《广州文艺》第二期)、《绝版情境》(《散文选刊》第六期)、《一场痛哭》(《百花洲》第二期)、《三十而惊》(《散文选刊》第二期)、《美啊,请为我停留》(《散文天地》第六期)、《秦淮河边》(《作品与争鸣》第十期)。

继续在《海上文坛》开专栏,发表《南妮告诉你“所谓女人”》(《海上文坛》第一期)、《告别日剧》(《海上文坛》第四期)等散文。

在《南方周末》“新生活”版开个人专栏“江南折子”,发表随笔:《过年是一声惊堂木》(《南方周末》二月四日)、《我爱小丸子》(《南方周末》二月十八日)、《写群众来信》(《南方周末》三月三日)、《无邪语录》(《南方周末》三月十七日)、《不甚感谢》(《南方周末》三月二十四日)、(《意识倒流》《南方周末》四月二十一日)、《与子共餐》(《南方周末》五月十二日)、《我能想到最不礼貌的事》(《南方周末》五月十九日)、《纸巾盒》(《南方周末》六月十六日)、《越南小豆糕》(《南方周末》七月十四日)等。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军工产品质量管理要求相对较低,即仅需满足设计要求低层次需求,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存在重产品质量理论指标检验,即是否与军方检验规范相符合,轻新装备关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军工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摒弃出传统质量管理观念,引入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符合的新观念,落实到军工企业来说就是,需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联系,了解客户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符合要求的军工产品,提高军工产品质量。

发表创作谈:《慢慢长出的叶子》(《当代小说》第七期)。

随笔《站在时尚的边缘》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副刊复评暨九八全国报纸副刊作品赛银奖。

《文学世界》第四期刊发潘向黎印象《我知道的潘向黎》。 邓一光:《我知道的潘向黎》,《文学世界》2000年第4期。

《有所思,所思在长安》入选《1999中国最佳散文》(辽宁人民出版社);《口号是专家的,快乐是自己的》入选《1999中国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

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有效地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应重视会计成本核算,以此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但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一部分会计成本核算人员素质较低,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正确的计算方式。同时,缺乏职业胜任力,难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制定合理的经济计划,从而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企业中成本核算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严重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难以向企业领导提供准确率较高的成本核算结果,从而影响企业领导的决策,降低企业的经济水平,难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

二〇〇一年,三十五岁。

十二月十八日,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潘向黎当选代表,但因怀孕而没有参会。

出版小说集《轻触微温》(上海文艺出版社)。这本小说集显示了潘向黎日益深厚的叙事功力,收获了评论界更多肯定的声音:潘向黎的笔触则更加细腻、情绪的分寸感把握得更为圆熟,剥开了爱情表面上的层层附着物,直指人性的核心,让爱情回到了爱情本身。

发表中篇小说《他乡夜雨》(《作家》第七期),这个小说显示了作者超越个人体验的虚构能力的增强。发表散文有《草木有本心》(《人民日报》二月三日)、《交响无声》(《解放日报》十月十七日)、《无芒虾和断尾螺》(《解放日报》十月十七日)、《放学了,慢慢回家》(《青年文学》第九期)、《一技傍身》(《福建文学》第六期)等,继续在《海上文坛》开专栏,发表《温柔袈裟》(《海上文坛》第七期)、《1000个爱丝巾的理由》(《海上文坛》第八期)、《站着还是躺着》(《海上文坛》第十一期)、《有感情总比没有好》(《海上文坛》第十二期)等散文。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牢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技能,才能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摆脱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束缚,通过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散文、小说入选各种年度选本,如《雪水云绿和第二片叶子》入选《2000中国最佳散文》(辽宁人民出版社);《倾听夜色》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小说99•中篇卷下》(漓江出版社)。

二〇〇二年,三十六岁。

潘向黎被上海泉州侨乡开发协会评为泉籍优秀专家。

早春,潘向黎应《苏州杂志》之约赴苏州参加活动。《苏州杂志》为陆文夫先生主编,潘向黎一五年发表忆旧散文《梅花与才子不老——陆文夫先生印象》怀念陆老。出席此次活动的还有作家评论家李敬泽、徐坤、何向阳、范小青、荆歌、叶弥、陶文瑜、费振钟等。

七月,儿子刘怀阳出生。

发表小说有《缅桂花》(《作家》第四期)、《我爱小丸子》(《创作》第四期)。其中,《我爱小丸子》登上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二○○二年度中国小说榜。这部小说用一种新的理念,看待时尚和时尚女性,既呈露出时尚追求自由和潇洒风范的潮流性,又将其同人们所向往的艺术化生存理想整合在一起,表现了所谓“新人类”的内心世界。

发表创作谈:《脆弱的写作和困难的美感》(《作家》二○○二年第四期,作为个人小辑与《缅桂花》一起推出)。

这一年,《当代作家评论》推出潘向黎评论小辑,李子云对潘向黎小说创作的肯定给予了她很大的鼓励。李子云说:“潘向黎对道德操守的坚持和思想上的迷惘与追究使其与同类流行小说拉开了距离,即潘向黎的小说写的仍是目前跻身于时尚一族的都市女性的生活状态,但小说中的人物除物质生活之外,还具有精神方面的追求。潘向黎以另一种方式——洁净、典雅、流利又不失机智的方式写出另外年轻人的生存方式和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在追逐流行的热潮中,保有一份清醒。”同期吴俊发表了评论文章《越过青春沼泽的期待——潘向黎小说蠡测》。四年后,在与吴俊的访谈中,潘向黎说:“你是最早把我当小说家来看待的人之一。虽然你那时也是批评居多,但是你是把我当一个小说家来批评的。” 吴俊、潘向黎: 《唯美也是一种天意》,《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2期。

二〇〇三年,三十七岁。

潘向黎的小说创作进入喷发期。发表小说:《雪深一尺,我在美浓等你》(《小说界》第二期)、《奇迹乘着雪橇来》(《作家》第二期)、《一路芬芳》(《布老虎中篇小说》春之卷)、《重重跌倒》(《青年文学》第五期、《绯闻》(《创作》第九期改版号)。其中,《奇迹乘着雪橇来》登上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二○○三年度中国小说榜。次年,《奇迹乘着雪橇来》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入选日本影响最大的文学杂志《新潮》策划亚洲小说专号的作品。这篇小说的翻译者藤井省三教授对这篇小说的评价是将年轻而富有变化的上海生活写得很巧妙,他说,潘向黎的小说,让他想起了日本作家森遥子。

潘向黎在这一年的几部小说均获得了评论界较高的评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评论家施战军认为,潘向黎的小说向来写得很有节制,《奇迹乘着雪橇来》中的“她”就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化的都市女性:温和内敛却不乏激情,庄重淡雅并恪守规矩,一切都是有节制的。因这份节制,人物才展示出一种或许只可欣赏却难以靠近的美好。 施战军:《节制的美好——评〈奇迹乘着雪橇来〉》,见《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国小说学会编,第59页,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陈惠芬高度评价了中篇小说《一路芬芳》,她论述道:由城市知识女性的情感问题切入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是潘向黎不少作品的取向,但不如《一路芬芳》有质感。《一路芬芳》不仅是潘向黎小说创作的一个飞跃,对时下苍白的城市描写和想象也是一个“弥补”。 陈恵芬:《城市女性的“痛”和“浪漫”》,《新民晚报》2003年8月31日。

发表读书笔记:《看败家子毕飞宇请客》(《作家》第六期)、《在灵魂的巅峰相逢》(《作家》第四期)等。

九月,开始在《解放日报》开品读古诗词类专栏《看诗不分明》,发表《可忍,可不忍》(《解放日报》九月七日)、《不可忍》(《解放日报》九月十四日)、《爱情和人生,谁短谁长》(《解放日报》九月二十一日)、《空气之美》(《解放日报》九月二十七日)、《从阴山到三峡到绵州》(《解放日报》十月十二日)、《珠玑与文章》(《解放日报》十月十九日)、《车•马•三生石》(《解放日报》十月二十六日)、《男女还是君臣》(《解放日报》十二月七日)、《落霞•落英•夜半钟》(《解放日报》十二月二十八日)等。

《草木有本心》入选王安忆、任仲伦主编的《上海作家作品双年选(2001-2002)散文杂文卷》(上海文艺出版社);《我爱小丸子》入选《中国短篇小说年选2002》(花城出版社)及《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时代文艺出版社);《缅桂花》入选《2002中国最佳短篇小说》(辽宁人民出版社)及《2002年中国短篇小说经典》(春风文艺出版社)。

二〇〇四年,三十八岁。

三月,潘向黎参加《小说月报》主办的海南笔会。

五月,开始在《新民晚报》开出写茶文化的专栏《茶可道》,直到二○○八年八月。

五月二十一日,《解放日报》、《中国图书商报》发表潘向黎印象记《白水青菜”潘向黎》、《无可置言的美》,作者分别为迟子建、南妮。

十一月,与刘醒龙、徐坤等五位作家荣获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该杂志是团中央系统惟一的、拥有二十四年历史的文学刊物。

出版小说集《我爱小丸子》(群众出版社)。

是年,发表小说有:《白水青菜》(《作家》第二期)、《我爱小王子》(《小说月报•原创版》第六期)。其中,《白水青菜》这篇潘向黎的代表作登上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二○○四年度中国小说榜,并获得《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转载大满贯。评选家吴义勤、于京一认为:“叙事的多元追求传达出了某种艺术上的‘突围’信息。潘向黎的《白水青菜》是一篇温文尔雅的小说,充满了南方的温软气质,作家将锐利的审视目光埋藏在故事背后,让话语始终沿着人物浅浅的心绪流淌。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巧妙地构建了一个符号性的隐喻空间,白水青菜与瓦罐的象征意义使得一个司空见惯的情感题材成为一个寓言性较强的多义文本,从而具有了较为深厚的审美意蕴。” 吴义勤、于京一:《“小说性”的流失让人担忧——写在年度“小说排行榜”揭晓之际》,《文汇报》2005年3月16日。发表散文有《看诗不分明》(《作家》第八期)、《千寻到了一趟天堂(《美文》第十二期)等。

继续在《解放日报》开设《看诗不分明》专栏,发表《中毒记》(《解放日报》一月十一日)、《知之不如不知》(《解放日报》二月一日)、《梅花消息》(《解放日报》二月二十九日)、《人间有味》(《解放日报》三月十五日)、《致命的江南》(《解放日报》四月五日)、《诗在天上 人在凡尘》(《解放日报》五月二十五日)、《三顾茅庐情结》(《解放日报》五月三十日)、《唐时的两次回看》(《解放日报》六月二十七日)、《向王维致敬》(《解放日报》七月十一日)、《绚烂往往归平淡》(《解放日报》七月二十四日)、《美得让人长叹》(《解放日报》九月十一日)、《天凉了,读杜甫吧》(《解放日报》十月二十三日)、《从一朵花爱起》(《解放日报》十一月二十一日)、《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解放日报》十二月十一日)等。

发表访谈录《唯美也是一种天意》(《中文自学指导》第二期)。

四月,散文《黯淡之光》获首届方圆杯紫砂文学征文特别奖。

《奇迹乘着雪橇来》入选《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时代文艺出版社);《绯闻》入选《2003中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漓江出版社);《奇迹乘着雪橇来》入选《2003中国最佳短篇小说》(辽宁人民出版社);《重重跌倒》入选《2003年中国短篇小说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

二〇〇五年,三十九岁。

十一月,时隔十一年,潘向黎又一次赴日,参加日本文化厅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文化论坛,潘向黎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作家。此次论坛的演讲题目是“儿时受影响的书,今天想推荐给孩子们读的书”,潘向黎推荐了《唐诗三百首》、《西游记》、《泰戈尔诗选》和《小王子》这四本。在日本,潘向黎还与留学时的恩师小林二男一家相聚,并拜访了留学时勤工俭学过的经营时装品牌权的JMS株式会社,受到董事长素野哲和当时共事过的职员的热情接待。

发表小说有《永远的谢秋娘》(《作家》第一期)、《守》(《当代》第六期)、《永不开始,还是要结束》(《羊城晚报》八月二十一日)等。其中,《永远的谢秋娘》登上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二○○五年度中国小说榜。值得一提的是,潘向黎自二○○二年起连续登上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中国小说榜,成为极少数连续四年上榜的作家。

与这篇小说同时发表的创作谈《说出缘故来,人也不委屈》中,潘向黎说,这篇小说是向白先勇《永远的尹雪梅》的致敬之作,就像古人写诗歌和韵一样,她尝试着步白先勇的韵脚写了这个短篇,但核心是不一样的,展示的人性也不同。“谢秋娘是被时代践踏的弱女子,然后是大劫的幸存者。她用心如枯井对抗浊世的波涛,符合‘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理想……谢秋娘性格的冷与藏何尝不是累累受伤的结果,何尝不是对自我的一种无助的保护,她的无情里有着深深的用情,但是一旦她真的动情了,带给她的总是一个又一个打击,某种程度上,是这一个个经历、一场场历史改造了她成为现在的样子……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不动声色地讲述来历,一个人的所以然,一个人之所以然的悲哀。”(作家何向阳语) 何向阳:《长沟流月去无声——读〈永远的谢秋娘〉》,《文学报》2006年6月29日。

评论界在充分肯定潘向黎的独特价值的同时,开始注意到潘向黎小说创作的某种局限性:“她的底子成就了她也限制了她,她确实做不到特别深刻,她确实不能对人性之宽阔复杂、对我们这个时代激流滚滚的经验做出强劲和透彻的表达,她不得不回避事物的某些层面,那些无法得体、有礼地应对的层面”。(评论家李敬泽语) 李敬泽:《对中国小说的优雅的质疑和提醒》,《文汇报》2007年8月4日。

发表散文有《如果林中的雾有颜色(外一篇)》(《海燕》第三期)、《凯西太太的春树园》(《人民文摘》第九期)等。

继续在《解放日报》开设《看诗不分明》专栏,发表《喜悦之诗》(《解放日报》二月十二日)、《且看高手唱反调》(《解放日报》三月五日)、《那些不朽的牢骚》(《解放日报》三月十九日)、《魂魄与君同》(《解放日报》九月二十四日)、《被飞机消灭的美感》(《解放日报》十月八日)、《唐诗中的女性时尚》(《解放日报》十一月五日)、《拜倒在石榴裙下》(《解放日报》十一月二十日)等。

《白水青菜》入选《2004年中国短篇小说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中国小说排行榜》(作家出版社)、《2004中国最佳短篇小说》(辽宁人民出版社)及《小说月报第11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我爱小王子》入选《小说月报原创精品集2004》(百花文艺出版社)。

二〇〇六年,四十岁。

四月起,潘向黎请了平生第一次创作假,开始写一个长篇,但是五月初父亲潘旭澜就重病住院到七月一日去世,给潘向黎非常沉重的打击,也带来了她小说创作的数年中断。

六月,获第十届庄重文学奖。获奖评语称:潘向黎证实了一种可能性——以中国传统的审美经验书写现代都市生活。在她的小说和散文中,都市中的人和事恢复了可“比”性——那不再是空前的奇观,而是来历悠久的考究感性重获生机。正如批评界所说——潘向黎对都市女性的生活和心灵有着敏锐、体贴的观照,但是,即使在最为疼痛和激烈的时刻,她也必是节制、中和、优雅和隐忍,这不仅是她的风格,更是她的价值观,当时生活中的潘向黎也在忍受痛苦,她是以一种极其沉重的心情和无比疲惫的体力去领奖的,因为父亲潘旭澜重病在床。

七月一日,父亲潘旭澜去世。父亲的离开使潘向黎跌入人生最灰暗的谷底,对生命的无力感让她停止了所有写作,写了一半的长篇小说也被束之高阁。

十月十日,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南方文坛》杂志社与苏州市文联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在苏州举行,潘向黎勉力出席。

十一月十四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潘向黎参加会议。得到作家朋友邓一光、裘山山等的安慰和精神支持。

发表小说有:《碎钻》(《青年文学》第一期)、《女上司》(《山花》第五期)。洪治纲在这一年发表了关于潘向黎小说的评论文章《在隐秘的女性空间里游走——潘向黎小说论》,全面地总结了潘向黎小说创作。他指出潘向黎所拥有的艺术智性,即努力避开故事的外在冲突,从人物的内心中去寻找叙事的内驱力,通过主人公在理想与现实的游离状态中推动叙事,从而达到一种无韵之韵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潜在状态的渗透能力,也折射了创作主体永不停歇的理想主义情怀,但这种浪漫一定是通过平静淡泊的叙事话语揭示的。

发表散文有《东京不思量》(《作家》第二期)、《红楼隔雨相望冷》(《美文(上半月)》第一期)、《吟到新茶诗也香——茶与诗之一》(《新民晚报》十二月三十日)等。

发表创作谈:《我不识见曾梦见》(《山花》第五期,与《女上司》一起推出)。

《永远的谢秋娘》入选《2005中国小说排行榜》(作家出版社)。

二〇〇七年,四十一岁。

十月,《白水青菜》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对其的评语是“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于从容不迫之中对当代都市特殊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况作了准确的描画与深刻的反思。”

十一月三十日,中国小说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潘向黎参加此次会议。结识了作家黄咏梅、葛水平等。

出版小说集《白水青菜》(山东文艺出版社,施战军主编“新活力丛书”之一),并于获奖后重新设计封面再版。

发表小说:《鸽子》(《羊城晚报》一月十九日)。《鸽子》荣登二○○七年中国小小说•微型小说排行榜第一位。

在《文学报》发表散文《花事》(十月十八日),入选多种课外辅导读物和试卷。

《新民晚报》上的《茶可道》获得各界广泛好评,包括:《贡茶滋味——茶与诗之二》(《新民晚报》一月二十四日)、《诗人原是种茶人——茶人之一》)(《新民晚报》二月五日)、《醉翁本色是茶仙——茶人之二》(《新民晚报》二月二十四日)、《“前丁后蔡”话丁谓——茶人之三》(《新民晚报》三月六日)、《蔡襄与小团——茶人之四》(《新民晚报》三月二十一日)、《到底是苏东坡——茶人之五》(《新民晚报》四月六日)、《赵佶:风雅绝代衰才子——茶人之六》(《新民晚报》四月二十日)、《金瓯缺无茶》(《新民晚报》五月一日)、《本地山本地水本地茶》(《新民晚报》五月十六日)、《茶礼与茶规》(《新民晚报》五月二十九日)、《梅家坞初夏》(《新民晚报》六月十七日)、《茶会与茶宴》(《新民晚报》七月一日)、《普洱烧退,可缓缓饮矣》(《新民晚报》七月十三日)、《茶与果》(《新民晚报》九月四日)、《云雾 轻香 冷韵》(《新民晚报》九月十七日)、《“分宁一茶客”与“黄州梦”——茶人之七》(《新民晚报》十月二日)、《八百年前一盏茶——茶人之八》(《新民晚报》十月十六日)、《想见其人肺腑香——茶人之九(上)》(《新民晚报》十一月十三日)、《但愿相对啜一瓯——茶人之九(下)》(《新民晚报》十一月二十八日)、《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茶人之十》(《新民晚报》十二月十六日)、《千古茶闲烟尚绿——茶人之十一》(《新民晚报》十二月二十九日)。

《白水青菜》入选《新世纪中国小说排行榜精选 短篇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永远的谢秋娘》入选《小说月报第十二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百花文艺出版社)。《红楼隔雨相望冷》入选《2006中国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好的东西,都是不变的》入选《2006中国随笔排行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二〇〇八年,四十二岁。

潘向黎通过公开招考考入南京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师从丁帆。

担任文汇报笔会副刊首席编辑,从此连任五届,直至升任文汇报社特聘首席编辑。

二月,日本九州大学特聘教授、作家高树信子于上海对潘向黎进行访谈,此次上海之行为高树信子“SIA”计划的第五站。“SIA”是“沉浸于亚洲(soaked in Asia)”的英文的开头字母。高树信子以九州大学亚洲综合政策中心为基地,每半年一次,从亚洲的一个国家选一位触发她感性的一位作家的一部作品,并进行拜访,成果将借助电视、博客和日本文学杂志《新潮》等三种样式的媒体,立体地向全世界传达她亲身感受的“亚洲”。高树信子表示,选择中国上海,选择潘向黎及其小说《永远的谢秋娘》是因为小说“类似于冰珠子般晶莹清透的美感” 陈竞:《日本“SIA”计划关注潘向黎》,《文学报》2008年2月28日。,符合了她对中国、对中国女性的所有想象。

二月,《文艺争鸣》第二期推出“新世纪‘新生代’文学写作评论大展”栏目,评论家颜敏对潘向黎近期小说创作进行了评述(《都市女性的生命书写——读潘向黎近期小说》),潘向黎也发表了创作感言《我不识见曾梦见》。

五月,汇集十三位中国著名作家作品的《中国当代中短篇小说选》在韩国出版,书名为郭文斌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潘向黎的《白水青菜》入选该小说集。该选集由中国作协组织编译,韩国民音出版社出版。入选的作家还有铁凝、郭文斌、莫言、迟子建、刘醒龙、叶弥、范小青等。该书在同期举行的首尔书展上销售排名居中文书榜首。

五月十四日,在韩国首尔国际书展上为《吉祥如意》举行了首发式,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十八人参加了首发式,并在现场签名赠书。潘向黎作为入选作者为团员之一。

十一月十日,由《人民文学》杂志、《南方文坛》杂志、湖南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在凤凰古镇举行,潘向黎出席了本届论坛。

发表小说《弥城》(《钟山》第四期)。

发表散文:《一生只做一件事》(《新民晚报》十月二十九日)、《等红灯的时候谁在微笑》(《名作欣赏》第九期)、《茶生涯》(《海燕》第二期)等。

继续在《新民晚报》写茶文化的专栏《茶可道》,包括:《人生百年 紫气万年——茶具之一》(《新民晚报》一月二十五日)、《水色 茶香 壶魂——茶具之二》(《新民晚报》二月五日)、《壶嘴的曲直是非——茶具之三》(《新民晚报》三月二十二日)、《二十八将与十二先生——茶具之四》(《新民晚报》三月二十三日)、《从青瓷而黑瓷到白瓷——茶具之五》(《新民晚报》四月五日)、《秋水澄 千峰翠——茶具之六》(《新民晚报》四月十八日)、《黑,妙不可言——茶具之七》(《新民晚报》四月二十九日)、《白琬胜霜雪 盛茶有佳色——茶具之八》(《新民晚报》五月十五日)、《一枝独秀是青花——茶具之九》(《新民晚报》七月九日)、《何似在人间——茶具之十》(《新民晚报》七月二十三日)、《暂时小别莫相思——〈茶可道〉关门的话》(《新民晚报》八月五日)。

《人生细语》入选《2007中国随笔排行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二〇〇九年,四十三岁。

十一月十四日,潘向黎参加了江苏作家长篇小说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新世纪语境中的文学价值”。潘向黎发言中说:“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必须有命运感。如果将文学创作比喻成建造大厦,那文学能够将事件的整个过程逼真地还原,甚至描绘出一块砖、一块瓦的命运。” 孔爱峰、王越:《江苏作家长篇小说学术研讨会在常熟举办》,《中国作家网》2007年11月18日。

十二月三十日,为作家毕飞宇《地球上的王家庄》的创作谈撰写编辑手记:这个以轻取重的作品堪称当代短篇精品,而且它有着毕飞宇小说所罕有的洁净、灵动和清透。我怀疑,毕飞宇在写它的时候是处于一种薄醉状态,乘着醉意他回到了孩童的视角,以未被污染的眼睛审视了那个时代的荒诞,也写出了荒诞之中不可灭凡人童真和渴望。 毕飞宇:《急就章:〈地球上的王家庄〉》,《文汇报》2009年12月30日。

发表小说《满月同行》(《山花》第一期)。发表散文和印象记有:《夏天最后一朵白玫瑰——送李子云先生》(《新民晚报》六月十五日)、《妈,你要一直美下去》(《新民晚报》十月二十六日)《妈妈,每个女孩都是公主》(《散文(海外版)第四期)、《如此裘山山》(《时代文学》第十七期)、《琴心剑胆范小青》(《扬子江评论》第一期)等。

发表访谈录《聚焦都市女性的心灵世界和精神新质(对话)》(《朔方》第二期);《“最好的想象力是让人感觉不到想象力的存在”》(《西湖》第五期)。在与姜广平的对话中,潘向黎表达了自己创作心态的一种转变:“我的小说里一直有不同的路子,简单说,从《我爱小丸子》到《一路芬芳》是一个路子,从《倾听夜色》、《缅桂花》到《轻触微温》、白水青菜》是另一路。前者比较活跃、干脆、明朗,后者比较安静、细致、带着审视和内省的色彩。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后面一路的作品,毕竟不再年轻了,希望表现出应有的成熟、不能白老。”可以说,《一路芬芳》与《白水青菜》确实代表了潘向黎小说的两种叙述类型:《一路芬芳》是轻快明朗的外倾型,《白水青菜》则偏向于含蓄蕴藉的内倾型。

时隔四年,在《新民晚报》重新开设《看诗不分明》专栏,发表《看诗不分明——写在前面》(《新民晚报》三月二十一日)、《得江山之助》(《新民晚报》三月三十一日)、《有一种牵挂不需要回答》(《新民晚报》四月十三日)、《七绝圣手的悲剧》(《新民晚报》四月二十二日)、《唐宋诗人的绰号》(《新民晚报》五月十三日)、《一句能令万古传(上)》(《新民晚报》五月二十八日)、《一句能令万古传(下)》(《新民晚报》六月十二日)、《谁在思念谁》(《新民晚报》六月二十五日)、《望洞庭》(《新民晚报》七月八日)、《听雨声》(《新民晚报》七月二十三日)、《雨一直下》(《新民晚报》七月三十日)、《一颦一笑 可见可闻》(《新民晚报》八月二十一日)、《“下马饮君酒”送别的是谁?》(《新民晚报》九月四日)、《曲有终,意无穷》(《新民晚报》九月十五日)、《请于纸上听丝篁》(《新民晚报》十月四日)、《只凭一首便留名》(《新民晚报》十月二十一日)、《痴情司不是道理司》(《新民晚报》十一月十四日)、《“色衰”,然后“爱弛”?》(《新民晚报》十一月二十七日)、《弱女壮士同此哭》(《新民晚报》十二月八日)、《美人如花隔云端》(《新民晚报》十二月二十五日)。

《妈妈,每个女孩都是公主》获得“漂母杯”全国首届母爱主题散文征文一等奖。

《好的东西,都是不变的》入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 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因为纯粹,所以美》入选《2008中国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茶生涯》入选《2008中国随笔排行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二〇一〇年,四十四岁。

四月,潘向黎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穿心莲》(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赠给一个朋友多年的书上,潘向黎抄写了宋人陈与义的《临江仙》——“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从一九八九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到拥有第一部长篇小说,潘向黎用了整整二十年。这部小说的出版对潘向黎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小说首先得到评论家和出版家双重身份的潘凯雄的肯定,出版后评论界也高度赞扬了《穿心莲》的独特魅力:《穿心莲》探讨的是当下城市知识女性非常致命的几个软肋,关于爱、自由、信任、温情、人生意义的延伸……通过勾勒当下女性精神上的暗伤与痼疾,来展示这个时代城市女性的心死、不为、寻爱、伤痛与救赎……这种对于女性爱情的打量穿越了女心的狭窄逼仄,是经过斑驳时光晾晒后的沉思、体谅与心境。在极具当下城市文化经验与氛围的同时,又透露出古典与当下灵动的遭遇。这种遭遇折射出女子对爱与自由的今昔之感,又在时空变幻中显示出女性自我救赎的淡定与恒久。(评论家郭艳语) 郭艳:《现代女幽灵的“心经”——读潘向黎的《〈穿心莲〉》,《南方文坛》2011年第3期。《穿心莲》展现出了潘向黎小说独特的情感与艺术力量,对女性情感的开掘采取的是多声部的复调结构,拓宽了小说探讨女性情感与心理问题的维度与视角,使小说具有了从个性与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与时代性的可能,极大丰富了小说的蕴含与思想。整部小说的叙事风格介于古典与现代、浪漫与唯美、感伤与忧郁之间。(评论家吴义勤语) 吴义勤:《当爱已成往事——评潘向黎长篇小说〈穿心莲〉》,《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以及:潘向黎所表现的现代都市女性的情感世界及其性别书写,实质上是一个能指涨溢而所指难以规限的话语空间,也是我们这个无名时代颇具诗意的生活见证。尽管潘向黎的小说也清醒而无奈地意识到所谓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一个缺乏现实性的遥不可及的神话,却还是坚持认同浪漫的纯情,肯定两性关系中真挚情感的价值。(学者颜敏语) 颜敏:《文本视野中的女性意识——评潘向黎的〈永远的谢秋娘〉和〈弥城〉》,《小说评论》2008年第3期。潘向黎以敏锐鲜活的感觉,捕捉着都市知识分子恋恋不愿兑尽昔日优雅的一些生活碎片,铺成了可视可触的印象,并以此表现自己,自己的淡雅外表下的炽热与寂寞、透彻与忧虑,她执着地与万物的地心,与周遭的人心,相遇相向,演化了关于生活、男人与女人,尤其男人的抽身逃离,被辜负了的女性时时刻刻的行走;关于精神、生命与意义的警醒与疑难;关于在这片痛苦的茫茫人海里,质疑与追问,有意或无意,瘦骨或锋刃,温暖或寒冰。在这里,那份似曾相识的清澈的哀伤,彻骨的无力,然后是自我疗伤与救赎的过程,属于每个女人;那种在梦醒时分透着心凉,满脸是泪,心痛不已,可还是在质疑中不疑和期盼,满心绿荫生长,在绝望中希望,属于天下梦想不断的女人。于是,我们渐渐地一步一步抵达了潘向黎真切而丰盈的世界,绝望与希望搅拌的女性的疼痛,穿心而过。(《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语) 张燕玲:《穿心而过,女性的疼痛— —读潘向黎长篇小说〈穿心莲〉》,《文学报》2010年7月8日。

六月获聘担任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参加文化艺术项目的资助评审工作。

十一月十五日,第二届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在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江苏省作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钟山》杂志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承办,潘向黎出席该论坛。

发表评论和印象记:《常态和非常态的游记——以迟子建为例》(《南方文坛》第二期)、《闲话毕飞宇》(《时代文学》第十七期)、《似这般分明响亮——丁帆印象记》(《当代作家评论》第一期)。

发表创作谈《为了永远不告别》(《时代文学》第四期)。这一期还推出了《名家侧影》“潘向黎小辑”,包括:何镇邦《阿黎出息了》、潘凯雄《潘家有女已长成——潘向黎印象》、毕飞宇《上海的向黎静悄悄》、贾梦玮《向黎与我》、张滢莹《潘向黎:单纯到底,就是胜利》、裘山山《老妹来信》,展示出一个至情至性、本色本真的潘向黎。

在《新民晚报》的《看诗不分明》专栏获得好评和瞩目,发表《诗是空气诗是呼吸(上)》(《新民晚报》一月十日)、《诗是空气诗是呼吸(下)》(《新民晚报》一月二十二日)、《枉为小人》(《新民晚报》二月五日)、《如此春江如此月》(《新民晚报》二月十七日)、《好诗不劳故事多》(《新民晚报》三月四日)、《作为男人来写诗》(《新民晚报》三月十七日)、《从头便是断肠声》(《新民晚报》四月十二日)、《无奈闺中万里愁》(《新民晚报》四月二十六日)、《渡海去日本》(《新民晚报》五月二十五日)、《美人、玉人及其他》(《新民晚报》六月十日)、《怜君何事到天涯》(《新民晚报》六月二十五日)、《韩柳的柳 刘柳的柳》(《新民晚报》七月九日)、《骨中的钙》(《新民晚报》七月二十三日)、《俊朗英爽数小杜》(《新民晚报》八月五日)、《似这般才子风流》(《新民晚报》八月二十七日)、《唯真男儿能多情》(《新民晚报》九月二十八日)、《珠有泪 玉生烟》(《新民晚报》十月三十日)等。

《有一种牵挂不需要回答》入选《2009中国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满月同行》入选《2009中国最佳短篇小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因为纯粹,所以美》入选《2009中国随笔排行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鸽子》入选《21世纪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5);《白水青菜》入选《21世纪短篇小说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上班》入选《21世纪散文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二〇一一年,四十五岁。

十月十八日,《新世纪批评家丛书》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潘向黎参加会议。

十一月二十二日,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潘向黎参加会议。

出版小说集《女上司》(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专题随笔集《看诗不分明》(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茶可道》(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后均多次登上上海、北京书店畅销排行榜榜单。至此潘向黎已经完全展示了其散文创作的独特意义:有力的思索与清雅柔婉的语言共存,潘向黎并非不关注现实生活,而是在清新优雅中执着的追求人性的解放,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看诗不分明》是一种目送手挥,举重若轻的叙事风度,浸透了潘向黎将艺术和审美生活化、生命化的积极努力,而《茶可道》的旨趣则相反,折射的更多的是作家让生活和生命艺术化、审美化的有益尝试。

继续在《新民晚报》开设《看诗不分明》专栏,发表《表里两层的抒情》(《新民晚报》一月十四日)、《午后微风闲翻书》(《新民晚报》四月十六日)、《感伤的力量更强大》(《新民晚报》八月二日)、《白居易的色彩》(《新民晚报》八月二十一日)、《发乎礼义止乎情》(《新民晚报》九月一日)、《为红颜代言的诗》(《新民晚报》九月二十八日)、《初唐四杰的座次》(《新民晚报》十月二十八日)、《桂花飞》(《新民晚报》十一月十一日)、《繁花之外独出一枝》(《新民晚报》十一月二十二日)、《云破日出好气魄》(《新民晚报》十一月二十二日)、《读之可知盛唐气象》(《新民晚报》十二月六日)等散文,获得越来越多的欣赏。

发表创作谈《标签、物质与背景》(《人民日报》二月二十二日)等。

前后花了一个多月写出《副刊作品新闻性和文学性的关系刍议》(《新闻记者》第三期)、《报纸副刊“三圈理论”初探》(《新闻记者》第八期)两篇新闻论文,十二月经上海市新闻系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审定,评为高级编辑(新闻高级职称)。

《须还我口去》入选《2010中国最佳散文》(辽宁人民出版社);《看诗不分明》入选《2006中国随笔排行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二〇一二年,四十六岁。

潘向黎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茶可道》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作品集奖。

四月十七日,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培训中心参加褚钰泉先生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纪要。

七月三日,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潘向黎参加会议。

《穿心莲》初版售罄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列入“朝内166人文库”而再版。

继续在《新民晚报》开设《看诗不分明》专栏,发表《左颠狂 右清新》(《新民晚报》一月八日)、《用典之妙 如盐着水》(《新民晚报》一月十九日)、《李商隐的象牙球》(《新民晚报》二月十九日)等。

《看诗不分明》入选《2011中国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

《白水青菜》入选《中国文学•中英双语版二○一二年第一辑》。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策划的《中国文学》丛书,遴选代表中国当代最高创作水准的名家中短篇作品,推出中英双语版,旨在全面、高质量地展示新中国的文学成就,旨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提高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领域的地位。该系列图书于当年的伦敦书展上实现了向英国和格鲁吉亚等国的版权输出。 张贺、王珏:《中国文学如何更好走向世界》,《人民报》2012年11月23日。入选的的作家作品还有铁凝《逃跑》、韩少功《第四十三页》、范小青《我们都在服务区》、张翎《空巢》。

二〇一三年,四十七岁。

六月二日,第二届《文学报•新评论》优秀评论奖典礼暨“创作与评论:如何良性互动”作家、评论家对话交流座谈会在上海举行,潘向黎出席颁奖典礼及座谈。

六月十五日,由复旦大学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的“新世纪文学教育论坛”在上海召开,会上就“大学教育与文学创作”及“大学教育与文学批评”两大议题展开讨论,潘向黎在会上发言。

九月二十三日,上海市作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主席团增设了七名五十岁以下的委员,都是具有一定文学成就的中青年作家,并兼具了文学样式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潘向黎成为其中一员。

十一月十九日,潘向黎参加了首届华人作家湖北赤壁品茶笔会。

是年发表散文有:《唐朝第三“李”》(《新民晚报》三月二十六日)、《一心愁谢如枯兰》(《新民晚报》四月十四日)、《李贺一生未完成》(《新民晚报》四月二十四日)、《巨笔作小诗》(《新民晚报》六月五日)、《掀雷抉电戛戛独造》(《新民晚报》六月二十日)、《雪拥蓝关马不前》(《新民晚报》七月二日)、《做韩愈的朋友》《新民晚报》七月二十日)、《有趣如何不丈夫》(《新民晚报》八月二日)、《六朝不足当其一叹》(《新民晚报》八月十三日)、《月明竹叶最高枝》(《新民晚报》八月二十九日)、《旷达之人英迈之气》(《新民晚报》九月十二日)、《唤取天下爱花人》(《文学报》九月十九日)、《如此见识胜老杜》(《新民晚报》九月二十八日)、《凉气微雨韦应物——看诗不分明(62)》(《新民晚报》十月十日)、《亲爱的岛 亲爱的海》(《光明日报》十一月一日)等。

同年,《扬子江评论》第六期推出潘向黎评论小辑。包括潘向黎个人散文《山中花自发纷纷开且落》、齐红评论文章《一个人的倾诉与倾听——关于潘向黎的小说》、韩亮评论文章《向生命的近景凝眸——潘向黎创作论》、臧晴评论《都市荒漠的守望者——论潘向黎的小说创作》、刘阳扬评论文章《喁喁茶语,莲的心事——评潘向黎〈茶可道〉、〈看诗不分明〉》。

二〇一四年,四十八岁。

八月三十日,潘向黎作为嘉宾到思南读书会与读者见面。在与作家沈嘉禄的对谈中,潘向黎以“茶与古诗——日常中的两道帘”为主题发表演讲。

十月,被文汇报评为首届特聘首席编辑,为全报社技术职务序列的最高级别。

十月十二日,由《江南》杂志社主办的“走读江南”寻访非遗活动—衢州站正式启动。潘向黎等作家聚集浙江衢州,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活动。

十一月十日,潘向黎主持“东方讲坛-文汇讲堂‘文学季’”第二场“文学与我们的生活”,为演讲嘉宾方方作主持,并对方方的作品进行评论,认为其作品“显示当代文学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许旸:《文学,在否定中给人前行力量》,《文汇报》2014年11月10日。

出版英文版小说集《WHITE MICHELIA》(《缅桂花》)。

出版散文集《无用是本心》(海天出版社);正所谓文如其人,《无用是本心》这本散文集展现了更接近本真和自我的潘向黎。爽利和温婉这两种很难和平共处的品性,在她身上却是浑然天成,并在笔端一点点晕染出特有的韵味。

发表散文有:《美哉,骏马!》(《新民晚报》一月三十一日)、《当盛世繁华遇到青春年少》(《新民晚报》二月十三日)、《却爱闲雅韦郎诗》(《新民晚报》三月三日)、《独携盛唐入中唐》(《新民晚报》三月二十六日)、《“不用力”与“多少自在”》(《新民晚报》四月九日)、《闲闲解得真滋味——读〈李国涛文存〉》(《新民晚报》五月四日)、《胜负云烟茶香千年》(《光明日报》五月二十三日)、《神乎其技叹此绣》(《新民晚报》五月三十日)、《罗裙与芳草》(《新民晚报》六月十九日)、《能饮一杯无》(《新民晚报》七月二日)、《我有心中愁 知君剪不得》(《新民晚报》七月十九日)《荷风竹露闲人》(《新民晚报》七月三十日)、《看唐人如何度夏》(《新民晚报》八月十四日)、《无奈与通透》(《新民晚报》八月二十九日)、《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新民晚报》九月二十五日)、《木樨蒸芙蓉煎》(《新民晚报》十月二十四日)、《蒋星煜先生的茶文章:《品茶的感悟》序》(《上海茶叶》第二期)等。

作品《白水青菜》在二○一四年以来华人女作家作品世界影响力排行榜中获得第十五名。 何明星:《华人女作家的世界影响力(文学新观察),《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3月18日。

二〇一五年,四十九岁。

潘向黎担任《文汇报》特聘首席编辑。

三月二十七日,潘向黎参加了由福建省文联、《人民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作家“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创作活动。在泉州与三十多名作协会员,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文学“对话”。在讨论中,潘向黎发言:“泉州的海丝文化真是历久弥新。就像开元寺,小时候已经来过无数次了,可是每一次来都有新的领悟。泉州的海丝文化是多层次的,你能发现几层,这与你的人生阅历相关。所谓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 陈智勇、曾于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这里的文化自信》,《泉州晚报》2015年3月31日。

十二月十八日,上海作协召开二○一四会员年度作品奖励表彰会,潘向黎此前作为散文工作委员会主任和主席团成员全程参与评选,作为颁奖嘉宾出席会议。

十二月三十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等单位主办的“首届当代中国文化论坛:全球格局与中国创造——新世纪文学十五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潘向黎和李敬泽、孙甘露等学者作家在“新世纪诗歌十五年学术研讨会”“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经典化问题高峰对话”等分会场展开学术交流。

发表散文有《梅花与才子不老——陆文夫先生印象》(《光明日报》四月十日)、《泉州,泉州》(《人民文学》第七期)、《无照良医与止咳验方》(《新民晚报》一月三十一日)、《春在千门万户中》(《新民晚报》二月二十四日)、《春寒一分在桐花》(《新民晚报》五月四日)、《民歌风与弦外音》(《新民晚报》六月五日)、《玫瑰被冷落》(《新民晚报》六月三十日)、《山中蔷薇几度花?》(《新民晚报》七月二十八日)等。

发表访谈录《写作,就像树上长出叶子那么自然——潘向黎访谈录》(《泉州文学》第四期),潘向黎重新梳理了创作经历和文学观。

潘向黎成为腾讯•大家的签约作家,开始在腾讯•大家上推出文章:《却顾所来径》(《大家》十一月二十日)、《古诗中的地名方糖》(《大家》十二月二十二日)等。

二〇一六年,五十岁。

潘向黎再次被聘为文汇报特聘首席编辑。

一月二十五日,潘向黎参加上海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作为媒体人代表对“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专题进行发言。潘向黎在谈及传统媒体走向时,提到了两种内部看法:一种是坚持老情怀,另一种是跟上新时尚。“坚守老情怀,但要拿出新办法,不然坚守到后面,无人喝彩,自娱自乐;拿出新办法,就是为了影响力,因为任何品位、任何追求,只有在保持影响力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韩晓蓉:《如何重现上海文化产业盛景?委员建言把互联网+作创新突破口》,《澎湃新闻》2016年1月27日。

五月二十八日,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地的数十名专家和学者在上海大学,以陈歆耕的新作《剑魂箫韵:龚自珍传》出版为契机,探讨了非虚构文学创作中的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在讨论中,潘向黎发言:“龚自珍最大的价值不是诗文而是启蒙性。启蒙的问题在中国从来没有得到过解决。现在的物质主义、技术主义甚嚣尘上,有人觉得没有必要提启蒙了。但在中国知识界和知识界以外,启蒙始终是一个大问题,一直需要努力。”

十一月二十一日,同济大学中文系举办MFA创意写作工坊 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近几年纷纷招收创意写作硕士(MFA),还有部分上海高校正谋划开办。创意写作班的出现使“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的“传统”有所改变。,潘向黎与谈峥、王宏图等学者教授围绕“大学如何培养作家”展开研讨。 董少校:《记者三问大学创意写作硕士人才培养》,《上海教育新闻网》2016年11月21日。

十一月三十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潘向黎参加会议。

出版散文集《茶生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小说集《中国好小说•潘向黎》(中国青年出版社)。

是年发表散文《桑树开出白莲花》(《大家》一月二十日)、《我不能告诉你什么是乌龙茶之味》(《大家》四月二十四日)、《再见,白鹿原》(《大家》五月一日)、《我最怜君中宵舞——在金华想起辛弃疾与陈亮》(《大家》五月二十六日)、《春山几焙茗旗香》(《大家》五月二十六日)、《我的童年》(《大家》七月十一日)、《边相遇边错过,边错过边相遇》(《大家》七月二十六日)、《秋风乍起,最宜饮茶》(《大家》十月十八日)等。

《泉州,泉州》入选《2015中国最佳散文》(辽宁人民出版社)。

二〇一七年,五十一岁。

四月十四日,潘向黎参加“江苏美物”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著名作家看江苏采风活动”。

四月二十三日,由上海市语委办主办、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承办的二○一七年上海市教师阅读指导培训于在上海开放大学启动,潘向黎为主讲老师之一。

六月,出任《萌芽》杂志举办的“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导师,与两岸的青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一起经历了“评稿会”、讲课、采风、交流等环节,历时一周。

七月二十四日,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潘向黎作为此次大赛评委,参加全程评奖。

八月——九月,潘向黎担任“中国•吴江‘亲近太湖’散文大奖赛”评委。

十一月七日,应邀到思南书局概念店任驻店作家和店长,推荐了自己的五本书,除了今年的四本新书之外,还有小说集《白水青菜》,推荐其他作家的书为《汪曾祺自选集》、《小说课》、《劳燕》、《咏而归》、《有如候鸟》。众多读者前来签售,书店所进潘向黎的书一抢而空。

十一月十九日,《青年报》推出专题报道《上海作家系列——潘向黎:看诗不分明》,青年报特约对谈人刘晓蕾与潘向黎进行深度对话。在访谈录《阅读古诗词能增加人生的滋味和生命的厚度 文学之美让我们在困苦中游来游去不愿上岸》中,潘向黎倾诉了自己关于写作与生活的那份“如一”:“那本是虚空却因我存在的一行行字,甚至一本本书,神完气足地尘世行走,有它自己的生命和命运。只要保持写作,总会有回报,就算写出来的很少人看,也还是有回报的。我感到,它即使不能让人看到虚无中的真实和永恒,至少也让人觉得在向那个意义之门靠近……生不容易,敏感的人尤其辛苦。我确实经常放下茶和书这两道帘子。但是写作不一样,写作不是逃避,写作是防守反击。”这一期的专题报道还包括潘向黎印象记《小说向黎》 陶文瑜:《小说向黎》,《青年报》2017年11月19日。和《靠近意义之门》 李金哲:《靠近意义之门》,《青年报》2017年11月19日。

散文集《万念》、《如一》和《茶可道》(增补本)《看诗不分明》(增补本)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发表读书笔记《读顾随札记》(《文学报》八月二十六日),显示了扎实的古典功底。

发表散文:《文震亨与张岱,晚明文人的生与死》(《大家》二月二十日)、《跟着父亲读古诗》(《大家》三月四日)、《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大家》三月十五日)、《人生当有樱满开,你可曾有过》(《大家》三月二十九日)、《清明是一场假重逢》(《大家》四月四日)、《此生终独宿 到死誓相寻》(《大家》六月二十八日)、《兰溪三日桃花雨》(大家七月六日)、《教师凭什么拥有一个节日和我们的敬意》(《大家》九月十日)、《为什么“东风日暖闻吹笙”?》(《大家》十月二十日)、《天生一段痴》(《大家》十月三十一日)等,在阅读终端巨变时代的新媒体受众中获得欢迎。

金钰,赵普光
《东吴学术》 2018年第02期
《东吴学术》2018年第02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