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困境与路径*

更新时间:2016-07-05

西部高职院校因其区位特点及其在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局限性,致使其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探索中稍显滞后。我国已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的高职院校发展方针政策。高职院校以培养行业型应用人才,传播行业实用性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研究为目标,拥有最大化的行业性知识与人才的比较优势。其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的独特性均利于与政府、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因此西部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应积极加强与外界的联动,破解制约瓶颈,走产教融合之路,实现协同创新,为区域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1.2.2 扫描方法 两代320排螺旋CT机扫描模式一致。经肘前静脉以8 mL/s速率注射对比剂碘帕醇(碘必乐,370 mgI/mL)40 mL,后续注射0.9%氯化钠液40 mL。注射对比剂8 s后开始扫描,分为3个阶段:每隔2 s扫描1次,共扫描11次;2.5 s后,每隔3 s扫描1次,共扫描7次;3.5 s后,每隔5 s扫描1次,共扫描5次。第2代组患者的曝光时间为6.9 s,第1代组患者的曝光时间为11.5 s。扫描过程中嘱患者匀浅呼吸,运用呼吸运动伪影补偿技术来纠正呼吸运动伪影。

一、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自组织特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主要依托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与政府等协同创新主体,强调开展联合攻关,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目标和利益追求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活动注重发挥协同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知识互动,最终实现协同效应。

长期以来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推进多以政府行政主导为主,各合作主体的自主能动性不够强劲,由于多主体构建的组织内部利益冲突,协作难度大等问题,致使创新组织稳定性较差。因此,如何构建稳定而长效的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增强其在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中的优势,便成为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以往提倡的产学研合作相比较而言,后者更侧重于“被组织”,导致产学研合作的内在自我发展机制缺失。目前提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则具备内生型“自组织”特征,这正是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核心力量。但就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来看,协同创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政府行政力量推动层面,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不够,协同创新体系自身内生性动力不足,制约协同创新深入发展。[1]对西部高职院校而言,只有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自组织体系,才能真正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发展。因此,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充分发挥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内生型“自组织”作用。

在探究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时,由熵定律可知,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随时间转移会沿衰减方向产生不可逆转化,进入无序性逐步增加的熵增过程。如果引入自组织,以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自身的发展来修复混沌状态,便可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同时进入高级有序层次。西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诸如以提供知识资源为主的高校系统,以提供科技成果为主的科研机构系统,以提供资金、设备及场地为主的企业系统、以提供政策、制度为主的政府系统,以提供信息资源为主的市场系统等。各类子系统均以自组织方式形成空间、时间及功能有序的开放系统。当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逐渐发展到接近质变临界点时,整体系统中变化最慢的状态变量就是整个系统的序参量。[2]系统的序参量决定系统演化进程及结果。在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进程中,当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及资金均到位的情况下,协同创新进程开始启动。而当系统协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策与制度无法适应并给予协同创新应有的保障时,那么此时的政策与制度便成为协同创新系统的序参量,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进程及可能取得的成果。与序参量相对而言的是控制参量。西部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中,变化快的状态变量便是整体系统的控制参量,它决定系统发展路径与方向。在协同创新系统发展进程中,如果来自于市场的信息资源变动最快,那么信息资源将会促使系统调整发展路径与方向,与之进行重新匹配。在系统的演化进程中,序参量与控制参量相互联系并互相制约,二者呈协同运动态势。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整体为各创新主体及主体间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合作主体具有组织异质性和资源异质性特点,即产、学、研各主体及要素具有差异性。因为彼此之间差异性的存在,产学研的协同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正因为各主体间存在着异质性,致使产学研协同系统出现不平衡状态,从而系统具备自行组织,自行演化的能力。能通过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激发系统内部竞争、冲突与合作的非线性作用,从而产生创新知识与成果的协同效应,实现自组织过程。因而西部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具备自组织的动态性、开放性、非线性与涨落等复杂性特性。能在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下实现自我演化与发展,并不断从简单走向复杂。明晰自组织特性,可以此激发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发挥自组织作用,进而有效解决协同创新面临的困境。

二、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面临的困境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是由各类异质性的组织构成,其中包括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及中介组织等。每个具体的行为主体均为独立利益单元。行为主体的异质性使行为主体间产生相互合作的动机,但由于各方在行为上有较大差异性,因而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紧密程度及结构各不同的合作关系。[3]西部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协同实质是各协同主体通过交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关系结构,在不同的关系结构中,主体间协同创新的状态与效率大相径庭,因此各协同主体间的异质性对整体系统演化程度及方向与结果起到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施行情绪教育的教师,亦可应用发展性书目疗法的理念,就初中生常见之情绪困扰问题,分别找寻相对应的疗愈性素材,设计相关讨论题目,将之融入阅读课程中,如此期能引导处于沉郁、不安情绪状态中的初中生,经历认同、净化、领悟的心理状态。最终,可使素材内容对当事者有所启发,从而使之理性地面对自身所遭遇的困境。总之,借由发展性书目疗法在初中生情绪教育上的实践工作,吾人得以增进青少年的情绪商数(EQ)与情绪管理能力,同时提升逆境商数(AQ)与挫折复原力。

(一)协同主体间的异质性

目前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面临的主要困境有三个方面,各协同主体间的异质性,协同创新系统动力机制不完善,协同主体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因而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三大主体间至少存在9组合作关系,主体间的异质性及其由此而来的矛盾导致产学研协同会遇到一定的阻碍与困难。

2.1 PITC实施前后总体情况 淮安市2013年推行PITC服务,2012年全市共检测各类人群293 831人次,发现感染者85例,其中通过PITC途径发现34例。2016年共检测601 221人次,发现感染者131例,其中通过PITC途径发现74例。与PITC实施前相比,全市的HIV抗体检测量增长了104.61%,新发现感染者例数增长了54.12%。PITC途径发现的感染者占当年全市新发现感染者的比例由40.00%上升到56.49%。

但在实际协同过程中,由于各类协同创新主体间存在异质性,以不同主体为出发点,其他主体作为合作对象时,其彼此间的协同关系均各不相同,并且各大类主体均存在各自的内部合作关系。因此对一个完整的协同创新系统而言,其中涉及多个企业,多个高校及多个科研机构协同机制中,至少包含着9组单向关系(见表)。[4]

表 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各主体关系

企业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企企(竞争关系)学企(合作关系)研企(互补关系)高职院校企学(合作关系)学学(竞争关系)研学(合作关系)科研机构企研(供需关系)学研(互补关系)研研(互补关系)

在基于企业利益诉求为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企企、企学和企研三组关系。从满足市场需求及获取经济效益角度看,企企关系更多为竞争关系;企学间有基于资源共享的研发关系及人才培养关系;企研间关系相较而言最为简单,是线性研发供需关系。在基于高校利益诉求为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学企、学学和学研三组关系。由于西部高职院校在学科设置方面存在趋同性,因此在与企业合作时不具备垄断性。但学企间利益契合点更多,故学企合作内在动力更足些;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则为竞争关系;学研之间为知识互补性关系。在基于科研机构利益诉求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研企、研学和研研三组关系。基于同一区域内科研机构依行业而建且垄断的现实,科研机构在与企业合作中多处优势地位,因此合作较为困难;研究机构之间则为互补关系;研学之间合作关系为主。

就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而言,企业是营利性组织,旨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方在协同创新中,无论是进行科技成果或知识、技术的直接应用,或是进行共同的技术研发,其最终目标是要将无形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转化成商品投入市场获益;高职院校的性质是非营利组织,旨在培养行业性的应用人才并传播知识,具有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科研机构则致力于科技知识与各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旨在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因而,企业、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各方之所以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为了利用各自的创新资源,与其他主体间通过优势资源共享和互补实现技术、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转移,进而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与优势。

(二)协同创新系统动力机制不完善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是由内外部动力共同推动的。其动力来自于系统与外界、内部各主体间的非线性作用。其中外部动力是动力源,启动系统。内部动力是系统功能变化及完善的主要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自组织的演化。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与外界存在交互关系,外界给予其机遇和挑战,后者则以适宜的行为适应外界变化。外部动力主要来自系统与市场及政府间的交互作用。当高职院校预测市场需要某种规格的人才,但自身培养平台不足时,便会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来自政府的政策与制度激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动力,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可有效激发协同创新各行为主体的意愿。在产学研创新系统与市场关系中,市场具有随机、易变及不可预测等特点,较难有效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趋向稳定,即政府的制度与政策在更大程度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控制参量。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政府对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并不大。

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言,得力的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突破经济弱势的桎梏,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与传承,促进当地多元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村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没有材料价差的规定,许多标书文件所附的工程单价分析表也没有要求体现价差,这给投标人计价提供了“技巧”,可能会采取压低费率、降低定额消耗量,或者压低主要材料价格、提高定额消耗量的办法进行计价,中标后再提出补偿要求。

(三)协同创新系统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通过各主体的优势互补实现各自利益。基于利益分享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关联各方的纽带。因此,协同创新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均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基础,需要健全的利益分配机制。但基于各主体间的异质性,产、学、研各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诉求各不相同。企业更为关注创新成果能否带来直接收入的增加;高职院校则考虑创新带来的直接性收益及人才培养、社会影响力等间接收益;科研机构侧重科研声誉及研发实力等隐性收益;政府则关心协同创新的成果能否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协同创新系统演化而来的理论创新、中间成果和最终产品该如何公平分配。

对于制造业升级的定义或者内涵,学术界并未给出一个系统的阐述。但有不少学者已经对制造业升级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制造业升级的内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大多从产业结构视角与价值链视角对制造业升级的内涵进行界定。

控制参量只是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演化的外在条件,系统内部各主体间的非线性作用作为系统的序参量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基于协同创新系统内部至少存在的9组关系,协同主体间主要表现为合作、竞争与冲突的非线性作用。但是由于区位及理念限制,高职院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非线性作用较弱,内部动力机制缺失。

对高职院校而言,师生需要一定的宽松环境创造知识与成果,能否使知识与成果实现产业化则非师生关心的事情。于企业而言,知识与成果的价值需以实际利益作为标准。因而会有目前高校多关注科研产出,而企业多重视短期经济效益的产出。所以高职院校以成果产生作为利益分配标志,与企业以成果效益作为利益分配标志间存在巨大差距。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知识与成果等的归属与分享也因为转移而发生利益分配,甚至在成果、技术转化后的市场盈利之后也依然存在利益分配问题。但协同主体间的差异注定了各主体利益分配观差异巨大,无疑严重影响协同创新的持续性。

三、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路径

在明晰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自组织特性的基础上,对协同创新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因此可在打破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异质性、完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和健全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几方面进行探索,构建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

(一)打破协同主体异质性,积极寻求协同创新契合点

对于协同创新各行为主体的异质性要一分为二来看。正因为各主体异质性的存在,才使各方有进行优势互补的可能性,继而生发合作、协同与共同提升及完善的意愿,最终促使产学研协同创新得以实现。从一定程度而言,主体间的异质性恰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善于利用各主体间的异质性,积极寻求协同联动的可能。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行业性人才培养是两者的共同追求。走协同创新之路,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对接是大势所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因此企业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但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除财力投入外,核心的技术培训并非企业所长。如果培训效果不好,企业自然转向高职院校寻求合作,委托学习培养相关行业人才。高职院校为提高就业率,争取更多生源也需解决就业问题。因而高职院校与企业可就人才培养问题形成共同追求,以此作为协同的契合点,在外界政策与环境的支持下,积极进行协同。

图1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创新系统利益契合点

认识到异质性促进协同生发的前提下,还应善于寻找协同创新的契合点。由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中至少存在着9组基于非线性的合作、竞争与冲突关系,因此高职院校要善于打破各主体的异质性,积极寻求协同创新的契合点(见图1)。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内在驱动是利益与效益的驱动,各行为主体的利益与效益共增共赢便是协同创新的契合点。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的另一契合点是技术创新。企业发展最为依赖的便是过硬的技术与人才,只有技术领先,从业人员能力强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尤其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转型升级更需依靠技术创新。高职院校恰能在职业教育中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甚至能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和科研成果。因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自然愿与高职院校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

西部高职院校区位所限,区域内的企业及科研机构存在程度不一的动力不足问题,这一问题多因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不完善而起。就高职院校而言,师生参与协同创新的激励体制,协同创新之后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学校进行协同创新进程。且西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原始动力不足问题,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较强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及资金,对企业主动提出协同的意愿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争取平台及社会资源的机会,也丧失了培养具有强劲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更不利于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定位的实现。

资源共享则是高职院校、企业与科研机构最为核心的契合点。基于主体间的异质性,协同创新主体产生资源共享的需求。对高职院校而言,其优势资源专业人才、教学设施及相应的科研创新能力等;企业的优势资源在于先进的生产设备、充足的资金及行业经验等;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在于科研成果、高端的仪器设备及素质过硬的科研人才。各主体在市场调节及政府支持作用下,合理配置资源便能达到优势资源互补,共同提升,最终实现共赢。

因此西部高职院校应积极打破各协同主体的异质性,寻求协同创新切合点,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战略规划,增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

(二)完善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由于观念、思维方式及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各创新主体总体动力欠缺,为保证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需要明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见图2)。

基于灰靶理论的“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冯俊华 张庆妮 徐青青(3.25)

图2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创新系统动力机制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是系统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西部高职院校要确保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呈开放态势,不断畅通和加强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同时激发系统内部产、学、研各主体间竞争、合作、冲突与协同的积极性。以此使协同创新系统不断进入新的稳定结构,持续焕发创新活力。

西部高职院校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来自政府与市场的支持与配合,如竞争压力、市场需求及政府支持等,尤其是来自政府的各类政策与制度的支持。作为控制参量的系统外部动力能助其启动产学研的协同,然而要明确控制参量只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外在条件,系统内部各主体间的非线性作用,以及各子系统内部的激励机制与发展需求等作为系统的序参量才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创新驱动力。

(三)健全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利益分配机制

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旨在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各行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由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中各利益主体的具体追求不同,因此需要在利益分配时兼顾每个协同主体的切身利益,为确保协同创新组织的持续性,必须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第四,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出来,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长期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体是政府,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尤其欠缺通过正向制度激励促进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例如对于促进排污减少、加强环境治理,仅有的制度建设多是约束性的,激励机制尚待进一步建立。而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思路,正面临资源产权市场化程度低、运营不规范、价格体系不完整等挑战。

各协同主体所分享的价值与协同创新创造的价值成正比。因此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应加强协同与联动,整个协同创新系统应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充分互补资源和能力,提升整个协同创新组织的整体利益与效益,从而达到各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在利益分配中,西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主要面临的是知识产权归属、研发人员收益分配比例等问题。呼吁政府对此进行有效干预,在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法律制定方面,及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方面着力作为,促进西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而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内部,首先要正视协同创新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分割。认识到协同创新的利益有直接经济收益和间接隐形收益之分。针对各主体对直接收益与简介收益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性分配与分割。在利益分配过程中,注重各协同主体的公平。协同创新系统中各主体虽规模与大小各异,实力及优势也各有差别,但彼此的地位平等。而利益分配的最基本原则便是平等。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利益共享的规模与深度,确保利益分配机制与方式可正向有效刺激各协同主体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袁剑锋,许治,翟铖.中国产学研合作网络权重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2):116.

[2]徐梦丹,朱桂龙,马文聪.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分析——基于自组织特征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6):10.

[3]党兴华,李雅丽,张巍.资源异质性对企业核心性形成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2):299.

[4]焦媛媛,李建华.主体异质性对产学研合作程度的影响及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17(3):257.

刘筱
《当代职业教育》 2018年第03期
《当代职业教育》2018年第03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