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这几年多次表示:“健康不仅是没有生理疾病、身体不强壮,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达到较佳的状态。”所以要非常重视心理健康问题,把它提到重要的地位,对于学校来说,更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但是,我国现阶段应试教育仍占有很大的市场,虽然教育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十分热闹,可是最终选拔人才的标准还是成绩,这种只看分数、只看智力的后果是使学生畸形发展,再加上学生年龄小,成长经历不丰富,看问题不够全面,很有局限性,又缺乏磨炼,经不起挫折,一旦学业出现问题,成绩不尽人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就表现出令人担忧的现象。中学生抑郁、轻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因此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眼前。
而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工具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人文性,必须看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营造气氛因势利导点滴渗透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尤为重要。笔者长年在教学的第一线,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下是我这些年来的做法。
第一、举行课前说话训练活动。具体做法是按号数,每天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个话题,并组织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再由这个同学进行总结,教师最后总结点评。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可以说很强大很有力,但也可以说很脆弱,很易碎。有时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冷漠的眼光,就足以扯断这根生命线。”“在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中通常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关注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往往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政治方向、人生道路、友谊交往等人生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评价。通过他们的发言,了解了他们所思所想所烦所惑,我通常都是积极开导,用心去呵护他们的思想火苗,同时针对其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中的缺陷、错误,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一步步由浅入深,让他们确立了比较健康、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政府机构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和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和整治力度。
第二、充分挖掘教材潜在心理教育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这些教材内容非常丰富,覆盖面很广,其中很多都有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心灵得到成长,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比如在《陈情表》,李密在父死母嫁、少年多病、孤立无援的境地下,并没有沉沦堕落,自怨自艾,也没有抱怨生活,没有责怪母亲,没有成为反社会人格的人,而是对生活充满理解和感恩,努力学习,不断强大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教学中可以有意地强调,让学生认识到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处理顺逆境,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再比如《逍遥游》,庄子在那个战火纷飞、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时代,如何超越现实的痛苦,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可以给我们某些启示。可以说,只要你想要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语文课本就处处都有这样的良机。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第三、精心挑选一些课外阅读篇目,开展读书活动,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人格魅力和素质教育。我每个星期都会印发一些他们这个年龄比较感兴趣的文章,与他们一起讨论,通过讨论,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灌输给他们一些有价值的观念和思想。比如,我们讨论钟离的《等等等等》时,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我”爱“你”,但“你”爱“我”吗?在文中找出依据。(2)如果我爱你,可是你不爱我,我要怎么办?(3)我爱你,但你不爱我,这样有意义吗?(4)“爱”是什么,你如何理解。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明白了爱的意义,帮助他们走出执拗的境地,懂得爱的正确方式;比如,讨论浅步调的《敏感少女的青春时光》,我设置了两个问题:(1)谁让“我”成为刽子手?(2)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是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息息相关的,要懂得关心别人,关心社会,也应时时审视自己的行为。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悲剧也在不断地加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所当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这个重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世纪60年代起,氯化铁逐渐成为电路板及印刷业中广泛应用的蚀刻剂。90年代开始用于铜版画制版。与氯化铜比较,它不产生有害气体,安全性更高。一般的铜版画工作室条件下,基于氯化铁的蚀刻剂毒性低,更为安全,也更为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