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的纺织考辨
《三字经》乃南宋大儒王应麟(1223~1296年)所著,此书为中国古代文化启蒙类书籍中流行最广、内容最为典型的一种。一经问世,经久不衰,700年间为不同时代儒士增补。[1]《三字经》研究多集中于幼儿教育理念、编译本规范、版本流转等方面,对于《三字经》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包括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文化史相关的研究几乎没有,实属可惜。《三字经》中仅有三句与纺织技术史有关,即“子不学,断机杼”“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但真正有研究价值的仅前面二句,此二句看似简单,故学界很多研究者认为没有什么价值,未有人涉足。但笔者不以为然,认为此二句值得玩味。
1 “子不学,断机杼”的考辨
关于“机杼”之解释,后世有些《三字经》版本据清代学者王相训诂中的解释“杼者,织机之梭。孟母平居,以织纺为事。孟子稍长,出从外傅,偶倦而返,孟母引刀自断其机……”[2],认为杼为梭子或织机,但在其解释整句时又将其解释为布匹,[3-5]让人莫明不已。也有版本干脆未对“机杼”进行解释,只解释整句的意思。[6]各版本让人迷惑,虽为版本的问题,实则学界不严谨所致。
如若按王相的训诂,孟母应该是一个很暴力的母亲,孩子不学习,居然把自己的工作设备——织机给毁坏了。而现今版本的《三字经》又没有完全采纳王相的观点,皆是对此一典故的一知半解所致,导致读者无所适从。
3.矿山废物利用循环化。建筑用石料集中开采区的建筑用石料矿山要加装先进的机制砂生产线,对矿山剥离土、石料破碎石粉等固体废弃物洗选分筛机制砂,洗选排水必须采用多级沉淀、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关于孟母断杼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西汉前期成书的《韩诗外传》,其表述为:
由于Fenton法降解反应需要控制pH值,且过程中会产生含铁污泥,后续处理存在较大难度,目前主要被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如今自然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日益严重,而且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催化型Fenton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Fenton的弊端:拓宽了体系pH值的适用范围(在5~9之间);该技术能固化催化剂,减少催化剂溶出,更便于分离回收,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泥(牛建瑞等,2016)。而Fenton法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突出,将是未来水处理的研究主题之一。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7]
无非是时代由战国换成东汉,人物由孟子、孟母换成乐羊子和其妻,内容还是劝学,却少了孝的内容。其语言和动作都是一样的。古代女人劝学似乎只有织机了,《列女传》也有一篇鲁敬姜说织,以织机喻治国。这些话语到底是不是这些女人所说尚且有疑问,但《三字经》中的一句“子不学,断机杼”从裂织到毁机动作的变化却是与古代儒学教育的变迁有密切联系的。
从历代文献可证明中国古代确以蚕丝为弦。最早记录以蚕丝为弦的文献是汉代桓谭的《新论·琴道》,上文中传说神农氏“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即为《新论·琴道》之语。倘若《新论·琴道》关于以丝为弦(不论发明者为神农氏)的传说是不可信的话,那宋代的《琴书》和《太古遗音》,以及明代的《琴苑要录》、《风宣玄品》、《丝桐篇·内篇》、《琴书大全》、《太古正音琴经》、《青莲舫琴雅》和清代的《琴苑心传全编》、《二香琴谱》、《与古斋琴谱》、《天闻阁琴谱》都记录制弦所用原料为蚕丝,有的并说明其中的相关过程。虽然,明、清两代相关琴谱多辑录宋代琴谱,譬如《琴书》、《太古遗音》。可见,宋代《琴书》、《太古遗音》流传之广,其实用性还是可信的。
其实关于这则故事还有很多别的版本,像《后汉书·列女传》中的“乐羊子妻”有类似记载:
从这两则材料的表达中并没有看见孟母断机杼一说,《韩诗外传》中“其母引刀裂其织”,《列女传》中也是“孟母以刀断其织”,可见并不是《三字经》中所言“断机杼”。那为何从《韩诗外传》,传至《列女传》,终于《三字经》,其表达会有这样的差异呢?笔者认为,这与儒家的说教有关,其理由有三:①前面成书的《韩诗外传》相对后面成书的《列女传》而言,其中关于孟母责备孟子的原因有所不同,《韩诗外传》是因为孟子诵读不认真而引刀裂其织,可见孟母之严苛。因为小孩子诵读不认真在现代看来,这是孩子的天性,好好鼓励即可,这种引刀毁布的做法,过于暴力,甚至不尽情礼。《列女传》对这一情节进行了修改,改为孟子在外求学却私自回家,这样事情就严重多了,其母才以刀断其织,《列女传》中的孟母更加合乎一个讲道理的慈母的形象,这也更加符合儒家所宣传的理想化的慈母形象。故《三字经》中王相训诂关于孟母责备孟子的原因也是采纳了《列女传》的内容。②《韩诗外传》中孟母没有解释原因,让人感觉孟母似乎并没有像后世《列女传》所描述的那样文言化,或许只是用行为告诫孟子,你不好好读书,我就不想活了,以死相逼。而《列女传》中孟母的话就多了不少。一个战国时期的妇人竟说出如此有道理的话,让人感觉此孟母的言语更像《列女传》作者所说的。③《韩诗外传》和《列女传》在动作上又略有不同,《韩诗外传》是“其母方织”而后“引刀裂其织”,说明孟母是即兴的,动作是连贯,这符合孟母当时的情况。而《列女传》中却是“孟母方绩”,即孟母当时正在纺纱,而其后却是“孟母引刀断其织”,于是就有了纺纱时怎么去断其织的疑问。[9]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从儒家观点来看,这说明孟母教育孟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教育方式和语言都是事先想好了的。而另一方面孟子以后的成功说明这种教育的成功和孟子的听话、孝顺,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体现——严孝,严格的要求和孝顺密切相关,这从汉画像石中将“曾母投杼”放入祠堂中可见一斑。而到王应麟时程朱理学盛行,对于孝的理解却是异常单向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理念更是体现“严孝忠”的三位一体,孟母越严苛越能体现孟圣人的“孝”“忠”,故才有《三字经》中孟母的严苛——不听话就毁织机。[10]
对于“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中“丝”的解释,王相训诂:“此言八音之器也……七曰丝,弦索也,用为琴瑟。”[2]17传说神农氏“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11]可见传说“丝桐合为琴”。中国古代制丝琴可能是一种雅境、一种崇拜——丝的崇拜,非文人墨客自制琴不能久远。“几百年来,古琴家所用琴弦(笔者注:丝弦)都是杭州的手工业特产品,古琴家自制琴弦的习惯从宋代起就很少见”[12],可见自宋后,文人墨客让度制琴于工匠,琴弦制作集中于杭州的一些手工作坊中,由于丝弦的一些弱点,逐渐被作坊中的工匠淘汰。加之,现今琴弦多用金属、羊肠或长丝塑料纤维制成,故蚕丝作为琴弦多让今人生疑。但笔者认为切不可采用“以今观古”之法揣度古昔。
《列女传》有更详细的表达:
2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中的丝考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根据落款显示,年代最早作品为1918年,最晚为1946年。以1931年李氏归国为界,可将其作品分为“归国前作品”与“归国后作品”。其中,14件已署年款作品中,有6件为归国前作品,7件为归国后作品。而笔误为“1997”的作品(图6),根据题材等判断,应属归国前作品。其余41件未署年款作品,根据题材、作画风格、画布材质等初步判断,应还有7件为归国前作品,其余为归国后作品。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8]
此外,宋代琴书《琴书》、《太古遗音》对于制琴选用的蚕丝都有要求。《琴书》:“细白好丝。”《琴书大全·陈拙合弦法》:“(禹贡)云:‘厥篚檿丝,山桑,丝中琴瑟之弦,出青州。’”《琴书大全·齐嵩论弦法》:“弦之所紧蜀者上也。秦中洛下者次也,山东江淮者下也,此由水土使然也。”《与古斋琴谱》:“弦制出于江(苏州)、浙(杭州),杭省为最。”只有曾经用蚕丝制造过琴弦,才会有对比的品质、产地有要求,这从侧面也证明古代蚕丝制弦的存在。
平心而论,范仲淹的政绩在宋代政治家中并不突出。而且在宋代的一些私下的议论中,对范仲淹也并非是一片赞誉,全无非议。除了王安石,对范仲淹作出极高评价的朱熹也有与本文绪说援引的赞誉近乎相反的评价。《朱子语类》卷一二九云“范文正虽有欲为之志,然亦粗,不精密,失照管处多”[13]196。
最后,从制造工艺来看,历代琴书记录蚕丝制弦的制造工序为合弦、煮弦、晒弦、缠弦,为现代工匠复原蚕丝弦琴提供了技术准备。目前从事丝弦古琴制作的有潘国祥、黄树志等,他们的相关复原工作已证明中国古代蚕丝弦琴的制作可行、可信。
那时候正流行着一种长穗的耳坠子,翠姨就有两对,一对红宝石的,一对绿的,而我的母亲才能有两对,而我才有一对。可见翠姨是顶阔气的了。
3 结语
《三字经》中仅有“子不学,断机杼”“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两句与纺织密切相关,但此两句中的相关信息值得考证。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考源分析,本文认为:“子不学,断机杼”源于《韩诗外传》,成熟于《列女传》,流变于《三字经》,其意从裂织流变成毁机,这与古代儒学教育的变迁有密切联系的;而蚕丝制琴弦这一工艺在中国古代是存在的,后世之流失,与文人制琴之传统消失、工匠制琴兴盛相关。工匠精神的弘扬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文人的制器能力和一些中国上古的工艺,这些工艺可能有些缺陷,但它里面蕴含着一种文人情怀,这值得学界再研究。
参考文献:
[1][宋]王应麟 著.三字经[M].王永宽 注解.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1.
[2][宋]王应麟 著.三字经训诂[M].[清]王相 训诂.北京:中国书店,1991:4.
[3]刘青文.三字经[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14.
[4]张浩逊.三字经[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8.
[5]骆葵,林荫.三字经[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4.
[6]昆虫工作室.少儿国学经典读本·三字经[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4:10.
[7]晨风,刘永平.韩诗外传选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93-95.
[8]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38-42.
[9]陈长虹.纺织题材图像与妇功——汉代列女图像考之一[J].考古与文物,2014(1):53-69.
[10]李强,杨锋,李斌.基于中国古代纺织服饰史研究的孝文化考辨[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4):26-30.
[11][汉]桓谭.新论·琴道第十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3.
[12]查阜西.传统造弦法[M].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油印本,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