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品质,讲故事,绿色食品不应只是标识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近日,以完善故事,强化人物,强化食物背后的文化,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为主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由此引出各方热议。一档美食栏目,究竟是凭什么获得这么高的关注?大抵来源于人们对于食物的热爱和期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给正确的读书方法尤为重要。如《小猴子下山》一文,课文是由结构相似的几部分内容组成,叙述的形式也基本一样: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扔下了什么?摘了什么往前走?教师应抓住这一教材特点,先精心地教学第一、二段,从中总结了学习方法。第三、四段就可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自己去学,教师只要适当的指导、点拨。这样,由教师的教到用不着教师的教的教学过程,对他们今后在学习相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能够自我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对于有规模、有口碑的餐饮企业来说,他们最清楚食材对于美食成品的重要性,想要烹饪出诱人可口的餐食,不仅在于厨师的功底,食材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稍有差池,口感就会大打折扣。而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同样对美味抱有期待。当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优质美食的要求也在提高,人们在关注食物的口感之余,同样也关心着食材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绿色食品”不是新鲜词语,“绿色食品”的质量保障工作亦从未停歇,但是“绿色食品”的关注度却依旧不够理想,消费者常呈现出“我知道,但是我不想做”的状态。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应仅是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更多的在于固有观念的转变。健康饮食的观念,应该深入人心。
为此,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坚决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将进一步加强我省名优特鲜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塑造,树立我省农产品安全优质放心的形象,让绿色、安全、健康、无公害的饮食观念深入人心。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坚决贯彻中央1号文件,全国质量兴农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质量安全年”这个主题,坚持质量第一,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突出抓标准,强化源头管控;抓监测,排查风险隐患;抓追溯,推进全程监管;抓整治,解决突出问题。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为农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组合供应链,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号召力和竞争力,让绿色优质成为我国食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效益。
加大诚信体系建设,树立消费信心
二是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菜篮子主产县、粮食大县的农资和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建立信用档案。省绿办将延伸农安信用平台,推进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标准,鼓励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信用产品和服务。建立“黑名单”、失信联合惩戒等信用约束机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作为各类农业项目评选、主体资格审查、行政许可审批、制定分类监管措施的必要条件,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对严重失信主体实行一票否决制。大力弘扬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文化,使诚实守信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选择。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提高生产者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增强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和信心。
积极利用各类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农业质量年各项行动。要创新宣传方式,采取互动、对接等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宣传加深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了解;要深入开展调研,总结质量兴农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报送简报信息。
让绿色食品观念深入人心,第一步要“信”,信任是基础,信用是保证。让消费者完全地相信绿色食品的健康、安全、无公害的性质,信任是迈出的第一步。
三是让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科学认知水平,引导放心消费。依托相关技术优势单位,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示范基地,开展常态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产指导、消费引导、技术培训和展览展示。探索开展低碳环保、绿色优质、经济实用的农产品包装及材料科学研究、筛选评价、展览展示和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农产品包装标识设计研发、对比评价和宣传推广。开通相关微信公众号,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和生产、消费知识,建立联合宣传、科普机制。加强与主流媒体及相关辟谣机构的合作,构建谣言处理数据库,对公众关注、反复出现的谣言进行分类解读,做到及时有效识别谣言,快速果断破除谣言,营造风清气正、安心放心的舆论环境。
“因为绿色,所以放心”。从质量保证到信息互通,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观念转变的第一步从“信”开始,让特色优质的绿色农产品信用值提高,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从而树立消费信心,至关重要。
加强科普宣传,加大市场推介
让绿色食品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步要“懂”,让广大消费者不仅了解绿色食品,更要懂绿色食品,科学认知,放心消费。
让绿色食品观念深入人心,第三步要“可追溯”,尽可能地保证优质农产品从产前到出产的全程风险防控,还原产品生产全过程和应用历史轨迹、以及发生场所、销售渠道的能力,以发现食品链的最终端。让消费者能够在直观透明地了解绿色食品生产的每个过程,享受到从田间到餐桌的放心服务。
一是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发挥媒体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加大优质安全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树立我省农产品优质安全放心形象。指导、鼓励、支持各地加大绿色食品形象宣传,以电视台、电台、报刊、互联网为平台,以车站、港口机场、高速公路广告牌为节点,开展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宣传,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提升绿色食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让绿色食品标志形象深入人心,发展理念广为传播,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力争让绿色食品品牌家喻户晓。
一是严把农产品认证关,提升认证质量。省绿办将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管理。按照“稍有不合、坚决不批,发现问题、坚决出局”的要求,稳步推进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认证准入门槛,严格审核认证,提升发展质量,防范风险隐患。扎实做好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企业证后监管工作,强化淘汰推出机制,确保标志许可和认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二是积极组织参与相关绿色食品形象的活动。组织筹备并参与“甘肃省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第12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和在第19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以及农交会、农博会等展示展览活动,借助展会平台,扩大我省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影响力。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开展绿色食品系列公益科普宣传活动,推进绿色食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加强对区域公用品牌的考核、管理和保护,指导各地制定品牌培育塑造、宣传推介、监管保护等办法。
经超声检查后,本组6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100%,其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7例、阑尾周围脓肿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7例、。其中阑尾腔有粪石者11例。见表。
2.2.1 评价单元划分 采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的空间叠加,共划分16 536个评价单元。
“崇尚绿色,共享未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产前、产中、产后,还是在宣传阶段,都应该科学管理,科学推广,加大科普宣传,让每一位消费者科学了解,放心食用。
在Adams中,根据上面的各零件之间的关系进行涡旋压缩机的刚柔耦合模型的虚拟装配,导入MNF文件进行柔性体的替换。图6为柔性体替换示意图。
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安全追溯建设
2018年,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将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为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号召力和竞争力,让绿色优质成为食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持水力:参考李念文等[13]方法进行测定;取 5 g鱼肉块(W1),放入双层滤纸之间,装入离心管中,在离心力1664 g下离心10 min。离心完毕后立即对样品进行称量(W2),重复3次,取平均值。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完善国家例行监测计划,加强监测结果的会商研判、通报发布和预警工作,对问题突出的地区开展监督抽查。对例行监测覆盖不到的产品和指标开展专项监测,排查防范风险。进一步明确各级监测功能定位,发挥市、县监测网络作用。实施监测信息报告制度,逐步实现结果质保和数据共享。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质量监测,在抽检安排上避免“上下一般粗”。以量大面广、社会高度关切的风险因子为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苹果及营养品质评价。围绕大宗消费和特色农产品风险隐患点,分品种集成构建风险防控策略,指导地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示范基地。
二是加强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扩大追溯平台试点范围,选择追溯试点,以苹果、百合、枸杞、生鲜乳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整建制组织追溯、监管、监测和执法业务应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产销对接、过程展示,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推动将追溯与农业项目安排、品牌评定和“三品一标”等工作挂钩,加快应用进程,提高应用效果。
“千品万品,还是绿色食品”。全面加强问题治理,全程实行可追溯体系,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享得舒心。从根本上消除消费者顾虑,让他们由内而外地转变消费观念。
倾斜圆盘式大蒜排种装置主要由电磁调速电动机、种箱、排种盘、万向节联轴器和链传动等部分组成。其中,电磁调速电动机和链轮组成是动力输出装置部分,通过二级减速实现排种装置所需要的转速;种箱内的两个倾斜放置的取种盘来实现蒜瓣的取种;两个万向节联轴器可以实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传动。其结构如图1所示。
“小小绿色标志,亿万餐桌卫士”。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精品品牌建设,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和社会认知度,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将竭尽全力,让每一个消费者都知道,中国食品,由“绿色”引领,真正的中国味道,就是绿色、健康,无公害的味道。
下一篇:华亭县文化扶贫激发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