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哲学思考

更新时间:2009-03-28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继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出发,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次做全面动员和部署,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统筹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重大突破口,深入部署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自身执政规律的国家治理变革,是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上的高度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国家现代化事业的总布局,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开启并加速了国家层面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制度体系构建与实践进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和实践层面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有漫长艰辛的道路要走,尚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合一切智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持续深入总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全面深化理论思考,拓宽理论视野,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4)合理选用淬火设备结合管板尺寸和各种内芯、垫铁,我们对可用淬火内芯和垫铁先在计算机上1∶1模拟装配组合,较为直观选取淬火效果最好的内芯和垫铁组合,最终我们选用4#内芯和1#+6#垫铁(见图5)组合,4#内芯上部有一圈喷嘴,更有利于管板下部的冷却和气体排出,克服了浸水淬火时的缺陷;同时淬火时将管板放置在四组垫铁上可进一步提高冷却能力,减少热处理变形,降低安全风险。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生成

科学理论的产生和重大目标的确立,是内因与外因、理论与实践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历史性演进的必然产物,是重大的国家治理理论创新,是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指导新时代国家治理实践的迫切需要,其形成和发展有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强烈的实践要求。

①应将发展基层水利作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措施。只有发展好基层水利,才能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才能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全球现代化运动的必然趋势

现代化不仅是指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现代化,更是两者的辩证统一。它既是一种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截然不同的先进生产生活方式,又是一个不可逆转且不存在终点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其起源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风行并扩张于当今全世界。迄今为止,广大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现代化的追赶阶段,西方国家总体上保持着现代化的领先优势。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已普遍采用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但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冲突、无效政治、经济增长乏力等诸多问题,这主要是上层建筑调控无力、政治领导失效所致,所以仍亟需变革体制机制、完善重大制度,推进上层建筑的现代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要推进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同时也要推动上层建筑的现代化,而中国则要到2035年才基本实现现代化,21世纪中叶才全面建成现代化,因此,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仍是全球不同国家谋求发展的共同时代追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将拥有13亿多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立足新时代、把握新趋势、面向新未来,稳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开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发展实践,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及时解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应该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体系、怎样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体系这一重大课题,以从理论上指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如何回答上述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回顾党的建国、治国历程,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经验,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智慧的基础上,集中全党智慧,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解答了上述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跨越提供了国家治理的基本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三)构建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迫切需要

第二天清晨,我们匆匆吃过饭,就攀上脚手架,按李大头的交待,分两片,一片王幸福带领,一片交给吴国栋。王幸福靠西,吴国栋靠东。李大头反复强调,要我们每个人占据好自己的位置,组长守好自己的区域,一组成员不能越界到另一组的区域去干。本组人占位顺序也不能颠倒。谁不遵守,扣谁工钱。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治理意指统治与管理,国家治理自然是指国家的统治与管理。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国家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唯物主义国家理论,指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是国家的两大基本职能。中国作为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具有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两大普遍职能,但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占主导地位,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不能丢弃。因为中国虽不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存在激烈的阶级矛盾与冲突,但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人民内部的种种矛盾,有的内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激化演变成尖锐的外部敌我矛盾,所以仍需守住国家统治与镇压功能的底线。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结合当前国家发展实际可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现代化,而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和运用一系列紧密衔接、相互协调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稳中有进地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平衡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内政外交国防、总揽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事务的能力。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本质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型,准确把握其内在本质性的含义,阐明其蕴含的重大基本哲学理论,科学合理地确立其价值取向,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价值是指引和规范社会主体行为的内在动力,是聚合社会资源和力量的强大牵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由于其蕴含和体现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并为广大社会民众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谋求社会和谐发展。通过改革去除与和谐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化解社会矛盾,转换社会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缩小区域、城乡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激发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与每个人的利益和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大力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局面。再者,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充分说明,当前中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充实,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发展,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前所未有的强烈。因此,要努力让每个人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理论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永恒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和世界发展整体的一个部分,自然内在地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适应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展开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等重大哲学原理的现实运用;国家治理现代化着眼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国家治理实践,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国家治理现代化着眼于完善一系列相互协同、有机统一的科学领导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规章,体现了系统联系的哲学观点;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有机统一、互为前提,体现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下解读方志敏精神,首先要明确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清贫、创造、奉献”为主体的方志敏精神,因其产生的特殊背景,故必然有其独特魅力。当年革命走到低谷时,共产党是怎样起死回生的?怎样把握形势、凝聚力量、制定策略?这与革命者不畏曲折、果敢坚定的毅力;头脑清醒、艰苦创业、务实求新、团结群众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可理解成以下几个方面:

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而且要以法制为基础,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实现国家整体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也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自我调适与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也将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要实现成功转型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缩小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打赢“三大攻坚战”,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激发社会创造活力,顺利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变革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各方面体制机制、运行方式,以法治思维、法制手段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持续释放制度红利、法治红利。

(一)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演绎过程深刻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中国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在全面建成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伟大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夯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保障,规范权力的配置与运行,确保权力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所用。坚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紧密结合推进“伟大事业”进程,深入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各项重大事业的领导。坚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明政治纪律,维护中央权威,持续加大反腐力度,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党的巡视督察,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优化党政领导机构设置,充实党政机构职能,提升中国共产党对各行业、各领域重大工作的领导水平。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四十年的中高速增长,这其中固然有中国的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但最根本的优势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利益为导向和准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引航纠偏,确保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为人民谋幸福;要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作为国家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的基本遵循;要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契机,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用优异的执政成绩,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要集中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矛盾比较尖锐、各方面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以改革发展新成就,满足人民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利益多元化、社会结构复杂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存在不同利益诉求的新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产生,使社会利益协调和整合难度不断加大。要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改革发展合力。着力构建制度完备、程序规范、运行有效的民主协商制度,保障人民广泛参与国家事务、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自觉坚持以制度化的方式,推动发展广泛、多层次的协商民主,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议题和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展开协商。突出抓好决策之前的协商,统筹实施好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的协商。注重民主协商制度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切实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优势,确保发挥民主真协商,协商过程真民主,让协商民主真正成为推动落实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典范。

(四)坚定不移走法治化道路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法治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冲突,规范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政府权力,用制度管事管权,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防止权力滥用和异化。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做到科学领导立法,全力保障执法,率先带头守法,依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推动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高效的执法体系、公正的司法审判体系、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大力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有序推动社会法治化进程,切实保障和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权利,依法约束社会公权力。逐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重大决策先做合法性审查,确保权力沿着民主法治化轨道运行。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确保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确保法律的人民性。自觉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防范和化解重大社会风险的能力,全面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化水平。

 
宋勇刚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