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园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7年4月19日上午在一个微信群里读到这则信息“据传李亦园院士过世了。详细消息应该之后会公布吧。当年大学时读了一些他的书。愿他老人家安息”,笔者顿然有些慌乱,更不愿相信是真的。随即停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千方百计地去求证。最后在李亦园先生的弟子赵树冈教授那里得到了证实:李亦园先生于2017年4月18日19时在台北去世。紧接着强忍着悲痛向徐杰舜、彭兆荣、徐新建等师长报告。获知噩耗时,三位师长皆顿然有些错乱。镇定后,嘱咐笔者以“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名义拟唁电哀悼李先生,慰问他的家人。

夹具在Y方向上左右对称,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在Y方向的紧固螺钉支反力产生的力矩大小相等,旋转方向相反。不会对整个夹具产生较强破坏。故本文只讨论空间力系在X轴方向产生的力矩和反力。

因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施工安装便捷,管道连接及检查井连接均采用橡胶圈方式,所有排水管道系统完毕后,在未进行基坑回填前必须要进行闭水试验[4],根据管道设计方案,闭水试验分为三段进行,每段试验程序:清理检查井及管道、封堵待试验管口(预留洞口)、注水浸泡并标识、检查外壁接口渗水情况、观察24 h记录水位下降值、检查验收、抽水回填土方[5]。由于分段试验,封堵部分检查井口时采取充气式管道封堵气囊,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密封性能强。

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唁电,仅仅数百字,笔者却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之后,呈送徐杰舜等师长修订,并于当天傍晚时分通过赵树冈教授呈送李亦园先生家人。又请赵树冈教授代“人类学高级论坛”送了花圈。

20例OSAHS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相关数据,采用用Windows 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本临床实验中涉及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相关参数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本实验中t检验结果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光阴荏苒,转眼间李先生离开我们就快一年了。在即将迎来中国人类学“四月怀念季”时,徐杰舜和范可两位老师嘱笔者写点文字以缅怀李先生,但笔者却不知从何写起。尽管未曾有幸和李先生有过直接的接触,但是先生却一直处在自己生活学习的中心位置:经常会阅读先生的著作,也时常听到师长们提起先生。下笔遇阻之时,忽然间想起了这段话:

这一文章即是李先生“致中和:三层面和谐均衡的宇宙”观的发展和完善。李先生的文章在学报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学报在1999年第三期上还特刊发了何星亮教授的长篇论文《李亦园的文化观与文化理论》,作者探讨了李亦园先生的“三层次均衡和谐”理论产生的背景 ,认为李亦园先生的文化观,是在综合美国人类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文化资料,形成、发展成为自己的较完整的文化观 ,李亦园创立的三层次均衡和谐理论是在中国文化资料的基础上创立的理论 ,是中国人独自创立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对全面、准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很有意义,而且对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很有裨益,同时还为后人创立更多的文化理论树立了典范。

从长白山回京不久,冬林送给我一本美国土地伦理学家阿尔多·李奥帕德(Aldo Leopold,1887—1948)写的《沙郡岁月》(有的译为《沙乡年鉴》),说此书和《瓦尔登湖》一起被誉为自然文学写作的经典,建议我抽时间看看。

正是得益于前辈们的厚爱、同仁们的关心,《学报》已越办越好、越办越细、越办越精,以人类学研究栏目为基地,实行刊会结合(为“人类学高级论坛”发起机构之一,2015年又发起创立“博士生论坛”),刊书结合(出版了人类学文库、人类学高级论坛文库 、人类学·千手观音书系、人类学文萃、名家文选等书系),走上了做强做大的发展之路和人类学高级论坛一道成为中国学界的“知名品牌”。《学报》和“人类学高级论坛”能有今天的成就,李亦园先生功不可没。

李亦园先生对学报的关注与厚爱

如今《学报》头戴着诸多光环:中国百强报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名刊、中文核心期刊、CSSSI来源期刊等,在国内外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报》还一直不为人所知。时任执行主编的徐杰舜教授曾在不同的场合讲述了个故事。有一年,他把最新出版的《学报》送到某单位,双手递给接收人,告知是最新一期的学报,请多多指教。可对方却单手接过学报,并当着他的面丢弃在另一侧的地上——《学报》当年的窘境暴露无遗。

深受触动的徐杰舜教授为此对《学报》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与此同时,他还主动出击,广泛结交学界朋友,并将发表人类学作品作为学报的重点。1995年6月借着“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北京大学举办之机,徐杰舜教授背着《学报》进京,分发给参加研讨班的各位讲员和学员,同时向大家约稿,承诺优先刊发,并长期赠送学报。[1]李亦园先生就是在此时和《学报》结下不解之缘。

[3]李亦园.来自南疆的人类学呼唤[N].光明日报,2004-09-02.

李亦园先生的重要理论观点优先在学报发表

1. “致中和三层面和谐均衡的宇宙

李亦园先生的“致中和:三层面和谐均衡的宇宙”从1986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其架构雏形,到后来发表的多篇文章的研究中逐渐扩充成为一个描述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内在理念的宏观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式的提出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及其最基本的运作法则是对和谐与均衡的追求,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与均衡,也就是经典中“致中和”的原意。换言之,传统文化理想中的最完善境界,无论是大传统的士绅文化与小传统的民间文化理想中的最完善的境界,也无论是个人的身体健康以至于整个宇宙运作,都以此一最高的均衡和谐为目标。而要达到此目标,就是要三个层面的系统都维持均衡和谐,即使单一层面的和谐,其状况也是不稳定的,只有三层面的整体和谐,才是最理想的境界。学报1998第一期发表了李亦园先生的《传统价值观与健康行为》,文章认为健康观念因民族文化不同而自成体系,李先生从自然体系、个人的均衡与和谐、人际关系和和谐三个方面,深刻分析了中国人的健康观念与其自身价值观的密切联系。

“多年来,李亦园先生一直为中国人类学学科的重建和发展,殚心竭虑,运筹帷幄,身体力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2年李先生又和费孝通先生等学界前辈一道鼎力支持内地和港澳台学界创建‘人类学高级论坛’并担任顾问,后又数次莅临论坛学术年会,为论坛的发展壮大,海峡两岸学界的互动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院士逝世http://www.ca101.cn/news_show.aspx?id=707

2. 人文关怀观

李亦园一生的研究历程,是从具体而抽象、从异文化到己文化,再从单一文化至全人类文化。用人类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从“可观察的文化”到“不可观察的文化”,从“他者的文化”到“我群的文化”,从“微观的文化”到“宏观的文化”。也就是说是“从单一文化为研究的对象,提升至对全人类文化的总体关怀”。2002年第一期学报发表了李亦园先生的《新世纪的人文关怀》,李先生在文章中说:20世纪是人类知识科技突飞猛进的世纪,也是一个战争频仍、族群相互敌视、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生态环境饱受破坏的世纪,展望21世纪,为了使人类尽量免受因战争、仇视、冲突和环境危机带来的不安、焦虑与痛苦,其最重要的策略是赋予人类以人文的基本关怀、其中他人的关怀、民主的关怀、文化的关怀和全人类的关怀应予以特别的重视。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李先生说:我们迫切地希望全人类不同族群都能重视这个极具关键性的人文关怀,但是我们更殷切地期盼这些人文关怀能从我们自己社会切实做起,不但能从我们自己的社会做起,而且能从自己文化的宝库里发掘可为新世纪全人类所用的人文思维,藉以促进世界社会的共荣共享,就如耶鲁大学汉学家史景迁博士(Jonathan Spence)最近在新闻周刊(Newsweek)所写的,寄望于黄帝子孙能在他们的祖先于第十二世纪创造人类文化高峰的九百年后,再轫始另一次文化高峰,并为人类的前途开拓全新的境界。

3. 生态文明观

李亦园先生学术历程是从“致中和:三层面和谐均衡的宇宙”观,再到他对全人类文化的总体关怀,最后升华成为他的生态文明观。 其生态文明观最具影响力的文章是学报2004年第四期刊发的李亦园先生的《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在此文中,李先生从宏观上探讨生态环境的均衡与人类生存及永续发展的密切关系,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关键在于文化理念,也就是宇宙观、价值观、价值取向等的作用。李先生指出,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原因是由西方“制天”“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无限制利用物质而欠缺循环与回馈”等理念所主导的工业革命所造成的。李先生认为中华文明的“致中和”的价值理念,有助于人类克服这一危机。[2]这一主张不仅有利于打破一些有关中国人类学“做西方脚注”的刻板印象,而且引发了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关注。其重要性在于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做了铺垫。

从1998年至2004年间,李亦园先生先后两度荣登《学报》封面学者,刊文十余篇。除上述所列的,学报还在1998年第三期刊发了《人类学本土化之我见》,2005年第五期刊发了《乔健:族群与社会研究的先驱》等多篇在学界反响强烈的文章。

结果表明,研究2组与对照2组化疗性静脉炎治疗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喜辽妥与湿润烧伤膏局部交替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学报成为名刊名栏得益于李亦园先生的鼎力支持

为了支持“人类学者访谈录”创办和发展,展现人类学鲜为人知的一面,拓展人类学受众面,保存、丰富和传承中国人类学学科史料,李亦园先生曾先后接受学报主编徐杰舜教授的两次采访,刊发《人类学要关心人类的未来——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五》(《学报》,2002,2)一文,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学术生命史、学术思考和关怀。同时鼓励自己的弟子也向读者介绍自己的学术历程,翁玲玲教授就曾刊发《人类学释放我的灵魂——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三十五》(《学报》,2005,4)一文。接着李先生还欣然为结集出版的人类学访谈录——《人类学世纪坦言》作序,赞叹该书“引起一时的风潮,也就使广西民院以及其学报更成为人类学民族学以至于其他社会科学界注目的焦点”,[4]认为它是“一部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口述历史’”,有着“记录了中国学者进入人类学领域的转折过程与经历,显示了学者们对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努力,说明了中国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与建构的情况,展示出人类学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努力,阐述了人类学者与其他学科互动的态势,显示了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凸显中国人类学者与国际人类学交流的状况,展现中国人类学者对全体人类未来的关怀”等八项重大意义,“从这些坦率诚恳,翔实道出我国人类学发展的种种情境、意见、观点与评论中既可看到人类学在中国百年发展的成果,也可窥见新世纪人类学在国境内发展的前景”。[3]如今,由徐杰舜教授等主编的“中国人类学口述历史”三部曲《人类学世纪坦言》*由徐杰舜主编的《人类学世纪坦言》于2004年1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人类学世纪真言》*由荣仕星和徐杰舜主编《人类学世纪真言》于2009年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人类学世纪欢言》*由徐杰舜、龙晔生和李晓明主编的《人类学世纪欢言》于2017年6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均已出版,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获得了高度评价,认为“三部曲”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学学术呈现,弥补了传统人类学学术史以学科为中心的桎梏,丰富了人类学学术史的理解维度”,“不仅纪录中国人类学者生命史,而且纪录中国人类学学科史,成为第二种人类学史,成为中国人类学研究者代代传续的宝贵学术遗产”,[5]为中国人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李亦园先生除了鼎力支持《学报》办刊以外,他对这份学报也是厚爱的。这里主要体现在两个细节上。一是,李先生曾把该学报整齐地排放在自己书房最显眼的位置,每每有客来访,先生总会向客人介绍一番。二是,向自己的弟子推荐《学报》,鼓励他们在《学报》发文。从1998年至今,先后有庄英章、黄树民、翁玲玲、赵树冈、简美玲等在《学报》刊文共计十余篇,其中庄英章、翁玲玲二位教授还先后担任封面学者。翁玲玲教授的大作《台湾都会女性的新身体观:以台北市女性为例》(《学报》,2002,4),和主持的2004年第六期主打栏目“女性人类学”曾在学界轰动一时。

为了宣传学报,提高学报的知名度,李亦园先生还专门于2004年9月2日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来自南疆的人类学呼唤》,向广大读者介绍《学报》,称赞该学报“为海内外人类学民族学界颇受注目的学术期刊,这在学术评量标准极为依赖期刊论文的当前学术界,确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在2000年前该刊每年出四期,是属于季刊性,这在学术期刊上已属不易。然而自2000 年后,该刊又改为双月刊,每年出版六期, 而页数也只有增无减,这不能不使学术界的同仁刮目相看了,因为即使是人力物力极为充足的美国人类学会出版的《美国人类学刊》(American Anthropologis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也还是一年出四期的季刊”,认为该学报“自从1995 年第一期发表了乔健教授《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一文之后,似乎已触动了他们对复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责任心”,后又于“1995~1996两年间的各期中共有十篇以上围绕着相关的问题作讨论,因而奠定了该学报发展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现代化研究的热心与呼唤之声”,同时认为学报编辑部“在整体人类学民族学的领域中的开拓也极为用心,从2000 年开始则更着重于每一期都有一个专题称之为主打栏目,至今已有如下专题:中国人类学本土化、钟敬文与民俗学、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依山依水族群研究、历史人类学、世界社会学大会、文学人类学、乡村人类学、都市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等”,他们“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努力探讨如何发展人类学研究,也在实际的行动上企图凝聚不同范围人类学者的向心力”。[3]

罗爹爹和罗四强一起过来的。此刻的阿里已经开始将自己的头使劲地往墙上撞。阿东紧紧抱着他,哭道:“你莫这样!你莫这样!”

[4]李亦园.中国人类学的口述史——《人类学世纪坦言》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李亦园先生亲自参与顾问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创建

中国人类学在费孝通先生等学界前辈们三十余年的精心培育和匠心打造下,学科恢复重建和人才队伍建设到了21世纪初得到了长足发展。可喜的是:拥有人类学教学和科研机构的单位从过去的屈指可数发展为数十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从业梯队,济济一堂。让人犯愁的是:中国人类学严重缺乏学术互动交流的平台。当时已举办了6届的,由费孝通先生主持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中国人类学发展的需要*相关论述见刘冰清,韦小鹏:《中国人类学的学术园地——纪念人类学高级论坛成立十周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更糟的是2001年7月,第六届研讨班胜利闭幕之后迟迟未闻下一届的相关资讯。

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以满足学者们“从更高、更新的层次上讨论和研究人类学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的应用,从更高、更新的层次上讨论和研究中国人类学乃至国际人类学的发展”,[6](P2)时任《学报》执行主编的徐杰舜教授萌生了创设“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想法。2001年9月借着赴台学术交流之机,徐教授将这一想法报告给港台人类学界,当即得到了李亦园先生、乔健先生等十数位学者的支持。返回内地后,徐杰舜教授又根据李、乔二位先生的意见,起草《关于设立“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倡议书》并发给数十家人类学机构。很快得到了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台湾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澳门大学人文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等全国各地的22家高校和学术机构的积极响应。[7]

2002年5月,秉承“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念,以促进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为宗旨的“人类学高级论坛” (Advanced Forum of Anthropology,缩写:AFA)在广西南宁市·广西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前身)宣告成立。因行程安排冲突等原因未能莅临“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的费孝通和李亦园二位先生,会前欣然接受了论坛顾问之聘请,并向大会发来了贺信。二位先生的贺信或许是发一个民间组织之故而长期不为人关注,因此这两份言近旨远贺信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也鲜为人知。

费孝通先生在贺信中云:“在21世纪,随着文化交往的复杂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差异的双重发展,研究文化的人类学学科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目睽睽的情景下,人类学者能为人类、为世界做点什么? ——这成了我们的学科必须细致思考的问题。而这当中有一点是明确的:假如我们的学科,要对21世纪的进程有所帮助、有所启发,那它就需要有一个坚固的学科基础。在我们中国的人类学学科里,这样的基础显然还需要我们去打造,而我们同时却又需要为建造‘和而不同’的世界做贡献。”[8](P3)

李亦园先生在贺信中道:“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人类学研究最佳园地,全国不但有55 个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供比较研究, 即使汉民族文化也因区域广大,人数特多,所以地方性小传统文化的表现特别复杂, 更是难得的研究园地,所以国内的人类学研究实有很灿烂的前景,希望人类学的同工共同努力,人类学要为中国的民族文化而发展,人类学也要关心全人类的未来而存在。”[9](P3)

两位先生写贺信时,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未曾有任何的沟通,但两人的思考和关怀却如此的相近。与其说这两份贺信是祝贺“人类学高级论坛”创立,预祝首届论坛圆满成功,还不如说这是两位先生不约而同地在21世纪之初对中国人类学界提出的殷切希望,和指明了中国人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是一首主张勤劳工作、志不可荒的诗。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是一味警戒世人,而是既同意应该快乐的时候就快乐,只是必须有节制。 这就符合人情,深厚得多。 所谓思深便是如此。

2004年5月李亦园先生莅临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的主旨发言。李先生的这个发言除了引起与会学者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外,还直接促成了中国人类学家就生态环境问题发出中国声音,[10]率先在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呼吁全社会关注生态危机,“摒弃破坏生态的‘制天’取向,恢复和弘扬尊重自然的‘敬天’传统;尊重使‘天人和谐’与文化多样性得以维系的地方性知识和不同的大、小传统;开展世界范围的族群对话,为保护地球家园的生态平衡提供文化生态的坚实根基”,[11](P2)倡导建设“生态文明”,并对外发布“比后来官媒的跟进早了好几年”[12]的《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内容详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引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光明日报》报道了中国人类学家研讨“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所达成的共识;《文汇报》于2004年11月25日全文转载了李亦园先生的主旨发言《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多家媒体的关注——“面对现实世界的问题与危机,人类学所发生的声音总是很独特, 总会产生超出学科自身的影响,总能触动很多‘业外’人士的思想神经,从而引起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人们的关注”,[10]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因在创立初期,“人类学高级论坛”得到了费孝通先生、李亦园先生、乔健先生等中国人类学大师的鼎力支持并担任论坛顾问。时至今日,“人类学高级论坛”已走过16个春秋,脚步遍及南宁、北京、银川、武汉、成都、贵阳、呼和浩特、杭州、重庆、新竹、台中、南投、太原、昆明、西宁等二十余座城市,探讨了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与中国话语、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与黄土文明、人类学与山地文明等学术课题,出版了《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与中国话语》《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与黄土文明》等16部学术专题文集,传播了人类学的理念,增进了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人类学界的互动交流,为推动中国人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追忆李亦园先生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的关爱和支持,以及亲自参与创建并推动“人类学高级论坛”的过往来表达笔者的缅怀之情。

[ ]

[1]徐杰舜.费孝通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李亦园.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由于人才奇缺,中国人类学恢复重建工作举步维艰。为此,费孝通先生联合学界力量创办旨在培养学科队伍,永续学脉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力邀国内外学界名家前来授课。作为研讨班讲员之一的李亦园先生深知,推动中国人类学学科重建和发展,单靠培养后续人才是不够,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当时主打人类学的学刊奇缺。听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主打人类学,开设“人类学专栏”,李亦园先生颇感欣慰并慨然允诺支持学报办刊。

由于有李亦园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厚爱,那时的学报也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如荣获得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名刊、“人类学”名栏、中国百强报刊、中国期刊方阵、中文核心期刊、CSSSI来源期刊等等,《学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刊物,一跃成为在国内外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成为人类学研究领域里许多学者、新人必看的一本期刊。

[5]龙晔生,李陶红.第二种人类学史——以徐杰舜教授“中国人类学者访谈录”为研究对象[J].民族论坛,2015(2).

[6]徐杰舜,周建新.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年卷[C].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mmunication Cable in Islands Power Grid LI Yi,WU Kankan,LIU Lijun,YE Junhua,LIU Zhehao(130)

[7]刘冰清,韦小鹏.中国人类学的学术园地——纪念人类学高级论坛成立十周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8]费孝通.费孝通致人类学高级论坛贺信[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9]李亦园.李亦园致人类学高级论坛贺信[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0]梁枢.麦子·苏美儿·大角鹿[N].光明日报,2004-07-01.

[11]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2]徐新建.以本土连接世界——徐杰舜教授《人类学的中国视野》序[J].文化遗产研究,2017(1).

式(2)中,tRW为反射波的传播时间;d为反射层深度;α为反射层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雷达图像上提取的空气波传播时间;为从雷达图像上提取的土壤波传播时间。

很多图画书研究者都认为,了解图画书的艺术构成,熟悉图画书“符码体系”和“语法规则”,会让读者对图画书的阅读更有效、更深入,对图画书文本的特点和价值更有体会和收获。这提示我们,图画书讲读的内容、方法与策略在相当程度上关联着对图画书艺术的尊重、认识和把握。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图画书具有叙事文学的特征,图画书的讲读既是视觉艺术的讲读,也是文学性质的讲读,图画书的故事、主题、文字表达(无字书除外)仍然是图画书讲读的重点,图画书的讲读与文学作品的讲读一样,首先指向文本所传达的人文的、社会的、人类心理及情感的体验和感受,没有必要也不能单纯指向并着重于图画技术的鉴赏。

 
韦小鹏,廖智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2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