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民族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概述

(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教育注入灵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的振兴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教育是国家与民族进步的关键,教育可以为国家建设提供巨大的知识宝库与大量的人才资源。所以,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瑰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极大丰富了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为音乐教育课程的开发与传授提供灵感与知识源泉。在音乐教育课程进展中,不能忽视音乐文化背景的解读,单纯训练学生的外在演奏与演唱技巧,最终呈现的作品也是缺乏灵魂与精神内涵的。

社区教育的短板是缺乏相应的专业教育人才,更多的教育人才流向学校和相关教育团体。社区在家长教育过程中,没有专门的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开发流程不规范、课程目标不够明确、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没有科学规范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些直接影响了家长教育的延续性和有效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社区基于移动终端的家长教育开展更是少见,导致这种情况的主因就是信息化人才并不直接流向社区。因此教育资源的数量、质量、形式等不能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资源应用推广的宣传力度不够,资源提供方提供的应用支持服务与居民的数字化学习意愿有较大的差距。

比较法视角下德国与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新近发展....................................安斯加尔·奥利 著 范长军 译 06.88

(二)民族音乐文化为教育提供理论支撑,教育为民族音乐文化注入时代鲜活的血液

音乐教育活动顺利进行需要的教材来源于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工作者的劳动。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背景素材,为音乐文化的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强大坚固的基石,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能从研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活动中,发掘有价值的音乐研究课题,有利于提升音乐文化教育的品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音乐素养,通过高层次高品质的教育课程,培养兼具扎实音乐理论与技能的学生。同时,高等音乐教育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音乐理论与课程设置,使学生时刻掌握最新的音乐理念与创新性实用技能。在传播多元文化理念的同时,学生在思想中逐渐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念,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还能坚守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会一味崇洋媚外。音乐文化教育为民族音乐文化增添时代特色的因素,使民族音乐能顺应世界潮流与市场变迁,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文化欣赏需求,这样兼备传统魅力与时代特色的民族音乐才会生机勃勃,拥有长盛不衰的灵魂与生命力。

对照组:共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范围50~76岁,年龄(63.9±7.6)岁;原发心脏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瓣膜性心脏病2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Ⅲ级27例、Ⅳ级14例。

(三)教育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现代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遵循的仍然是欧洲课程体系,偏重于学生声乐技巧的掌握,缺乏本土特色音乐体系建设与课程编排,忽视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片面强调音乐演奏技巧的强化,导致师生在传授与学习过程中,不了解或者不重视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长久以往导致从事音乐学习的学者缺乏对本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用于直接教授音乐课程的教材也缺乏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深入开发与研究,以往的教材重点在于声乐的训练与音乐作品的掌握,缺乏对音乐作品背后故事的详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往往忽视背景文化的传达,最终导致学生对作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演绎作品的过程中,由于不深刻地理解创作者的表达意愿与精神信仰,也就不能完美地向观众表达作品了。虽然近年来,学校教材增加了本民族音乐教材的引进,在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这也得到了许多教师与学生的支持,但是这类教材的质量、数量上相较于传统课程,仍然是稀缺匮乏的;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良好掌握基础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许多贴近学生文化生活的演出或者才艺比拼活动,通常的形式主要是组织学生观看文艺晚会、学院组织文艺汇演、与其他院校进行音乐交流、邀请知名音乐人或民间艺术团体进校表演等等。这些不同于稍显枯燥的理论的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积极性,丰富了文艺业余生活。但是研究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拥有表演出场的机会,部分实践活动局限在少数群体中,加之有些学校只有单一的音乐课堂教学,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不能脱离课堂,深入音乐作品传达的文化内涵的实际地,亲身体验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诸如单纯的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设置,不深入学习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创作环境,终将导致音乐表演与音乐文化基础理念脱节,这也是当代民族音乐文化“失语”的重要原因所在。

(四)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

由于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与精神内涵解读不全面,对于音乐的学习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缺少深入音乐生存与创作的环境,亲身的体会与感受不足,导致学生对音乐文化作品的认同感较低,对民族音乐文化魅力的感知不深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音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优秀的民族音乐从业者,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音乐人才的榜样作用,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高等院校是向社会直接输出音乐人才的摇篮,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学校关于音乐课程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置、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解读以及学生音乐实用技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此将从学校、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入手,详细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LSI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抗体检测试剂盒,有效期至2011年5月,购自上海天之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使用前恢复至室温,对血清样品用样品稀释液进行1:200倍稀释然后取50 μl经稀释后的样品血清加入反应板中(阴阳性对照不用稀释),盖上膜,将反应板放置在37℃下孵育60 min后,用300μl洗涤液洗涤3次拍干,加入50 μl酶标抗体,37℃孵育60 min后再洗涤一次后加入底物显色,10 min后加入终止液,然后在450 nm处测定样品及对照的吸光度值,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对样品血清值进行判断。

(一)学校课程设置缺乏民族音乐特色,教材对本土文化开发研究力度不足,实践课程范围局限性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保驾护航,民族音乐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为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优质的传播场所。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课程相较其他院校的,更加全面系统、具体。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以及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拥有更高的音乐文化素养,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理解更加深刻,更易欣赏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加有意愿培养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积极投身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活动中。

(二)教师单向的教授音乐理论,极大限制学生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热情,教师队伍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储备,专业的民族文化素养不高

针对音乐文化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以更好发挥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

(三)学生缺乏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学习范围局限于本民族音乐,对其他音乐文化存在排斥心理,缺乏创新精神,在音乐文化实践活动中缺乏创作热情与灵感

在音乐课程的传授中,应该加强音乐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普及和推广,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当代音乐世界的变化,掌握音乐文化发展的动向,不能固步自封,守旧刻板,对我国其他民族音乐文化和外来音乐文化都应该秉持一种学习借鉴的心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受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学习,学习其中精华优秀的部分,对于其中不符合音乐文化价值的文化应该及时摒弃,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文化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文化涵养,真正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优秀的创作者与传播者。

多元化强调在共性中彰显个性,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新解读与民族个性的张扬。多元音乐文化教育首先使学生在领略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民族精神,自觉认同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与意义;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脚步加快,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在所难免,在多元文化激进的浪潮中,多元的音乐文化教育既可以保证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彰显自身民族的个性,又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其他文化,取长补短,为己所用,不断丰富发展本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三、音乐教学活动对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路径探究

学校课堂中教师单向向学生讲述乐理知识,只向学生传授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缺乏对作品蕴含的文化背景与内涵解读,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作品表达的含义基础上,在表达作品的过程中,就不会深刻地体会音乐的文化内核所在,就会缺乏感知作品的敏锐度,学生没有学习民族文化的内在驱动力,音乐教学的真正意义与目的就不会实现;目前我国的音乐教师主要接受的是西方的音乐理论体系学习与训练,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系统的学习与深入研究,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自然忽视学生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有些教师甚至潜意识中排斥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将自己所学的西方音乐文化价值观传播给学生,从意识上首先改造学生的音乐价值观。此外,教师的专业素养与音乐文化传承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教师自身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面掌握狭窄,不能全面及时掌握所授音乐课程的知识变迁,对于一些辅助学科如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美学等涉猎不足,缺乏教学目标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应有的知识储备,对于一些实践课程如野外采风、学生自我创作等重视力度不足,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缺乏长久的思量,在教学活动中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教师很难发现与开发有较大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这对于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一)注重音乐文化多样性共存观念的宣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

我国56个民族的文化汇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优劣之分,两者共同丰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但是在音乐教育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对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厚此薄彼”,只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忽视或者不愿学习其他民族音乐文化,潜意识里存在排斥抵触心理。在当代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大环境下,这种狭隘的音乐学习价值观,不利于学生自身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也不利于民族音乐文化之间有效的交流与创新。

(二)创新音乐教学课程,注重提高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加强教材理论与音乐实践活动结合,培养学生建立自主创造与创新音乐思维

对学生音乐文化的传授,应该设置相关介绍音乐文化背景的课程,使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技巧的层面,还应深入了解与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增强对音乐作品与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积极向学生宣传多元音乐文化观念,逐步培养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使学生以开放包容的眼光与思维看待其他民族文化,积极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丰富自己的音乐文化见闻,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学生在学习音乐文化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提升自身音乐演奏技能,丰富音乐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音乐作品的演绎与创作中,能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与感悟,激发他们传播与创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事业中。

(三)注重对教师队伍音乐文化素质的培训,丰富教师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储备,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师是传授音乐文化的主要实践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在音乐文化传承中肩负重大的历史责任与使命。音乐文化教育者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储备丰富的音乐文化背景知识,在授课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向学生讲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与作品创作背景,从自我做起,为学生了解与探究音乐文化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在授课与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其他院校教师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借鉴优秀的教学成果,努力提升音乐教学品质。同时教师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通过不断地学习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不能盲目崇拜西方的音乐理论,轻视本土民族音乐文化,要积极投身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活动中。要有善于发现民族音乐美的眼睛,寻找有价值的民族音乐课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音乐教学课程体系,真正地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活动中。

(四)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推进音乐教育工作的进行,学校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音乐理论与技能兼顾,培养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需要的优秀人才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或者民间艺人的口耳相传,互联网、智能电子产品、多样的媒体媒介为音乐文化传承与教育方式的改革开创新的天地。学校与教师应该将课堂从书本延伸至计算机网络,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时实交流互动,培养学生擅用现代科技进行音乐文化的学习。通过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向大众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扩大民族音乐文化的受众面,增强广大社会民众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资源丰富,交流方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但在线学习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这种背景下,混合学习的概念出现在历史性时刻。所谓的混合式教学结合了传统的学习方法与数字或在线学习的优点。因此,如何利用混合教学法来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超声医学的教学水平。希望通过探索超声医学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新的教学方法。

总结

在多元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依靠良好的学习教育,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文化涵养优秀的、对民族音乐真正热爱的学生以及学校教育足够的重视,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共同努力才能很好地推进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除了外在的各方努力,民族音乐文化自身,也应该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需求,不仅要不断丰富发展自身的内涵,更应该不断变革创新,为民族音乐注入新鲜的血液,在世界的音乐舞台焕发别样的民族魅力与色彩。

参考文献:

[1]李侠斌.浅谈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研究[J].黄河之声,2017,(6):37.

[2]刘显波.高校多元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分析[J].当代音乐,2017,(1):23-26.

[3]周干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研究[J].学术论坛,2016,(10):119-121.

[4]张耀春.浅谈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发展[J].大舞台艺术教育,2015,(8):184-185.

[5]斯雯.学校教育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现状与保护[J].新疆社会科学,2016,(4):118-121.

 
仇博,孙娟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第04期
《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04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