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鲫家系早期生长性能的比较
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 in Qihe river),产于河南省淇河,因其脊背厚度为一般鲫鱼的2倍[1],故又称“双背鲫鱼”。在养殖中发现淇河鲫的生长速度较快,可达到一般鲫鱼的2.5倍,一般鲫鱼个体轻小,重不过500 g,而淇河鲫较大,个体可重达2500 g[2],这是因为淇河鲫为天然的三倍体鱼类,而一般鲫鱼为二倍体鱼类[1]。此外,淇河鲫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接近20%,高于普通鲫、彭泽鲫和白鲫等,氨基酸成份高而全,脂肪含量不到3%[3],因此淇河鲫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
家系选育是目前鱼类育种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由于其具有系谱清晰、可延缓近交衰退、缩短育种年限、选育效果好并可为分子育种奠定基础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4]。家系选育实际是对基因型进行选择,通过对优势基因型的富集,可以将优势性状进行富集[5]。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建立家系,对不同家系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可以选育出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家系,从而培育出养殖新品种。如王炳谦等[6]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G2世代为基础群体,建立了60个全同胞家系,并用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对这60个家系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筛选出8个存活率较高的家系;李伟业等[7]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按一雄配二雌的原则,成功建立了48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和22个父系半同胞家系,为大规模建立红鳍东方鲀家系奠定了基础;陈松林等[8]为筛选快速生长和高雌性家系,建立了22个半滑舌鳎家系,最终筛选出2个生长快速家系,4个生长较快家系,12个生长速度一般家系以及4个生长慢速家系。
只有学校了解企业的生产需求,企业提供学校培育人才的方向,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与实践相互脱节的困境,提高英语教学的时效性及学生的满意度,使学校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建设以商务英语、科技英语第为主体的语言文化服务专业群,努力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专业特色。
目前关于淇河鲫优良品种选育的研究报道较少,现有的养殖品种主要来自于养殖户的自繁,由于淇河鲫种质资源的破坏以及养殖代数的增加,淇河鲫出现了生长缓慢、抗逆性下降和品种混杂等现象,严重影响淇河鲫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拟利用不同地域的鲤雄性群体和淇河鲫群体建立家系,通过对其10月龄生长性能进行测量,初步筛选出一批生长速度较快、变异系数较低的家系,从而为培育淇河鲫新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
本次实验用的亲本分别是超级鲤、河南省水产良种繁育场黄河鲤(简称“良种场黄河鲤”)、河南省黄河鲤鱼良种场黄河鲤(位置位于武陟县詹店镇,故简称“詹店黄河鲤”)、楚楼水库黄河鲤以及淇河鲫。以上4个鲤群体及1个淇河鲫群体在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养殖基地经人工培育和生殖调控在同一时期达到性成熟。
1.2 人工繁殖
待亲鱼生长至繁殖期,对其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采用干法授精的方式,先挤卵子,再挤精子,受精后用滑石粉对受精卵进行脱黏,分家系将受精卵放在孵化桶里孵化,保持孵化桶内水温22℃,适当充氧。
1.3 家系建立
(107)黄羽苔 Xenochila integrifolia(Mitt.)Inoue.杨志平(2006)
仔鱼孵化出膜后,将各个家系放入相同大小的塑料桶中进行养殖,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投喂、水质等饲养条件的一致性。待家系生长至6月龄,从每个家系中抽取50尾鱼苗,用PIT(被动整合雷达标)注射标记,标记后进行混池养殖,当家系长至10月龄时,对所有家系进行扫码测量并记录生长数据。
由于所测量的4个性状之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且体质量为生长选育中的主要指标,因此将体质量作为衡量生长速度的主要指标。把体质量均值处于中间的1号家系作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 2号、5号、7号、10号、11号、13号、18号、22号、26号、27号、29号、32号、33号、34号、35号、36号家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24号家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因此将体质量绝对值较大且差异显著的2号、34号、35号和11号家系定义为快速生长家系,24、29、18和13号家系定义为为生长速度较快家系,体质量绝对值较小且差异显著的33号、32号、7号和10号家系定义为生长速度较慢家系。
1.4 标准化养殖及生长测量
为了能把先进的理念和前沿的新生儿救治技术传授给当地的医护人员,提高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陈正副院长特地在当天下午的授课中主讲了一堂“2016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并现场传授了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在4个鲤群体和1个淇河鲫群体中选择体格健壮、体型良好的个体进行标记作为亲本,设计5种交配方式:淇河鲫♀×超级鲤♂、淇河鲫♀×良种场黄河鲤♂、淇河鲫♀×楚楼水库黄河鲤♂、淇河鲫♀×詹店黄河鲤♂、淇河鲫自交。
1.5 数据分析
2016年3月对淇河鲫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测量的主要指标有体长、体高、体宽和体质量,测量结果见表1,23个家系的体长平均值为6.86 cm,范围在3.70 cm~10.70 cm,体长最长的家系为11号家系;23个家系的体高平均值为2.32 cm,范围在1.10 cm~4.00 cm之间,体高最高家系为35号家系;23个家系的体宽平均值为1.17 cm,范围在0.50 cm~2.90 cm之间,体宽最宽家系为11号家系;23个家系体质量的平均值为 10.90 g,范围在 1.55 g~38.96 g之间,体质量最重的家系为11号家系。通过相关性检测(见表2)发现体长、体高、体宽和体质量这4个性状之间两两相关,其相关性在0.849-0.947之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
2 实验结果
2.1 生长性状比较
将生长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Pearson相关性检测,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均值利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分别在P=0.05或0.01水平上分析其差异性。
本次共建立家系23个,其中1、2、13、14、15、26、27号这7个家系的父母本分别为超级鲤和淇河鲫;5、18、20、22、35号这5个家系的父母本分别为良种场黄河鲤和淇河鲫;10、11、12、29、36号这5个家系的父母本分别为楚楼黄河鲤与淇河鲫;7、32、34号这3个家系的父母本分别为詹店黄河鲤与淇河鲫;24、33、37号这3个家系是由淇河鲫自交获得。
表1 淇河鲫家系生长性能比较(平均值±标准差)Tab1 The growth performance comparisonin Carassius auratus in Qihe River families(Mean±SD)
?
注:以体质量均值为中间的1号家系为对照组,**表示差异极显著,*表示差异显著。
表2 淇河鲫各生长性状相关性比较Tab2 The growth correlation between Carassius auratus in Qihe River families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
2.2 不同家系变异系数分析
对23个家系的变异系数进行分析 (见表3),体长的变异系数在4.59%~17.99%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1.28%;体高的变异系数在6.87%~20.13%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2.56%;体宽的变异系数在9.87%~36.6%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6.81%;体质量的变异系数在 13.41%~63.58%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30.92%。体长的变异系数较小的家系有10、24和29号家系;体高的变异系数较小的家系有5、10、24和29号家系;体宽的变异系数较小的家系有5、24、29和36号家系;体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小的家系有10和24号家系。体长、体高、体宽、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小的家系均为24号家系。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拓展性课程建设成为基层学校深化课改的重点工作之一.教研组响应政策,着手开发本校特色的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内容,在实践中,资源问题成为难点问题,如何建设资源库及共享资源库成为本课题研究面临的现实问题.
表3 不同家系各性状的变异系数Tab3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 of each character in different families
?
?
3 讨论
家系选育是一种常见有效的选育方法,目前国内外在多种鱼类育种方面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1]。罗伟等[9]通过对34个P4代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家系体质量之间差异极显著,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说明通过大规模建立家系可以筛选出生长性状较好的家系;廖愚等[10]通过对71个广西鲤鱼家系进行生长比较,最终筛选出了2个体型较长、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较大选育潜力的家系;王兰梅等[11]分析了福瑞鲤家系在不同养殖阶段的生长差异,发现福瑞鲤不同月龄的体质量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对家系早期的生长选择是有必要的,通过对家系生长性状的早期选择可以降低选育成本,提高选育效率。本研究筛选的生长快速家系和变异系数较低的家系为培育淇河鲫养殖新品种提供了候选家系。
参考文献
[1]李学军,刘洋洋.淇河鲫研究进展与开发策略[J].淡水渔业,2012,42(6):93-96.
[2]朱日同.淇河鲫鱼无公害养殖技术[J].河南水产,2008(2):9-10.
[3]高春生,范光丽.淇河鲫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定[J].淡水渔业,2006,36(5):33-36.
[4]李学军,胡灿灿,王磊等.鱼类家系选育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6,35(1):81-86.
[5]孙效文.鱼类分子育种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6]王炳谦,姜再胜,户国等.虹鳟(Oncorhynchusmykiss)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抗病力遗传参数估计及其抗病家系筛选[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9):120-126.
[7]李伟业,马爱军,王新安等.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选育家系构建与早期标准化培育[J].海洋与湖沼,2013,44(4):944-952.
[8]陈松林,李仰真,张静等.半滑舌鳎快速生长及高雌性家系的筛选[J].水产学报,2013,37(4):481-488.
[9]罗伟,甘西,敖秋桅等.吉富罗非鱼选育系生长性能的评估[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11):2758-2762.
[10]廖愚,陈子桂,王培培等.广西鲤鱼选育F2代家系育种效果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790-1794.
[11]王兰梅,朱文彬,董在杰等.福瑞鲤选育家系不同养殖阶段的生长差异分析[J].南方水产科学,2017,13(1):43-49.
上一篇:池塘养殖小龙虾试验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