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称引孔子考论
孔子问题是两汉以来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自先秦开始,孔子的形象就被诸子不断地塑造和变形。到了两汉时期,汉赋称引孔子,则可以说是孔子形象进入中国文学的视域。《汉志·诗赋略》共著录赋家78人,赋作1004篇,其中汉代赋家共73人,汉代赋作共940篇。汉赋流传至今,佚失大半,存留200篇左右①。汉赋称引孔子凡三十七见,其中称“仲尼”者十二见,称“孔子”者四见,称“夫子”者三见,称“孔丘”者一见,称“孔氏”者五见,单称“孔”者两见,与他人合称者凡八见,称“圣人”者一见,称“素(王)”者一见。
按照《白虎通·姓名》的说法,古人取名有“旁其形者”“孔子首类丘山,故名为丘”。《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白虎通·姓名》又云:“或旁其名为之字者,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若名‘赐’字‘子贡’,名‘鲤’字‘伯鱼’。”②古人名、字相配,孔子既名丘,故字仲尼。上古之人,有名而无号,故孔子亦无号③。
一、汉赋称引孔子之法以见尊孔观念
古人有名有字。《白虎通·姓名》曰:“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纪,尊事人者也。”凡人自称皆名,是自纪以尊人之义。又云:“人所以有字何?所以冠德明功,敬成人也。”④凡男子冠而有字,他人称之以尊其成人。《仪礼·士冠礼》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郑玄注曰:“冠,成人益文,故敬之也。”⑤男子冠礼成,他人称“字”以示尊敬。《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冠而有字。”《礼记·檀弓上》又曰:“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孔颖达疏云:
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至五十耆艾转尊,又舍其二十之字,直以伯仲别之,至死而加谥。……《士冠礼》二十已有“伯某甫、仲叔季”,此云“五十以伯仲”者。二十之时,虽云“伯仲”,皆配“某甫”而言。五十之时,直呼伯仲耳。⑥
凡人出生三月即有名,但男子要到二十岁行“冠礼”后才会有“字”。“冠字”意味着有为人父之道,所以“冠而加字”是让朋友不再称呼其名而称呼其“字”以示尊重,其实”冠礼”也就是“成人之礼”。关于《仪礼·士冠礼》所谓“伯某甫、仲叔季”,唐人贾公彦疏曰:
二十冠时与之作字,犹孔子生三月,名之曰丘,至二十冠而字之曰仲尼。有兄曰伯,居第二则曰仲。但殷质,二十为字之时,兼伯、仲、叔、季呼之;周文,二十为字之时未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故《檀弓》云“五十以伯仲,周道也”。是呼伯、仲之时,则兼二十字而言,若孔子生于周代,从周礼呼“尼甫”,至五十去“甫”以“尼”配“仲”而呼之曰“仲尼”是也。⑦
殷礼“二十为字”,其字可与“伯、仲、叔、季”兼而呼之;周礼二十为字之时尚未呼伯、仲,至五十以后可以与“字”兼呼。孔子从周礼。孔子字尼,排行第二,故称为仲尼。贾公彦说“(孔子)从周礼呼‘尼甫’,至五十去‘甫’以‘尼’配‘仲’而呼之曰‘仲尼’”。由此可见,“仲尼”是一种尊称。例如《论语·子张》:“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⑧子贡称孔子为“仲尼”,且以“日月”比德孔子,赞美尊敬之意自见。
汉赋称引孔子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称如“仲尼”“孔子”之类,二是合称如“孔墨”“孔老”之属。汉赋单称孔子者,常常与孔子删定“六经”或者与弘扬儒家礼乐相关,赋家往往有意突显孔子的儒家身份。汉赋称孔子为“仲尼”者凡十二见,是汉赋中称引孔子最为常见的一种称呼。汉赋称“仲尼”者,除表示对孔子的尊敬之外,往往还喻示了孔子的儒者身份。聊举数例如下:
(1)昔仲尼之淑圣兮,竟隘穷乎陈蔡。(刘歆《遂初赋》)
(2)公旦道行,故制典礼以尹天下,惧教诲之不从,有人之不理。仲尼不遇,故论六经以俟来辟,耻一物之不知,有事之无范。(张衡《应间》)
(3)仲尼敕元意,素道信,而不疑友四子,于载师道、王道,圣以自所谓在富而好礼,命世之雄儒也。(刘梁《七举》)
(4)仲尼思归,《鹿鸣》三章。(蔡邕《弹琴赋》)
孔子穷厄乎陈蔡,绝粮不得食,仍有“君子固穷”之叹,可见孔子守道之坚贞,故刘歆《遂初赋》称引孔子为“仲尼”,并赞其为“淑圣”。张衡《应间》认为孔子周游列国,说七十二君而不遇,遂退而删定“六经”以待后世君主。这里的孔子显然是一位儒者。刘梁《七举》赞孔子为“命世之雄儒”。蔡邕《弹琴赋》言孔子初欲行其道于天下,终不见用,遂归鲁国删定《诗经》。
汉赋称“孔子”“孔氏”“夫子”者亦多与《论语》相合,以示尊敬之意,且同样凸显了孔子的儒者身份。例如:
上引《幽通赋》取辞《论语》。《文选》李善注引曹大家曰:“(颜渊、冉伯牛)二子居中履和,庶几圣贤,然渊早夭,伯牛被疾,俱不得其死也。”㉕《汉书·叙传》颜师古注:“曰中和之道可以庶几免于祸难,而颜回早死,冉耕恶疾,为善之人又不得其报也。”㉖桀溺认为孔子为避人之士,未可与安身。自谓避世之士,招子路从己而隐(《论语·微子》)。子路不从桀溺隐退而从孔子用世,终不避慆慆之乱而殒身于世祸。《礼记·檀弓上》:“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孔子伤子路而不食肉酱,班固谓“虽覆醢其何补”,一方面对子路的遭遇颇为惋惜,另一方面也客观上呈现了孔子坚守儒家之道的精神。《答宾戏》言主宾答难。宾有圣哲处世当随机应变以取富贵之论,主人则以为君子不在乎一时荣辱,只要能去侈心,笃志于道,就能树立不朽的声名。“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言孔子、墨翟游说列国,每至一处,灶未烧黑,席未坐暖,又急急他去。圣哲的这种“栖栖惶惶”、不暇安居的生活受到了“宾”的质疑和责难。主人因引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句予以反驳,又将孔子与“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并举,表达了对孔子不贰于道,终作《春秋》以不朽的精神的称颂。崔骃《达旨》“暴智耀世,因以干禄,非仲尼之道也”,也表达了对孔子“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气节的赞美。
(1)a.孔子作《春秋》,几君子之前睹也。(扬雄《解难》)
b.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
(2)a.但愿周公,好以窈窕,防微诮渐,讽谕君父,孔氏大之,列冠篇首。(张超《诮青衣赋》)
b.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论语·子路》)
冯衍出身于经学世家,《后汉书·冯衍传》载:“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通群书。”㉘《后汉书》本传载冯氏言论引经据典,除《诗经》外又于《周易》《左传》多所娴熟。冯衍既为儒者,何以“孔老”并称而将孔子道家化呢?按《后汉书·冯衍传》云:“建武末,上疏自陈……书奏,犹以前过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赋。”㉙所作赋篇即《显志赋》。此赋有“自论”以明其作赋之旨。作者在“自论”中说“与道翱翔,与时变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显然,冯氏思想倾向于道家。所谓“松、乔”是指传说中的古仙人赤松子和王子乔,属道家一流人物。上引“离尘垢之窈冥兮,配乔、松之妙节”说的正是赤松子和王子乔能脱离尘土和污垢,有高蹈出世之意。於陵子事见《列女传》。传载:於陵子终贤,楚王欲以为相,使使者往迎之。子终出谢使者,遂与妻俱逃而为人灌园㉚。显然,於陵子也为道家人物。冯氏将孔子与老聃、庄周、於陵子、赤松子、王子乔等道家人物并论,其用意不在于借孔子以宣扬儒家精神,而是将孔子纳入道家一流,借以抒发自己不得志而思隐退的道家思想,正如赋文所云“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此种用意还可以从《显志赋》所引《论语》文字窥其一斑,聊举数则以资佐证: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扬雄《解难》称“孔子”以美其作《春秋》而开前人先河,《论语·子罕》则称“孔子”博学以称其大。张超《诮青衣赋》称“孔氏”列《关雎》于《诗经·国风》之首以示劝诫之旨,《论语·子路》子路以弟子称其师孔子为“孔氏”以示尊敬。班彪《北征赋》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取义于《论语·卫灵公》和《论语·述而》,赞扬孔子固穷然而不失气节,仍守儒者本分,仍能游于儒家艺文的品格。《论语·微子》中子路尊孔子为“夫子”,而荷蓧丈人为道家一流人物,他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当不上“夫子”之称,恰好从反面证明了“夫子”的儒家身份,而“夫子”则是儒家徒对孔子的尊称。
汉赋单称“孔”者凡两见:
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班固《幽通赋》)
若乃伯夷抗行于首阳,柳惠降志于辱仕,颜潜乐于箪瓢,孔终篇于西狩,声盈塞于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班固《答宾戏》)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促进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班固《幽通赋》所称引的孔子乃熟习儒家礼乐的孔子。《韶》,舜乐名。《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样一位痴迷于《韶》乐的孔子当然是儒家徒的孔子。《左传》载鲁襄公十四年春,狩大野,获麟,孔子见而以为其道不行。于是“(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史记·孔子世家》)。这既是司马迁以为孔子作《春秋》之一证明,也表明了孔子的身份所属。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其中,研究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4.6±5.2)岁,病程1~5年,平均(2.6±0.4)年;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44.9±5.1)岁,病程1.5~4.5年,平均(2.5±0.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盗跖》出自《庄子·杂篇》,或为庄子后学所作,大约是《庄子》33篇中批评孔子最为严重的一篇。此篇作者对孔子深怀恶意,借盗跖之口以诋孔子,故直呼孔子之名为“孔丘”,且詈孔子为“巧伪人”。在汉赋中,直呼孔子之名者仅有一例:
嘉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贵玄;德与道其孰宝兮?名与身其孰亲?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冯衍《显志赋》)
《显志赋》与《庄子·盗跖》立意不同。冯氏《显志赋》虽然也称“孔丘”,但作者“嘉”其能知天命以与“老聃贵玄”并称,显然《显志赋》称引孔子为“孔丘”并非贬称。在《论语》中也有称“孔丘”的,如:
进中学以后,我自己没有零花钱,我就想,是不是可以把上学的车钱省下来,拿去买书?第一次从学校走回家,我用了3个小时。一路走回来,很远,但是省下了3毛9分钱。这样一个星期一个来回可以有7毛8分钱,一个月下来就有几块钱,我就可以到书店里买我喜欢的书。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论语·微子》)⑫
分离富集操作及相关环节分别使用到了SB5200DT型超声波清洗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HS-25型酸度计(上海虹益仪器仪表有限公司),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亿通电子有限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ZG-303A型纯水制备仪(成都唐氏康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实验设备。
作为隐逸之士的长沮、桀溺显然与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道义不合,故直呼其名孔丘,实为不敬。至于子路代孔子与长沮言,故不避讳,直呼孔子之名以示谦恭。由此可知,在特殊场合里可以不避尊长之讳。《显志赋》称引孔子为“孔丘”者,并无恶意,且美其德,与长沮、桀溺讥诮孔子之意并不相同。不过,《显志赋》所称引的孔子已经具有了道家徒的特征。
汉赋以合称称引孔子者有“孔墨”“孔老”“孔昊”“周孔”“孔孟”等,孔子因而具备了与其合称者所具有的某些品格。聊举数例如下:
(1)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枚乘《七发》)
(2)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司马相如《美人赋》)(张衡《归田赋》)
(3)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群龙之所经。朝贞观而夕化,犹喧已而遗形。(班固《幽通赋》)
(4)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1)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重力异常和重力梯度球体模型进行研究,并应用不同模型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良好。
根据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含煤地层地下水位整体呈北部高,最南部高,中间低的趋势(图5),含煤地层地下水主要从北部自东西两侧向中间汇集再流向南部,同时最南部水位也较高,地下水自最南部流向水位最低处。地下水径流特征有利于煤层气自东西向中部聚集,自南北向中部富集,与井田煤层气的分布特征基本吻合。钻孔单位涌水量0.003 2~28.070 0 mL/(s·m),富水性极弱,起到水力封闭和封堵的作用,是8号煤层在整个井田煤层含气量均较高,平均达到18.6m3/t的重要原因。
(5)旁徨纵肆,旷敞罔,老庄之概也。温直
扰毅,孔孟之方也。(马融《长笛赋》)
枚乘《七发》以“孔老”并称,可见孔子已然染上了道家色彩,连孟子也俨然是一位道家徒了。司马相如《美人赋》以“孔墨”并称,歌颂孔子闻鲁君受齐之美女而去鲁,以及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的品格。这里的孔子和墨子一样被渲染成了“非乐”主义者,又具有了墨家徒的味道。至于“孔昊”“周孔”“孔孟”并称,孔子的儒家身份自不待言。班固《幽通赋》以“孔昊”并称,“昊”指太昊伏羲氏。《文选》李善注曰“自伏羲下讫孔子,经纬天道备矣”,对孔子的赞美可谓溢于言表。张衡《归田赋》以“周孔”并称,再与“老氏”对举,可见真正儒家之孔子。马融《长笛赋》以“孔孟”合称,并与老庄对举,亦可见儒家孔子之德。《文选》吕延济注曰:“温柔正直,优柔弘毅之声,孔子孟轲之德比也。”⑬
汉赋称引孔子最高的赞美是“圣人”和“素(王)”。
包装对园艺产品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机械损伤;减少产品水分蒸散,防止萎蔫,有的还可起到自发气调的作用。包装有大包装、小包装两种。
(1)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班昭《东征赋》)
(2)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素文信而底麟兮,汉宾祚于异代。(班固《幽通赋》)
班昭《东征赋》称孔子为“圣人”,明天下无道而使孔子困厄于匡地;班固《幽通赋》尊孔子为“素王”,汉儒认为孔子修《春秋》,是代表王者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故称孔子为“素王”,称《春秋》为“素文”。《汉书·叙论》颜师古注曰:“孔子作《春秋》,素王之文,有视明礼修之信,而致麟。”《文选》李善注引《春秋纬》:“麟出周亡,故立《春秋》,制素王,授当兴也。”⑭孔子的“圣化”已达到极致,已经是谶纬化了的孔子。
二、汉赋称引孔子以见其儒者形象
不同的赋家在称引孔子时呈现出不同的形象。纵观汉赋创作,孔子被赋家称引时所呈现的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儒者与道家徒两类形象。作为儒家的孔子,其形象较为丰富,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删定“六经”的孔子
两汉尊儒术,又是经学昌明与极盛的时代,且汉人笃信“孔子删定六经说”,尤以汉经今文学派为代表。受汉代经学影响,孔子被赋家称引时常以儒者形象出现,且常与其“删定六经”有关,所以孔子以儒家学者形象在汉赋中呈现的情形并不少见。比如蔡邕《弹琴赋》:“仲尼思归,《鹿鸣》三章。”说的是孔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而知其终不用也,遂归而整理《诗》篇,教育弟子,为修礼乐。扬雄《解难》:
(1)是以宓牺氏之作《易》也,绵络天地,经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然后发天地之臧,定万物之基。
(2)孔子作《春秋》,几君子之前睹也。老聃有遗言,贵知我者希。
昔仲尼之淑圣兮,竟隘穷乎陈蔡。彼屈原之贞专兮,卒放沉于湘渊。何方直之难容兮,柳下黜出而三辱。蘧瑗抑而再奔兮,岂材知之不足?扬蛾眉而见妒兮,固丑女之情也。
将酿造好的猕猴桃酒放入5 L橡木桶中,橡木桶用专用木塞密封,放入 15 ℃恒温箱中避光陈酿。取样和测定时缓慢打开塞子,将探头缓慢放入分别测定上层、中层和下层指标,并取平均值,然后缓慢插入吸管,分别在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吸取约10 mL酒液,合并后作为检测样品。
又如班固《两都赋》曰:
(1)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于孔氏,列于《诗》《书》。其义一也。(《两都赋序》)
(2)今论者但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讲羲文之《易》,论孔氏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汉德之所由。(《东都赋》)
皋陶为舜臣,作歌颂虞舜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尚书·虞书·益稷》)奚斯为春秋鲁公子,“新庙奕奕,奚斯所作”(《诗经·鲁颂·閟宫》)。班固认为“皋陶之歌”与“奚斯之颂”均为孔子采集而编入《诗经》和《尚书》的。《文选》李周翰注亦曰:“皋陶,舜臣也;奚斯,鲁公子。咸作歌颂,以美国风。及孔子修《诗》《书》,并采而列之。”⑮班固《两都赋》主张定都洛邑,反对都城西迁,故作者批评持都城西迁论者徒知死读圣贤之典籍如《书》《诗》《易》《春秋》等,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可见汉大赋以纯正儒家身份称引孔子的取义倾向。
(二)“克己复礼”的孔子
汉赋称引孔子时常以“克己复礼”的形象呈现于赋作中。“克己复礼”一语见于《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⑯
在汉赋创作中,赋家往往称引《论语》“克己复礼”之语以表达对当世时风的讽谏。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作者表达了一种虽仿效圣贤孔子克己复礼而生不逢时,终于落拓无为的愤慨之情。汉代赋家对孔子“克己复礼”形象的构建多体现在大赋中。张衡《二京赋》曰:
遵节俭,尚素朴,思仲尼之克己,履老氏之常足。将使心不乱其所在,目不见其可欲。(《东京赋》)
上引赋句取义于《论语·颜渊》。“仲尼之克己”取义与“克己复礼为仁”相合;“将使心不乱其所在,目不见其可欲”取义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相合。作者引此文之意在于以孔子为榜样而讽谏君主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张衡以赋家之笔铺陈西京的浮靡奢华,然后言东京的素朴节俭,盛赞东京合乎儒家礼制,有孔子“克己复礼”之风尚。另外《东京赋》有“冠华秉翟,列舞八佾”;“夫君人者,黈纩塞耳,车中不内顾”等礼制之语。“黈纩塞耳”是以棉球塞耳之意,仍是取义于“非礼勿听”之义。“车中不内顾”语出《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⑰《论语·乡党》多记录孔子平素的行为举止,《东京赋》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言行,其目的正在于以孔子“克己复礼”形象为标榜而劝人恪守礼制。这种用意在班固《两都赋》引《论语》时也有呈现:
克己复礼,以奉终始,允恭乎孝文。宪章稽古,封岱勒成,仪炳乎世宗。案《六经》而校德,眇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而帝王之道备矣。(《东都赋》)
章学诚曰:“周道尚文,幼名冠字。故卑行之于尊者,多避名而称字,故曰字以表德。”⑨正与《颜氏家训·风操》所言“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⑩之意相合。对于尊者,多称其字而避其名。然而古人在写作时往往对君主、尊长又不加避讳。如《礼记·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礼记·玉藻》也说“教学临文不讳”。当然,如果是有意直呼其名,往往表达了说话者对被称呼者的敌意或蔑视。例如《庄子·盗跖》写孔子拜见盗跖欲行说教:
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陈金石,布丝竹,钟鼓铿鍧,管弦烨煜。抗五声,极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武》备,泰古毕。(《东都赋》)
结果显示,铁皮石斛匀浆液对三种病原微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对绿色链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弱。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铁皮石斛匀浆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色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5%、2.5%和10%,其结果与纸圆片抑菌实验的测定结果一致。这表明服用铁皮石斛确实有抑制部分病原微生物、强化免疫力的作用,尤其对维持肠道健康有益。
班固《东都赋》引《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之语以美颂汉文帝节己复礼,奉承终始,能行恭信之道。又“《雍》彻”“八佾”“《韶》《武》”等语皆见于《论语·八佾》。《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邢昺疏曰:“《雍》,《周颂》臣工篇名,天子祭于宗庙,歌之以彻祭。”⑱《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八人为列,八八六十四人。”⑲《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⑳“《雍》彻”“八佾”“《韶》《武》”皆天子之礼乐,而鲁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僭越天子之礼,是以孔子批评之。班固《东都赋》加以称引,以孔子“克己复礼”之品格比况东汉君主,歌颂东汉天子能遵守儒家之礼,行王者之道,而借此批评西都诸人不守君臣之道而有违礼制。正是因为班固创作《东都赋》有崇礼的用意,所以对孔子“克己复礼”的精神和形象加以利用而敷衍其文。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安建中,洪 蕾,乔世刚,等(2·111)
(三)处穷困而不改其志的孔子
汉代赋家多称引孔子以表现其虽处穷厄犹不改其志的人格形象,这是与儒家有志于道的精神品格相一致的。比如班彪《北征赋》:“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此赋句取辞于《论语》。“夫子固穷”引自《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㉑“游艺文兮”引自《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㉒“乐以忘忧”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㉓《北征赋》引《论语》赞美孔子对道的坚守,虽穷而不改其志,犹志于道德,依于仁义。班彪是一位正统的儒家,“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㉔(《后汉书·班彪传》)。赋家也因此借孔子精神以自喻。班昭《东征赋》:“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也刻画出了一个穷困潦倒而坚守其道的孔子形象。刘歆《遂初赋》:
扬雄将孔子与伏羲、文王并列,美其“错象”而作“彖辞”,“发天地之臧,定万物之基”。显然,扬雄认定孔子为《易》彖辞的撰写者。又言孔子作《春秋》发前人所未有,将《春秋》的著作权归于孔子。
刘歆以孔子与屈原、柳下惠、蘧瑗三人并举,表达了对孔子虽遭穷厄不改其志的坚贞品格的赞颂,也借以抒发自己空怀才智竟不能用的愤懑。作为汉赋大家的班固写作大赋《两都赋》,既表现出儒家知识分子对主流意识形态依附的自觉性,也表现出班固以赋抒写当世而投身社会政治活动的主动性。同时,班固也创作了一些小赋,表达了一种与大赋完全不同的情怀取向。在这些小赋里班固称引孔子就与《两都赋》中的“克己复礼”的孔子形象有所不同。例如:
(1)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溺招路以从己兮,谓孔氏犹未可。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陨身乎世祸。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班固《幽通赋》)
(2)(宾戏主人曰)是以圣哲之治,栖栖惶惶,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主人答曰)是故仲尼抗浮云之志,孟轲养浩然之气,彼岂乐为迂阔哉?道不可以贰也。
(主人答曰)若乃伯夷抗行于首阳,柳惠降志于辱仕,颜潜乐于箪瓢,孔终篇于西狩,声盈塞于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班固《答宾戏》)
支付宝IoT事业部总经理钟繇介绍,刷脸支付产品“蜻蜓”的体积只有原来自助刷脸机具的十分之一,即插即用,也不用改造商家ERP系统。但同时,它在刷脸技术上更为先进:采用了3D结构光摄像头,更快更准;升级了智能引擎,在常去、熟悉的环境下,用户无需输入手机号码即可完成付款。
梁竦《悼骚赋》:“彼仲尼之佐鲁兮,先严断而后弘衍。虽离谗以呜邑兮,卒暴诛于两观。”孔子为鲁摄相,治理鲁国先严厉后宽宏,曾遭到谗言,然而仍然以“五恶”之名诛杀了少正卯㉗。可见孔子作为一位严厉执法者的形象而受到梁竦的赞扬。
三、汉赋称引孔子以见其道家徒形象
虽然汉赋创作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但某些小赋称引孔子时常常与道家人物并称,从而赋予孔子道家徒的精神品质。枚乘《七发》云:“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枚乘处汉文帝之时,朝廷重“黄老”而轻儒家,故而将孔、孟与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之伦并举,不加区别,皆以为“要言妙道”。赋文以“孔老”合称,赋予了孔子道家徒的气味。又如冯衍《显志赋》自序云:“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这里的孔子已经道家化了,成为与老子、赤松子、王子乔道家一流的人物。关于孔子的道家化倾向在赋作中有更为明确的体现:
诵古今以散思兮,览圣贤以自镇。嘉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贵玄;德与道其孰宝兮?名与身其孰亲?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夫庄周之钓鱼兮,辞卿相之显位;于陵子之灌园兮,似至人之仿佛。盖除约而得道兮,羌穷悟而入术;离尘垢之窈冥兮,配乔、松之妙节。惟吾志之所庶兮,固与俗之不同。(冯衍《显志赋》)
(1)抑尘和防尘措施。在煤炭、矸石或其他干物料的贮、装、运、破碎、筛分过程中,采取产尘较少的工艺和设备,并采用适当的抑尘和防尘措施。如精煤贮存用圆筒仓代替精煤露天贮煤场;设置挡风抑尘墙,封闭转载点以及在原煤储煤厂安设喷水装置,严格控制喷水量。
(3)a.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班彪《北征赋》)
式中,N为某一类型粒子在模拟体系中的数量,t为模拟演化时间,ri(0)和ri(t)分别表示粒子i在0时刻与t时刻的位置矢量.
(1)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⑪
(3)浮江河而入海兮,泝淮济而上征。(《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上引赋句皆取义于《论语》,作者借此表达一种既然不能有所为,不如归隐的无为思想。(1)作者引楚隐士接舆所歌表达了圣贤已去既不可挽留,而未来贤哲也不可预期的退隐思想;(2)作者反《论语》“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之意而用之,表达了“愿横逝而无由”的无为之思;(3)化用《论语》“道不行”而“乘桴浮于海”之语以表达作者的归隐之志。作者化用《论语》语句而表达其无为退隐之志,可见作者有意将《论语》进行道家化阐释的意图。或许作为先秦诸子的“原始”孔子本身就具有某些与道家相似的观念,所以才能被汉代赋家加以利用以完成道家化的孔子形象塑造,因此也就造成了作为先秦诸子之一的孔子所具有的“原始”多元形象与后来被圣化的单一孔子形象有所不同。又如班彪《览海赋》曰“悟仲尼之乘桴,聊从容而遂行”,取义与冯衍《显志赋》相同。
蔡邕《释诲》将孔子塑造成遗世高蹈的形象来表达自己退隐守道的思想。《释诲》曰:
(务世公子曰)故伊挚有负鼎之衒,仲尼设执鞭之言,甯子有清商之歌,百里有豢牛之事。夫如是,则圣哲之通趣,古人之明志也。今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
(胡老曰)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石门守晨,沮、溺耦耕;颜斶抱璞,蘧瑗保生;齐人归乐,孔子斯征;壅渠骖乘,逝而遗轻。夫岂傲主而背国乎?道不可以倾也。
《释诲》表达了蔡邕想用世而怨其不为世所用的愤世心态,因为不为世用所以有隐退之思。赋作开篇即表明自己“闲居玩古,不交当世”的隐世思想,然后借“胡老”应答“务世公子”之责难以明其志。“务世公子”以孔子、伊尹、甯戚、百里奚四人的言行劝告“胡老”积极用世。“仲尼设执鞭之言”取辞于《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㉛,表达了孔子积极用世之志。“务世公子”引用《论语》之意正是为了鼓励“胡老”放弃“安贫乐贱,与世无营”的思想而积极进取。而“胡老”却将孔子归于“石门守晨”“长沮”“桀溺”“颜斶”“蘧瑗”诸隐士之列以明其无为之志。又引“齐人归乐,孔子斯征”和“壅渠骖乘”的事典以赞美孔子抛弃世禄而“逝而遗轻”的退隐者品格。“齐人归乐,孔子斯征”出于《论语·微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㉜孔子本来是在朝为官的,但季桓子好色而不理朝政,不可与言遂不与言,孔子去鲁。“壅渠骖乘”的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史载孔子居卫,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壅渠参乘,孔子为次乘,招摇过市。孔子丑之,于是去卫。
其实,孔子退隐的思想在《论语》中并不少见。例如《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㉝《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㉞这也许说明先秦儒家的孔子与道家思想在某些层面上本就有所相通,也说明汉代赋家在称引孔子时除利用其儒者形象之外,也保留了某些先秦“原始孔子”的品格。
注释:
①今人所编汉赋总集有两种:一为龚克昌等人编《全汉赋评注》(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初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再版)。全书共收录汉赋75家,有赋203篇,其中存目者25篇,收录赋家自陆贾始,终于祢衡。另一种为费振刚等人编《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共收录汉赋91家,有赋319篇,其中存目者39篇,收录赋家自陆贾始,终于张昇。费书所录郦炎、阮瑀、潘勖、徐幹、繁钦、杨修、王粲、陈琳、刘桢、应玚、丁仪、丁廙、丁廙妻、崔琰、刘宏、刘协、张昇诸人赋作117篇为龚书不录。
②④[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11、415页。
③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繁称》中说:“夫上古淳质,人止有名而已。”(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4页)
⑤[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⑥⑦⑱⑲⑳[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86、958、2466、2465、2469页。
⑧⑫⑯⑰㉑㉒㉓㉛㉝㉞[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2、184、131—132、122、161、94、87、106、163、96页。
⑨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4页。
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98页。
⑪[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991页。
⑬⑭⑮㉕[南朝梁]萧统:《文选》(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2008年版,第270、224、22、221页。
㉔㉘㉙[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 1965 年版,第1329、962、983—985页。
㉖[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17页。
㉗所谓“五恶”是指“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关于孔子诛少正卯一事,唐宋以降,至于明清众多学者疑之,清人阎若璩、崔述、梁玉绳、江永等皆有考证,论其非为史实。然汉赋既为文学作品,以虚构之人事纳入赋作,不过言其志而已。
㉚[清]王照圆:《列女传补注》,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版,第90页。
㉜汉赋多载孔子闻季桓子受齐女乐而去鲁的事典。例如,司马相如《美人赋》:“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张超《诮青衣赋》:“鲁受齐乐,仲尼逝矣。”
上一篇:论“词衰于元”与元词风貌
下一篇: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