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导向、外部知识搜寻与科技创新绩效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攻坚时期,制度和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创业环境呈现高度不确定性,使我国的创业活动有别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需要针对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创业企业的活动规律进行专门研究[1]。而作为科技创业企业,创业和高科技两个因素使其比一般企业面临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此也面临着更高的创业失败率以及巨大的创新压力,与此同时科技创业企业的创新水平将直接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创业主体投身于战略新兴产业行列并创办了科技创业企业,如何有效提升科技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始终是我国“双创”领域的研究热点。
科技创业企业进行创新所需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2],根据知识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知识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和保障,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战略资源。由于面临着“新创弱性”以及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双重约束,科技创业企业内部缺乏创新知识,能否在企业外部搜寻到相关知识以满足创新活动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则成为关键,外部知识搜寻也成为促进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的关键行为[3]。但是环境的奈特不确定性降低了科技创业企业对外部环境信息的审视与判断的准确性,也加大了精准识别、搜寻、获取所需知识技术等资源,以及准确快速地制定理性的创业战略决策的难度[4]。这时,创业者只能着眼于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即遵循“摸着石头过河”思维的手段导向。基于此,美国学者Sarasvathy博士于2001年正式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因果推理的效果推理理论[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向。该理论强调在较高不确定环境下,创业企业应从已有的资源或手段出发,通过低成本的不断试错,搜寻外部的反馈信息,并据此推测将采取的行动以及可能的效果,并创造新价值[6]。
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作为创业企业外部知识搜寻前因变量的战略导向主要有市场导向、学习导向[7]以及创业导向,缺乏手段导向作为外部知识搜寻前因变量的相关研究,作为需要积极跨越企业边界搜寻外部知识的科技创业企业,手段导向是否适合于创业情境下的外部知识搜寻活动呢?外部知识搜寻在手段导向对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呢?文章在回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试图对手段导向对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不仅能丰富手段导向理论的相关研究,而且对于指导创业领域外部知识搜寻活动的开展进而提升创新绩效可以提供实践指导。
一、相关研究评述和研究假设
1.手段导向的研究述评
相对于成熟企业,创业企业的两个典型特征是:内部面对各种资源短缺以及“新创弱性”;外部面临奈特不确定的创业决策情境,而传统的遵循目标导向的因果推理逻辑要先设定目标,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实现目标,因此在解释创业企业遇到的问题时就遇到很多障碍,创业者需要依据与成熟企业管理者不同的决策逻辑来进行创业决策。Sarasvathy教授于2001年提出的效果推理理论,其强调的手段导向与目标导向是相区别的[7],该理论认为对于不可知的未来,应强调控制而非预测,通过创业者与外部创业环境的互动实践来提高创业认知并影响创业决策。该理论自提出后的十几年间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与认可,获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1-2010年,以Sarasvathy教授及其团队为主,围绕着手段导向的基本定义、核心含义及其与目标导向的对比等问题采用实验或案例等定性方法展开相关研究[8,9];第二阶段是自2010年开始至今,学者开始针对手段导向对创业企业的建立以及相关绩效的作用展开研究,同时随着手段导向的多维测量量表的开发[10],开始出现定量研究,但此时仍以定性研究居多[11,12],有关手段导向微观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仍相对较少。在已有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将其视为一个多维度概念,Sarasvathy等(2001)最先通过案例研究提出效果推理逻辑包括三个维度:风险可控、战略联盟和利用意外事件[13];Read等(2009)通过元分析方法在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效果推理逻辑的四个维度:手段驱动、风险可控、战略联盟和利用意外事件[14];Chandler等(2011)则第一次利用实证方法进行了量表开发,并提出了效果推理逻辑的四个维度:试验、风险可控、柔性与先前承诺;我国学者邹欣等(2016)通过案例研究方法认为效果推理逻辑包括五个维度:资源导向、变通性、利用偶然因素、战略联盟和可承受损失。
手段导向正是基于已有资源和手段,采用渐进式资源投入的方式,在创业过程中进行试验和试错,通过创业行动实践与环境进行互动,根据反馈信息调整下一步行动并保持柔性,以更好地适应环境[15]。因此文章借鉴Chandler等人(2011)的研究,认为手段导向包含试验、可承受损失、柔性和先前承诺四个维度,其中可承受损失是其基本原则,先前承诺是其已有手段,保持柔性是其基本目标,试验则是手段导向下的基本行动方式,这四个导向共同构成了手段导向的核心理念。
因此,基于手段导向的创业决策逻辑过程是:创业企业从已有手段出发,在可承受损失范围内通过试验方式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当意外事件发生时,采取权变手法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偶然性机会创造价值,同时在新目标下对所获取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更新之后的手段集优化之前开展的创业行动,并实现迭代循环。
2.手段导向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
另一方面,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创新过程本身就充满风险和不确定,必然要面对失败和挫折。特别在转型背景下,面对的是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若遭遇重大失败很可能给具有新创弱性的科技创业企业带来极高的、致命的成本负担。而在手段导向战略下,科技创业企业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试验方式开展各项创业活动,提高创新绩效,通过降低重大失败风险来减少失败对创新活动的磨损[17]。
根据资源观,创新过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相关资源,创新过程中如果持续获得相关方提供的各种资源的承诺与支持,将降低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16]。通过对基于手段导向的创业决策逻辑过程的分析可见,面临外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具有手段导向的科技创业企业利用已有的手段积极与外界进行互动,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快速迭代,同时持续扩充企业的已有手段集。也就是说,具有手段导向的科技创业企业通过低成本的创业实践行为不断寻求创新机会,并动态更新手段集,同时伴随着持续迭代,创新成果不断积累,甚至引起创新的量变到质变。由此可见手段导向强调的是由已掌握的手段进行创新,强调对未来价值的创造而非预测。
据此,文章提出如下假设:
H1:手段导向正向影响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
3.手段导向与外部知识搜寻
外部知识搜寻的概念最早由Nelson&Winter提出,是指通过外部渠道获得相关知识资源并解决问题的活动,同时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可。结合已有的外部知识搜寻相关研究,文章取其广义上的概念,将其视作包括知识的识别、搜寻、获取、整合和利用等过程的活动。同时借鉴Katila&Ahuja(2002)的研究,将外部知识搜寻划分为搜寻宽度和搜寻深度两个维度,其中搜寻宽度是指企业探索新知识的范围,搜寻深度是指企业重复使用已有知识的频率。
一方面,试验是手段导向下的基本行动方式,面对转型背景带来的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具有手段导向的创业企业在评估可承受损失的原则和前提下,与外部环境以及有先前承诺的各相关方开展互动与合作,以低成本的试验方式获得外部反馈信息,快速感知外部环境,进而搜寻外部环境以及相关方的各种信息以及创新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扩大科技创业企业的外部知识搜寻宽度。
个股方面,深股通前十大活跃股分别为五粮液、海康威视、京东方A、万科A、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洋河股份、分众传媒、大族激光和爱尔眼科。
H2:手段导向正向影响外部知识搜寻;
科技型创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且成立时间不超过五年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研究样本主要来自山东省和江苏省的科技型创业企业,问卷填写人来自创业团队或者是创业企业核心管理者。具体的调查步骤是:首先,为确保量表的信效度,本研究参考以往文献的成熟量表,并进行归纳形成初步问卷并选取五家科技创业企业进行预调研,根据反馈信息对初步问卷进行修正形成正式问卷;其次,根据以上判定标准,确定所要联系的企业是否属于科技创业企业,若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继续利用各种渠道联系符合研究要求的企业;然后,通过多种途径与被调查企业的创业者或创业团队中的成员提前取得联系,并征求他们的同意;接着,利用纸质问卷、电子邮件或微信等各种形式发放量表;量表问卷回收:调查期间为2017年2月至4月份,共发放问卷307份,最后,回收问卷216份(回收率为70.4%),删除不符合要求的21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95份(回收有效率为90.3%)。文章的因变量(创新绩效)、自变量(手段导向)、中介变量(外部知识搜寻)均采用Likert5点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问卷填写者根据企业实际管理情况,在1-“非常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之间进行选择,即分值为1~5。样本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检验手段导向、外部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文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
4.外部知识搜寻的中介作用
具有手段导向的科技创业企业通过外部知识搜寻不断丰富并逐渐累积形成内部的知识集合,同时由于手段导向内含吸收能力,在现有内部知识集合的驱动下,手段导向使得科技创业企业为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产生新知识并优化资源整合方式,同时找到创新目标及其路径,手段导向下所形成的知识和资源集合(即“手段”),是促进相关绩效的重要杠杆。手段导向及其所包含的吸收能力使得外部知识与创新绩效提升相关,外部知识的搜寻成为这一过程的中介和桥梁[19]。
综上,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3:外部知识搜寻在手段导向与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另一方面,手段导向与学习型战略相一致[18],蕴含吸收能力,涉及到企业评价、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科技创业企业在手段导向下积极进行持续的试验并积累了大量知识,通过对这些存量知识的吸收、共享和应用,使得科技创业企业内部不断优化资源整合方式并更新知识集合,增加了外部搜寻知识的深度应用和挖掘。也就是说,为解决创业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科技创业企业需要依据已有的知识集合迅速生成新的知识,实现内部资源整合与组织惯性的形成。手段导向的实质正是利用已有手段和知识进行价值创造,实现各种绩效,而已有的知识集合正是这一过程的重要驱动力。综上所述,文章提出如下假设:
(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H3b:外部知识搜寻深度在手段导向与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对常规单一层面切片HE染色的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行多层切片HE染色检测,发现有微小转移灶;对多层切片HE染色的患者进行多层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发现淋巴结存在微转移;对前哨淋巴结无微转移患者的非前哨淋巴结行多层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研究,尚未发现淋巴结有微转移灶。
文章的基本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二、研究设计
1.数据收集与样本选择
H2a:手段导向正向影响外部知识搜寻宽度;
表1 样本基本信息(N=195)
样本特征 分布情况 所占比例企业年龄1~3 年 28.8%4~6 年 48.5%7~8 年 22.7%员工数不足30人 43.6%31~100 人 25.1%101~200 人 12.4%200人以上 18.9%IT 35.6%新能源与新材料 20.3%机电一体化 22.5%生物医药 18.4%其他 3.2%创业经验 有 36.7%无63.3%产业领域
2.变量测度
本研究因变量为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由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是等价的,两者之间在统计上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采用主观题项来测量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借鉴Zhang&Li(2010)创新绩效的测量量表,请问卷填写者评估其企业在六个方面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的成功程度来衡量其创新绩效。自变量为手段导向,本研究借鉴Chandler等(2011)和郭润萍(2016)的研究,采用10个题项从四个维度进行测量,以便于充分体现这一战略导向所反映的效果推理逻辑过程。中介变量为外部知识搜寻,参照Laursen&Salter、王雷以及高忠仕等的研究,将知识搜索划分为搜索宽度和搜索深度两个维度共采用六个题项进行测量。各变量的具体题项描述见表2。
文章选取企业成立年限、企业规模以及是否有创业经验作为控制变量。首先,本研究将成立时间在八年以内的企业认定为创业企业,由于企业成立时间的长短会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因此依据其创办时间按照年数来计算的企业成立年限作为控制变量;其次,企业规模也会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企业员工总数来度量企业规模,根据员工总数的多少分为5级,1表示员工人数在30人以下,2表示31~100人,3表示101~150人,4表示151~200人,5则表示在201人以上;创业者是否有经验会影响到创业过程中手段导向的运用以及创新绩效,因此是否有创业经验被设定为一个虚拟变量,若创业者在此之前曾创建过其他公司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由表5可知,旅游目的地马尼拉(103.61)的整体风险感知最高,薄荷岛(102.75)则在第二,马尼拉和薄荷岛的整体风险感知均超出了平均水平(102.61)。同时游客对马尼拉和薄荷岛两地的社会治安类风险感知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2017年4月至5月期间,马尼拉发生两起严重爆炸事件以及薄荷岛发生武装交火事件,使游客普遍产生惶恐情绪。
表2 变量及量表检验
?
3.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信度和效度分析
H3a:外部知识搜寻宽度在手段导向与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由于从同一被测者取得所有被测数据有可能出现同源误差,因此文章从抽样程序和统计方法两个方面出发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规避,在调研问卷填写之前告知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研究目的并且全部采用匿名方式填写问卷;然后采取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的测量条目进行探索式因子分析,其中最大的因子仅解释总变异量的23.224%,表明本研究数据的同源误差不严重,可做进一步分析。
(2) 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估变量及量表的信度,由表2可知,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都大于0.7,表明变量以及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检验方面,首先文章使用的问卷题项全部来自权威文献的成熟量表,并且选择了三家科技创业企业进行访谈以修正问卷的部分措辞和内容,因此问卷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所有变量的AVE值大于0.5,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大于0.7,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聚敛效度。同时根据表3看出变量间的最大相关系数值为0.577,而表中最小的AVE值为0.659,其相应的平方根值为0.812,表明各变量间也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孤石局部露头型是指孤石上部仅有小部分出露于坡表(如图5所示),孤石下部绝大部分仍然埋入周边残积土层中,孤石的埋入量大于80%。由于孤石大部分埋入边坡中,孤石的下部支撑物不明,与局部埋入型不同的是孤石出露表面部分非常少,对其整体估计更为困难。但,此类孤石一般比较稳定,发生失稳情况较少。
众多兼职护理员对企业来说也有好处,在排班上,他们更加灵活。以尊重老人习惯为宗旨的德国养老机构中,通常三班制的时间可以被切分得更细。
表3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系数矩阵
注:N=150;*表示P≤0.01(双尾检验);**表示P≤0.001(双尾检验)。
变量 Mean S.D. 1 2 3 4 5 6 7创新绩效 3.167 0.193 1手段导向 3.224 0.620 0.254** 1外部知识搜寻宽度 3.730 0.481 0.560**0.503** 1外部知识搜寻深度 3.539 0.512 0.577**0.381**0.524** 1企业成立年限 4.523 1.460 0.185 -0.210 0.011 0.123 1企业规模 2.146 0.459 0.128 0.177 0.096 0.078 0.236** 1创业经验 0.718 0.235 0.203**0.118** 0.207 0.179 0.081 0.134 1
三、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也初步了解了各变量之间的基本关系,由表3可以看出,创业经验与手段导向正相关,这是因为曾经有过创业经验甚至经历过创业失败的创业者能够在再次创业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手段导向;创业经验也与科技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正相关,这是因为创业经验也是一种重要的创业认知,有助于创业者在后续创业过程中提升相关绩效水平,这与人们在实践中的认知也是相符的。同时,手段导向与外部知识搜寻宽度、外部知识搜寻深度、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均正相关,并且外部知识搜寻的这两个维度也均与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这与文章的设想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相关性分析并未考虑控制因素的影响,所以还需进一步统计分析以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假设检验
H2b:手段导向正向影响外部知识搜寻深度。
表4 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注:N=150;*表示P<0.05(双尾检验),**表示P<0.01(双尾检验);***表示P<0.001(双尾检验)。
变量 创新绩效 外部知识搜寻宽度外部知识搜寻深度 创新绩效M0 M1 M2 M3 M4 M5 M6企业年限 -0.106 -0.081 0.120 0.157 -0.103 -0.112 -0.048企业规模 -0.061 -0.115 0.062 0.033 0.005 0.008 -0.021创业经验 0.153 0.004 0.017 0.019 0.079 0.043 0.007手段导向 0.560**0.536*** 0.218*** 0.429** 0.354**外部知识搜寻宽度 0.516** 0.610**外部知识搜寻深度 0.566** 0.603***R2 0.013 0.117 0.204 0.120 0.265 0.543 0.390 Adjusted R20.008 0.090 0.136 0.104 0.217 0.508 0.352 ΔR2 0.053 0.185 0.481 0.306 F值 5.321 9.510** 3.842** 5.627** 28.326**20.938**16.751**D.W. 1.903 1.748 1.939 1.865 1.772 1.905 1.956
根据Baron&Kenny(1986)提出的验证程序,具体做法是:
首先,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是否存在显著影响。模型M0反映的是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模型M1反映的是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60,P≤0.01),即手段导向对科技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假设H1得到支持;然后,检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是否存在显著影响。模型M2、M3反映手段导向分别对外部知识搜寻宽度(β=0.536,P≤0.001)与外部知识搜寻深度(β=0.218,P≤0.001)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假设H2a、H2b得到支持。同时,M1、M2、M3模型的VIF值均小于3,D.W.值均接近2,说明不存在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问题。
因专项资金的滞留和挪用,造成不同程度的存在奖补资金拨付不及时、专项资金挂在往来账的问题,个别单位甚至存在财政资金公款私存现象。
在使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之前,一直采用的宅建技术所需的周期较长,因为通常都是对原材料现场加湿加工,然后再进行封底,其他的步骤比如打通排水系统和门窗的框架都要等到主体框架完全封底才可以进行,不仅打通相关系统和框架需要较长的时间,主体完全封底耗时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主体封顶状况,在封顶之前进行了其他工序,整个工程的质量将无法得到保障,即需要返工,因而非常容易延误工期。现在采用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则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工序。因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采用的是预制构件,在此之前就会将打通排水系统和门窗框架提前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
其次,检验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模型M4表明中介变量外部知识搜寻的两个维度即外部知识搜寻宽度(β=0.516,P≤0.01)和外部知识搜寻深度(β=0.566,P≤0.01)均对科技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复合地基处理大规模施工前,先对回填土料、级配砂砾、土工布及格栅进行原材料检测,合格后设置回填试验段,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技术和工艺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不同区域回填进度不同存在高差,应做好纵坡和低势排水,避免土体因雨水浸泡积压导致承载力降低。对于松软浸泡的土体因重新开挖翻晒或置换,确保回填压实度和地基系数K30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将中介变量放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在模型M1的基础上,将外部知识搜寻的两个维度分别放入回归模型,结果见模型M5和M6。其中,模型M5表明在外部知识搜寻宽度的中介作用下,手段导向与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显著性有所下降(β值由0.560下降为0.429,P≤0.01),而外部知识搜寻宽度对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β=0.610,P≤0.01),满足检验中介作用的条件,所以外部知识搜寻宽度在手段导向与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假设H3a得到支持。同理,模型M6表明在外部知识搜寻深度的中介作用下,手段导向与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显著性有所下降(β值由0.560下降到0.354,P≤0.01),而外部知识搜寻深度对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β=0.603,P≤0.001),因此外部知识搜寻深度在手段导向与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假设H3b得到支持。
气雾罐的质量状况决定了气雾剂产品的安全性和储存期,承压能力不足可能随时引致爆炸;密封性不良易引起渗漏,使喷雾功能消失;内涂层不良,涂层容易脱落以致碎片堵塞阀门,甚至引起罐壁腐蚀穿孔[30].
四、结论与讨论
文章从科技创业企业的手段导向出发,采用“战略导向—创新行为—创新绩效”的理论范式展开研究,构建针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手段导向、外部知识搜寻以及创新绩效整合分析模型,以山东、江苏两省的科技创业企业为抽样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手段导向能够促进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手段导向对科技创业企业的外部知识搜寻发挥积极的影响;外部知识搜寻在手段导向与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本研究运用效果推理理论和知识搜寻理论深入分析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机制,其理论方面的贡献在于:
1.为创业领域外部知识搜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开放式创新是我国当前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主要创新范式,作为开放式创新的重要组成内容,外部知识搜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对创新的作用也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但是在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的创业领域如何有效进行外部知识搜寻活动呢?手段导向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同时根据文章研究结果,手段导向将有助于科技创业企业进行有效的外部知识搜寻,进而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
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见表3,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应时间点早期组与晚期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所有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及局部疼痛均消失,结核病灶均无局部复发。
2.丰富了手段导向的相关理论研究
手段导向源于创业领域的新兴理论——效果推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创业企业面对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为了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通过手段导向战略不断增强其手段集,增进其自身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理解。特别是科技创业企业往往需要走在创新前沿,其创新目标与路径难以早早明确,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分散试错型创新,而手段导向下的创新以“微创新”和“迭代创新”为主,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而且随着创新活动的累计,实现量变到质变甚至最终实现颠覆式创新。但目前手段导向已有的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针对微观机制的实证研究,而文章则丰富了手段导向的相关实证研究,为手段导向进一步在我国情境下的深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蔡莉,单标安.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J].管理世界,2013(12):160-169.
[2]Ortega-Argilés R.,Vivarelli M.,Voigt P.R&D in SMEs:A paradox[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9,33(1):3-11.
[3]DoloreuxD.Regional networks of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Evidence from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Ottawa in Canada[J].European PlanningStudies,2004,12(2):173-189.
[4]郑炳章,李占乔,朱燕空.基于环境视角的创业研究框架构建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34-36.
[5]Sarasvathy S D.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Toward a theoretical shift from economic inevitabilitytoentrepreneurial contingency[J].AcademyofManagement Review,2001,26(2):243-263.
[6]Perry J T,Chandler G N,Markova G.Entrepreneurial effectuation:A review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Entrepreneurship Theoryand Practice,2012,36(4):837-861.
[7]Calantone R J,Cavusgil S T,Zhao Y S.Learning orientation,firm innovation capability,and firm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rketingManagement,2002,31(6):515-524.
[8]Sarasvathy S D,DewN,Velamuri R S,et al.Three view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C]//In Z.Acs&D.Audretsch(Eds.),Handbook ofEntrepreneurial Research,2003:141-160.
[9]DewN,Read S,Sarasvathy,et al.Outlines of a behavioral theoryof the entrepreneurial firm [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008,66(1):37-59.
[10]Chandler G N,Detienne D R,Mckelvie A,et al.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processes:A validation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1,26(3):375-390.
[11]MthantiTS,UrbanB.Effectuationand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inhightechnology firms[J].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2014,26(2):121-133.
[12]Berends H,Jelinek M,Reymen I,et al.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es in small firms:Combining entrepreneurial effectuation and managerial caus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1(3).
[13]Sarasvathy S,Kotha S.Dealing with Knightian uncertainty in the new economy:The real networks case[A].in John Butler(Ed.).Research on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C].Greenwich,CT:IAP Inc.,2001:31-62.
[14]Read S,SongM,Smit W.Ameta-analytic reviewofeffectuation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Business Venturing,2009(6):573-587.
[15]王子晨,戚巍,吴丹丹.我国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38.
[16]Petersen K,Handfield R,Ragatz G.A model of supplier integration into newproduc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3,20(3):284-299.
[17]Carmeli A,Schaubroeck J.Organisational crisis-preparedness:The importance oflearningfromfailures[J].LongRange Planning,2008,41(2).
[18]Brinckmann J,Grichnik D,Kapsa D.Should entrepreneurs plan or just storm the castle?A meta-analysis on contextual factors impacting the business planning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n small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0,25(1):24-40.
[19]Kostopoulos K.,Papalexandris A.,Papachroni M.Absorptive capacity,innovation,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12):1335-1343.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