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应用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在教育界、学术界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小学教学工作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当前我国基础教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当今教学模式发展变更中基础的基础,关系到学生思维发展空间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由于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成为小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空间,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寻找真理、学习文化知识。课堂上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我们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导入新课时采用多媒体,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强烈的求知欲促进下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学习《杨子荣打虎》时,先激情导入:出示老虎的图片,说说学生对它的了解,紧接着用多媒体播放《武松打虎》,巧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今天,我们学的故事也和打虎有关。”由此引出新课。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8.加强水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养殖业,向渔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方式。整合有关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养殖大户、家庭渔场、渔民合作社、渔业企业等发展壮大。积极探索完善水面流转经营机制,依法有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托管和入股等方式流转水面经营权,抓好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引导并规范渔民合作社运营,支持组建合作联社。鼓励渔民、渔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加工流通企业合作对接,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与“多赢”的发展格局。
二、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深远的影响。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教学时用PPT制作出的动态课件,能较好地表现事物的关系,并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如何制作书签》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对书签的制作过程进行了一步步详尽的解释和说明,但是,学生没有见过过程和步骤。对此,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真实形象地讲解制作过程,学生仿佛跟随作者到了现场,文中那些抽象的术语变成具体、形象的信息,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又如,在教学《密西西比河风光》一课时,学生在理解东西两岸风光有什么不同时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制作两组课件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美。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感受未曾感知或感受不深的事物,提高教学的效率,轻松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多媒体作为新兴的科技产物,对小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多媒体采用音频、视频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推动了学生向更深层次的追求和发展,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妙用多媒体,拓宽教学空间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再加上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使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把文本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使语文教学的空间得到拓宽。比如《观潮》一课,文中作者描述的是所见的“一线潮”,事实上,钱塘江大潮还有交叉潮和回头潮。所以,在备课时可以通过查找网上丰富的资源,使自己的知识含量增加,以便扩大课堂教学容量,使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予以展示,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除了要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还取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新颖独特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质疑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实践操作,激活求知欲望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被扼杀,使大脑的思维处于惰性状态。有的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恰当被同学嘲笑,有的则是根本不敢问或直接漠视。为此,教师要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给出合理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起学生敢于大胆提问的勇气。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提出问题。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独立见解,不要急于求成,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提问题的勇气大大提升。
1.自信敢问
有了多媒体的加入,为学生开拓了更加开阔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上网查找资料、积累素材,也可以登录名师讲堂等学习网页进行自主学习。又动手又动脑,使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事实证明,使用网络资源可以拓宽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创造优越的条件。在学习中,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自学中会遇到一些理解不太透彻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注意观察学生如何自学,抓住质疑机会,予以及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解决质疑。经过讨论仍未解决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质疑善问
为了使学生主动发问,教师必须教学生提问的方法。在课堂上,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掌握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有时根本提不出问题来。这时,教师要给予引导,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他们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问。
3.设境乐问
1)假设m为评价指标个数,n表示备选站址数量,xij是样本i(i≤n)相对于评价属性j(j≤m)的预设值,指标数据矩阵为X=(xij)n×m。
五、运用信息技术开启想象之门,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语言训练,可以巧妙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调动“我要说”的积极性,降低学生表达的难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教学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时,先让学生说说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由于生活环境所限,平时又不注意观察,脑中对春天景物的表象很模糊,个别同学只能说出一些简单的特点,因而,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有关春天的视频,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多彩的春天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如身临其境般走进了春天的世界,视频中的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看完视频后,一只只小手纷纷举了起来,说出了他们心中春天的特点。可见,多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引起学生的无限想象,使学生的思路拓宽,语言也优美多了。有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文本提供的内容,再和多媒体配合补充,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有重大意义。运用多媒体形式形象生动地建构原本在生活中常见却又不太在意的东西,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的热情。
六、充分利用网络资料,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主动而灵活多样地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学习平台。在学习课文前,可以让学生上网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和资料,在课上引导学生把搜集的资料与学习课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鲸》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我在课堂上设计制作手抄报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创造性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加深了对鲸的认识,拓展了知识面,也锻炼了口头表达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文本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还可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有利于建立大语文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效。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可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地展现到课堂教学中,就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性质,我们要抓住语文教学的个性和特色,再以信息技术加以辅助,学生的语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都会得到提高,语文教学也会充满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建强.浅析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5,(28).
[3]刘素芳.论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