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人生足迹与艺术轨迹

更新时间:2009-03-28
 

梅兰芳,中国的京剧大师,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的创立人,将中国的京剧艺术传播至海外的第一人,一生里进行了无数的艺术创造、艺术实践和艺术改革,他继承了很多源自于中国传统京剧的艺术精髓,加入了很多创新和改良,又吸收和引进了世界其他艺术门类的元素,将之融汇糅合,最终历练成了今天的梅派京剧艺术,形成了一个举世公认的艺术体系,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座永恒丰碑。时值今日,梅兰芳的影响力以及他的艺术体系,依旧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引领一批又一批的拥趸去学习、去研究、去继承与弘扬。

梅兰芳先生出生于1894年,出生于一个很传统的旧式京剧艺人家庭,祖父梅巧玲是男旦演员,父亲梅竹芬是旦角演员,到了他这一代,似乎命运没得选择,承袭了祖业,也是旦角启始,据说当时的他“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眼皮下垂”,也就是说,属于先天条件较为不好的类型,而所接受的主要教学方式也多为中国传统艺人教授方式,即没有标准化课本、教材,都是口传心授,老师手把手地教动作,背唱唱词。梅兰芳不仅外形先天条件一般,似乎当时还没开智,老师教了四句唱腔,梅兰芳几个小时都没学会,气得老师拂袖而去,并扔下一句“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老师的话当时让梅家的失望可想而知,当然了,这些经历,也激发了梅兰芳苦练的决心。1902年,八岁的梅兰芳,拜了著名的青衣演员吴菱仙为师,开始了严格的传统京剧技艺训练,吴菱仙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的名旦时小福的弟子,在当时相当著名,教授梅兰芳唱戏时已有五十多岁,用我们现代人的理解,算是一个具有符号化作用的“传统艺术权威”,无论是身上的技艺,还是教授的方法,都属于正统的、中国式的京剧教育,你不要指望这种教学有多少“革命性”,但这种教学是绝对的严格,绝对的传统式,绝对的扎实。据说每天天不亮,吴菱仙就带着梅兰芳出去喊嗓子,尔后再到梅兰芳亲戚家去教戏、练习唱腔,教唱腔时,先仔细地说剧情、讲角色、讲情绪,还要解释每一句唱词,等梅兰芳彻底理解之后,再教授唱腔,等梅兰芳唱得疲倦了,就教身段,身段一遍接一遍地练习,一遍又一遍地点拨,实在太累了,就继续练习唱腔,如此循环往复,练得不好,就用戒方轻打梅兰芳以示警醒。从教第一出戏《战蒲关》开始,在漫漫的四年时间里,吴菱仙共教授了梅兰芳《二进宫》《桑园会》《武家坡》《霸王别姬》《玉堂春》《宇宙锋》《九更天》《彩楼配》《朱砂痣》《搜孤救孤》《三娘教子》《嫦娥奔月》《二度梅》等三十多部戏,应该说,当时的梅兰芳,是在最传统的京剧家庭出生和生长,在最传统的学习方式里学习,在最传统的艺术实践里进行着积累,因此,梅兰芳在童年、少年时期所打下了深厚的传统京剧基础。

1911年的10月,武昌起义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结束,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次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辛亥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民主共和的时代开启了。

在此之前的梅兰芳,和其他的传统京剧艺人一样,在传统里,在一定的艺术规格里行走,走的很稳,走的很“规矩”,走的很好,艺术的变化,基本在于“更精”“更好”“更熟”的领域里,即使是在1909年时,看到了王钟声先生的改良戏《爱国血》,开了眼界,感受到某种新鲜感,但当时也并未有过实质上的艺术想法和创作冲动。直到,历史的车轮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913年的梅兰芳,来到了艺术人生的一个节点。他受到了来自上海的邀请,进行为期45天的演出,1914年的12月,梅兰芳又赴沪演出35天。上海,十里洋场、花花世界,是一个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引领中国风气的地方,此一时期,中国处于新旧文化激烈交汇,中外文化空前交流的急剧转型期,多少的新文化运动、新思潮形成、新文明风尚都在这里起始。梅兰芳说“我第一次到上海表演,是我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梅兰芳在上海的第一次演出,是在丹桂第一台,梅兰芳说:“看到这种半圆形的新式舞台,跟那种照例有两根柱子挡住观众视线的旧式四方形戏台一比,新的是光明舒敞,好的条件太多了,旧的又哪能跟它相提并论呢”?“新的舞台、新的灯光装置、新的观众、一幕一幕的,在我脑子里像走马灯一般转来转去。”如果说,第一次去上海的时候,梅兰芳还仅仅是为新的舞台装置、新的观众而产生新鲜感的话,那么第二次去上海,则使梅兰芳对上海的“新”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有了真正改革的决心和改革举措。梅兰芳观看了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话剧,更使梅兰芳深受启发,“第二次打上海回去,就更深切的了解了戏曲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我不愿意还是站在这个旧的圈子里边不动,再受它的拘束。我要走向新的道路去追去发展”。

 

在20世纪初期,作为中国最新锐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梅兰芳感受到了时代的脉动,意识到了社会的进化,看了话剧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发现了舞台艺术正朝着新的方向前进,梅兰芳至此开启了自觉的艺术创新之旅,可以说,梅兰芳对京剧的改革之旅由此起航。

上海之行结束后,梅兰芳带着一肚子的想法回到北京,开始了实际的、带着强烈自我色彩的艺术编创,他创演了当时的第一部时装戏《孽海波澜》。《孽海波澜》是根据北京一个恶霸逼良为娼,虐待妓女的时事改编的,体现了一种“直接采取现在时事编写新剧”的新方式,有着强烈的评判现实主义、新民主主义的意识形态影子。此后,梅兰芳又一鼓作气地编演了《邓霞姑》《一缕麻》等时事改编新戏。这些从表演方式到内容都极其新颖的时装戏,在当时犹如一股新风,让所有看过的人耳目一新,获得空前的轰动和成功。当人们还为那刚刚出现的、由梅兰芳创立的“时装戏”所津津乐道时,梅兰芳的改革步伐似乎总是比人们的好奇心快一步,他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创作,那就是古装新戏。古装新戏和之前的时装戏有着较大的不同,时装戏表演的是现代故事,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基本接近于生活,和以往传统京剧里的“程式化”截然不同,可以预见,梅兰芳时装戏的编创和上海之行观看话剧有着明显的联动关系,但是,梅兰芳自己认为时装戏的编创,并不能使自己满意,梅兰芳说“在这个条件下,京剧演员从小练成功和经常在舞台上用的那些舞蹈动作,全都学非所用,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势……我后来不多排时装戏,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这么说吧,时装戏这种艺术形式是属于梅兰芳艺术创新的一个启航点,一次博人眼球的大试水,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但是呢,形式虽新,但表演方式却不能够综合传统京剧的优点,因而使得京剧本真的艺术魅力无法充分绽放,只能算是梅兰芳艺术创作的一个试验田而已。1915年,梅兰芳创演了第一部古装新戏《嫦娥奔月》,此后,他又继续创演了《黛玉葬花》《木兰从军》《天女散花》《西施》《太真外传》等剧目,这些剧目来自于传统戏曲剧目,但是梅兰芳编演时,从服装到唱腔,从表演到剧情,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良,使得这些戏,既能够继承传统,又能够展现新风。

(一)编写字口诀。把正确的书写姿势:坐姿及握笔的要点通过幻灯片、语言,详细生动形象地教给每一位同学,然后把书写姿势编成减化的口诀:“写字时,要做到:A坐姿,头正、身直、脚平;B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C心平气和,态度认真。”让学生熟记成诵。把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图在家长会上教会家长,图和口诀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念口诀,再练字,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应该说,基于对京剧审美本质的认知,创编古装新戏是梅兰芳的“梅派”艺术成型的第一步,他在“功底扎实的、纯粹的传统古装戏演员”和“与时俱进的激进派时装戏创立者”之后,迅速地找到了一个很“中和”的,能够体现传统京剧艺术之美,又可展现新风之尚的艺术新路。

刚走到大街上,就看见村东边燃放了一个钻天猴,这个钻天猴钻得真叫一个高,摇头摆尾像火箭一样直冲上天去了,到了最高处还叭地响了一下。我心里就踏实了。这是我跟刘铁头约定的暗号,这说明他已经得手了,他和李金枝已经像钻天猴一样钻上天了。

除了陈德霖那样的昆曲老师,在梅兰芳的老师里,王瑶卿也是一个值得大书一下的泰斗,当我们说到京剧旦角里“花衫”一词时,都会想到梅兰芳,因为是梅兰芳创立了这个行当,这是一个融汇了青衣之唱腔、花旦之表演、刀马旦之身段的综合性旦角行当,其实第一个尝试着这么做的是有着“通天教主”之美称的王瑶卿,但很可惜,这位泰斗在中年之时就因嗓子“倒仓”而过早地疏离了舞台,实为伶界一憾,但万幸的是,梅兰芳接过了他的艺术技艺,将“花衫”一行当发展成熟,推动了旦角艺术的向前发展。

可能是由于梅兰芳幼年外形天赋的平庸,又或者是受着良善家风的影响,梅兰芳一生有着谦虚好学的优良品质,梅兰芳一生有过很多的京剧老师,除了启蒙老师吴菱仙外,梅兰芳还曾经拜过乔蕙兰、谢坤泉、陈德霖、王瑶卿等名家为师,梅兰芳学过昆曲,自认为早年那些昆曲的学习和积累对自己的艺术底子有着深远的影响,“我提倡它的动机有两点:一是昆曲具有中国戏曲的优良传统,尤其是歌舞并重,可供我们采取的地方很多;二是有许多老辈们对昆曲的衰落失传,认为是戏剧界的一种极大的损失。他们经常把昆曲的优点告诉我,希望我多演昆曲,把他提倡起来。”梅兰芳的这个看法,和中国戏剧界认为的“昆曲为京剧之乳娘”的观点很是贴合,梅兰芳昆曲技艺相当高超,而且他不仅止于演出昆曲剧目,还常将昆曲用到京剧当中,比如他在排演《天女散花》时将西皮、二黄和昆曲合用,效果极好,原因在于《天女散花》这个戏,舞蹈很多,而昆曲的曲牌是很利于展现舞蹈的,我们可以发现,在梅兰芳编演的很多剧目中,既有着新风新尚的创新,却又依稀看到了昆曲的元素。

此次惠而浦两款获提名的明星产品:光芒洗衣机WG-F120881B及新睿洗衣机WG-F100887BHCIEP,均来自惠而浦全球创新平台。其中,光芒洗衣机拥有“第6感”智能系统,以智能洗护、智能添加等多种智能功能见长,可自动判断衣物重量、脏污程度,从而自主决定洗涤用水量、洗涤力度和洗涤剂量,用户只需长按第6感按钮3秒,即可轻松开启家务解决方案。新睿洗衣机则是惠而浦在2018年推出的明星产品,主打智氧清新功能,能够通过臭氧发生器释放臭氧,从而实现杀菌功能,解决衣物的除菌除螨除异味以及洗衣机内桶本身的清洁问题,全面坚守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古语云“近朱者赤”,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总是和他所处的人际环境会有很大影响,做为艺术家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梅派”的形成与梅兰芳的广交良友、广泛学习吸收有很大关系,梅兰芳的朋友多为有识之士,这些朋友有编剧、导演、绘画、书法等领域,应该说,这些至交好友成为了梅兰芳的拥趸甚至是“梅派”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梅兰芳的交友甚广,好友们都被称为“梅党”,其中齐如山、冯幼伟、黄秋月等均为骨干人物。尤以齐如山对梅兰芳的艺术人生最为重要。我认为,他对梅兰芳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梅兰芳,其次在于和梅兰芳合作时的默契度,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去默默地支撑着梅兰芳,丰富着梅兰芳。齐如山,去过欧洲,算是一个“拥有一定国际视野的人”,眼光甚高,心气儿非一般中国传统文人可比。一日,齐如山看了当时才十几岁的梅兰芳的演出,当时他也感受到了这位十几岁的孩子居然已经有了相当强的卖座能力,用现在的话讲,已经拥有了很高的人气,算是个明星了。但齐如山事后却说:“唱的也实没什么好”。也就是说,齐如山是一个很有观点、有看法和有原则的人,不是那种有“从众心理”的普通欣赏者。后来齐如山再次看到了梅兰芳的演出,他发现了梅兰芳身上的那些优点,如嗓音好、身段好、面貌好等,但他却也觉得梅的演出表演方面有些不足,便写信给梅兰芳,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希望梅兰芳改进。梅兰芳接到信后认真进行了分析,觉得齐如山说的有道理,果真立刻进行了改进。齐如山知晓后,方知遇到可交之友,登门拜访梅兰芳,与梅兰芳一道谈戏,二人成为了至交,并利用自己的学识,从编剧、服装、化妆、策划演出等方面给了梅兰芳鼎力的支持,并且,齐如山还在促成梅兰芳赴美国演出一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梅兰芳在1919年进行了一次在中国京剧史上“开天辟地”的举措,那就是将京剧艺术带出国门,去日本向国外的观众来展示中华艺术之博大精深。日本和中国有着相当的文化同源性,赴日的演出收到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功。回国之后,齐如山便开始谋划并实际操作梅兰芳的美国之行。

梅兰芳博才多学,比如绘画,梅兰芳本身很爱绘画,而这份爱,也是爱出了水平,他不仅认真练画、习作,还和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成了朋友。并且,还经常将其画作送到齐白石那儿去让老先生指正、点评,我们经常说,梅兰芳是美的化身,是的,梅兰芳的一生,总是在寻求美、发现美、打造美。从他幼年的学艺直至青年时代的交友,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走在一条“走向臻美”的道路上。

梅兰芳,被称为“美的化身”。从他那个年代看来,作为一个京剧的男旦演员,他的外形俊美,在当时几无匹敌,然后梅兰芳的旦角艺术却不仅仅是“展现了女性外形之美”那般简单,而是一种意动的美,是通过对所饰演的女性角色,运用自身的艺术技艺,将中华女性的那种古典之美、幻化之美、写意之美、虚拟之美、伦理之美充分捏合在一起,打造成了一个具体的映像,通过那方寸舞台向世间综合展现。在梅先生的灵魂深处,我们还可以看到,那艺术家金子般的魂魄之美。在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为了激励人民的抗战热情,宣布离开舞台,并且留起了胡子,蓄须明志,展现了一个艺术家那崇高的民族气节,直至今日,仍乃学习之楷模、德行之丰碑。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重新登上了舞台,做为艺术大师,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

在产出导向法整个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变化最为巨大,虽然不需要长时间的面对面讲授,但是整个课堂节奏性的把握,以及输入输出的资料仍然是需要教师准备的,因为即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但也仅限于学生学习的这个过程,并不是包括整个教学体系的构建,毕竟学生还是学生,只有任务输出才是完全由学生自我主导的。教师会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掌握能力有更深刻地认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在输入资料的准备上也可以进行特殊的设置。毕竟,总体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听说读写缺一不可。

我们经常提到“真善美”,这三个字,似乎涵盖了我们全人类对美好心灵、美好世界的期待和向往,而梅兰芳先生,他对艺术的真,对他人的善,对美的塑造和诠释,“美的化身”实至名归。梅兰芳先生的人生脚步和他的艺术轨迹,似乎是一体的,他的道路,就是一条发现美、打造美、完善美的道路,直至今日,中国的艺术大师里,堪称“美的化身”者,乃梅郎也!

 
 
建宏
《剧影月报》 2018年第02期
《剧影月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