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革命诗人的侯汝华

更新时间:2009-03-28

侯汝华(1910—1938年),梅县三坑麻子岗良训堂侯屋人,是上世纪30年代诗坛上比较活跃的一位优秀诗人。或许因为英年早逝,或许因为生于乱世,侯汝华成了鲜为人知的诗人。然而历史终不会遗忘,近年来杨宏海、关梦南(香港)等知名学者发掘史料,分别发表了《侯汝华与“七星灯”文学社》《香港新诗:七个早逝优秀诗人》等著作,让侯汝华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

侯汝华一直被视为现代派诗人,著名学者谢冕在《百年新诗》中这样介绍:“侯汝华(1910—1938),广东梅县人。现代派诗人。著有诗集《海上谣》。”李金发曾在侯氏诗集《单峰驼》的序中说:“我从来不曾打算认自己为象征派,若是承认的话,则侯君和上述诸位,尽可追认为象征派。”侯汝华也曾在上海《现代》、香港《红豆》、南京《橄榄月刊》等著名杂志发表了具有现代派风格的诗作近百篇,出版有《单峰驼》《海上谣》等诗集,多首诗作入选闻一多《现代诗抄》、艾青《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诗集》。笔者近阅民国旧报,发现侯汝华不仅写过“现代”诗,还写过不少抗战诗歌,办过以抗战诗歌为主的诗刊,可称得上一位出色的革命诗人。

一、《中国诗坛》设诗人遗作专页

《中国诗坛》是一份有全国性影响的诗刊,1930年代创办于广州,在国家民族的危难关头,团结了一大批进步诗人和广大诗歌爱好者,以诗歌作武器,发出时代的吼声,鼓舞人民起来反抗侵略,争取自由幸福,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具有革命化、民族化、通俗化鲜明时代特色和南国新诗歌特色的诗歌流派,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多次为之写诗撰文。

在中国诗坛社中,有不少是来自梅县地区的青年诗人,如蒲风、温流、野曼、黄药眠、楼栖等。1938年,正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的野曼,和同班同学李烈(原名李泉隆,后来曾任东山中学校长)、烨火(原名宋松星)成立了中国诗坛社梅县分社,由野曼主编《中国诗坛》梅县版,社址在梅县义化路大众书店。1939年4月,蒲风回到家乡梅县教书,亲自参加编务工作,该刊从第一卷第5期起更名为《中国诗坛岭东刊》,直到1940年4月20日被迫停刊,共出版10期。其中,1939年1月25日出版的《中国诗坛》梅县版开辟了“侯汝华诗人遗作专页”,野曼专门写了序言,全文如下:

“中华民国廿七年八月,诗人侯汝华氏病殁于家。

⑥关于“Fortuna”,20世纪上半叶已有不少学术论著梳理了其形象来源,主要有Howard Rollin Patch,The Tradition of the Goddess Fortuna in Medieval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Northampton,1922;Fortuna in Old French Literature,Northampton,1923;The Goddess Fortuna in Mediaeval Literature,Cambridge,1927等著述。

侯氏十年来致力诗坛,才力浑厚,声誉卓著,印行诗集有《单峰驼》、《海上谣》等篇。

生前与戴望舒、邵洵美、王平陵、李金发、叶灵凤、林庚等相交甚深。九一八后侯氏也常制作国防诗歌(即“抗战诗歌”,笔者注),惟多未发表,遗稿现存其挚友林英强处,除《杀敌歌》、《流亡者的春思》、《孩子,你没有了家》、《刺刀弹子在身上鸣》等篇已见东方诗歌外,兹特向林氏取得未发表诗稿数篇编为侯氏遗作专页。本社同人虽与侯氏无一面之缘,但念及诗人生于苦难中对国家民族亦有不少精神上贡献,乃决以本刊一部分篇幅,发表专页,聊表纪念之意。”

这篇序言既总结了侯汝华在现代派诗歌创作的成就,以及与戴望舒、李金发等著名诗人的交往,又结合《中国诗坛》的特点突出其在革命诗歌方面的贡献,可以说是对侯氏生平诗歌创作最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期《中国诗坛》刊载了侯汝华的《我是支那人》《三月》《歌》等三首抗战诗歌。侯汝华的革命诗歌,在抒发抗战激情,追求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的同时,也融合了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美,如《三月》:

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手术下肢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研究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8±2.2)岁;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7±1.7)岁。纳入标准:①下肢手术患者。②6月内无血栓病病史,术前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DVT阴性。排除标准:①抗凝治疗禁忌症者;②低分子肝素过敏者;③血小板减少症病史患者。

三月了,

但是我们没有春天!

想可爱的前方,

已经给温暖的阳光

青葱的麦穗

染上黄色了,

许多朴实的农夫

一面弯下腰儿

刈着他们的麦草,

一面低着声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的爱,家长的爱,社会的爱,国家政府的爱,仁人志士的爱,只有用这些流动的爱滋润心田,孩子才不会因爱停滞而受伤,爱才会有生命,才会成为灌溉孩子成土的源泉。

吟着他们的高原之歌。

战争的毒害中,

但是我们没有春天!

我们的屋子前后的

木莓也抽了新芽,

可爱的羊群

草地

嚼着清利的饸子

呼唤着和煦的三月——

蜂蝶们炫目的梦。

三月了,

但是我们没有春天!

狂乱的环境里

我们整日夜都在

三月了,

然而我们失掉了家乡,

只有泥土的气息。

敌人的炮弹,

三月了,

但是我们没有春天!

我们知道,

敌人不扑灭

春天是再不会

来到我们的跟前的。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党委自成立以来,以“温故而知新”为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的党建规章制度,使得教工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结合学院发展情况和党建工作特色,健全《党总支考核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教工党支部职责》《特色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努力巩固已经积累的成果,积极摸索新模式,从而内化成为推动党建工作建设的一股新力量。结合学院的发展思路和专业特色,在教工党支部建设上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在组织生活、党日活动、书记项目、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多方面硕果累累,并突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成为了母体高校广州大学党建工作中的一面旗帜。

扬子江,珠江……

伙伴啊,

坚决这我们的信念,

向敌人猛冲吧,

在我们的血肉中

[44]沈讷原为福建按察司佥事,天顺二年(1458年)正月升为副使,仍负责巡视银场。《明英宗实录》(台北1962年影印本)卷二八六。

将要生长出更美丽的

我们须要生存,

这春天才是属于我们的!

三月了,

但是我们没有春天!

相对而言,侯汝华的《歌》显得比较直白,有着刚健壮阔的力之美,他这样写:

诚然,敌人的

如图1所示,本文采用位于低折射率电介质基片上的高折射率电介质单元来组成电介质超表面结构。衬底由金属平面支撑,因此这种电介质超表面工作在反射模式。电介质单元和衬底的介电常数分别为6.5和2.65。这两种材料的损失都可以忽略不计。电介质元件是良好的电介质谐振器,可以产生由Mie共振引起的电偶极子响应。

从飞机上掷下来的爆炸声,

从深圳一路北上,寻访团来到北京,所到企业,无不被同一个问题困扰——人才流失。和郭健聊天,发现利丰雅高虽也存在这一问题,但并不突出。

一声声毁灭了

我许多的屋宇和田园

——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的遗留,

一声声飞机毁了

大数据关系到到国防军事、社会生活、经济金融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和大数据技术面临的挑战,然后介绍了大数据集成技术、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数据展现技术,最后总结了大数据研究的重点方向。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大数据为社会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发现新技术。

千山万水,一声声砸在

我们每一个同胞的

心上。

本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VPr对GM诱导HEK293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使HEK293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升高,LDH释放量和MDA含量下降。

大学生身心已基本发育成熟,自控能力比中小学生要强,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他们有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电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及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种网络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但是,我们的血和肉,

也是人类的血和肉的,

春天来——

世界的文化和一切精美的构造……

也需要我们的血和汗

去建筑,

从“造语益工,了无斧凿之痕”、“使事亦精”、“啄句之妙”的评语可见,李仁老对苏轼和黄庭坚作诗用事是赞赏的。徐居正《东人诗话》说:

听吧!黑龙江,黄河

以往的教育管理是突出权威——服从模式的“硬”管理,而现代管理理念则要求教育管理方柔性管理为本。即在整个的管理系统中突出强调情感管理的核心地位。领导要注意师生员工的情感满足,注重情感投资,做到“以情感留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突出情感投入的作用。只有教师自身投入真情实感,才能真正感受到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和唤起学生的热情,使师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千万里的凶涌;

反之,将115 100≤ym≤131 050代入长度总变形公式(1),可以求得的值为:可以看出,在BOFFA矿区内,东西跨度为115 100~131 050 m,将测区抵偿高程面改到1 498 m,可以使测区范围内长度变形都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看吧!喜马拉雅山,

昆仑山……

千万里的茂绿。

这是我们民族的血脉,

这是我们民族的骨干。

我们的民族的生命,

已经发出响亮的怒号,

我们一个个将从,

敌人的炮火里爬起!

二、创办抗战诗刊《东方诗报》

1938年1月,侯汝华和挚友林英强创办了《东方诗报》,由东方诗作家协会印行,上海东方图书杂志公司、汉口华中图书公司销售,林英强任东方诗作家协会主席。这是一曼在《侯汝华诗人遗作专页序》中提到的《杀敌歌》等诗篇。遗憾的是,因为侯汝华的逝世,《东方诗报》在当年8月出版第2期后宣告停刊。经查阅,《东方诗报》现仅存第1期,藏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林英强(1909—1975年),梅县人,还曾与侯汝华、廖宗灏、刘果因、杨青萍、陈廉观黄伟强等一起创办“七星灯”文学社。三十年代在上海、北京、天津、香港等地报刊上发表大量诗作,出版有《蝙蝠星》《麦地谣》《沙漠船之旅歌》《骢马驱》等诗集。1939年,林英强移居南洋,任职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报界,从事南洋民俗和艺术研究,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徐迟最早撰文纪念

就目前所见资料,最早撰文纪念侯汝华的为徐迟。1938年10月20日,徐迟在香港《星岛日报·星座》上发表《悼忆侯汝华》,文中这样写道:

他的死就是这样不现实的,仅由《东方诗报》印了一页报告,就算给我的讣文了……

在上海的时候,常和施蛰存、戴望舒他们谈到他。我弄不清他是什么籍贯,我只知道他是生长于南中国的,我老想:这个南国的诗人,他的诗就是海,他的诗是热带的花,但是他仍然非常朴素。他歌唱林檎、蜂、艇子和洞箫,若然我履行到南国去,这是我第一个要拜访的人。

徐迟与侯汝华素未谋面,却写下了这篇情深意切的悼文,可见侯氏诗歌风格独特、才气浑厚、情感丰沛而又含蓄细腻,极具渗透力和感染力,让人深受感动。在短短的28年生命里,才华横溢的侯汝华,在现代诗坛上留下了不该遗忘的闪光足迹。

 
郑少斌
《客家文博》 2018年第01期
《客家文博》2018年第01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