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侨胞的海丝寻梦之路——以梅州海外客侨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概述

海外华侨华人六千多万,三分之二祖籍广东,广东海外华侨华人由广府、客家、潮汕三大群体组成,其中客家华侨华人为数较多,以祖籍梅县为众。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主要聚居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泰国、毛里求斯、法属留尼旺、加拿大、美国、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和地区。

客家人血脉中的因子,造就客家人五次大迁徙后再下南洋闯非洲的海丝寻梦壮举。由唐至清,中国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将陶瓷、茶叶、丝绸等中国商品远销海外,客家商人也出海贸易定居海外,成为早期海外侨民之一;清中晚期,世界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东南亚及美洲殖民地开发缺少劳力,加之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为生活计,大批客家人出洋寻找美好生活,形成过蕃寻梦浪潮。客侨凭借坚韧勤奋、克勤克俭的精神,扎根海外,融入居住国;部分人事业有成,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业巨贾、社会精英,为居在国的开发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达而兼济天下”是中国人的传统精神,海外客侨无不坚守秉承,为住在国和祖(籍)国的革命和建设慷慨捐输,从回国投资实业救国,支持孙中山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支持祖国抗战,抗日救亡,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参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到回国投资兴业,捐办公益事业,参与改革开放,振兴中华,在100多年的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涌现许多优秀的客侨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实验组:Dixon术 48例、Miles术 3例、和Hartmann术 2例,切除率为100.00%,保肛率为90.57%;对照组:Dixon术 53例、Miles术 8例和Hartmann术 5例,切除率为92.96%,保肛率为74.65%。实验组切除率及保肛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二、客侨出洋寻求美好生活梦想之路

客家人出洋寻梦,移民海外主要原因和形式与广府人、潮汕人有所不同。

(一)避祸出洋。1279年,崖门海战,南宋灭亡,梅州松口卓谋带领10余兵众乘竹筏漂流到婆罗洲定居,成为有史料记载的梅州最早的客籍华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大埔县肖晚、程乡县(今梅县区)林朝曦参加饶平张琏发动的农民起义,兵败,率领余众逃亡巨港(今印尼);明崇祯十三年(1640),郑成功部将罗宏一(大埔人)带领几千人到台湾,部分后来辗转南洋;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侍王李世贤福建兵败,部分余众逃亡马来亚,后部分迁移南美智利;康王汪海洋部兵败梅州,太平天国众多客家部属为避清军追捕而流亡海外。

(二)出洋谋生。客家人吃苦耐劳,血液里流淌着开创进取的迁徙因子,在大帆船贸易年代就参与到中国与世界的海上贸易活动。客家谚语“唔穷唔过蕃”,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实行“海禁”、“迁界”政策,沿海各地民不聊生。客家山区地少人多,许多家庭为谋生路,在海外的亲戚“牵引”之下出洋谋生,或被诱骗当“契约华工”(猪仔)到马来亚、印尼、缅甸、安南、印度、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及美国、加拿大、秘鲁、智利等地开矿或种植,形成客家人向海外移民高潮。

统归来看,医疗设备维保问题此前并非没有医院重视,之所以迟迟未产生规模化维保效益,各地医院还能买到同款产品不同价格的设备,根本上还是由于全国各地区间医院缺乏联动,何斌这样认为。

创新教育主线是指课程教育培养与课外创新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包括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技能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等。

海外客侨把土地神供奉在家中公厅,并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唐蕃地主。唐是中国之意,蕃是南洋当地的地基主,在唐蕃地主的神位上写着“五方五土龙、中外贵人扶”,道出了当年迁徙海外的不安心情与深切期待。他们不仅把自己家乡的神明供奉起来,也十分尊重当地的神。1745年大埔人张理抵达马来亚海珠屿,行医施药,行善积德,后被奉为当地“大伯公”,安放在大伯公庙里。

海外客侨秉承客家人1000多年迁徙形成的优良品格,牢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使命,广纳、兼容海外侨居地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居住国繁衍,开枝散叶,在语言、饮食、习俗乃至婚姻等方面与居住国人民融合发展,落地生根。

三、海外客侨海上丝绸贸易之路

梅县松口是客家人出洋贸易、移民海外的始发港口。自汉代开始,中国民间商船就远至南洋进行商品贸易,唐宋元明清,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海上贸易从未间断。商贸、文化的交流,催生人口的迁移,在海外从事商贸而定居下来的人成为最早的华侨。自古以来,梅江是梅州各县依托发展的主要水路通道,梅县松口码头是客家地区的商贸重地。早期梅州客家人坐船由梅江到韩江,至拓林、樟林港换乘红头船出洋经商或打工。1860年汕头成为通商口岸后,改由汕头港出洋。松口码头既是梅州客家人出洋的始发港之一,也是客家华侨回唐山探亲的抵达港口,在许多华侨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故有“松口不认州”之说。为纪念客家人移民海外的壮举,前几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松口码头树立了“移民纪念碑”。“黑石号”唐代沉船是发现于印尼海域的一艘唐代从事海上贸易的沉船,船载货物全来自中国,除长沙窑陶瓷外还有梅县水车窑的陶瓷精品,印证了古代客家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五)客侨文艺。汉剧、汉乐、山歌、采茶戏等是海外客侨喜爱传统戏剧。主要艺术家有:李金发(1900-1976年),梅县人,1919年8月与林风眠等作为第8批留法学生前往法国留学,专习雕塑,同时创作诗歌。1925年6月回国,得到蔡元培的赏识,与林风眠一起创办西湖艺术院,担任雕塑系主任,先后承担孙中山、伍廷芳、蒋介石等的塑像工作。1945年出使伊朗,1951年后移居美国,1976年在纽约去世。

四、海外客侨海丝国家创业发展之路

客侨被誉为开埠先驱。早年,华人乘船移居海外,在自由选择职业的创业初期,为方便商贸和交流,集中居住在临近海边码头的地方,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风味的华人商贸、文化和居住中心唐人街(CHIAN TOWN)。 “客家人开埠、广府人旺埠、福佬人占埠”之说反映了客家人在海丝沿线国家华埠开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由于客侨移民时间较早,又多从事垦殖、开矿等行业,勤劳节俭、富有开拓精神,成为早期海丝沿线国家华埠的开埠先驱。客侨开埠先驱较为出名的有卓谋、罗芳伯、谢枢泗、张弼士、姚德胜、吴之盛、戴燕国等。

(四)客侨报刊。十九世纪后半段,随着海外华人社会的发展,各华埠开始创办华文报刊,初始以介绍家乡情况、航运消息及当地社会为主,后逐渐成为当地华侨的主要资讯来源,成为华侨心声阵地,对团结华侨、争取华侨利益发挥了巨大作用。客侨报人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吴公辅(1880-1951年),梅州蕉岭县人,饱读诗书,清末秀才。1906年前往印尼投靠亲友,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与同乡创办《天声日报》,任社长,支持孙中山领导之革命。1925年,因在《天声日报》刊登悼念孙中山诗文,被荷印殖民地当局驱逐出境。返乡后担任蕉岭县教育局局长三年,1941年倡建纪念谢晋元的晋元中学并担任校长。宋中铨(1905-1962年),出生于梅县,青年时期前往印尼巴达维亚,在《新报》从事通讯员工作,1928-1932年在南京边读书边当《新报》的通讯员。1932年回巴达维亚《新报》总部担任编辑,抗战期间,《新报》积极宣传抗日。1942-1945年日本占领印尼,《新报》被迫关闭。1945-1959年宋中铨一直主持《新报》,在维护华侨利益、支持祖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50年宋中铨推动成立“印尼华侨团结促进会”,1951年以团长身份带领印尼华侨回国观光,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52年“印尼华侨团结促进会”改为“中华侨团总会”,1960年担任会长。印尼客侨熊德龙2001年创办《国际日报》《印华日报》。《印度商报》编辑部人员全是梅县客侨。毛里求斯《新华日报》《镜报》都是客侨创办。

父亲的收入微薄,而且不稳定。唯一固定的经济来源是哥哥每月3.4美元的军人津贴和病人每月依靠缝补收入的3-4美元。

早年海外客侨从做苦力开始,从事开矿、种植、修路等最艰苦的工作,赚取有限的血汗钱,在异国他乡安家立命。有了一定积蓄后,多经营商铺,勤劳、节俭创建基业,扎根异国他乡。在马来西亚新山种植甘密、胡椒;在留尼汪、毛里求斯种植甘蔗。在马来西亚从事锡矿开采的华工,以客家人为主,而当地的客侨妇女,则是从事淘洗矿砂的主力,时称“硫琅娘”。部分客侨怀揣传统技艺,在海外因地制宜、逐步发展,将客家传统工艺结合异域生产、生活的需求,利用当地材质,制造出具有客家传统文化特点又有异域风格的产品,将客家文化在海外发扬光大。

五、海外客建设华社的五大支柱

海外客侨社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靠的是客侨创立、继承,不断发扬光大的客侨庙宇、客侨社团、客侨教育、客侨报刊、客侨文化五大支柱。

(一)客侨庙宇。客家先侨初到海外,在异异国他乡发展,抱着相同的宗教信仰,兴建庙宇,设立神祗,祭拜神明,所有的社会活动最初是以庙宇为中心进行的。客侨信仰除崇拜祖先外,以佛教、道教为主,其他包括妈祖、关公、三山国王、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均有信众,而伯公则是客侨最亲近的神。最早的华族拓荒者,到了南洋多加了一个“大”字,大伯公便成为南洋客家人的守护者。

安全设计阶段,通常会在原料储罐上安装紧急切断装置。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可由手控、自控、过流或周围温度超过易熔合金元件使其自动熔断等方式关闭紧急切断阀,确保原料储罐介质能远程关闭,降低原料的储存风险。

(二)客侨社团。在异国他乡,人生地疏,举目无亲,自然和生活条件艰苦,加上被唐山政府视为“莠民”、“弃民”,为相互帮扶、守望相助、凝聚力量,海外客侨以地缘、血缘、业缘、文缘、神缘为纽带,成立了客侨宗乡组织。通过会馆集资,帮扶同乡创业;举行联谊活动增进沟通,捐资兴建客侨义山;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会馆交流;密切与祖(籍)国家乡联系,这些对海外客侨群体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核心作用。1801年马来亚槟城建立的嘉应会馆是成立较早的华侨会馆之一,由嘉应五属客侨创建。海外客侨成立的会馆包括:嘉应会馆、茶阳会馆、梅州会馆、应和会馆、仁和会馆、崇正会馆等;后期逐渐在各国成立客属总会、客家公会联合会、崇正总会等。

(三)牵引出洋。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侨居海外的客侨站稳脚跟,事业有成,急需劳动力,通过水客带回钱物赡养家眷,将海外出生的子女送回家乡接受教育。同时,委托水客将家乡亲朋带来侨居国,共同创业,追寻美好生活,光宗耀祖,形成客家人出洋寻梦的又一次高潮,也是海外客家华侨群体快速壮大的主要原因。

(三)客侨教育。海外客侨秉承中华传统教育,早期多以私塾、书院或义学的形式教育子弟。随着近代新式教育兴起,纷纷改办新学堂,采用新学制,建立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华侨教育体制,并得到国内教育当局的指导。采用中国教师和教科书,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部分学校初始采用客家方言教学,后改为华语教学。1772年罗芳伯建立兰芳公司,广设汉文私塾,免费招生读书。1819年客侨在槟城创办第一间私塾学堂“五福书院”;1901年,印尼巴城中华会馆创立第一所中华学校;而第一所现代新式学校是大埔客侨先贤张弼士于1904年在槟榔屿所创办的“中华学校”。

1.写作兴趣不浓。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是推动学生写作的一种有效地内在动力,学生如果没有写作兴趣,写不出好的作文,所写之文不过是东平西凑,生拉硬拽。

客侨传统行业主要有中医药、伐木、杂货、打金、打铁、典当、杂货等。传统中医药是海外华人赖以生存的法宝,在异域他乡,早期的客侨依靠祖辈传下的中医药知识,艰难地繁衍和生存。在每个华埠均有传统的老字号中药店堂。梅县松口人古石泉1796年在槟城创建的“仁爱堂”,是东南亚历史最悠久的中药店。海外客侨张榕轩、张耀轩建立“济安医院”、谢枢泗建立“合艾医院”、伍东白创建立“天华医院”等。马来西亚槟城、怡宝等地的大伯公古庙则是纪念三位为民间施德施医的客家先贤的庙宇,是为民众送药方、举办义学的场所。泰国的皮革业,客家人一枝独秀。目前,泰国的现代化皮革工业,绝大部分是客侨经营。泰国纺织业以丰顺、兴宁籍人经营为最,粗略统计大、小共400百多家,占泰国纺织企业绝大部分。客侨主要在吉隆坡、马六甲、沙捞越、沙巴等地开采锡矿及种植胡椒、甘密和橡胶,部分从事打金、打铁等手工业以及开设商店、典当行。

王志荣:创造风景没有捷径,只要肯下笨功夫就行。(1)好风景是“谋”出来的。毛主席讲过:学习要爬进去,多点影响。而后要跳出来,有所感悟。这“一爬一跳”就是谋的过程。要学会用明天的眼光谋划今天的事情。(2)好风景是“干”出来的。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将思路变成行动,只有干才行。怎么干?紧盯着问题和痛点去干。痛点就是创新点,问题就是突破口。(3)好风景是“写”出来的。这里的“写”讲的是总结能力。提升总结能力,建议引入必成功“五要素”:目标明确、计划详细、采取行动、检讨反思、落实到底。只要在必成功“五要素”里注入“写”的味道,风景自然会越来越美好。

六、海外客侨落地生根之路

(四)“猪仔”华工。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凭借船坚炮利,迫使清政府打开国门。随着西方列强加速对殖民地的开发,许多殖民地出现劳工紧缺的问题,由于华工吃苦耐劳和工价低廉,成为西方列强觊觎的廉价劳动力,他们通过强迫和诱骗的手段,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贩运了大量“契约华工”(猪仔)到世界各地。“契约华工”在签约期内失去自由,过着非人的生活,担负繁重的劳动,在异国他乡的农场或矿场廉价地付出,偿还所欠的“路费”,许多客死他乡,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惨痛经历。“契约华工”也是客家人出洋的重要方式。

(一)语言相通。海外客侨秉承“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传承客家方言。为了与居住国人民沟通,客侨中的有识之士,编撰出版客人学习马来语、英语等词典,熟练地掌握了侨居地民族语言,成为极具语言天分的华侨群体。

(二)教育相辅。海外客侨在重视传统华文教育的同时,注重教育后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后代的教育也较为开明,家庭条件好的子女接受西式教育,成为侨居地的主流群体。

(三)习俗相融。早期海外客侨,在生活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客家和中华传统的习俗,同时又融合当地其他族裔的生活习俗,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海外客侨习俗。客家饮食以粗、咸、野、烧、肥著称,适合早年从事开矿、开垦、种植重体力劳动的客侨。由于南洋的热湿气候和独特的食材,移居南洋的客侨受异域民俗的影响,传统的客家饮食风味多了酸辣和煎炸,和当地饮食文化融为一体。

(四)相互通婚。早期移民南洋的客侨,妇女极少,为求生存、传宗接代,部分客侨与当地民族通婚,既保留客侨习俗和文化传统,又吸纳当地民族习俗和西方文化,形成土生华人文化,逐渐融入当地。所生后代男的称为“峇峇”,女的称为“娘惹”。

(五)相互交流。海外客侨不但学会居住国语言,也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侨居国语言,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六)民心相通。在西方殖民时期,海外客侨与居住国人民休戚与共,同命运,共呼吸,共患难,民心相通。一起开发建设城乡,一起反抗殖民统治,一起抵抗法西斯侵略,共同参与当地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建设美丽家园,赢得居住国人民认可和赞誉,他们的事迹载入居住国历史史册。

(七)融入主流社会。海外客侨将侨居地视为第二家园,辛勤耕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侨居地人民的信赖和赞扬。他们积极主动融入侨居国主流社会,名扬海外。代表人物主要有1777年在印尼加里曼丹曼多(东万律)成立“兰芳公司”的罗芳伯(1738-1795年)。1913年,买下泰国合艾市地皮,规划街道,建设商铺,招徕华商投资开垦和开矿,修通铁路,建设合艾市的谢枢泗(1886-1972年)。获泰王赐姓“蓝山”(LAMSAM),为泰国“蓝山”家族始祖,热心公益,创办曼谷天华医院、伍氏宏育小学、客家义山的伍淼源(1850-1909年)。继承父业,拓展米业、运输、保险、国际贸易,捐款支持孙中山革命,支持中国抗战,1939年在寓所遇刺身亡的伍佐南(1879-1939年)。另有伍伯林、詹采卿、泰国前总理他信、英拉兄妹、李光耀、姚德胜、李桂和、姚永芳、李莱生等等。

 
王明惠
《客家文博》 2018年第01期
《客家文博》2018年第01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