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化石的“科研玫瑰”

更新时间:2009-03-28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她却用对地质科学的毕生探索漂亮地作出了回答。

李勇强调,一是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成绩,深刻认识外部环境的常态化特征,充分挖掘和发挥人才、资金、项目优势,凝心聚力、共度时艰,确保打好年度收官之战。二是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工作,正确处理好“稳与进”关系,在打牢“稳”的基础上,强化“进”的担当,在各业务板块领域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时刻对标找差,敢于向矛盾和问题“叫板”,严控经营风险,打好企业改革攻坚战。

3月22日,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举行,一位82岁的中国老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她衣着简洁,笑容轻松,神态坚定。5分钟的演讲,她用了法语、英语、汉语、俄语四种语言,全程脱稿,发音标准,风趣幽默,一举一动尽显大方优雅。她就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林奈学会外籍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弥曼女士。大家热情地称她为“中国科研玫瑰”。

与化石“先结婚后恋爱”

“我的古脊椎动物研究生涯始于60年前。”张弥曼在颁奖典礼上表示,自己最初选择这个专业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响应国家号召,但做起研究后,“发现非常有意思”,如同“先结婚后恋爱”。

②He was kind of strange, but I liked him.他有点怪怪的,但我还是喜欢他。

比较形态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是张弥曼长期从事的研究领域。现年82岁的她,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对中国的古生物学发展,甚至对全世界的古生物学领域来说,都有深远意义。这是该奖首次授予古生物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名声明中称:“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达尔文时代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包括人类自己在内的陆地脊椎动物,即四足动物是由水中的脊椎动物——鱼逐步进化过来的,但是究竟哪一种鱼是陆地四足动物的祖先?近百年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1980年,张弥曼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她花去了数十年时间,通过那里的技术和设备来研究中国总鳍鱼类化石,其中有些化石可追溯到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那一块块在普通人看来生硬的石头,张弥曼常常一摆弄就是一上午。沉迷在化石堆中多年,她一直坚持自己动手采集化石、修理化石、给化石拍照、研究化石。

年轻时的张弥曼每年都会花几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每天行走20多公里山路,晚上借宿在农家的阁楼、村里祠堂的戏台上,时而有老鼠爬过,身上还长了虱子……数十载坚持,张弥曼从未退缩。寂寞山岭间,人迹罕至处,多了一个跋涉的倩影——身负30多公斤的行囊,一根扁担挑着锤子、胶水、化石纸和行李。

解密化石中的沧海桑田

1982年,她采用连续磨片法,完成了对泥盆纪原始肉鳍鱼类杨氏鱼头颅的三维重建,并提出:杨氏鱼虽归入总鳍鱼类,但它没有内鼻孔,是一种原始的肺鱼。而没有内鼻孔就不能离开水呼吸空气,也就不存在上岸生活的物质基础。她的发现让世界古生物界为之震动,对四足动物起源新一轮的探索由此开启。随着中国云南曲靖陆续发现震动古生物界的泥盆纪、志留纪鱼化石,张弥曼的观点逐渐获得学界认同。杨氏鱼的模型陈列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脊椎动物演化展厅。张弥曼的学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说:“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明,鱼类登陆的关键环节发生在中国云南,而张先生是这一大发现的开拓者。”

1936年,张弥曼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张宗汉是医学生物学教授,幼承庭训的她长大后自然地产生了当医生的想法。到了高中,她在这方面的天赋进一步显现,实验课上解剖那些很细的小蚯蚓,张弥曼从来不会碰破血管,灵巧的操作令人赞叹。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正在朝工业化迈进,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这一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学科。于是,张弥曼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另一条人生道路——报考北京地质学院,以期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张弥曼带着母亲赶制的厚棉袄,从南方来到北方,被分配到古生物系,此时的她心中有些惴惴,又满怀期待,在此之前她对这门学问一无所知。“1955年,我们十几位同学被分到莫斯科大学古生物学专业学习。古生物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当时连一丁点儿概念都没有。”张弥曼回忆当时的年少懵懂,但这并没有阻挡她一颗求实求真的心。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期间,张弥曼接受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的建议,选择了古鱼类研究,从此踏入生命演化“失落的世界”——包括人在内的四足动物起源过程。

显微镜下,化石表面,一条小鱼的轮廓清晰分明,这是张弥曼拥有的很多化石中的一块。在她的办公室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化石,每块化石都见证着一段沧海桑田,而张弥曼的工作则是揭开这些化石背后的谜团。

信息化时代,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制度化的管理模式被系统的信息内容所替代,这一模式的应用不仅使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还为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积极的深化作用。本文针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展开论述,并直面挑战提出有效对策[1]。

继续求索远古的声音

2008年,张弥曼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关于伍氏献文鱼的研究成果,这类骨骼异常粗大的鱼类见证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由来已久的干旱化进程。2011年和2015年,张弥曼分别荣获芝加哥大学、美国自然博物馆吉尔德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荣获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海外求学经历使张弥曼视野开阔,重视国际合作。直到现在,年逾八旬的张弥曼还能讲流利的英语、俄语。“古生物无国界,这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非常多,也需要看各种文字的文章,有些甚至比较古老,比如19世纪的文章。”对于没有译本的外语文献,“只能苦苦地拿着字典硬查。”“古生物学家特别是研究无脊椎动物的科学家能给国家矿产、石油开发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谈及古生物学研究价值,张弥曼认为,这一领域虽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其应用价值不可小觑。

功成名就后的张弥曼没有躺在过去的辉煌中安享晚年,而是转身投入另一个少有人关注的领域,开始新的探索——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她解释说,新生代鱼类化石反映了地球近年来的变化,未来还能很好地和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可能会诞生新的大发现。

“一个老师的影响是永恒的,他没法儿知道自己的影响止于何处。”在“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张弥曼分别用俄语和瑞典语读出早期导师的名字,细节之处更显感激之心。对待年轻人,她甘当铺路石、领路人,毫无保留,主动将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交给年轻学者。

“当老朋友一个个离去,我庆幸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更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跋山涉水,踽踽前行,张弥曼一头扎进石岭山冈,用一生索求那来自远古的声音。正如主办方在获奖者介绍中所言——张弥曼仍在继续她的研究,永远坚定地探索着人类的起源,勘测那些在地球和时间中旅行的鱼。

水流通过消力池消能后,出池水流仍有较大的余能,紊动剧烈,底部流速仍较大,具有一定的冲刷能力,因此,消力池消能后还需设置海漫及防冲槽。一般海漫设计材料往往采用混凝土和块石,主要通过材料的粗糙、抗冲等特点来有效消除余能。

 
李珊珊,张莉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8年第05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