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杂志信息网 > 环境公益诉讼生态修复论文
案件名称诉讼请求裁判结果自然之友、福建绿家园诉谢知锦等4人生态环境破坏案请求判令恢复林地植被或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10.19万元、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134万元等。判决被告自判决生效之日起5个月内恢复被破坏的林地功能,补种林木并抚育管护3年,如不能在指定期限内恢复...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并不以恢复生态原状为目的,而是结合被破坏地域的特殊情况,以生态良性发展的理念,对被破坏的生态采取恰当的修复措施。.2、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与赔偿损失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修复生态环境才是诉讼的主要目的,因此财产性利益不应...
生态修复与恢复原状的异同探究.摘要:现阶段由于生态修复责任基本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生态修复责任的实践与认识陷入了传统法律责任的桎梏。.无论是立法中把“恢复”与“修复”等同视之,还是司法解释中把生态修复理解为“恢复原状”,都是现阶段...
3.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管理程序不够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第十四条提出,探索设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专款用于恢复环境、修复生态、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2生态环境修复执行方式的种类2.1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现阶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司法手段。生态损害赔偿根据“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由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
浅析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法院胡婧二一六年六月二十八日论文提要: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纠纷日益增多,环境的司法保护研究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环境公益诉讼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中环境修复执行机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关于生态环境修复裁判和执行方面的问题正如您在提案中所提到的,环境公益诉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而当前《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对于环境修复这一特殊的责任...
一是明确了审查社会组织是否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规定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应从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是否包含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是否实际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以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所维护的环境…
泰州市环保联合会与常隆等化工企业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一案,为2014《环境保护法》通过后,我国首例由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因为其高达1.6亿的赔偿额,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称之为“天价诉讼”。.甚至2014年12月31日...
3.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管理程序不够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第十四条提出,探索设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专款用于恢复环境、修复生态、维护环境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