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粉蚧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简介:张博(198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副研究员,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工作。E-mail:zhangbo05@caas.cn
1 发生规律
式中:r—避雷针的保护半径(m);h(—避雷针的高度(m);h1—被保护物体的高度(m);p)—高度系数(避雷针高度太高,保护半径不按正比例增大,当h(>30m时,p)=1,也就是说当避雷针的高度大于30m时,避雷针保护的效果将大大降低)。
温度是影响葡萄粉蚧生活史和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据报道,美国加州真葡萄粉蚧每年发生2代,以包裹在絮状卵囊中的橙黄色卵在老翘皮或树体缝隙中滞育越冬[3]。通常情况下,葡萄粉蚧的越冬代在5月中旬到6月初发育成熟,雌虫交配后在老树皮中产卵。第一代葡萄粉蚧自6月中旬到7月孵化,然后逐渐爬至藤蔓、果实或树叶上取食。因此7~9月是葡萄粉蚧危害的主要时期,有世代重叠现象。葡萄粉蚧在夏季葡萄成熟时会大量危害果穗,造成果实出现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点,早期危害果穗会造成果实坏死。粉蚧还会产生大量白色棉絮状蜡粉和蜜露引发二次病害,严重影响鲜食葡萄的质量和经济价值[4](图3)。此外粉蚧对葡萄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传播葡萄卷叶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es),这是一个由若干病毒组成的复合体,但目前对其研究尚不清晰[5]。
图1 真葡萄粉蚧
图2 拟葡萄粉蚧
图3 粉蚧在葡萄果实上的危害
2 防治方法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29-bc-4)。
果园一旦发现有葡萄粉蚧出现,可通过释放天敌等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以尽早降低危害。国外目前已有效使用五种寄生蜂来控制葡萄粉蚧,如跳小蜂类寄生蜂Acerophagus notativentris,Pseudophycus angelicus,Pseudophycus flavidulus,Leptomastix epona等。使用寄生蜂防治葡萄粉蚧同时需要控制蚂蚁数量,否则影响寄生蜂定殖。生防效果最好的是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和Hyperaspis sp.)、草蛉、蜘蛛等。
葡萄粉蚧大量发生时需采用化学防治措施,防治应主要把握两个关键时期:①早春休眠期。如前一年在收获季节已发现有粉蚧危害,次年初就需格外注意防控。如调查发现10%的鲜食葡萄茎秆有葡萄粉蚧,在其若虫阶段使用生长调节剂类噻嗪酮或烟碱类呋虫胺喷洒近地面或土壤浇泼。②夏季生长期及结果期。调查发现有4%以上的鲜食葡萄茎秆有葡萄粉蚧雌成虫,即可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防治。需注意的是,如果粉蚧已发育到成熟期的一半,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或烟碱类农药几乎无效。一般情况下,葡萄采后的粉蚧防治效果也不大,需来年等其滞育结束再防治。
在化学药剂选择方面,虽然过去葡萄粉蚧化防多依赖氰化钾、氰化钠、硫磺熏蒸等方法,但由于高毒性及抗性产生的问题,大部分药剂已经不再使用。目前仍然有效的是有机磷农药,如毒死蜱和马拉硫磷。随着农药靶标位点的明确以及大量新开发的农药,烟碱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植物源杀虫剂和生物合成抑制剂等新型农药已在葡萄园中广泛采用。然而新旧防治的差异不只在农药品种的选择上,目前化防更多着重在药剂的覆盖度上。由于粉蚧生长在植物树皮、枝节或根部,老式的农药喷雾器是无法有效喷洒到这些位置,因此即使是采用了新型农药,也需要使用配套设备将药剂输送到粉蚧的发生部位。如在根部也可以采用滴灌或灌根等防治。另一个原则就是尽量不要选择广谱性杀虫剂(如敌敌畏,辛硫磷),以免造成大范围的误伤,特别是天敌、蜜蜂等重要类群。
参考文献:
[1] 温秀云. 两种葡萄粉蚧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J]. 山东果树, 1984, 2: 17-20.
[2] 王珊珊, 武三安. 我国粉蚧属一新记录种(半翅目,蚧总科,粉蚧科)[J]. 动物分类学报, 2010, 35(1):240-246.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est Management Guidelines. http://ipm.ucanr.edu/PMG/r302301811.html
[4]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IPM Program. http://www.ipm.msu.edu/grape_insects/grape_mealybug
[5] Pest Management Guide for Wine Grapes in Oregon. https://catalog.extension.oregonstate.edu/em8413
[6] Brian William Bahder. Pheromone-based monitoring of Pseudococcus maritimus and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vector efficiency of Parthenolecanium corni and Pseudococcus maritimus among and between Vitis x labruscana L. and Vitis vinifera.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May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