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科技学院的安全特色发展之路

更新时间:2009-03-28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1]这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惟一直属高校,华北科技学院建校30多年来,始终重视特色发展,坚持安全办学特色,在安全生产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二者对于修辞态度相似却不同,前者要求多多益善,后者追求恰到好处。这也是造成两首歌虽风格同为“中国风”,细品之下却各有春秋的缘由。

华北科技学院前身是建于1984年的原煤炭工业部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200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2011年学校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试点单位,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与学校同步建设、共同运行。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矿业工程、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安全特色鲜明、具有安全素质、能够胜任安全监管监察和重点行业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技术研发、公共安全文化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学校现有本科生约1.6万人,硕士研究生151人,留学生48人。现有教职工1 1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53人、副高级职称334人,教师中有博士230人、硕士572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和应急专家共16人。此外,学校还外聘了4名院士和5名著名专家学者。

一、学科建设突出安全特色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发展,在学科建设上主动适应国家安全生产发展及京津冀经济社会建设需要,以现有学科为基础,着力培育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优势,把煤炭主体学科专业作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形成强势学科群和合理的学科生态,抢占学科制高点,局部求突破。逐步建立安全特色鲜明的支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安全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同时,强化学科建设对教育质量的牢固支撑、有效促进和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整体实力和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学校开设了47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理、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和24个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获得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引导专项资金滚动支持;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安全工程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并获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安全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培计划”)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十三五”期间,学校学科建设目标为: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安全特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等主要学科门类获得硕士学位培养资格。一是,积极推进安全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建设,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将校级重点学科分成“硕士学位点建设学科”“硕士学位点培育学科”“硕士学位点支撑学科”“新增专业主干学科”“特色学科”等五类重点学科,从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科技创新、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建设。二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支持二级学院之间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煤炭工业与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凝练学科方向,开展重点学科联合建设。三是,积极吸收国内外学科评审、管理先进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2-3]

二、教育教学彰显安全特色

学校始终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观念,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强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推进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管理;强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以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以人才培养计划的优化调整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安全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三个“卓培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坚持突出校本研究,重视应用研究,积极创建教学改革实践平台。加强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已建有煤炭地下气化等4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安全科技概论”等12门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安全科技概论”为所有专业学生必修课程;现有1/3的本科专业与安全生产相关。近5年,“‘卓培计划’引领安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研究”等10余个项目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教师坚持安全要素融入日常教学,提升学生的安全素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在科技创新、学习竞赛及创业活动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56项,其中国家级奖124项。近5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等主体专业考研录取率接近30%。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体现应用型本科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探索与安全行业、企业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建立培养目标协同、教学团队协同、资源共享和管理协同的新机制。学校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构建符合办学定位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安全生产理论、安全文化、事故防范技术、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课程,结合安全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加强案例教学。学校将根据办学定位,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富有安全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平台和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选择的需要,满足教学改革与管理改革的需要。学校将完善并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教学质量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构建学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和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社会评价反馈与校内教育教学相适应的互动运行体制。

三、科学研究支撑安全特色

参考文献

华北科技学院同时是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坚持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面向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开展安全培训服务,年培训各类安全监管监察干部、地方政府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干部、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管理及技术人员近万人次。学校先后获批安全监管系统唯一的全国首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安全监管监察干部执法综合实训基地、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干部网络学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培训中心、教育部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安全技术支撑中心实验室、重庆市安全监管干部培训基地、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全国安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等支撑安全培训工作的9大平台。学校安全社会学研究团队完成的“转型期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高发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建议”“京津冀区域重大安全风险协同治理建议”等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领导、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学校教师作为骨干人员,参加了《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编工作;作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还参与了重庆“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唐山市开平区洼里煤矿“4·1”透水等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这都为学校安全特色建设及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力争形成以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理论及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承担更多的安全生产国家重点科技及应用类推广项目。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校将明确科研定位,加强科研管理,全面推动教学、科研、培训与安全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及良性互动。以国家安全生产重点研究为引领,以安全生产适用先进技术、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防范技术推广应用等为重点,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创新团队,提升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将加强省级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并将与“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安全技术支撑中心、职业安全与健康协同创新中心融为一体,打造国家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健康预防控制虚拟仿真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及创新研发基地。积极发挥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资质机构作用,研发检测检验新技术,扩展检测检验评价领域。学校将重点支持符合国家安全发展方向的创新团队成为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突出科学问题导向,凝练服务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四、社会服务拓展安全特色

采用影像采集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市海河沿岸地区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及核对,从而构建相对准确的三维模型,生成天际轮廓线,并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获取大众对该地区城市天际线的评价。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将提供重要基础支持,拓展学校特色办学空间,改善特色办学条件,学校与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家安全生产事故预控与应急处置技术研发实训基地(国家安全监管监察干部学院)”。基地建设以充分利用即将关停煤矿地面地下资源及设备设施,通过改扩建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配套、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与安全发展战略研究为基础,强化典型事故数据分析研究和安全人文精神研究,研制典型事故致灾机理、演变过程再现的事故预控范式体系,构建独具安全特色的人才教育、培训、实训工作体系、课程体系和安全科技研发测试及实习实训环境,制定监管监察执法技术规范、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规范,增强承担全国安全监管监察干部集中轮训工作的保障能力和基础条件,通过安全生产专业学历人才培养、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培训、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学历提升工程等项目,全力服务于实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专业监管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员80%的目标要求,在重特大事故遏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事故预防工作机制、全民安全素质提升等工作中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人员支撑和基本设备设施支撑,切实履行国家安全生产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智囊咨询职能[4]。下一步学校将探索建成京西煤矿企业转型升级矿业地质公园、矿业和安全科普、宣传教育、休闲旅游综合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积极构建安全生产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体系,发挥智库作用,在安全生产理论、安全文化、典型事故机理再现和预防控制技术、应急仿真平台及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将拓展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功能,依托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干部网络学院,积极争取国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干部培训、企业安全人员教育培训基地、安全监管监察执法综合实训基地和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基地;将进一步拓宽培训领域,适应国家安全发展要求,在坚持服务煤矿领域的基础上,形成煤矿、非煤、危化、建筑、城市安全、社区安全、信息安全、校园安全等并举,线上线下综合实施,教学、科研、咨询并重,安全领域职业培训与全民安全素质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将加强培训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安全教育网络培训系统。

五、校园文化凸显安全特色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安全特色办学的实际需要和安全文化有机结合。一方面,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研究。由专业学者组建安全法学研究所、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安全培训能力建设研究所、安全生产舆情研究所和安全经济管理研究所拓展安全文化研究工作。安全法学、安全社会学等研究领域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所倡导的安全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渐趋成型,安全生产舆情、安全经济管理研究成效明显,安全培训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另一方面,注重培育校园安全文化。围绕“自立立人,兴安安国”校训,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将典型事故和职业危害案例引入课堂,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要求,自2005年始每年举办“安全科技文化节”,开展安全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科研教学成果展、实验安全教育、消防演练等。2017年,“围绕专业人才培养,彰显安全科技特色——华北科技学院‘安全科技文化节’”获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柠檬果醋的L值、a值和b值使用色差计进行测定。色差计使用前需要用较厚的白纸进行校准。ΔL值表示亮度;Δa值正值偏向红色,负值偏向绿色;Δb值正值偏向黄色,负值偏向蓝色。通过公式ΔE=(ΔL2+Δa2+Δb2)1/2来计算总色差。ΔE在0~0.5时,色差可以忽略,肉眼很难辨认;ΔE在0.5~1.0时,色差值很低,只有长期训练的人才能观察出;ΔE在1.0~1.5时,色差值属于中等;ΔE>1.5时,色差严重。

六、对外合作提升安全特色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198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无偿捐助120万美元建设“煤矿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此后学校相继与国际劳工组织、美国、欧盟、加拿大、德国、英国、拉脱维亚等开展项目合作。中美职业健康本科“3+1”合作办学项目于2015年获教育部批准,已面向全国招收了2届学生共115人;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合作研究的煤层气项目于2015年初获欧盟验收通过。2015年,中国—拉脱维亚“一带一路”国家学术交流中心在学校成立。近5年,国家外专局投入专项经费1 728万元支持学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学校已派出600多名学生出国深造,吸引了500多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在校工作的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长期保持在20余名。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通过与国内外优势互补型大学共建、联合培养、海外引智等方式,深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与优秀成果,更新办学理念,实现开放共享发展。广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学生交流项目,办好中美安全工程本科项目。保持并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继续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选派优秀师生赴海外担任汉语教师或志愿者。加强国际交流,与国外学术机构合作开展教学与学术活动。做好海外引智与外国专家聘任工作,建设相对稳定的外籍教师队伍。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对焦国家安全发展需求,进一步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统计学、安全社会学、安全法学、安全文化等理论及前瞻性研究,加强事故成因规律性研究,促进安全发展理论体系建设。支持教师开展国际安全文化对比研究,发展适应我国安全生产现状的安全文化理论。鼓励学科交叉,引导教师走出校门,与校外、国外学术机构和学术团队共建研究团队开展安全理论及安全技术工程等研究。同时,学校将充分发挥办学优势,瞄准主体行业服务需求,增强建设安全特色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5]。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落实在服务安全发展战略上,弘扬“自立立人、兴安安国”校训精神,为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作贡献。支持举办安全领域和其他重点建设学科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提升安全论坛、大学生安全文化节品质,发挥氛围的熏陶作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文化交流。

同时,学校广泛开展校企和校际战略合作,已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辽宁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山西大同大学、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公司等高校和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科技创新、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导师队伍培育、重点实验室共建等工作。学校已推荐30多名优秀教师赴上述合作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提前培育相关学科研究生导师队伍;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青海师范大学在矿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学校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已历时6年,形成了采矿与岩土工程安全技术、矿井瓦斯火灾与粉尘安全防治技术、安全生产信息化等8个稳定的培养方向,已毕业专业学位研究生99名,主要从事安全生产领域相关工作。

[2] 王路江.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特色化发展之路[J].高校教育管理,2009,3(2):1-4.

学校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引领下,以科技平台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科研布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鼓励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落实学校科技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学校科技管理职能,提升应用基础研究和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方向和内容上,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重点围绕安全监管监察、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安全生产信息化等开展科学研究。学校的“矿井水致灾机理及预警保障系统”研发团队被教育部列入“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获滚动支持。矿井水害预警系统、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技术及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100余家煤矿推广应用,有效预防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学校建有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近5年,学校牵头科研立项1 9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5项,到账经费总额1.36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8项。2017年新增公共安全领域“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8].http://www.gov.cn/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这给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绘就了路线图。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是越来越稀缺的资源。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开放的办学理念,发展自身独有的办学特色,这样才能在大学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为高等教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3] 杨晓霞,刘晖.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高教探索,2009(1):55-58.

3.4 大苗管理 夏天中苗生长90~120 d,冬天中苗生长150~180 d,株高达15~20 cm时,可换大盆,每盆种4株,基质为塘泥∶刨花=3∶7混合。基肥施用1次有机肥,追肥施用15-15-15(N∶P2O5∶K2O)复合肥,每30 d施1 次。

[4] 国务院办公厅.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EB/OL].[2017-09-2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03/content_5164865.htm.

另外,教师要有点评和指导,对每一个实验设计,要着重分析其一般性的规律,让学生领悟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原则,比如对照原则和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于某些实验设计的问题,教师不要过早指出,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并自行调整方案。

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在崇佛的宋文帝资助下,高昌籍僧人道普率书吏10人,准备泛海西行求法。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出发不久,就在胶东半岛的长广郡(今青岛附近)遭遇船只破损的灾难。道普也因足部受伤,最终病亡。

[5] 刘献君.论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51-56.

 
张瑞新,王树,尚闯红,王永建
《煤炭高等教育》 2018年第01期
《煤炭高等教育》2018年第01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