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劲酒挥发性风味物质GC-MS分析
保健酒通常以白酒、酒和葡萄酒为基酒,辅以多种中药材,根据中医理论科学配伍,并经药材提取、配制、陈酿而成,经药理实验证明,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1]。保健酒的香气主要来源于中药材的药香和基酒的酒香,中国劲酒以其诱人的色泽、“药香不露头、酒香不露尾”的典型风味、醇和饱满的口感以及保健功效博得大众的喜爱。
近年来,气相色谱技术成为分析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的香气成分构成的重要手段[2-9]。通常采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可以系统发挥该分析技术的优势(色谱的灵敏度、分离效率高,质谱的鉴别能力、响应速度快),又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处理,检索大量数据的能力,实现对混合物各组分的定性分析[4]。
气质联用分析酒类风味物质常需要进行提取浓缩前处理,目前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液-液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势。本研究利用3种提取方法处理样品,发挥各自提取优势,并使用GC-MS技术定性分析中国劲酒的风味物质构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酒样:中国劲酒(劲牌公司提供)。
试剂及耗材:无水乙醚(分析纯),戊烷(分析纯),无水硫酸钠(分析纯),NaCl(分析纯),电热套(北京永光明),萃取头DVB/CAR/PDMS(SUPECO公司,美国),20 mL顶空瓶(安捷伦,美国)。
仪器设备:气相色谱质谱仪(安捷伦7890A,美国),质谱仪(安捷伦5975C,美国),DB-FFAP石英毛细管柱:柱1:60 m×250 μm×0.25 μm,柱2:DBWax色谱柱(30 m×0.32 mm,液膜厚0.25 μm),柱3:DB-5色谱柱(30 m×0.32 mm,液膜厚1 μm),固相微萃取加热平台。
1.2 试验方法
1.2.1 前处理方法
1.3.1 工艺流程。原料→挑选→取果肉→护色液80 ℃浸泡→打浆→调配→均质→灌装→杀菌→冷却→成品。
中国劲酒中共鉴定出烯萜类化合物19种,占总挥发性物质含量的8.2%,其中D-柠檬烯(3%)、莰烯(2%)、月桂烯(0.6%)、石竹烯(0.36%)、α-蒎烯(0.35%)含量较高。与传统白酒和果酒相比,中国劲酒中这类化合物较多,这与中国劲酒中含有的中药材成分有关,这些成分是中国劲酒保健作用的一部分,同时也赋予了中国劲酒特有的风味,如柠檬烯具有柠檬清新愉快的香气,莰烯具有樟脑的气味。月桂烯具有令人愉快的、清淡的香脂气味。松油烯、α-蒎烯有松木、针叶及树脂样的气息。
固相微萃取:取酒样5 mL加入20 mL的顶空瓶中,加入10 mL去离子水稀释酒度,再加入5 g NaCl适量饱和,有助于挥发性物质萃取。萃取进样条件:萃取吸附30 min,解吸50 min。
中国劲酒中的功能药材、小曲基酒及其他原辅料构成了酒体风味的物质基础。按照1.2.1的前处理方法对中国劲酒挥发性物质进行提取,并进行GC-MS分析。图1—图4分别为蒸馏萃取、液-液萃取的中性/碱性组分和酸性/水性组分,以及固相微萃取方法测得挥发性物质的GC-MS总粒子流图,表1—表6为检测的风味物质。
1.2.2 气相色谱及质谱条件
气相条件:进样口温度250℃,不分流,柱温箱升温条件:50℃保持2 min,以4℃/min升温至230℃,保持30 min;载气:He,流速:1 mL/min。
质谱条件: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电离电压70 eV,接口温度:280℃,四级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为50~550 amu,谱库:NIST08.L。
定性分析:挥发性成分经色谱分离后,所得质谱信息经NIST08谱库检索及资料分析,结合人工图谱解析,确定香气物质化合物。采用TIC峰面积归一化定量计算出各化学成分在中国劲酒挥发性物质中的相对含量[5]。
2 结果分析
2.1 中国劲酒的呈香成分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预算执行力度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较为随意的中学预算执行,在预算编制被批准的基础上,各个部门就要配合财务部门进行预算执行,但往往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前期的预算编制中存在一定问题,导致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阻碍,这时,一些相关的财务执行人员就会依靠自己的意愿,去对资金进行分配使用,导致预算执行力度出现比较随意的现象,影响了预算的执行力度;二是较为缓慢的中学预算执行。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完成的基础上,还需要上级部门的层层审批才可以进行预算执行,较为缓慢地执行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有效进展。
从表1—表6可以看出,采用蒸馏法、液液萃取和固相微萃取3种处理方法,在中国劲酒中共检测出103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25种,醇类19种(乙醇除外),烯萜类18种,酚醛类19种,羧酸类9种,其他烷烃化合物13种。
参照 《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 (试行)》[4]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防艾生活技能:包括风险识别能力、寻求帮助能力、协商能力、拒绝能力,评分分为完全掌握、不完全掌握、未掌握,单项打分0~3分,分数越高表示该项能力越强;艾滋病知识:包括同性性行为会增加艾滋病感染风险、性行为无保护增加艾滋病感染、与艾滋病患者发生性关系会患艾滋病、艾滋病可预防等20项,选项为“是”“否”;对待艾滋病态度:包括艾滋病患者需公开身份、是否愿意与艾滋病患者共处一室等6项。在首次班会前以及最后一次班会结束后发放问卷,统一填写并收集、保存。由本课题组成员完成阅卷工作。
2.2 3种前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2.2.1 蒸馏萃取法提取的中国劲酒的香气成分
由图1可知,水蒸气蒸馏萃取法经气相分离得到65个色谱峰值,通过谱库检索可以鉴定出其中的41种香气物质,占总峰面积的87.6%。
2.2.2 液液萃取提取中国劲酒风味物质
由图2、图3可知,分组分溶剂萃取提取风味成分,通过GC-MS分析,碱性/中性组分和酸性/水性组分通过色谱共得到157个特征峰,通过质谱分析,质谱鉴定出化合物59种。
2.2.3 固相微萃取提取中国劲酒的香气成分
由图4可知,固相微萃取提取中国劲酒风味物质,通过GC-MS分析获得100个色谱峰,通过质谱解析,鉴定出风味物质有81种,占相对总峰面积的96.2%。
根据高考选择题的“四维”结构,我们可以按照“四审一定”法逐步展开对其的解答。“四审”包括审信息、审立意、审知识、审逻辑;一定,即针对组合题的结构进行概率判定。“四审一定”的核心是对试题中涉及的知识信息与思维逻辑指向进行清晰的认识与判断,做到“读得懂、用得上、说得清、悟得透”。
综上所述,以上3种方法相比较,蒸馏法提取挥发性物质检测得到的物质较少,部分挥发性物质在蒸馏提取浓缩的过程中丢失;液液分组分萃取检测得到的特征峰最多,但质谱库中匹配性高的物质较少,存在挥发性物质在提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可能性。相比较而言,固相微萃取检测到高匹配性的化合物最多。
图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国劲酒挥发性物质组分总离子图
图2 液液萃取中国劲酒中性/碱性挥发性组分总离子图
图3 液液萃取中国劲酒酸性/水性挥发性组分总离子图
图4 固相微萃取中国劲酒挥发性成分总离子图
表1 不同提取方法鉴定出的酯类挥发性物质
2.3 挥发性物质风味特征
2.3.1 酯类化合物
除酒体含有的乙醇外,在中国劲酒中共鉴定出其他醇类19种,占总挥发性物质的7%,其中1-戊醇(4.535%)、杜松醇(0.5%)、橙花叔醇(0.46%)、苯乙醇(0.4%)、匙叶桉油烯醇(0.3%)含量较高。1-戊醇略有不愉悦的气味,杜松醇具有松柏的气息,橙花叔醇有较弱的甜清柔美的橙花气息,香气持久。苯乙醇具有清甜的玫瑰样花香,有报道称苯乙醛与苯甲醛香度值较高[3]。
表2 不同提取方法鉴定出的醇类挥发性物质
表3 不同提取方法鉴定出的烯萜类化合物
表4 不同提取方法鉴定出的酚醛类化合物
表5 不同提取方法鉴定出的酸类化合物
2.3.2 醇类化合物
酯类化合物鉴定出25种挥发性化合物,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酯类化合物总含量达59.8%,其中乙酸龙脑酯(47.1%)、藁本内酯(2.25%)、乙酸异冰片酯(2.03%)、癸酸乙酯(1.85%)、辛酸乙酯(2.8%)、乙酸乙酯(0.5%)、亚油酸乙酯(0.54%)、乙酸异戊酯(0.54%)含量较高。由于大多数酯类化合物阈值较低,且中国劲酒中酯类含量较高,在中国劲酒风味中起主要作用。乙酸龙脑酯、乙酸异冰片酯具有清凉的松木香气,并有樟脑似的气息,藁本内酯有当归的典型香气;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呈香蕉香气,癸酸乙酯呈水果香[3],辛酸乙酯具有白兰地的香气。
水蒸气蒸馏萃取:取中国劲酒10 L,与3 L乙醚混合,振荡15 min,静置分层。取分离层上层乙醚萃取液,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干燥后,用定性分析滤纸过滤,在旋转蒸发仪中减压干燥回收乙醚,干燥温度为40℃。将乙醚提取物置于2 L的圆底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按《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方法(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加热提取,收集至挥发油测定器中,得中国劲酒挥发物质,经样品处理后进样进行GC-MS分析[1]。
2.3.3 烯萜类化合物
液液萃取:取酒液50 mL,降度稀释3倍,加入适量的NaCl饱和,用分析纯的乙醚和戊烷(1∶1)在1 L的分液漏斗中分3次萃取(每次加入乙醚与戊烷混合液30 mL),得约100 mL萃取物。萃取物中加入去离子水50 mL,用NaCl饱和,用10%的NaHCO3调整水相pH值至10~11,在分液漏斗中分离出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用10 mL去离子水洗后,并入酸性组分。分离出的有机相加入无水Na2SO4置于冰箱过夜,最后氮吹浓缩至500 μL,得到浓缩物记为“中性/碱性相”。水相则用2 M H2SO4调整pH值至1~2,用NaCl饱和,加入20乙醚∶戊烷=1∶1的溶液2次萃取,萃取的有机相加入无水Na2SO4置于冰箱过夜,最后氮吹浓缩至500 μL,得到浓缩物为“酸性/水性相”,不同组分分别进样[11]。
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先在全国党政机关、农村、城市基层等五种类型的19个单位经过试点取得经验之后,在全党范围分三批进行,每批半年左右时间。第一批是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从2005年1月开始至6月基本结束。第二批为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党组织,从2005年7月开始至12月基本结束。第三批为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党组织,从2006年1月开始至6月基本结束。每批集中学习教育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在方法步骤上分为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进行。一共有7000多万党员、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参加了历时一年半时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2.3.4 酚醛类化合物
在中国劲酒中共鉴定出酚醛类化合物19种,占总挥发性物质的10.1%,其中主要酚类丁香酚(5.3%)具有强烈的丁香香气和温和的辛香香气。桂皮醛(2.7%)有强肉桂气味,糠醛(0.3%)、苯甲醛(0.3%)具有苦杏仁的味道。
“地下人”喋喋不休地叫道,“在理智和科学上不能建成大厦”(这几乎是《地下室手记》最主要的论题)。[2]493
2.3.5 羧酸类化合物
中国劲酒中共鉴定出挥发性酸类化合物9种,含量占比1.9%,其中十三酸(0.6%)、棕榈酸(0.3%)、癸酸(0.2%)含量较高。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其中小分子具有刺激性酸味,如丁酸具有浓烈的奶油、干酪般的不愉快气息和奶油味,壬酸具有油脂气息和甜橙气息;大分子酸为蜡状固体,气味较弱,如棕榈酸具有微弱的酯香。肉豆蔻酸微有月桂油香味。
表6 不同提取方法鉴定出的其他芳香烃
注:表中所注明物质为质谱库匹配性高于0.9或者已经报道的物质名称;“-”表示在此方法中未鉴定出。
2.3.6 其他化合物
其他类化合物13种,其中樟脑(3.1%)、1-甲基-2-异丙基苯(0.7%)、圆柚酮(0.2%)含量较高。樟脑具有樟脑丸的芳香气味,1-甲基-2-异丙基苯具有百里草或麝香草的气味,圆柚酮具有持久而强的柑橘果香,在较低稀释度时呈典型的柚子香气。烷烃具有微弱的柴油气息。
综上所述,基于现有的文献以及本文的数据,MMR基因缺陷和卵巢癌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尚无一致的结论。未来在卵巢癌的治疗相关研究中,MMR基因缺陷可能发挥潜在的预测作用,并为免疫治疗提供可靠的靶点[9,26]。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数较少,研究间异质性明显,这一结论目前尚不明确,因此仍需进行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以期获得更加确切和充分的证据。
3 结语
采用蒸馏提取、液液萃取和固相微萃取3种处理方法,分别检测出风味物质41种、59种和81种。蒸馏法处理所测得的46种化合物均能在液液萃取或固相微萃取处理方法检测结果中出现,单独在液液萃取方法中出现的化合物有17种,单独在固相微萃取提取方法中出现的化合物有33种。在所有中国劲酒挥发性物质中酯类化合物占总含量的59%,远远高于其他几类化合物。中国劲酒中乙酸龙脑酯、藁本内酯、1-戊醇、桂皮醛、柠檬烯、丁香油酚、樟脑含量较高,它们既具有保健功效,也赋予了中国劲酒独特的风味。
参考文献:
[1]刘源才,胡辉,陈敬炳,等.保健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与鉴定[J].酿酒科技,2011(9):71-73.
[2]范文来,胡光源,徐岩,等.药香型董酒的香气成分分析[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8):810-819.
[3]王萍,魏珉,刘贤娴,等.不同萃取头萃取萝卜风味物质的GC-MS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2):52-55.
[4]陶永胜,李华,王华.葡萄酒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条件的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12):181-185.
[5]王立媛,曹建明.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方法的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3):380-381.
[6]张影陆,范文来,姜文广,等.4种果酒中的挥发性成分分析比较[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5):102-107.
[7]郭翔,胡普信,徐岩.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4(5):79-81.
[8]胡劲光.山茱萸果实与山茱萸利口酒香气成分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9]刘玉,张佃生,韩敏.指纹图谱应用于啤酒风味物质分析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8(6):62-64.
[10]范文来,徐岩.白酒中重要的功能化合物萜烯综述[J].酿酒,2013(6):11-16.
[11]FAN W L,QIAN M C.Identification of aroma compound in Chinese Yanghe Daqu liquor by normal phase chromatography fractionation followed by gas chromatography[J].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2006,21(2):33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