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主要路径与南通作为

更新时间:2009-03-28

城市群既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参与全球竞争和分工的新兴地域单元,是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1]。2016年10月,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两个国家规划相继出台的背景下,我们正在谋划把江苏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使之成为未来江苏发展主要的增长极”。2017年6月20日,李强同志又在省委、省政府座谈会上强调,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2]。为此,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集沿线区域生产力布局与区域板块功能布局于一体的“1+3”区域发展战略新部署。其中“1”是指扬子江城市群;“3”是指“一带两区”,即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和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在“1+3”区域发展“新蓝图”中,由沿江八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泰州、扬州)组成的扬子江城市群,承载着更高水平提升区域发展质量、更广范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时代使命[3]

1 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江苏构建高质量战略载体的现实选择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空间依托以及带动国家和区域现代化的主要阵地。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为核心,将沿江八市从各自发展、联系松散的“一群城市”培育成融合共生、互动共荣的城市群落[4],有利于联动打造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合力集聚高端要素、统筹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有效提升江苏沿江区域发展整体能级和资源配置效率,全力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极。

1.2 江苏发挥高水平引领作用的必然要求

沿江八市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同时,江苏全域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有利于从整体上充分发挥沿江八市的引领示范作用,联动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产业辐射带动功能、创新功能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加快形成与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以及长江中上游城市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新格局,强化对长江中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倾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北翼核心区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更好地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推动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3 江苏参与高层次国际分工的时代使命

沿江八市是江苏对外开放重心所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新形势下,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有利于沿江八市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从整体上加快完善与亚太、欧洲联系的海陆联运网络和国际航空运输网络,联动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重点产业优势与国外需求相结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全球制造”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中不断巩固放大“扬子江制造”的国际竞争优势,奋力打造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开放重要门户,更好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2 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2.1 基本范围

扬子江城市群由沿江八市组成,是以南京为核心,其他城市为基本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低碳绿色发展,并以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一体化为目标的城市群体[3]

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詹姆斯·麦肯锡提出,如今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都变成了不可或缺的生产因素。人们对收集到的庞大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整理,可以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实现资讯的有效利用。近年来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渐变得广泛起来。

2.2 主要内涵

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并非只是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的几个城市的简单叠加。目前,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重形态建设、轻实质发展的问题,多数城市群只是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的“一群城市”,或几个并列城市的简单叠加[5]。因此,要以“城市群落”形态推进城市群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需要将城市群内不同性质、规模、等级、职能的城市联结形成更高一级的有机体,使城市群拥有类似于生物群落的竞争、附生、共生等生态属性,即城市群落。

扬子江城市群要以“城市群落”为建设方向,以融合发展为建设路径。融合发展的主要内涵是促进城市之间通过产品、要素、交通、政治、文化、技术、信息等功能联系形成城市生态网,由稳定而共利的生态网促进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均衡发展[5]

2.3 发展目标

南通是扬子江城市群中唯一临海的城市,海岸资源、港口资源、空间资源都非常丰富,这不仅对南通,对扬子江城市群也是非常宝贵的后备资源。南通应与江苏沿江各市共用南通临海港口、岸线和空间资源,共享收益,从而将江海联动、陆海统筹优势放大到整个扬子江城市群。一是推动扬子江城市群港航联动。发挥南通江海港口的枢纽优势,以江苏港口一体化改革为契机,通过港航业务纽带,与南京港和苏州港共建江海联运同盟。以股权合作等方式,寻求共建通州湾深水大港,共用通州湾临海优势。二是推动扬子江城市群江海产业联动。以扬子江城市群整体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为目标,统筹扬子江城市群产业整体布局。将南通沿海的“筑巢引凤”“筑实根基”与沿江城市“腾笼换鸟”的产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飞地经济”“园区共建”等形式推进扬子江城市群江海合作。三是推动江海载体平台联动。建设江苏长江流域航运公共信息平台,实现长江流域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3 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主要路径

3.1 统一思想认识

坚持“绿色、集约、均衡、融合、共赢”的发展理念,围绕“紧凑型城市、开敞型都市圈、网络化城市群”的发展要求,按照“内外双核,一带三圈”的空间布局(“内外双核”:南京为“内核”,上海为“外核”,沿江八市要在南京“内核”的带动下,通过南通的上海“北大门”以及苏州的临沪地区等重要窗口,从整体上加强与上海的对接;“一带”:江苏沿江生态带,“三圈”: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

随着国际经济社会交流的频繁,人们不可避免的需要跨文化交流,以英语为语言工具的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了学生了解其他民族文化背景的平台和跨越文化沟壑的关键。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仍以英语语言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无法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和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拟通过分析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的现状来探讨改革文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加快构建内外互动、深层融合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放大南通现有5个一类开放口岸和6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优势,使南通成为扬子江城市群深度开放发展的新窗口。

3.2 强化顶层设计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在省级层面,科学制定推进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的近远期规划,合理确定每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在市级层面,制定和实施各市融入扬子江城市群的行动计划,明确各市在生态廊道建设、长江岸线优化、交通体系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的分工合作任务。二是推进“多规融合”。一方面,探索建立扬子江城市群规划的“六个一”体系,即一张蓝图,一个技术标准,一个信息平台,一个协调组织机构,一套审批程序和一套法规制度;另一方面,尽快出台省级层面“多规融合”的技术管理文件,保证用地布局的城乡全覆盖和同一块用地空间属性的唯一性。

3.3 推动设施联通

一是构建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以实现东西衔接联动、南北跨江融合为主基调,推动沿江城市之间加快形成以高铁、城铁、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道、高等级航道为支撑,民航、通用航空、城际公交为导向的多层次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沿江两岸高铁环线建设,提升铁路过江通道能力,统筹规划建设一批过江通道,大幅提升铁路、公路跨江和互联互通能力。二是提升沿江港口一体化水平。遵循优势互补原则,完善沿江各个港口的集疏运通道,促进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公铁水联运,实现货运无缝衔接。加快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建设,进一步增强沿江港口群对沿江城市及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统筹布局扬子江城市群大型数据中心,探索建立沿江八市政务数据共享目录和支撑平台。加快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安、民政、医疗、教育、食品安全、交通服务、养老等应用创新和平台建设,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

3.4 提升融合动力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省、市两级政府要与时俱进完善政策扶持方案,从科创孵化、人才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强化市场运作。鼓励合作方共同设立投融资公司,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和运营管理,着力提升合作园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三是培育内生动力。坚持生态环境否决制与科技创新筛选制两手抓,设立环境与科创准入门槛和淘汰退出机制,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红利为内生动力、以生态环境规制为外在约束的融合发展新态势。

3.5 扩大合作领域

一是加快推进沿江生态廊道有机连接。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合力使江苏长江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让良好生态成为扬子江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沿江八市要加强绿隔建设、中心区绿化、大尺度城市森林建设、新城城镇绿化和乡村生态功能提升,加快推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建设,协同打造跨地区的大尺度绿色板块,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强化城市生态功能。二是联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以长江经济带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契机,在电子信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工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培育世界级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网络化制造业集群,深度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全球贸易网络体系和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三是升级“飞地经济”。在跨江合作共建园区内部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功能配套,实现产业区与城市功能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跨江合作共建园区由功能单一的工业园区向功能多元的城市空间转变,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共进。

4 南通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新作为

南通作为扬子江城市群中唯一兼具江海优势的城市,是扬子江城市群连接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门户,也是扬子江城市群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南通应准确把握自身定位,积极发挥独特优势,将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这一事关江苏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自觉融入南通发展中,为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6]

4.1 南通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的定位

(1)绿色生态发展新标杆

统筹江海河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放大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使南通成为扬子江城市群绿色生态发展的新标杆。

(2)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聚力创新的新要求,放大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使南通成为扬子江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高地。

如图1所示,在生物毒性测试的基础上Persoone等人[36]提出并完善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其原理是将测试结果最大半数抑制浓度EC50或最大半数死亡浓度LC50转换为统一的毒性单位(TU)值来评价水质.该方法综合利用多种生物毒性测试结果,计算简单,结果简洁易懂.

(4)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交通新节点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思考 杨 晖,刘宏业,范彦平,华云松,张荣福,沈昱明,朱继岩 40(4)369

强化区域合作,放大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区位优势,加快构建跨江融合、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集聚集约发展格局,使南通成为扬子江城市群全面融合发展的新枢纽。

(2)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接轨上海新门户

最终,我的答案是假如有人将这只天下大第一壶送给我,我不要,白送我也不要。或有人说:它的做工很精致呀,是由10余名工匠历时7个多月制成的。是的,可这又怎么样?既然无用,精制与粗制就没有什么区别。在废品上雕上画还是废品。或有人说,用掉上乘紫砂土1.5吨呢。是的,可这又怎么样?既然同样无用,材料是上乘的还是低劣的就没有什么区别。或有人说,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紫砂壶,是天下第一壶呀。是的,可最大又怎么样?天下第一又怎么样?无用的最大就是最大的无用。天下第一壶就是天下第一无用壶,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吗?

4.2 南通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发展路径

(1)推动扬子江城市群江海联动发展

财务模型还需要计算几个主要的财务指标,用以反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主要包括偿债覆盖率DSCR,即每年或半年项目现金流与需偿还债务的比例。贷款期偿债覆盖率LLCR,即考察在整个贷款还款期间项目收入现金流对还债的支持强度。还有股本金内部收益率IRR,用以反映投入股本的收益情况。股权债权比D/E,用以反映项目中实际投入的股本金和银行贷款部分金额的比例情况。

扬子江城市群未来应着力打造“东西联动、跨江融合、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落”[5]。“东西联动”,即向东对接上海,共建世界级城市群;向西发挥聚合作用,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跨江融合”,即加快宁镇扬、锡常泰、苏通三大都市圈合作,推进沿江城市集群进一步融合发展,实现交通、产业、生态治理、体制机制对接“城乡统筹”,即对区域空间和功能进行有机重组,实施南北节点城镇一体化发展,特别要注重打破“两头胖、中间瘦”的格局。“世界级城市群落”,即扬子江城市群由不同层级的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组成城市生态网络。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需要通过中心城市引领和带动,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

(4)深度开放发展新窗口

建设上海北大门与提升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功能同步推进,助推扬子江城市群北翼与上海以及苏南的全面接轨。一是要加快推动沪苏通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增强南通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在策应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中,大力推进沪苏通都市圈跨江融合发展,促进规划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体制机制对接,更多分享上海、苏州城市功能,积极承接产业、资源转移辐射,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建成长三角北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借势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二是要积极谋划通泰盐都市圈特色化发展,彰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和形象。在引领江苏江海联动、陆海统筹发展中,南通要倡导推动通泰盐都市圈江海一体化特色发展,加快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放大南通在江海联动、陆海统筹发展中的辐射带动效应,带动通泰盐都市圈成为江苏继苏锡常都市圈外对接服务上海的新高地,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北翼加快发展,在以上海为龙头的态势下形成扬子江城市群“龙头带动、两翼齐飞”发展新格局。

(3)引领扬子江城市群绿色发展

充分利用南通滨江临海环境容量较大的优势,率先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绿色生态示范区。一是坚持陆海生态环境统一管理和制度创新。管理模式由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逐步向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方向转变,管理范畴由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向环境与生态保护并举方向转变。二是利用南通“三城同创”契机,建立全市主要生态功能区,突出抓好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严守城市开发上限、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底线三条红线,优化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三是推动产业体系绿色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控制重点行业碳排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先发展绿色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

(3)全面融合发展新枢纽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乡村振兴农技展上,来自国内和海外的展商将集中展示各自在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初级加工、存储、物流,以及农产品电商等,贯穿一二三产业全流程,多领域的设备、技术以及服务;来自国家级先进农业示范区,研究、规划、设计机构,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的参展商,也将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把代表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三产融合解决方案等成功案例呈现于所有行业专业观众眼前。

一是围绕建设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完善与扬子江城市群其他城市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高等级航道为骨干的综合运输通道建设,构筑区域网络化发展的交通新枢纽。二是不断补齐南通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辐射苏北的交通短板。加快沪通铁路、锡通过江通道以及宁启铁路二期的建设,做好通苏嘉城际、北沿江高铁前期工作,通过通洋高速与在建的海启高速相连,尽快实现与宁启高速、沿海高速互联互通。三是加强内部便捷交通建设。强化南通内部交通运输方式的集成衔接,形成“公铁水空管”并进、江海河高效联运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全面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多元、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

(5)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创新水平

第三,教师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缺乏创新精神.在新课改之前长久以来的教学时间中,教师都是比较侧重于填鸭式教学,重视的仅仅是学生的成绩,几乎不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然保持着这种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中,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科技创新生态共建、科技创新环境提升。一是要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南通城市创新生态体系。要以南通中央创新区为基础,加快整合内部创新资源,集聚全球创新要素。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南通本地高校(包括南通大学和各高职院校)的创新资源,另外一方面还要大力集聚全球的创新资源来推动南通的创新发展。二是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强化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合作,着力在新能源、信息技术、现代制造、物联网等领域有重点、有步骤地联合南京、苏州等城市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平台。三是促进创新要素的交流互动。积极引导各区域打破市场壁垒,整合区域内创新要素市场,尤其是风险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产评估市场、技术交易市场等,建立有利于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体系。

(6)优化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布局

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为导向,推动优化江苏沿江产业布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现代制造业空间格局。一是加速南通内部各级各类载体资源的建设,有序推进相关产业向园区集中。把中央创新区建设作为未来南通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内核,支撑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扬子江城市群创新发展水平。二是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外地孵化、南通转化”的文章。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形成长三角区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重点抢抓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重大机遇,打造江苏特色创新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上海科创中心的产业转化基地。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眼于承接上海等发达地区外包产业转移,推动南通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着眼于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改善物流集疏运条件,优化物流发展布局,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3.

[2]李强.做好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大文章[J].群众,2017(13):4-6.

[3]成长春.努力构建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新载体[N].新华日报,2017-08-16(12).

应激是动物机体为有效对抗威胁自身身体平衡和稳定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反应,适当的应激反应,对增加动物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帮助,它有利于维护自身平衡和稳定。但过强或长期的应激刺激,会给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夏秋季节外界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牛舍温度与湿度控制不当,超过牛的承载能力,很容易导致热应激的发生。由于奶牛汗腺并不发达,一旦牛舍温度超标,牛体表的对流、辐射和蒸发散热停止,会使牛体表温度迅速升高,产生热应激。牛热应激产生后,会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指标。

[4]李程烨.长三角城市群格局中的“扬子江城市群”构建策略[J].江海学刊,2016(6):89-95.

[5]成长春.加快扬子江城市群落融合发展[N].新华日报,2017-04-23(13).

从各优势树种(组)碳储量分析:云南松、华山松、栎类3个树种的碳储量位居前三,其碳储量之和2954509 t,占纯林碳储量的93.98%。云南松碳储量最大,其碳储量(1945074 t)占纯林碳储量的61.87%。

[6]成长春,杨凤华,陈长江.把握自身定位,发挥独特优势[N].南通日报,2017-10-11(A05).

小麦是湖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万hm2以上。湖北省2016年夏收小麦面积达111.8 万 hm2, 产量为 3 862.5 kg/hm2,总产量达到428.2万 t。 湖北省 103.3万 hm2小麦列入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规划,发展小麦生产对于保障湖北省粮食安全、促进湖北省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成长春,刘峻源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