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析
作为世界文化中颇具特色且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铸就了泱泱中华的浩然正气,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文化是提升人感悟力和道德责任感的源泉和动力,能给人以前行的力量和方向。作为未来国家和民族希望的青年群体,他们的发展更离不开历史和文化的熏陶与积淀,正所谓“观古知今当思进退,读书明志可识春秋”。由此可见,加强文化自信,并积极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文化修养,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良性推进。
通过课堂教学质量预警,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适时查看课堂教学信息,进行教学质量的宏观把控,也为各层级的质量报告和“诊改”报告提供源头数据和分析工具。通过不停地挖掘、关联、分析,“源头数据”逐渐变成课堂教学标准修订周期内的状态数据,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标准修订的科学性、针对性。
一、 文化自信视域下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之上,是对文化地位、文化规律及责任担当的高度自觉;也是立足自身实际、依靠自身力量、突出自身特色、走自身文化发展道路、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基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分别是“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相关的文化发展的“三位一体”系统。
(一)“返本”与“开新”的需要
“返本”即为继承传统,这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2](208)。它通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被继承下来,其中最稳固的因素被固定化,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如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凝聚的“根”和“魂”,具有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如果我们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割裂了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延续不断的血脉,也就割断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开新”即为开拓创新,这是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创新是时代主题,创新的根基在于传统。具体到文化领域,就是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滋养。只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优秀文化在大学生中扎根、发芽、生长,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总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经验;只有不忘昨日的来处,才能找准明日的方向。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特别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就是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凝练与升华,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评辨是非的准则,可以促进人们在多元的文化交汇中形成文化认同,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在大学校园中更好地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当代大学生在复杂纷繁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准则,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核心价值观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对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公民价值准则的正确认识。
(三)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和保障
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大学教育民族化的重要支点。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其所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3],求同存异、文以载道、情景交融、公正和谐等中华人文精神,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尊重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努力学习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只有真正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大学生才能养成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通过这次活动,山西省孝义市中和路小学将遵从传统仪规,以礼乐致敬先贤,吟诵经典,传承礼仪,在中和这片沃土上,人人争做“中允明德,和协至善”的好少年!
二、 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不容乐观
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难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不丰富
当前针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主要是两个课堂,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教育的实现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识教育必修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同课程通过对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涉及,以使学生有所启迪。二是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般设置人文科学模块和社会科学模块,提供部分相关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三是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书育人”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高校团委、学生工作部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依托党员、团员教育等方式开展,并以校园里开展的部分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社团活动为辅助,利用宣传板报和广播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个别高校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
在当前跨境电商蓬勃发展,面向传统外贸领域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外贸领域急需的是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5]。为了了解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真实的状况,我们以外贸发达地区苏州市的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为对象,调查了他们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获得了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进行跨境电商方向教学改革的基础性认识,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通知精神,对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人们认识事物是由简及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需要“从娃娃抓起”,并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3)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上的信息化,构件其自身也开始朝着标准化的方向进行发展,特别是在最近的几年中,伴随着我们国家在生产效率上的持续提升,使得构件自身的成本也有了一定给成都的降低,配合工厂所进行的数字化管理,使得预制装配式建筑自身的性价得到了持续的提升;
综观上述教育形式,仍以“说教”为主,能让学生切身体会、角色扮演的形式相对较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仍停留在纸面上,难以落实到行动中,学生对之体会不深,理解不透。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不系统
在内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4],三者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而目前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无论是通过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方式实施的传统文化教育,大多是“点”的教育,尚未连接成“线”,更没有达到“体”的程度。所以,进入学生头脑的也大多是零散的“文化点”,远未达到系统、全面的程度。这就难以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的系统思考与实践。
(2)核心作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神经病学、临床医学、肿瘤学、基础医学、呼吸系统疾病与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且形成了高产作者研究团队,团队与团队间也存在着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学校多学科发展;
(三)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
文化教育的效果理想与否,既可以通过主观的描述,也可以通过客观的统计来体现。为此,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解。从对山东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看,当问及“您认为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效果明显吗”,认为“特别明显”的仅占3.75%,认为“明显”和“比较明显”的占56.25%,认为“不明显”和“不了解”的占40%。也就是说,有40%的学生对当前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持否定态度。假设这样的结果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对文化自信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四个自信”的回答就差强人意了。能对前者回答完全正确的仅占28.75%,有71.25%的学生不能有效作答;对“四个自信”能正确描述的仅占到25%。连文化自信教育背景下最基础性问题的回答都不尽如人意,对更为具体的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三、 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状况探源
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不乐观,既有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制约的原因,又有各相关主体自身的因素。
(一)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使然
加强研究和交流,从规范及标准层面,寻求更为科学的MS服务获取和检索方式;同时加快海上互联互通平台的建设,以联通各利益相关方,各区域协调主体,为单一窗口化服务提供基础。
由于教育形式与内容的欠缺,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改进的空间。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出生于高科技一代的大学生,很有可能因为文化的多样性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甚至盲目崇拜外来文化。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加之一些西方国家有意识的“全盘西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精神文化的认同危机和价值失范,突出表现为对儒家传统文化的批判,其结果是在“旧辙已破,新轨未立”的状态下,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多元冲突中形成了“选择的忧虑”。这种“忧虑”必然影响到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选择。
“旗舰‘定远号’居中,‘镇远号’在右侧护卫旗舰,‘靖远号’‘致远号’在左侧护卫,‘来远号’‘经远号’‘广甲号’‘济远号’‘超勇号’‘扬威号’两两一组,各分左右,排成人字阵型!”伴随着紧张的传令声,荷塘北岸的孩子们认真地握紧手中遥控器,控制着从荷塘北岸缓缓朝南行驶的十艘悬挂黄龙旗的航模舰艇。
然而物极必反,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强势回归,又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世纪之初出现的“国学热”现象,就“是中国现代化成功发展的文化表象。……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6](113)。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进而文化自强的必要前提。
(二)教师的认识及传统文化功力有待提升
综上,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信息沟通的过程。“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7](445),这包含四个要素,即信息、信息传递渠道、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任何要素的瑕疵都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效果下降,甚至失效。传统文化教育实为教师与学生间对文化信息的沟通,教师(信息的发送者)通过第一、二课堂(渠道)将文化内容(信息)传递给学生(信息的接受者)。由上可知,无论是教师、学生这些活的因素,还是信息、渠道等这些物质因素都对文化有重要影响,换言之,当前文化教育状况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作为高校文化教育的主力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是力所不及。一方面,在目前全国统一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涉及文化的内容本身不多,而分量各有不同;另一方面,教师大多只熟悉一两门课程,对其他几门课程内容理解不系统、把握不全面,因而要使其能成为在各个方面都较为精通的“通才”,实在勉为其难。
(三)大学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
当今在校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00年前后,在他们的记忆中,复杂纷繁的流行文化、光怪陆离的网络文化,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纠合在一起,共同影响着他们。不可否认,外来文化的传入给我们的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启迪着我们深入思考,但同时也给部分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带来了文化选择上的困惑,尤其是当一些西方国家有意识地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侵袭时,有些大学生不能有效识别,甚至表现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否定,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一是在教育内容上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重视“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8]。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其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其学习方式,一方面要通过深入学习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其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正如韩愈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三者之中,“传道”居于首,所传之“道”主要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以及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把握。然而,近代以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全面培养逐渐被“才”的专业训练所替代。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发生了一定倾斜,虽然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纽曼强调大学必须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标,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实际上更加注重专业技术的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有些专业教师也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专业教师的主要职责为“授业”与“解惑”,至于“传道”,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或者是团委、学生工作系统的事情。作为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副业”,能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捎带”地涉猎一下,就算是“教书育人”了。
四、 文化自信视域下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着力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武器和文化精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传承与创新。
(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
“旅游、建设、发展”3个词汇的占比较之其他高出许多,且近3年呈现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说明历史文化村镇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受到专家的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较之“资源保护”,“活化利用”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中占比越来越大。“旅游”一词热度居于首位,说明旅游成为历史文化村镇近年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前网络文化以其迅猛多元的特点迅速充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多元的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拓宽了人们的信息选择空间,但也占用了人们大量的时间,耗费了人们大量的精力。网络活动的短频化、娱乐化,使得许多学生并不愿意接触篇幅较长、有较强理论性的传统文化作品。这也导致了现在很多大学生对汉字越来越陌生,经常提笔忘字,可想而知,连最基本的汉字都写不好,更不要说能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了。进一步讲,大学生如果不热爱、不去主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那么也就无法体会到这种文化对于自身学习和生活的重大意义,自然就谈不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了。
事物皆有其发展规律,文化亦如此。辜正坤教授认为,人类文化的演化受九大定律的制约,其中第七定律为审美递增、递减律,其意为:“一种文化一旦存在太久了,见得太多了,人们就会不满意它,就希望有新的变化,这叫作喜新厌旧。……但人的本性中除了喜新厌旧这种偏好之外,还会喜旧厌新……对新的东西发生厌恶。”[5](36~37)无论喜新厌旧,还是喜旧厌新,这都是事物的两极,是审美递增、递减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事物发展到一定极端,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即为辜教授所言文化第八定律——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差异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相互转化,实际上受到了前述第七、第八定律的制约。综观中西方文化,在16世纪以前,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阴性文化达到了世界顶峰;16世纪后,西方阳性文化逐渐成为世界的主潮,并于20世纪达到顶峰。尤其是1860年以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人们如梦方醒,原来体现天人合一、人际和谐思想的中华文化需要改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在西方文化面前似乎陷入阵痛。
二是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为高校通识必修课,各个学科专业都要开设该课程,统一推广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其内容应“拓宽读者的文化视野,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陶冶读者的情操,塑造读者的民族精神和增强读者的民族自豪感”[9](2);其次,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中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使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更加符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校职能,内容可涉及国学基础、国文、国史、经学与文学等;最后,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魂,使之贯穿于课程内容之中,当前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与传授。这样就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由过去片面理解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扩展到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业课相关内容融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丰富了文化内容。另外,学校可通过教学系统或学生系统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通过“中华文化公开课”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校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成孔设备采用液压步履式挤密灌注打桩机,外径为425 mm、夯锤重5 t,成孔依次逐排由外向内进行,隔排隔行,间隔1~2孔跳打方式。在钻杆上标注设计桩长位置,打桩完成后,检查其桩长、桩径、垂直度等满足验收要求后方可进行填料。
(二)加强高校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高校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的主力军,高校课堂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功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文化水平。因此,在教师培训与教育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培训主体应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应充分考虑培训的公共属性,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才能确保培训的正确方向;只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才能调动更广泛的培训资源。
二是坚持培训客体应当分类进行、循序渐进。虽然对高校教师的培训非常迫切,但在短期内进行全面培训又不现实,因此需要加以分类实施。首先,应对通识教育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以使其尽快达到任教要求;其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授课中的比例;最后,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教师、高校辅导员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使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渗透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三是在教育上尝试以“我”为主、不拘一格。虽然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授、深入分析、创新思维的训练方面起到核心作用,但应充分考虑社会力量的参与,尤其是应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8],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的载体,凝结着千百年来的中华文化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建设与时俱进的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三)加强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促进其核心价值观建构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和伦理自信。任何一种文化,就其精神内核而言,归根到底是一套具有特殊旨趣的价值观念体系。与西方文化是一种智性文化、印度文化是一种神性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其核心与精髓体现为其深厚的伦理精神与价值观念[10]。因此,当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就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矛盾具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高校师生这对矛盾中,就教育的最终取向看,学生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就意味着教育要始终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学生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具体而言,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学生是事物变化的内因,而教师仅仅是外因。据此,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应做到以下三点。
A:我认为企业尝试智能化生产要考虑两点,第一,实现智能化生产的可能性,第二,现阶段是否真的需要智能化生产。很多企业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智能化一定是好的,于是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智能化设备,但是收获甚少。企业进行智能化生产投资时,需要对整个行业有一个宏观的认知,再去考虑可能性,如果最后评估认为企业能够获得收益,方能进行智能化生产的投资。简单地说,首先要考虑能否“回本”,多久可以“回本”,这笔“生意”是否划算。其次要考虑投资的时机,太早太迟都不可以,不能人云亦云,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可产生的经济效益去评判,是否进行智能化改造。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育作用。虽然教师处于次要矛盾方面或外因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可替代。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上,教师始终是学生思想的导引者和实践的引路人,通过正确的引导,把握学生观念发展的大方向,使学生的价值观始终紧密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偏离。教师不仅主导学生的价值观方向,而且还时刻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在推进文化自信“进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坚守“敬畏”与“严谨”的教学理念,认真思考“讲什么”“为什么讲”“怎样讲”。这就需要对文化自信的切入点、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文化自信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深入思考[11];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三个层面予以剖析,并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二是切实促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由于大学生处于主要矛盾方面和事物变化的内因地位,所以调动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成其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主张,知识是学习者基于一定的情境,借助教师的帮助和学习伙伴的协作,利用必要的学习素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12](126)。这就需要把大学生作为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让他们充分明确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主动搜集相关素材、自主创设相关情境,与老师、同学共同交流,结合现实加以分析。高校应把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实际问题相结合,尤其是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相结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各类主要阵地,强化主阵地、主渠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3]。
三是鼓励大学生文化创新,赋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表达形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继往开来、不断创新;既要回首历史、不忘本来,又要推陈出新、面向未来。大学生正是秉承这一重大历史责任的主体,因为他们既思维活跃,善于发现并易于接受新事物,又接受过系统的文化与专业知识教育,具备面向未来的条件。这就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坚持师古而不泥古的原则,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创新[14]。
在此过程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应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道德思想、人文精神要辩证分析,既要扬弃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不断充实、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表达方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包括人性观、名实观、知行观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理论进行理论创新,以使这种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时代文化相协调,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同时,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交流互鉴和开放包容。既不简单拿来,又不盲目排外。我们应吸取其合理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我们吸取了合理的外来文化,丰富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由于每个人都置身于全球化、信息化的环境之中,片面故步自封、封闭保守都是不可取的,甚至可能会招致大学生的反感。因此,鼓励大学生从中外文化中萃取精华、择善而从,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为本,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
[2] 冯志纯,周行健.新编汉语多功能词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4] 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J].党建,2017(5).
[5]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 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7]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8]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3).
[9] 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 肖群忠,杨建强.价值观与伦理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1).
[11] 胡涵锦.关于文化自信“进课堂”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
[12] 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3] 韦滢,李开学,袁尚伟.论国家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3).
[14] 康震.坚持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创新 贡献中国智慧[J].中国高等教育,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