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方方新世纪小说创作的“常”与“变”

更新时间:2009-03-28

20世纪80年代,方方携《风景》登上文坛,一举成名,是新时期以来湖北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与池莉齐名,一直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佳作频出,给读者带来意外的惊喜和不尽的期盼。20世纪90年代,方方坚守创作本位,精心创造精品,形成创作特色,给读者带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愉悦。

到了新世纪,方方在保持自我本色的同时,又大胆探索,不断寻求创作的突破,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给人们带来别样的惊喜,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2.2.2 “互联网+”与中药流通的融合 “互联网+中药”能够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借助移动终端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中药产品科普活动,激发中药产品需求。其次,构建“互联网+”的中药电商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营销体系,从而促进中药产品销售。还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患者和用户的需求传递到中药研发与生产环节,形成中药产业链的“闭环”,构建智能产业生态系统[17]。

方方新世纪小说创作的

新世纪以来,方方的小说创作延续着以往创作的传统,保持了创作的一致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The simulated result for the metamaterial unit cell at 12 GHz is shown in figure 4.

随着土地集约化,高层或多层住宅楼带地库的建筑形式愈来愈多,这种建筑基础最初常采用筏形基础或箱形基础,因此防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工程探索,出现了独立基础加防水板下设聚苯板软垫层的基础形式。此施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调整软垫层,达到在竖向向下合力作用下,防水板的变形与独立基础沉降变形相对沉降差为零或最小,从而使防水板不承担或承担最少量地基反力。这种地基形式传力更简单、明确及费用较低。

1.中篇小说的强势。1987年,方方发表了成名作《风景》,小说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1],也拉开了20世纪90年代湖北文学繁荣的大幕。此后,方方不断推出《桃花灿烂》《一唱三叹》《祖父在父亲心中》《白驹》《行云流水》《一波三折》《暗示》《定数》《埋伏》《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等一系列中篇小说,扩大了方方的影响,成就了方方创作中篇小说的优势。

综上,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对此,教师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基于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当革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的作用,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提升能力,进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高效教学。

新世纪以来,方方没有因为声名显赫而陶醉,没有因为身处高位而松懈,她始终将创作作为第一要务,即便是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之后,繁忙的公务和无休止的事务,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她的精力,影响到她的创作,但她依然笔耕不止捷报频传。

1.文体的拓展。新世纪以来,在延续自己中篇小说辉煌、捍卫中篇小说荣誉的同时,方方大胆涉足长篇小说,进行一次艺术的探险,实现了长篇小说的成功突围。

2.两大主要题材的彰显。纵观方方的小说创作,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题材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但“市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是方方的两大主要创作领域”。[2]

2.题材的扩大。新世纪以来,方方在坚守知识分子题材和都市市民题材的同时,也适度扩大了小说取材的范围,将笔触伸到以前很少涉及的乡村题材和历史题材。

方方是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作家群的代表。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又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接受文学的熏陶。这样的经历,使其自有一种独特的知识分子情怀,表现知识分子就成为她自然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方方推出《白驹》《白梦》《白雾》《行云流水》《祖父在父亲心中》《言午》《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等小说。新世纪以来,作家又创作了《乌泥湖年谱》《树树皆秋色》《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惟妙惟肖的爱情》等作品,尽管数量较以前有明显的减少,但也体现出作家的新探索。

3.思辨性的追求。方方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作家,她笔下有些故事也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但她在情节叙述之余,更注重小说的思辨性。

有时是借花献佛。在《风景》的开头作者写下“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我清楚地看见那些奇异的世界……”《桃花灿烂》借元代散曲“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慢嵯峨,前面有千古远,后面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甚么”表达人生的思考,小说理性色彩因这些名人名言名作而得以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以古建筑为代表的 优秀传统文化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在校期间缺乏规范的引导,这直接影响大学生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肯定,也就缺少了对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基础来源。

消失模模具材料选择密度18kg/m3泡沫塑料,垫料、衬料密度选择30kg/m3泡沫塑料;浇注系统管道全部全部使用某厂纸浇道管,可分段配合连接在一起;涂料选择某厂水基石墨涂料,流涂后必须彻底烘干方可造型。

更多的时候则表现为宿命论。方方曾在一篇访谈中说:“生活是很残酷的,不是你想怎样它就怎样,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定数和宿命的。人们在现实面前无可奈何,但在内心深处又不愿意低头。”[3]但无论怎么挣扎,总也摆脱不了“‘无处逃遁’的‘生命’定数”[4]。《风景》中二哥一心想要挣脱粗俗冷酷的家庭,追慕书香门第的温馨,最后因自我追求走向死亡。七哥也想告别冷漠的家庭,最终如愿以偿。然而,七哥的成功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偶然的作用:因梦游被推荐到北京上大学,用婚姻的筹码换来仕途的腾达。《过程》中一心只想开歌厅、不想当警察的江白帆却硬被塞进队伍,他无意惊天动地之功,却在捉拿嫖客时意外抓获通缉要犯,因此获奖提干。而“天生我才必警察”的李亦东虽十分渴望伸张正义,希望通过抓住通缉要犯而建功立业,但现实却跟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面对现实,他郁郁寡欢,愤而辞职,最终下海开歌厅,印证了“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古训。《水在时间之下》是方方小说宿命论的集中呈现。水上灯是五福茶园老板水成旺与小老婆李翠的女儿,由于她的降临与亲生父亲意外死亡的重合,被水家认为是“煞星”,为了躲避灾害,她被逐出家门,先是被人收养,后阴错阳差成为一代汉剧名优。但她的被逐并没有让水家摆脱悲剧命运,她的走红依然给水家带来无穷的灾难。为了保住所爱陈仁厚,她不得不对日本人撒谎, 却以大哥水文的生命为代价,还导致水文母亲的死亡;不仅如此,二哥水武因她彻底傻了,生母李翠为她沦落街头。方方的宿命论中蕴含着现代人生存的困境:人生就如一座围城,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人生就是在无边的荒漠中找寻……无怪方方说:“人的一生,就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毕生精力和心血都浸透在过程之中,直到死都没有他想要的一个结果……过程在有些人生活中是美丽和幸运,但在更多的人生活中却发射着残酷的光芒。”[5]

方方小说的题目,由于诗意浓郁,意蕴丰厚,令读者过目难忘,为小说添光增色,从这一层面上讲,好的题目也是文章成功的一半。

4.标题的诗意化。书香门第的出身和学院派的浸染,使得方方对小说的题目十分看重,力求显目、精致,而且诗意浓郁。

纵观方方小说,除了少数写实性题目如《“大篷车”上》《过程》《埋伏》《乌泥湖年谱》《武昌城》外,大部分小说的题目是匠心独具。有哲理化的命题,如《祖父在父亲心中》《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有爱无爱都刻骨铭心》《水在时间之下》等。有脱胎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如《树树皆秋色》《风景》等。有成语的化用,如《一唱三叹》《万箭穿心》《行云流水》《惟妙惟肖的爱情》《云淡风轻》等。有寓意深厚的意象,如《桃花灿烂》《白驹》《白梦》《白雾》《落日》《黑洞》《奔跑的火光》《琴断口》等。还有字谜,如《禾呈》《言午》《金钟》等。

根据文章的观点,除了旅游者,故意无视现象还存在旅行社和旅游相关管理部门中。但是本文只针对旅游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数据研究,缺乏对旅行社和相关部门的实证研究。显然,旅行社和相关部门故意无视不合理低价游的原因都与旅游者不尽相同。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对旅行社和相关管理部门做更加深入的调查,搞清楚不同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具体影响。而旅行社和相关部门是否也存在着默认补偿行为?也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2)预期收益:学生最期望得到的报酬范围大致在500~1 000元/月、1 000~1 200元/月这两个区间之内。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兼职的预期收益普遍偏高。

方方新世纪小说创作的

方方新世纪的小说创作在保持自己以往传统和特色的同时,也顺时而动,大胆探索,求新求变,呈现迥异于以往创作的特质,具体表现在文体的拓展、题材的扩大、传奇性的增强和视点的下移等方面。

方方中篇小说势头不减,保持优势,先后推出了《奔跑的火光》《水随天去》《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树树皆秋色》《出门寻死》《中北路空无一人》《琴断口》《万箭穿心》《民的1911》《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惟妙惟肖的爱情》等小说,受到读者的热捧,赢得了评论界的好评,许多小说获得文学奖。这些小说不仅巩固了方方中篇小说强者的地位,也延续了作家的辉煌。

方方尝试长篇小说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标志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2000年)。小说以举世罕见的三峡工程为大背景,表现了1957年反右至1966年期间,一群居住在乌泥湖的水利专家所经历的种种精神上、道义上、良知上的考验和历练,艺术再现了那个年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

继《乌泥湖年谱》之后,方方再接再厉,先后推出《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等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2008年)讲述了汉剧名伶水上灯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武昌城》(2011年)以攻城和守城两重不同角度回首1926年武昌城鲜为人知的一场围城战,艺术再现了那段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作者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

方方的长篇小说虽然没有取得中篇小说那样的辉煌,但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水在时间之下》还成功进入茅盾文学奖的终极对决,虽折戟沉沙,但也显示了作家的功力。

3.池莉的刺激。方方、池莉同为新时期湖北文学的标志和旗帜,都受到读者的拥护和好评,在新时期中国文学中影响深远。但两人的影响也有差别,比较而言,方方赢得了评论界的好评和尊重,但市场号召力不及池莉。而池莉则收获了市场,但往往遭到评论界的批评和忽视。

由于长期生活在武汉这个市民气息浓厚的都市,方方熟悉普通市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习性,所以,她常常以审视之眼、批评之笔,将武汉市民真实的生活纳入她的小说视域。《风景》《黑洞》《落日》《桃花灿烂》《一唱三叹》等,是方方新世纪以前对市民关照的产物;而《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出门寻死》《中北路空无一人》《琴断口》《万箭穿心》等,则是作家新世纪思考的结晶。

乡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主要是《奔跑的火光》。其是反映20世纪90年代中国中西部农村生活的力作,主要叙述一个新时代女性烧死丈夫的故事,被称为“新时代的《杀夫记》”。小说成功塑造了新时期一个典型的乡村女性形象英芝。她是一位美丽多情的乡村少女,但又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表示怀疑,不仅不专注学习,甚至对专心学习的同学不无鄙视,直接导致在改变乡村学生命运的高考中败下阵来,也为她后来的悲剧命运定下了基调。她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在乡村卖唱中找到自我实现的航向,但很快在放纵自我中迷失,因未婚先孕无奈步入婚姻的殿堂。在琐碎的婚姻中,面对乡村的愚昧和落后,她祭起反抗的大旗,想凭一己之力,独立营造自己的安乐窝,于是,她毅然走出家庭,重操旧业。在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在金钱的巨大诱惑下,她再度迷失,为追逐金钱而堕落,同家庭的矛盾难以调和。最后,面对丈夫贵清无休无止的纠缠和恐吓,她以暴制暴,让丈夫成为一团奔跑的火光,她也在报复的快慰中沉沦。

历史题材小说主要是《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民的1911》等。《水在时间之下》写了一个著名汉剧女艺人“水上灯”的传奇人生,成功塑造了一个生于艰难、大红于乱世、消隐于平凡的旧时代女艺人形象。《武昌城》以1926年北伐战争武昌战役为中心事件,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小说没有像一般战争小说那样着力于对垒双方你死我活的激烈冲突,而是从攻方和守方不同视角对战争进行静态的展示。小说的上部主要是描写北伐军攻城,展示战争的惨烈。下部主要叙写围城中民众生存的艰难,展示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的1911》则虚构了一个生于戊戌变法年(1898年)的小孩“民”,通过他的视角来看辛亥革命期间的风云变幻,正面描写那一年起义的真实过程。

(2)通过对补铁剂——“速力菲”(琥珀酸亚铁)和Vc疗效原理的探究认识,感受小药片中的大智慧,体会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传奇性的增强。方方和池莉是新时期湖北文学的双子星座。两人同时登上文坛,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面旗帜;两人同为女性,是新时期全国女性作家的标志人物;两人均创作势头良好,是新时期不可多得的高产作家;两人都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因此,无论是批评界还是普通读者群,都喜欢将两人相提并论。比较而言,新世纪以前两人的区分度还是相当明显:方方更钟情于知识分子题材,而池莉更热衷于普通市民题材;方方多理性思考,而池莉好人生传奇;方方偏于雅,而池莉不免于俗;方方多现代主义的尝试,而池莉则多现实主义的探索。

到了新世纪,方方、池莉呈现出相互靠拢的倾向,有趋同化的趋势,而传奇性的增强就是具体表现之一。方方新世纪以前的小说虽有一定的传奇性,如《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中的黄苏子是白天白脸丽人、晚上风尘女子的奇异人,但这种传奇性是小说表达的需要,并非作家刻意的追求,有时作家还有意消解其传奇性。

新世纪以来,方方许多小说都极富传奇色彩:《水在时间之下》汉剧艺人水上灯的传奇人生,《武昌城》中围城中亲人相残、人人相吃的人间乱象,《树树皆秋色》中大学女博导扑朔迷离的电话之恋,《琴断口》中相爱不能相聚的爱情悲剧,《有爱无爱都刻骨铭心》中瑶琴对死亡未婚夫近乎变态的眷恋,《万箭穿心》中妻子因报复丈夫出轨报警导致家庭与自我的悲剧,《奔跑的火光》中乡村少妇无奈杀夫的惨剧,《水随天去》中畸形的姨侄之恋……这些传奇性的故事情节,一方面源于方方小说本身取材于湖北女子监狱女囚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也由于作家对“刀锋叙事”的追求。[6]

4.视点的下移。表现都市市民生存的艰难是方方新世纪之前小说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面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底层沦陷的现实,方方主动调焦完成视点下移,进行底层叙事。

有时是直接发声。《祖父在父亲心中》通过父亲与祖父的对照,歌颂祖父“书生一般地活着、勇士一般地死去”的潇洒人生,《琴断口》中 “爱和爱情是两回事。所谓爱情的力量多是人们有些虚夸的想象。它就像玫瑰远不及杂草旺盛和坚实,一有风吹草动很可能溃不成军”,作者将自己人生体验的结论通过小说直接展示。

表现城市下岗工人生存的困境是方方小说底层叙事的重点,《出门寻死》《中北路空无一人》《有爱无爱都刻骨铭心》《万箭穿心》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工人曾经是中国一个令人骄傲、引以自豪的职业,是中国社会的主人和领导阶层,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深入,大批国有企业或转型或倒闭,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下岗工人应运而生。他们经历了由政治上领导阶级到社会上的失语者、由经济上的受保障者到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双重失落,遭受了由中心到边缘、由富足到艰难的双重打击。

《出门寻死》表现下岗职工何汉晴难以摆脱的生存困境:下岗后丈夫在家分文不挣,公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小姑子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读大学的儿子三天两头来电话要钱……家庭的重担都落到何汉晴一个人的身上。为了省钱,她每天早餐只喝一毛钱的稀饭,为了给儿子买电脑,她甚至去卖血。而她一切的付出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认同,还时时遭到误解和嘲讽,在生活的重负和精神的重压下,她选择了“寻死”来逃避,需求解脱。与《出门寻死》不同,《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原本有着稳定的生活和工作,还有心仪的楼房。但她一次非理性的行为,导致丈夫投江而亡。丈夫去世后又下岗,她平静的世界因此而倾覆。为了供儿子小宝读书,赡养公公婆婆,她毅然去汉正街当“扁担”谋生。但她辛勤的劳作和无私的奉献,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成人后的儿子并未接纳母亲,而是和爷爷奶奶合力将她逐出家门,李宝莉最后依然孤独地栖身于熙熙攘攘的汉正街。

除了表现下岗工人生存困境外,方方还将新世纪贫困大学生纳入叙事范畴,将人们心目中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收入底层叙事之中。《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讲述了一个贫困大学生艰辛奋斗的悲剧故事:涂自强生于山野、出身寒门,作为山沟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带着光宗耀祖的期望,一路打工徒步来到武汉求学。大学四年,他勤工俭学,奋力拼,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家庭的变故放逐了他的理想,改变了他人生的航向。毕业后他四处谋职,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终于积劳成疾,最后留下一个善意的谎言后默默死去。《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继何建明的报告文学《落泪是金》之后又一部关注大学校园贫困大学生的作品。

方方新世纪小说创作的主要原因

方方新世纪小说创作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耕的目的是缓解土壤板结现象,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空气流通等。通过中耕还能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提高植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从而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在中耕过程中还能兼顾除草,通常将中耕的深度控制在3~5 cm。在没有杂草的情况下,也会根据浇水及雨水情况进行中耕,在除草的同时保存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1.自我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期,方方在经历多年的探索迷失之后,终于在武汉市民凡俗的生活中发现别样的《风景》,在文学浪潮迭起的年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勇立新写实小说潮头一展自己的风采。20世纪90年代,方方稳步推进,在坚守中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方方因此成为新时期湖北文学重新崛起的标志之一,湖北也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重镇。

新世纪以来,方方并未沉浸在自己成功的喜悦中,而是努力寻求新的突破。古往今来的文学经验证明,作家自己独特风格的形成和被普遍认可,是其成功的标志;但作家一旦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就会导致模式化,最终被读者漠视和遗忘。鲁迅在《呐喊》《彷徨》之后《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的探索,冰心在《繁星》《春水》等诗歌后“冰心体”散文的尝试,巴金在《激流三部曲》的巨大热情之后走向《寒夜》冷静深沉的思索,曹禺在《雷雨》《日出》爆棚之后走出“另一条新路”《原野》等等,都说明文学创作“常”与“变”的关系。

2.3 超声诊断科医生建议 置管后前3周进行每周1次的床旁血管超声筛查,根据患者症状和血管超声检查以便早期识别静脉血栓及时给予处理。

方方新世纪创作中寻求长篇小说的突破、题材的扩大、传奇性的增强、视点的下移,都是在“常”中求“变”,是对自我的挑战,也是创作的升华。

2.新世纪文学潮流的影响。新世纪文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延续90年代文学传统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文学景象,这些对方方新世纪小说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长篇小说的持续红火,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方方长篇小说创作的热情。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得到迅猛发展,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热度不减,风光依旧。面对新世纪波涛汹涌的长篇小说大潮,许多人都跃跃欲试,方方自然也不例外,她以实际行动,成为新世纪长篇小说众声喧哗的一个构成。

声势浩大的底层叙事潮,使得作家将创作视点下移。方方作为新写实的代表,对社会下层的生存一直钟爱有加,方方新世纪以前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政治上的受难者和都市经济上的困顿者。新世纪以来,底层成为社会焦点,底层叙事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揭示中西部农村生活的困顿,表现农民工“在而不属”的失落,展示城市下岗工人生存的艰难是底层叙事的热点。方方的底层叙事是作家对新世纪底层叙事的回应,也是新世纪文学底层叙事的重要构成。

影视剧的极度繁荣,也对方方小说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影视成为大众的宠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影视与文学(小说、戏剧)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追随变为引领,影视无与伦比的传播力和丰厚的利润,对作家而言是难以抵挡的诱惑,“这几年来,很多作家都在搞影视,因为影视比小说有巨大利益的诱惑,让人无法拒绝”[7]。小说情节的传奇性和极致化叙事,就会成为小说与影视之间的立交桥。

方方的长篇小说创作,是新世纪湖北长篇小说潮的重要构成,也实现了作家的自我突破和超越。

方方小说的发行量,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热播度明显不及池莉,但评论界对方方小说好评如潮,当代文学史家争相将方方写入各种文学史中。池莉的小说一直热度不减,几乎每一部小说一经产生就被哄抢,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收视率居高不下,但评论界对池莉一直评价不高,有的批评很严厉,甚至明确标榜“小市民,名作家”[8],一些当代文学史家有时还明显将她排斥在文学史之外。

这样一种实际情形,都必然会影响方方、池莉小说创作的心态,引起她们心理的波动。池莉当然希望在拥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同时,能够得到评论界的认可;方方也希望在赢得评论界赞许、名垂青史的同时,赢得读者的热捧,毕竟新世纪文学主导力量是由市场推动的。

总之,方方的“常”是作家对自我的肯定和坚守,而“变”则是作家对自我的突破和超越,新世纪的方方正是在坚守和变化的过程中完成了凤凰涅槃,再攀高峰,重铸辉煌。

步骤4 以加权SHNN-CAD为例,若pi>ε1,则将该目标回波判定为SST,其中ε1为异常程度值门限,i=i+1;

[ ]

[1] 陈晓明.反抗危机:论“新写实”[J].文学评论,1993(2):88.

[2] 王文初,江胜清.新时期湖北文学流变[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2.

[3] 王辰瑶.作家方方接受采访时称与美女作家有代沟[N].(2000-10-20)[2017-12-23].http://edu.sina.com.cn/wander/2000-10-20/14105.shtml.

[4] 李俊国.在绝望中涅槃:方方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93.

[5] 方方.《过程》的过程[J].小说选刊,1998(11):383.

[6] 於可训.方方的文学新世纪[J].文学评论,2014(4):195.

IP黑名单能有效的拦截Ddos攻击,被封的IP可以设置为永久封禁、封禁几天、封禁几个小时。系统可以自动封禁IP,也可以在后台手动添加IP黑名单。

[7] 凡一平.影视与文学[N].文学报,2006-06-27.

[8] 刘川鄂.小市民 名作家:池莉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

 
江胜清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