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
歌剧是一种西洋音乐艺术形式,以歌唱为主,同时结合了诗歌、戏曲、舞蹈、美术、器乐等,变化绚丽、气势恢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一种“舶来品”,歌剧由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从无到有,生根发芽,在借鉴西洋歌剧、融合我国优秀戏曲文化,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中,风风雨雨走过了百年历史,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饱含丰富中国音乐元素的音乐形式—中国民族歌剧。为了区分中国传统民族歌剧(戏曲),人们将“五四运动”之后产生的新型歌剧,成为新歌剧与新歌舞剧[1]。中国民族歌剧由一开始对西方歌剧的单纯模仿,到后来融入中国的民歌及戏曲元素逐渐发展壮大, 到现在借鉴融合西方歌剧唱法不断改革创新,中国民族歌剧实现了引进来走出去,是世界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人民和民族艺术家对西方文化引进、融合、创新伟大智慧的极好体现,回顾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史,明确民族歌剧的存在的局限性,思考中国民族的歌剧的未来对中国民族歌剧的进一步繁荣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萌芽期及早期发展
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大清政府日落西山,地方军阀混战割据,西方列强殖民侵略,一些爱国人士和知识分子纷纷将目光投向西方社会,希望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拯救残破河山。歌剧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展开被引入中国。
在渠道防渗技术中,可以通过压实和添加化学参和材料增加渠道的不透水性,也可以通过建筑材料衬砌渠床,从而更好的提升输水能力上,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的效果。
近代著名的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黎锦晖先生是我国民族歌创作和传播的先行者和拓荒人,他在1920-1927年间创作了《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等12部儿童歌舞剧[2],对我国后来歌剧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到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兴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一些民族音乐家纷纷把民族歌剧作为传播斗争思想、反抗精神的政治武器。抗日救亡、反帝爱国的歌剧题材层出不穷,田汉和聂耳共同创作的舞台剧目《扬子江暴风雨》,开创了“话剧加唱”的表演先河[3]。
纵观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史,是沿着时代的发展,在借鉴西方歌剧和传承传统戏曲、民族歌曲不断寻求平衡和统一的过程。经过历史的变革,我国民族歌剧在创作风格、演唱风格、音乐风格等方面逐渐向着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并正努力走上一条以传承中国文化为目的,又充分融合西方歌剧艺术,符合中国时代发展潮流又与国际艺术审美接轨的发展道路。
1945年,《白毛女》的出世标志着我国民族歌剧达到了崭新的艺术水平。这部歌剧是由延安鲁迅学院集体创作,通过一个佃户女儿“喜儿”的遭遇,深刻的反应了当时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白毛女》作为新歌剧的奠基石,与以往作品相比具有了质的飞跃。具体表现在:(一)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刻画深刻。作品吸取了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使故事情节赋予戏剧性和张力。(二)作品的音乐充分吸收戏曲中说唱、板式的变化,伴奏形式上也采取了中国传统戏曲伴奏和西方管弦乐的融合。(三)在表演艺术上,在既有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元素,有添加了西方的话剧台词的形式。
ZHAI Xiao, WANG Yi-ran, ZHU Ming-xiang, WANG Qi-jin
(二)中国民族歌剧的成长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也受到全球化影响,得以和世界接轨,中国民族歌剧呈现多样化发展。歌剧主题不再是单一的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历史、民族等文化类主题开始涌现;歌剧题材添加了更多爱情、友情元素;歌剧剧本也很多由诗歌、小说和散文改编而来;音乐风格开始融入更多的西方音乐,丰富了艺术性;演唱形式除传统的民歌唱腔和基础的国外美声唱腔外,还出现了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器乐、和声等多种演唱方式。多样化成为我国民族歌剧的重要发展方向。
首先歌剧剧本创作中,我国民族歌剧的成功剧目多取材于当时社会中现实生活,以宣扬革命爱国主义为主,非常符合现实社会人民群众的审美,易被大众接受并钟爱。但是这种创作方式在今天开始显现弊端,一是过于严肃单调的故事内容难以迎合年轻人及海外观众的口味;二是故事脉络单一,缺少丰富的故事线索;三是人物刻画缺乏多面性,不够生活化;四是我国民族歌剧中多偏重对女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和人物塑造,其他配角和男性形象塑造不充分,导致“女强男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音乐创作方面,我国民族歌剧始终在“洋路”和“土路”中抉择,没有形成有效的融合。很多作曲家在创作中对采用西方歌剧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还是采用传统戏曲的梆腔、唱白互现、叙唱摇摆不定,思想被禁锢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时在注重声乐、旋律写戏的同时,往往忽略运用合唱、重唱等多声部的声乐形式以及多种器乐形式来丰富戏剧的表现力,从而削弱了歌剧音乐创作的交响性和整体性。
作为引入的外来文化,中国民族歌剧在借鉴西方歌剧的基础上,充分融合我国传统的戏曲及民歌元素,以获得本土群众的认可,《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歌剧曲目也确实深受大众的喜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这些经典曲目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创作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歌剧创作者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作品,但是其影响力却难以达到文革前歌剧作品的水平。而且观众越来越远离民族歌剧。除了时代背景的客观原因,现代民族歌剧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
1966年-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导致了我国文化及艺术创作的停滞不前。在江青“京剧就是歌剧”的错误思想干扰下,开始了全国“八亿人民八个戏”的样板戏时代,歌剧艺术被全面封杀,文艺工作者也丧失了自由创作空间。
(三)中国民族歌剧多样化发展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在总结《白毛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有选择地学习借鉴西洋歌剧的一些艺术形式 [4]。中国民族歌剧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阶段。
1976-1979年受到文革的影响,我国民族歌剧迟迟不能走出低谷,基本以复排、复演传统优秀歌剧剧目为主,虽然有新作品出现,但是艺术水平远不及文革前。
目前认为,孕妇在孕期应避免注射钆类对比剂,大量文献显示,孕妇注射钆类对比剂后,发生炎症,风湿免疫及死产的几率升高。期待未来能研制出新的安全可靠的对比剂[4]。
1990年至今,歌剧的多样化发展仍在深化继续。音乐风格和创作题材丰富多彩,一些作曲家在严肃题材里继续深层次挖掘,极大程度的提升歌剧的综合美感,代表作有《党的女儿》、《屈原》等;还有一些现代派的创作者开始尝试新的创作手法,代表作有《狂人日记》、《诗人李白》等。
1980-1990年十年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治环境的宽松,民族歌剧才逐渐复苏,这一时期歌剧的主题由原来的歌颂英雄主义逐渐回归到对“人”情感的表达,在以往严肃歌剧题材中增添了喜歌剧、轻歌剧等以通俗化的题材。期间诞生了在新领域探索的严肃歌剧—《原野》;我国首部喜剧歌剧—《第一百个新娘》;以爱情为主题、不乏浪漫主义的抒情歌剧—《伤势》;以及通俗性歌剧创作探索的成功之作—《芳草心》等等。
第四,认真梳理意见建议。在分组讨论中,大家围绕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和学文同志的工作报告,对做好规划计划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4位小组召集人对大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很好的归纳。会后,部规划计划司要组织人员逐条梳理,分类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抓紧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规划计划工作的水平。
到1942年,国内抗战形势趋于稳定,毛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促进了我国民族歌剧迎来了第一次创作高潮期。秧歌剧,一种歌与舞相结合的广场歌舞剧,在劳动人民生活中迅速发展。秧歌剧由小调和传统戏曲改编而来。代表曲目有《兄妹开荒》 《夫妻识字》等。
■现代中国民族歌剧的局限性
1993年是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李建明说,那年有关毛主席纪念品的收藏又小小地火了一把。那年在大同市云中商城,李建明用自己的红色收藏搞了一次小展览。
(一)创作方面的缺陷
1950-1966这16年,歌剧创作者在用民歌主题做戏剧性的发展方面以及借鉴戏曲音乐的节奏展开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5]。对民族歌剧进行新的改良,如采用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宣叙调”以此替代话剧式的台词连接;在唱段上融入传统戏曲板腔变化的特点来表达主要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和借鉴西洋歌剧中主题音调贯穿的手法等等。期间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歌剧曲目,如《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等,其中《洪湖赤卫队》 (1959年)和《江姐》(1964年)是当时最出色的两部巨作,代表着我国民族歌剧的第二次创作高潮。
(二)未适应大众审美习惯变化、群众基础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发展,各种音乐形式、舞台风格及表演模式都日新月异,这种多元文化的冲击带来的是大众审美的改变,现代民族歌剧未能充分考察观众鉴赏能力的改变,导致大众一直认为歌剧是比较高深难懂的艺术门类,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歌剧。这从一方面说明我国民族歌剧创作中仍未把握好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分寸,如何能扩大创作题材并通俗易懂让大众接受仍是歌剧艺术工作者要考虑的课题;另一方面说明相关的团体和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并不到位。
(三)民族歌剧人才梯队建设的不足
我国民族歌剧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优秀人才的共同努力。目前民族歌剧的人才培养中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影响着歌剧的进一步发展。 一是创作人才很多脱离现实生活,难以创作出贴近人民群众的作品;二是高校虽然开设了歌剧、音乐剧专业,但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艺术实践上的不完善,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难以就业[6];三是歌剧人才流失严重,很多人纷纷选择歌剧环境更好的国外,导致人才断层。
经过前面的基础工作,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增长因素的总量分析模型测算要素投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安徽经济增长的贡献,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中国民族歌剧的前景思索
要想摆脱现阶段歌剧发展尴尬的困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舞台设计、表演艺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发扬民族性的同时注重时代性,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宣传,扩大群众基础,获得市场的支持;还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完善的歌剧艺术体系。
(一)坚守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全世界艺术和文化相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民族歌剧要取得进一步的繁荣,必须坚守正确的发展方向: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与多样性。发展的科学性体现在选材的科学性以及表演的科学性。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有选择与人民现实生活相符的历史故事、小说、具有社会原型的生活化题材才有利于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让群众感受到歌剧并不是一种脱离生活实际的纯艺术性的表演形式。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歌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在中国扎根发芽、硕果累累,靠的就是我国艺术家对西方歌剧成功的民族化改造,宣扬民族文化,融合民族音乐特色,才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获得文化认同感,而一味的追求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往往会弄巧成拙。在坚持民族化的同时,还要兼顾歌剧发展的时代性与多样性,不同时代的观众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不尽相同,在歌剧的内容创作中药注重对现代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反映,通过多样性的歌剧主题、表现形式、演唱风格、舞台效果以及音乐类型等,让观众在观赏歌剧的时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和共鸣。
(二)强化政府保障、加大社会及媒体宣传
《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些民族歌剧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歌剧的创作和演出,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只靠票房的收入,很难维持歌剧创作和演出的良性循环[7]。政府参与对民族歌剧艺术的保护和支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对留住优秀人才和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政府的扶持,相关团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媒体等加大对民族歌剧的宣传和普及。2017年,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现代民族歌剧《林徽因》,通过网络宣传和进校园活动,取得了巨大社会反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加强人才梯度建设、完善歌剧艺术体系
歌剧人才的培养以及艺术体系的构建对于歌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史还较短,在这两方面与西方歌剧还有巨大差距。相关院校应加大学校硬件软件设施建设,整合各院系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加强与国外人才交流,培养专业过硬而且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还要重视人才的推广,增加青年人才的社会实践与舞台实践经历。此外我们还需要完善一个集创作、制作、演员、舞美、合唱团、乐团、排演团队以及销售宣传一体的歌剧艺术体系。使歌剧的制作和演出的专业化、规范化。
中国民族歌剧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在不断的借鉴西方歌剧、融合传统戏曲、民族歌曲的基础上探索、发展,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艺术形式。《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歌剧作品是我国艺术作品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宝贵财富。虽然目前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还有一些阻碍,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精品意识,秉持科学扬弃、取精用宏的态度,紧跟时代脚步,加强人才培养,我国民族歌剧的前景必定光辉绚烂,也将会推动我国文化乃至整个世界音乐创作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爱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方向的回顾与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2:58~60.
[2]胡晓阳.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现状[J].黄河之声,2014,11:91~92.
[3]高春明.上海艺术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45~146.
[4]刘庆苏.音乐戏剧艺术——歌剧[M].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15~16
[5]高文升,岳耀钦,刘普林.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15~16.
[6]吴建华.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J].戏剧之家,2017 ,2 :71~73.
[7]唐红英.对中国民族歌剧历史和发展的思考[J].大舞台?,2011?,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