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文艺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攀登文艺高峰、铸就文艺辉煌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观点,开启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新征程。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文艺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文艺、强调文艺的,把文艺提到时代的高度、民族的高度来认识。当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文艺工作讲话,是在实现民族解放的大背景下来谈文艺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文艺工作重要讲话,是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来谈文艺的。为什么要从时代的高度、从民族的高度、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高度来谈文艺?因为文艺对于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艺引领时代。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是最为敏感的,对时代的敏感,是文艺的特质。时代的精神、时代的风气、时代的呼唤,总是最先反映在文艺作品之中。伟大的文艺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能够把握时代的脉博、感受时代的呼吸。这些伟大的作品,引领人们走进时代、拥抱时代。上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出一大批反映时代的文艺作品,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使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伴随着这种思想上的解放,中国人民走进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新时代。一部《狂人日记》,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一部《子夜》,使人们深刻认识了资本主义压榨剥削工人的本质。这些经典是文艺作品,更是人们认识社会、了解时代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这就是文艺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今天,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样需要时代的文艺。需要文艺发时代之先声,引领人民更加自觉地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文艺开时代先风,引领人民更加自觉地接受新时代的新风尚;需要文艺回答时代课题,引领人民更加自觉地认识时代新问题和迎接新挑战。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文艺工作者就是要因时而兴,与时同行。
文艺塑造精神。鲁迅先生曾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鲁迅先生还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②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中,引用鲁迅先生的这些话来强调文艺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这说明,文艺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之大。文艺是人们接触最经常、最频繁、最密切的精神活动。人都有精神,精神又渗透在文艺之中。有精神生活,就有文艺。可以说,每一个人在每一天都与文艺进行着零距离接触。诗词、歌舞、书画、戏曲、影视等等,都是人们离不开、舍不下、丢不掉、躲不过的文艺形态。随口唱个歌、信手写个字、张嘴念句诗、抬头看影视……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处在文艺的熏陶之中。可以说,文艺是人们的精神依存、生活方式和心灵寄托。没有人能处在文艺之外,没有人能拒绝文艺的熏陶。文艺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无法比的。人们离不开文艺,也离不开文艺的精神塑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的精神塑造功能更为突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离不开文艺。文艺无疑是构建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无疑是点燃人们精神之光的火炬。
文艺承载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它起着教化的作用,就是因为它起着成风化俗的作用,就是因为它起着道德滋养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文艺作品与道德教科书就不分家。《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增贤广文》等等,既是启蒙教材,也是德育范本,又是文艺经典,三者为一,浑然一体。中国文艺作品,都把传递价值观念作为第一职责,否则便会受到社会的谴责,便没有生命力,传不开,也留不下。承载价值观念的传统,在今天更需发扬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文艺传递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文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简单地喊口号,不是直白地讲道理,而是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艺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们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微课是微视频课程的缩写,Mini- Course和90年代美国北爱荷华大学Mc Grew教授所提出的60- Second Course。体现以简短和精炼的“微观”教学视频的形式承载和实施课程教学的新思路,起初这种教学理念在国外教育领域得到认可和广泛推广,2010年中国专家首次引入了微观课程的概念。微课以阐述某个具体知识点或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兴趣,通过将微内容、微活动、微过程制作成短小的微型教学视频作为表现形式,用最短的时间精讲某一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将知识碎片化、情景化和可视化。微课易于使用,便于传播,学生可利用各种终端方便学习,因此具有多种应用模式。
一般情况下,葡萄酒的苹-乳发酵发生在酒精发酵之后,此时葡萄糖基本转化成乙醇,此时乙醇浓度约为12%vol,因此能够进行苹乳发酵的乳酸菌应该具备较强的耐酒精能力。我们按照方法1.2.2对45株乳酸菌进行了耐酒精能力测试,同时以商业乳酸菌株CH35(O.oeni)作为对照菌,进行酒精耐受性试验,结果见表1,对照组为不加乙醇组。
二 文艺的导向
文艺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文艺从来离不开政治。所以,文艺始终有一个坚持正确导向的问题。文艺坚持正确导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为了保证对花溪区红岩水库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效率性,需要采用本地数据和远程数据结合录入方式对应基础工程数据的录入。如果在对相关工程数据进行录入发现格式错误,可调用WEbService软件出发数据库存储过程,对于相关数据直接对应数据库列表进行文件域名修改。
一是文艺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源泉,没有人民生活,就没有文艺的存在。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所谓文艺创作,说到底,就是咀嚼生活、消化生活、提炼生活,使生活化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文艺工作者既要有这样的态度,也要有这样的能力。”④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⑤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9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读懂社会、读透社会,上好社会这所大学校,读好社会这本大书。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要做到“两个深入”,一要从个人生活深入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中去,二要从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深入到具有重大社会主题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挖掘大题材、提炼大主题、写出大作品。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及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我们发现初中阶段的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区域,学生的生源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样就造成了初中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及经验不相统一,使得课堂教学出现一部分学的兴高采烈,一部分鸦雀无声。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小学的独立思考能力的缺陷,被动与落后的学习方式使这部分学生不敢或不能融入到正常的学习交流中来,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如何应对这些不利因素,通过有效的促进初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积累来提高学习兴趣,成为每个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课题。
二是文艺要反映人民、反映生活。文艺要始终以表现人民为主体。文艺反映生活,不是机械地反映生活,而是辩证地反映生活。生活中有主流有支流、有光明有阴暗、有美好有丑陋、有正确有错误、有成就有曲折。文艺作品不是不能表现阴暗面,但表现阴暗面的目的,不是要单纯地展示阴暗,更不是为阴暗推波助澜,不是让人们欣赏阴暗、追求阴暗,而是要鞭挞阴暗,让人们从阴暗中看到光明、美好的可贵,看到在战胜阴暗、丑陋、错误中社会前进的力量。现在,文艺领域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以丑为美、以渲泄为乐趣、以贬低崇高为自我标榜,这是不值得提倡的文艺观。如果人们看了我们的文艺作品之后,反而更加迷茫、更加困惑、更加低沉,这不能说是成功的文艺作品,也不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功能所在。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是要让人们看到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是要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是要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
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导向?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就是文艺的正确价值导向。当前如此强调价值导向问题,是因为在文艺价值上出现了乱象、出现了偏离、出现了困惑、出现了误区。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种种价值上的乱象,弥漫在一些荧屏、舞台、展览、网络上,有的甚至乌烟瘴气。尤其是低俗、庸俗、媚俗,表现更为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这里鲜明强调了价值导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自觉”,“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③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三个“不”,“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④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页。。
第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体现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集中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现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条发展道路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了质的规定性。一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不能搞资本主义的文艺,也不能搞封建主义的文艺;不能改旗易帜,也不能封闭僵化。二是不能偏离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是在中国大地上搞文艺,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搞文艺,是中国人民的文艺,要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是不能偏离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有时代气息,要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具有时代特点。什么是时代特点?集中到一点,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与呼,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文艺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的根本问题上,提出了一个重大论点,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14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前十分强调这个根本问题,就是因为在文艺领域,出现了这个根本问题被动摇、被淡化、被质疑、甚至被否定的现象。有的提出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小众”代替“大众”;有的提出文艺就是文艺家“自己玩的”;有的提出文艺是“自我欣赏的”。如此等等,归根结底,是主张文艺远离人民、远离大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有力地澄清了这些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艺与人民,谁更需要谁的问题:“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③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页。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将文艺工作再一次纳入到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的轨道上。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现在,绝大部分文艺产品和服务是通过市场传递给受众的,是通过市场实现文艺价值的,所以文艺离不开市场。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为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丰厚的时代精神,打开了文艺的视野,促进了文艺的创新。但是也必须看到,市场的负面影响也在腐蚀着文艺,导致“一切向钱看”成为文艺领域的毒瘤。针对文艺领域“一切向钱看”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⑤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0页。,“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文艺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抵制“一切向钱看”现象,关键是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效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⑦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0页。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就是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0页。
三 文艺的根本
文艺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毛泽东在讲到新民主主义的文艺时,提出了三个前置词: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大众的”,就鲜明指出了我们党文艺的根本性质和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
1.3.2 地基 在文山可充分利用斜坡的自然条件,地基的一端靠坡,另一端立柱,柱高1.5-2米,以混泥土浇灌成35-45度斜坡(利于粪便自动滚落)。
怎样处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体现在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深刻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观点,深刻回答了怎样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这个基本问题,廓清了思想迷雾,批驳了错误观点,解开了理论困惑,明确了文艺方向。特别是提出文化自信这一重大理论观点,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重要思想,把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导。可以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谋远虑和政治远见。
(3)控释氮肥能够有效减氮稳产。各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控释氮肥处理水稻产量略高于尿素处理。
三是要让人民欣赏文艺、享受文艺。我们常说,文艺来自人民、表现人民,还要演给人民看。演给人民看,就是要让人民看到、欣赏到表现人民的文艺作品。现在很多好的文艺作品人民群众很难看到。比如,文艺院团到基层少,传统戏曲、舞台艺术到基层少,群众很少能在家门口看到高水平文艺演出。究其原因,一方面,缺少文艺院团下基层的动力和机制,文艺院团仍然存在下不去、不愿下去的问题。下基层必须成为文艺院团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与院团的创作生产、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必须与院团的绩效紧密挂钩,必须成为演员的成长、成才、成名的重要渠道,必须成为评价、评判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文艺演出追求大制作、追求豪华包装影响了文艺院团下基层。现在,一个剧目动辄耗资上百万元、几百万元,只能在剧场演出,甚至在小剧场演出都不行、只能在大剧场演出。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制作成本,抬高了票价,票价贵、看演出的门槛高,普通老百姓进剧院难,造成了文艺作品与群众的隔阂,加大了文艺作品与群众的距离。同时,大制作的文艺作品在基层找不到地方来装台、布景,无法下基层。所以,在文艺创作生产过程中,也有一个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倡简朴、节俭的作风问题。
四 文艺的精品
文艺的高峰靠精品铸就。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为什么文艺精品有那么大的魅力?有那么大的决定作用?就因为文艺精品是时代的记录,人们通过文艺精品,看到的是一个时代,人们在读文艺精品的时候,实际是在感受时代的风云际会,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就因为文艺精品是历史的写照,人们通过文艺精品,看到人类历史的足迹,感受到历史的启迪,引发历史的借鉴。就因为文艺精品是审美的表达,文艺精品抒发着美、散发着美,人们享受文艺精品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熏陶过程,是一个审美的提升过程。就因为文艺精品浓缩着人类的精神,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一句话,精品具有永恒魅力,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上、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
什么是文艺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页。这是对文艺精品的经典、精辟的概括。一个文艺精品,必须是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作品。文艺的目的是传道,所以,从古至今都讲“文以载道”,这个“道”就是价值、就是道德、就是思想、就是观念。没有思想的文艺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的深度来自于对思想挖掘的深度,来自于对思想提炼的高度。同时,深刻的思想、崇高的精神必须以艺术的形式来呈现。简单地喊口号,不是文艺作品。文艺的特点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思想的力量体现在艺术的表现之中,这就是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文艺作品来说,没有离开思想的艺术,也没有离开艺术的思想,两者辨证统一、相辅相成。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还必须有制作的精良。当然,精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既有顶天立地、也有铺天盖地。只要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就是优秀作品。
当今时代,是创作文艺精品的时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人民用短短40年时间,创造了人间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对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这种史诗般的变化,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是习近平总书记向文艺工作者发出的伟大号召,也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崇高责任和历史使命。有人说,当今时代是消解经典的时代,这是不正确的。从人类有史以来,就没有缺少文艺经典的时代,就没有文艺缺位的时代。史诗是时代造就的,史诗是人民成就的。伟大的时代蕴育伟大的作品,伟大的变革催生文艺的杰作。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跃,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矿藏,也为创造民族新史诗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有这样的时代,就一定会产生时代的作品,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文艺的规律。在历史的进步中推动文化的进步,在实践的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中国人民不仅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气度、这样的雄心、这样的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②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出精品是与出大家紧紧联系起来的。只有艺术大家才能推出文艺大作。时代既呼唤着文艺精品,也呼唤着文艺大家。所谓文艺大家,是靠作品说话的,不是靠吹捧吹出来的,不是自封的,不是靠媒体造出来的,而是由人民决定的。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5-196页。只有那些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成为艺术大家,只有那些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成为艺术大家,只有那些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成为艺术大家,只有那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成为艺术大家,只有那些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成为艺术大家,只有那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成为艺术大家。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勇攀艺术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铸就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以雄伟的人格、伟大的灵魂写出伟大的文艺作品,通过塑造自己来塑造人心,为人、做事、从艺相统一,学养、涵养、修养相一致。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