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的大学作用观及其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更新时间:2009-03-28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ifred North Whitehead,1861- 1947)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是欧洲19世纪至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目的》的第二章和第七章,而他的大学教育作用观则主要体现在第七章即《大学及其作用》这篇演讲中,本文就怀特海的大学作用观以及其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进行学理上的探究。

一、怀特海的大学作用观

对于大学的作用,是怀特海在谈及大学及其作用时所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大学是实施教育的机构,也是进行研究的机构。但是,大学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既不是向学生传授单纯的知识,也不是单纯的提供研究的机会给科系的老师。”[1]125大学存在的价值没有年龄的高低之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联合才能共同架起知识与生命的桥梁,这里的老年人其实就是指大学的教师。以此为中介,充分展开其想象力以此来共同探索学术。“大学传授知识,但是它是以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1]125怀特海也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想象力与经验完美结合的训练。如何培养教师与年轻人学术探索的想象力,如何对教师队伍进行建设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与经验的完美结合等。“大学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我们常常说,大学的职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但其最本质的东西是求真育人。”[2]怀特海已经告诉我们:大学的育人功能不可小觑。除此之外,在某种程度上,大学即文化,大学只有以文化为载体才能发挥它的教学,科研,育人功能。因而,在怀特海看来,大学的存在作用应该包括教学、科研育人功能以及文化功能。这在怀特海《教育目的》一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大学的教学作用

大学的教学离不开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在怀特海看来,大学的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学生知识,认为这样教学是死板且不具有活力的,真正的大学教学应该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对老师与学生提出了要求。即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具有想象的能力。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是需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培养想象力。怀特海提到,“想象力是一种传染病。它不能用尺码或是磅秤称量后,再由老师传授给学生。它只能由那些想象力装点自己学问的教师进行传播。”[1]130 所以,老师本身就必须具备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之所以要具有想象力,是因为知识的传授一定是更新过的。“要么是知识本身的更新,要么是知识在新时代新世界中的应用。”[1]131 用教师的想象力带动知识的更新。因而,大学拥有一批具有想象力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功能成功发生的前提。那教师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呢,怀特认为,大学应该鼓励老师们自由研究探索,与学生一起共同分享探险的理想之地。

不同施工方法沿地铁区间隧道方向地表沉降曲线见图8,台阶法施工引起地表变形量为最大,达到18.5 mm,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越靠近高铁盾构隧道会越小,超过高铁盾构隧道中心截面距离30 m以外时变形基本趋于一致。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达到“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获取知识”[1]129 的境界。“年轻人是充满想象力的,如果这种想象力通过训练来进行加强的话,这种想象力的能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终生。……笨人凭借想象力做事但缺乏知识,书呆子凭知识做事但缺乏想象力。大学的责任就是——把想象力和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1]125那学生如何培养自身的想象力呢,一方面,怀特海主张大学的教学作用应该是遵循统一的原则,既不能单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不能只积累知识的经验。而应将两者统一在教学之中。因而教学的功能就是训练两者的统一。另一方面,怀特海还主张,学生要自由学习探索,“通过去接触那些有天赋与探索经验的人,圆满的度过他们的智力获取时期。教育是对于生活探险的训练,研究是智力的探险。”[1]130除此,怀特海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想象力的训练要注重过程以及学生自由思考能力的培养。他的教育节奏论中阐释了“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1]23 怀特海将教育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以及综合运用三个阶段,从婴儿到成人的整个成长阶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周期循环,在大学教育即为综合运用阶段。所以,现在大学阶段的训练应该是和先前的训练相当符合,课程的安排形式应该是常规课程、讲座、与讨论的形式相结合的。这样大课程安排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他们自由思考的能力。

在怀特海看来,大学不是单纯的科研之地,但科研育人的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科研育人的理念,不仅是指向学生传授新近的学术成果与思想文化,促进学生的知识长进和观念更新,更是将学生纳入到科研工作的环境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意识,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3] 不管是对于大学本身还是其人才的培养,科研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本身来说,科研是大学各项功能得以发挥与完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学生与教师来说,科研发挥着育人的作用,怀特海很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而科研的作用可以说是成功发挥学生与教师想象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科研的过程中,站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唤起对现在与未来的生活美,如果没有科研这条途径去培养人才,那这个时代将会缺少很多有学识,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人,因为社会的进步需要依靠这三类人。正如怀特海所说的“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神奇魔力,这些智慧和美可能就被遗失在往日的岁月里。一个前进中的社会需要依靠这三类人:学者、发现者和发明者”[1]131

大学除了具有教学与科研育人的作用,文化作用也尤为突出。大学的文化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与杰出人才的培养。怀特海认为,大学为欧洲民族的不断前进提供了智慧,而这里的智慧即是掌握各种知识的方法也是大学的文化作用所产生的结晶。“大学培养了我们文明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先锋人物—神职人员、律师、政治家、医生、科学家和文学家。这些人一直是人类充满理想的原因,这些理想引导人们去面对各个时代的困惑。”[1]127大学培养的各种杰出人才之所以被称为知识分子的先锋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们很好的继承了人类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类文化进行了创新,从而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指路人。另一方面大学文化作用表现在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与上,在怀特海看来,“古典文化在这个国家的未来,不是由它给一个优秀的学者带来的乐趣所决定的,也不是为学者的业余爱好而进行这方面训练来决定的。以古典文学和古典哲学为主要基础的教育,使教育者得到快乐和品质的锤炼,已经为几个世纪以来的验证所证明。”[1]81“就欧洲文明而言,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就是理解罗马精神和罗马帝国的活动”[1]89 可想而知,古典文化继承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的文化作用就是培养既有智慧又有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意识的人,而这些人,在怀特海看来,思想不能呆滞不前,而是应该拥有想象力。(所谓呆滞的思想,在怀特海看来是“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不具有普世性的知识”[1]2。)此外,大学的文化作用也表现在大学教育育中的自由学习上,怀特海认为,“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就是享有绝对的自由。”只有享有文化学习的自由,文化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创新。总而言之,大学的文化作用是智慧人的培养以及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大学的科研育人作用

最后,大学的教学作用是:大学应该为教师与学生创造想象力培养的环境,鼓励师生之间的联合,共同展开充满想象力的学术探索的途径,从而带动知识的变化。

无论是大学的教学还是其科研,想象力的培养对其都很重要。正如怀特海所说“想象力不能脱离事实,它是阐明事实的一种充满创造力的方式。”[1]125想象力的培养与作用贯穿于怀特海的整个《大学及其作用》演讲中,“想象力是这样发挥作用的,……它使人们在面对新世界时,能够构筑出一个充满智慧的视角,并通过展示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保持生命的热情。”[1]125 因而,教学与科研为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事实平台,而想象力促进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作用的完美发挥。怀特海没有明确说明大学的科研育人作用是什么,但是从他的《大学及其作用》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作用。怀特海认为,不能以科研成果的多少去否认那些出色的教师,他们不发表论文或是著作并不代表他们缺失了研究的能力,因为“他们需要和学生面对面,以讲座与个别交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创造性思维”[1]132。大学的科研与教学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教学自古以来就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但科研却是后来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我们不能在教学中与科研之外丢了彼此,两者应该是统一和谐发展的。雅斯贝尔斯曾说:“如果要想研究工作有意义且富有创造性,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尤其重要的是,教学要以研究成果为内容。因此,研究与教学并重是大学的首要原则”[1]152所以,大学要想发挥科研的真正作用,就必须促进其与教学的里外结合。

BIM技术可以让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个专业基于同一个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工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集成协同设计[1]。建筑信息模型能及时地反应建筑各部分的现状,让各个专业的设计师得到最新且准确地信息,找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设计。BIM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大幅减少了建造变动带来的成本消耗。

()大学的文化作用

其实,不光孩子有分离焦虑症,我也有,尤其是我自己带大的孩子,天天在一起,突然他要有他自己的生活小圈子了,我还挺失落,开始的时间我总是找好多事情塞满他没在身边的时间。

二、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怀特海的大学作用观给了我们大学文化建设的灵感与启示,大学文化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推陈出新的文化;大学文化也应是自由的,充满爱的文化;大学文化更是神圣且高雅的文化。

()大学的教学作用决定了大学文化应该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富于想象力的文化

怀特海的大学的教学作用思想启示我们:第一,大学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应该是不断更新的,其传授方式需是充满想象力的。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符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4] 要知道,有教学就会有知识的传授,然而教学却是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所以,注重知识传授的内容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先前提到过,怀特海认为学生心智发展分三个阶段,而大学正处在综合运用阶段,而综合运用阶段,对于知识可想而知是要学以致用,是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引导者——教师,能用充满想象力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终培养出的是有活力有思想而不是“思想呆滞”、缺乏想象力的人。第二,学生与教师要共同训练其想象力,做到想象力与经验的完美结合。大学的学习是自由的,我们的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缺乏的就是想象力。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怀特海说过,想象力是一种传染病,它需要我们的教师通过自身的装点来传播给学生,教师与学生应共同联合,用想象力点燃知识的火炬。第三,大学的课程设置形式要具有灵活多样性。大学的课程设置应做到常规课程、讲座与讨论形式的完美结合。常规课程带给我们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必不可少,然而讲座与讨论却是能让我们的学生注入新的血液,吸收不同大家思想,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这个理。所以,大学的文化应该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

()大学的科研育人作用决定了大学文化应该是自由的文化充满爱的文化

大学是人才聚集之地,科研是大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而大学教师和学生则构成了科研的主体。要完美的发挥科研育人功能,自由文化,充满爱的文化必不可少。所以怀特海的大学科研育人功能思想提醒我们:第一,在大学里,学生应有学习的自由,而教师也应有教学的自由。雅斯贝尔斯也曾说过,“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有教学的自由。”[4]139 大学不再是小学生的容所,是一群成熟独立的且精神有所追求的年轻人,因而,他们的学习是需要自由的,需要拥有独立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研究。而大学教师的自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大学教师首先应是研究者。……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指导学生,让他们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如果想把大学教师当作教书匠用,那就错了。”[4]145 第二,爱学生是大学科研育人的前提条件。首先,对于学生的爱。韩愈揭示了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那教师要想成功的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做到先爱学生,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让学生学会道之同时知道如何去自己思考,如何自己用其道解其惑。这进一步提醒我们,大学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更是人性的传递者,进而言之,大学教师所传的道,我认为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对学生爱的方式。其次是热爱知识,勇于探索和创新。这需要我们的大学教师严谨治学,尊重与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勇于更新知识。只有抓住知识的创新才能发展知识,谋知识的创新就是在谋学生的未来。最后,对大学本身的爱。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和贯穿于大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因而对大学本身的爱又表现在对大学自身的文化建设上。“文化的中心是人,大学文化的中心就是大学之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中心,基于人,且为了人,而不是以物为中心。这个‘人’,就是大学教师和学生。尽管物的建设也是必要的,但物的建设乃是为了人的活动的展开,为了提升大学师生的精神生活品质,为了成就人的卓越。大学文化建设中,人和物质乃是处于不同层级的文化要素,人是根本性的,物总是次一级的。”[5]

他们在斗嘴,我默不作声地点豆子,我的眉毛是扬起来的,嘴角是含着笑的。我知道,陆茂本司大愣子他们,羡慕死我了。他们要是知道我跟别呦呦有一腿,都能冲上来打我。

()大学的文化作用决定了大学文化应该是一种神圣高雅的文化

大学文化理论上是高雅的文化。通过其神圣高雅的状态引领社会文化,让社会文化由俗变雅。现在社会中各种层次的文化参差不齐,让人难以区分好坏,大学是高雅文化的殿堂,人才荟萃,正好为高雅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个繁荣的基地。在怀特海看来,正是大学培养的譬如政治家、科学家等这些先锋人物继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开辟着文化的创新,从而引领了时代的发展。这启示我们大学的文化建设要做到:第一,我们的大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与传承古典文化并对其创新,不要停止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因为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大学高雅文化对社会大众文化的引领,都需要我们的学生拥有想象力。文化往往都是从通俗文化开始,来自大众,经过时间的沥练,最终走向高雅文化,如果不经一番引导高雅文化又会远离大众。当初的京剧从街头小艺变为国粹,所以我们要向当初引导京剧一样,将社会中的通俗文化,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与引领下由俗变雅。第二,大学教师以及校长自身对文化由俗变雅过程的转换都需要有一定的担当与践行,特别是大学校长,他们是高校的领头人,他们的人格魅力、治校理念、话语体系、价值导向、人格素养将直接影响大学高雅文化的发展。这就需要大学校长能潜心静气、心无旁骛、深入思考,带领大学通过高雅的文化状态来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6.

[2] 顾明远.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J].教育研究,2010 (1).

[3] 王李金,杨彩丹.转变观念—强化科研育人理念[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

[4]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5] 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 如何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1).

 
邵子英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第02期
《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02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