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倡导的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区别于传统心理学以治疗和矫正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积极心理是指个人潜在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正向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心理品质,由韧性、希望、乐观和自我效能感等人类核心品质组成。艺术生是中国文艺事业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是艺术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征
艺术类大学生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有别于普通大学生,他们追求个体的特立独行,学习目的不十分明确。同时,他们情绪稳定性较差,遇事容易激动,解决现实问题多采用冲动宣泄的方式[1],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土洞开挖完成一个循环后,立即人工安装钢拱架支撑,拱架采用I16工字钢。拱架间距0.5~0.8 m,环向用直径22 mm钢筋间隔1 m连接,每榀钢拱架采用8根直径25 mm锁脚锚杆进行固定,锁脚锚杆长4.5 m,与工字钢焊接牢固。系统锚杆采用直径25 mm砂浆锚杆,锚杆长3.5 m,外露140 mm,间排距1 m,梅花型布置,锚杆采取了“先注浆后插锚杆”的方式。喷射混凝土为C 20一级配,厚度16 cm,按“喷—网—喷”的程序进行。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均为常规施工工艺。
(一)学习盲目化
艺术生专修音乐、美术和舞蹈等专业,初高中阶段主要精力投放在专业技能的精进上,对文化课重视不够,偏科现象严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跟随课堂整体进度,课堂效率偏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容易受挫,学习相对盲目,对知识的掌握缺乏主动性。
(二)情绪两极化
艺术类专业需要情绪情感的持续投入,艺术生需要全身心调动思维和情绪,并将其融入到艺术作品中,情绪高涨饱满与低落松弛交替出现,情绪极易两极化[2]。艺术类学生在创作中需要将饱满的情绪带入绘画静物、即兴舞蹈和音乐演唱中,情绪瞬间的爆发力要喷薄欲出,创作结束后情绪归于平静。在这一过程中,情绪变化如同坐“过山车”。
(三)适应困难化
学生在做实验前先收集和了解实验的原理和目标,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仿真软件进行知识点和实验要求的讲解,对试验中的难点进行演示。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最后老师批改反馈,学生根据老师反馈情况,在仿真软件上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积极心理学对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任何行为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积极心理的影响。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重行为矫正、轻能力发展的问题。而积极心理学把注意力放在发掘个体潜能上,注重培养艺术生积极的认知,增强其抵御挫折的能力。
(一)积极心理品质有益于提升艺术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和快乐等积极情绪能增强个体的体能、智能与社会协调能力,有力地拓展着个人的知行资源。积极情绪之间存在着协同一致的关系,拥有积极情绪使得艺术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能感受到多重高峰体验[3]。大学生在对抗外部压力时,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促使其产生较强的消解能力,打破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减缓消极情绪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阻碍,利于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与教育,由“要你学”变成“你要学”。积极情绪能拓展个体的即时思维与行动,扩展个体的认知范围,为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积累资源,使行为更精准高效。
(二)积极心理品质有益于预防艺术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艺术生建立积极的认知图式和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心理学描述的社会支持是指当个体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时,其他人会提供情感和物质上的支持[5]。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引导大学生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合理地进行社会比较,接纳自己的形体、性格与气质,提升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信心[6]。此外,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也有益于发展大学生的家庭内在支持,增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艺术生在高三阶段需要进行专业课程的集训,家中的物质和亲情资源自然向其严重倾斜,进入大学后这些积极关注弱化,艺术生身心难以适应这种失落。另外,大学生活强调自主管理,艺术生在中学阶段缺少规划性学习,自主管理意识欠缺。同时,艺术类学生拥有艺术特长,他们在中学阶段充满优越感,进入大学后,各类专业的优秀学生争相展示自己,艺术生独有的优势慢慢被稀释。因此,他们对大学生活适应困难。
(三)积极心理品质有益于提高艺术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心理品质与消极心理品质是一对矛盾体,此消彼长。通常情况下,心理疾病的产生多是由于消极心理品质过多,培养学生希望和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预防抑郁和自闭等心理问题的发生[4]。艺术类学生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怀疑与否定、坚持与放弃等痛苦的煎熬。只有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铸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从容面对挫折,减少发生心理疾病的风险,养成研磨艺术作品的静默能力,用强大的内心创作出经典作品。
2017年,化肥减施处理中,化肥施用时间为4月1日、5月20日、8月1日,各施肥时间化肥施用量比例为50%、25%、25%;配施有机肥处理中,有机肥于4月1日一次性施入,配施的化肥施用方式同化肥减施处理。2018年,有机肥和化肥于7月13号一次性施入,施肥量占2017年全年的2/5。肥料施用采用沟施的方法,按照径流水的流向,在每个小区设置1个径流桶,用于径流水的收集。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需持续加强积极心理的宣传引导,强化欣赏教育。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增强静态宣传的力量即纸质与电子信息栏的宣传,扩展动态宣传的影响力即举办校园内各类心理活动[7]。善用欣赏教育,发掘艺术类学生的成长亮点,借助多媒体平台宣传榜样力量,以赏识和肯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其从内心感受到自身价值被肯定,寻找到自身的归属感。加强积极心理取向的前瞻性引导,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给予其积极心理暗示,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为艺术生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8]。
(一)加强欣赏教育,倡导积极心理取向
高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实载体,培育高校思想土壤,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不久前,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决定投入1450万美元研究经费,聚焦地热钻井技术,促进地热能源技术创新,加快地热产业的发展。
(二)转变育人观念,构建积极心理课堂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让积极心理走入课堂,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促使课堂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场,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情感,使艺术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互动是形成积极心理课堂的关键,课堂上平等真诚的交流可使学习效率大幅提升[9]。教师在教授乐理知识和绘画技巧时要多用支持性的语态,给学生以积极的行为暗示,鼓励他们自主创作。
(三)理性面对挫折,培养积极人格特质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艺术创作之路充满坎坷,积极心理学倡导理性面对挫折[10]。挫折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激励大学生不断朝既定目标努力,帮助大学生积累宝贵的人生财富。积极心理学将人格特质分为宽容、善良、勇敢、正直、感恩、虔诚、自尊、自律、创造和智慧等若干种,这些特质是个体取得成功的基础。人格教育是基础教育,培养积极人格有利于个体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足地回忆过去,从容而幸福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共同组成了积极体验,学校要多开展活动,培育艺术生的积极人格,如开展心理剧大赛、心理艺术展演和团体心理辅导等[11]。
(四)开展实践活动,营造积极预防观
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一切行为产生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大学校园是一个半社会化的环境,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拉近大学生与复杂社会之间的距离,将积极心理资源进一步向外延伸。可组织学生走访幼儿园、福利院和养老院,用社会帮扶实践拓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感知生命的不可逆性,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以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为契机,分年级分阶段开展心理实践活动,拉近个体间的心理距离,营造积极的心理预防观[12]。在大一年级进行积极心理初建——心船首航,对大学生活进行展望,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的方式测查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可结合其艺术创作经历的积极心理体验,开展“当幸福来敲门”——积极心理大家谈活动。
高校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要坚持不懈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13]。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应以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为基本点,强化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构建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联动体系,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贺金波.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和防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5.
[2] 张继玉.艺术生心理特点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6(5):12-14.
[3] 王建良,张继玉.职业价值观视野下艺术设计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2):5-7.
[4] 彭聃龄.认知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85.
[5] 曾秀兰.大学生积极心态状况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28(3):102-104.
[6] 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129-132.
[7] 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1):31-34.
[8] 梁宁建.当代心理学理论与重要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5.
[9]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3):6-10.
[10] 黄希庭,郑涌.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89
[11] 戴国立.加强大学生思想组织教育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14(3):84-86.
[12] 邵迎生.对积极心理学学科定义的梳理和理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7(3):54-59.
[13] 胡婧.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1,1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