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现状与动向

更新时间:2009-03-28

1 语境与当前认识

事实上,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发端于人类社会早期并伴随技术创新而不断延续。[1]从现有资料可以知道,除却人类早期勃兴之始出现的岩画、雕刻等艺术表现,其后出现的许多艺术发展无不与科技密切关联,如中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帛画及后来的纸画,其形成都植根于技术进步。但应当指出的是,此时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发生于间接层面,即科技本身并不直接作用于艺术,科技的作用在于为艺术形式的出现与发展提供基础性物质载体。

然而,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开始作为完成艺术创作本身的手段发挥作用并冲击了人们既有的艺术观念,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更确切地说是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成为理论批判与大众生活的中心之一。以历史的视角来看,值得关注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希奥多·阿多尔诺与马克斯·霍克海默批判了文化工业产品的标准化与伪个性化,及其对人们的控制本质[2]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将马克思主义与技术主义结合在一起,以论证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的变迁轨迹[3];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以文化社会学视角探讨先锋艺术与媚俗艺术的关系,进而将媚俗艺术定位为被极权统治利用的伪艺术[4],等等。

几乎无所例外的是,在科技以极其明显的姿态进入艺术创作中时,早期文化理论的研究者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并把科技看作摧毁艺术的关键元素,这一路径大体构成了关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历史语境。但与之相反的是,在艺术实践层面,科技越来越成为艺术表达的手段而为创作者所重视——从早期电影艺术创新到今天的3D技术与各种艺术作品的结合——无不体现出这一点。[5]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转变是,艺术本身的构成以及人们对艺术的观念不断拓宽,科技对艺术的作用为多数人接受并借助科技完成艺术创作,这一点从波普艺术的美学预设中可窥一斑,即“扰乱有关题材的既有等级秩序,拓展艺术的参照系以容纳那些迄今仍被视为非艺术的元素,如技术、刻奇和幽默……”[6]

因此,可以认为,在早期的历史语境中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往往呈现出错位的情形,即站在旧的艺术体系立场上批驳新产生的表达手法与表现形态,这便在总体上呈现了一种守旧的文化姿态。而当前的认识是,从艺术界定本身出发予以转变,承认并积极寻找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良好方式与呈现形态。在此意义上,进一步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现状与可能的发展新动向,将会拨开这一现象在文化理论层面的障碍,并有利于在历史视角下展开分析。

(2)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以施工组织为依据,制定使用计划,使计划有的放矢,尽可能减少无用功,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使用计划,减少或避免闲置、浪费。通过对设备使用计划的合理制定,能确保机械设备进场后立即投入施工,既减少放置时间,又节省很大一部分开销。

当前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现状表现出明显的技术主导特征,交叉跨界往往是在技术创新之后应用于艺术领域,且融合程度较低。但是,随着艺术自我表现形态的突破与需求,以艺术发展带动科技创新并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必将成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动向。以数字媒体设计艺术为例,其作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产物,在技术主导下获得了较快的成长。然而,随着其自身的发展,反过来又对科技产生刺激作用,并呈现出艺术表现带动技术发展的新融合路径。[11]

2 现状:技术主导型融合

关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讨论,实质上早已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范畴,越来越多的新的表现形式被纳入“艺术”一词的外延之中,因而当前的讨论实质是在“泛艺术”的语境之下展开的。但即使如此,在技术主导型的融合中,仍然表现出内容的同质化。尽管在表达的具体内容——如主题、叙事等——有所变化,但是就艺术表达而言仍然有所限制,尚且没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得以创新呈现。从历史的视角来看,随着工业革命的技术大爆发,原有的艺术形式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引发了艺术观念的转变、艺术流派的丛立;但是在后工业时代,特别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热潮下,艺术内容的发展远没有跟上科技的脚步,结合前工业时代的艺术发展局面,总体上呈现出“倒U型”曲线。

在技术主导的融合趋势下,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现状可以归纳为如下三大特征:内容同质化、技术初始化、生产一体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即实质是技术主导下的融合。在此趋势之下,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主要是将已有的艺术借助新的技术加以呈现,相比之下,艺术本身的发展则显然滞后许多。以前述《清明上河图》多媒体版为例(见图1),其新颖之处恰恰在于技术本身而非艺术,动态呈现固然对于受众群体的拓宽影响巨大,但就内容而言,仍然以以往的绘画艺术为主,变化往往发生在物质载体层面。

多机系统超低频振荡稳定分析与调速器参数优化//黄伟,段荣华,江崇熙,周靖皓,甘德强//(21):185

2.1 内容同质化

国内关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研究随着科技创新进步而不断深入,在内容方面也表现为声乐、影视、绘画等诸多领域,如现代科技对声乐艺术的利弊作用[7]、计算机技术在银幕艺术中展现的视觉效果[8]、对《清明上河图》多媒体版的案例分析[9]。在实践层面,借助裸眼3D技术,动态再现平面艺术的尝试越来越多,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领域的拓展,新的艺术创作形式已经出现。

自工业革命以来,尽管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现象为多数文化理论学者所批判,但艺术创作被纳入工业生产体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0]据此,艺术生产越来越体现出工业生产的流程化与分工合作模式,这一点在电影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而深圳的大芬油画村则是这一模式在绘画领域的探索。但是,在当前技术发展之下,艺术生产开始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即以往的分工环节被技术重新整合为同一环节,这一点在造型艺术中较为明显。当然,从技术本身的视角来看,技术的完成仍然呈现为分工状态,但当艺术与科技融合时则体现出一体化的特征,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3D打印。

  

图1 《清明上河图》多媒体版

2.2 技术初始化

水力压裂技术应用中,水力的强化能够使煤层的地应力场在可控范围形成均分,这样,能够避免瓦斯之间的压力差距,防止瓦斯在某一个方向或者地点集中的现象发生,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瓦斯突出的现象发生。另外,水力压裂技术可以使原本不均等的瓦斯压力场变得相对稳定,减小瓦斯之间的压力差距,避免形成瓦斯能量局部地区过度集中的现象发生。水力压裂技术使煤层之间空隙增大,让瓦斯能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进而达到平衡压力的目的,降低煤矿开采的风险。

2.3 生产一体化

生活是百科全书,也是语文的来源,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呈现其人文性的特色,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为课堂增添更多的生活、人文色彩。单纯的文字符号是乏味的抽象的,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多媒体是一个将抽象转变为生动的平台,语文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突出每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每堂课的知识点,并让其自由翱翔于语文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语文方面的欠缺,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学习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过程。

可以肯定的是,借助新技术表达原有艺术内容或者以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手段给艺术表现增加了张力,在感官层面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就当前的技术而言,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即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常常较为粗陋而亟待改进。以绘画的3D表现为例,在动画设计层面较为单一,受众的观感受限于技术本身而有待提高,部分成果因设备成本过高而难以推广。虽然我们在艺术表达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可以成为艺术发展普遍性的模式并未出现,而且技术初始化进一步造成艺术内容的粗糙性。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一方面科技创新在表达上吸引创作者与艺术结合,另一方面内容表现层面的局限又往往成为阻碍创作者进行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

3 动向:加强艺术表现

(1)这种模式下,学校可借助管理公司的专业管理技能和酒店预订系统信息技术等快速地立足酒店市场,提升酒店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并降低投资风险。

需要明确的是,当前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建立在后工业时代的整体格局之上。在新的技术阶段内,审视其动向至少有如下两个方面的裨益:一是有助于划清当前与工业时代之间的界限并在新的阶段予以讨论,这是基于技术的阶段性所必需的;二是在审视工业革命时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判后工业时代的发展动向更具说服力,这是基于技术本质的理论构想,即技术的发展是基于原有技术的衍生与内在突破。[12]

事实上,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与科技融合在整体上呈现出从前期的技术主导到后期的艺术表现加强的转变。工业革命早期,印刷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复制技术在绘画等艺术领域的大规模运用,艺术作品开始出现在许多不同的载体上并日益充斥人们的生活;然而,随着技术发展,艺术与科技融合并产生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如摄影。摄影在早期的发展仍局限于技术的最初形态,但是随着本身的发展与需求,技术得以进一步突破并形成辅助摄影艺术发展的新形式。由此可见,艺术本身内容的扩张与表达欲望在工业革命后期带动了技术发展,并与艺术和科技融合的早期形态判然有别。

与之类似,在后工业时代,前期的技术主导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带来艺术表达本身的扩张欲望,并形成带动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上,艺术与科技体验区格外受关注。尽管AR/VR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尝试始自市场扩张下的技术主导,但是在当前的发展中,艺术表达本身的需要恰恰成为完善相关技术的重要因素。未来,实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关键仍将是在艺术表达领域的自身创新。这一特征实质上是“内容与媒介”互动关系在微观层面的反映。作为实现艺术表达所需借助的媒介,技术的发展不可忽略;但是更为重要的在于,艺术作为沟通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实质性“内容”,将在受众群体回归理性的情形下发挥持续性作用。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通过历史的视角回顾了关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历史语境与当前认识,即早期文化理论的研究者往往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并把科技看作摧毁艺术的关键元素,相比之下,当前的情形则是,在拓宽艺术本身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的表达形式。据此,分析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现状,本文将其概述为技术主导型路径,其特点包括内容同质化、技术初始化与生产一体化。通过回顾工业革命时期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转变进而研判,后工业时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动向表现为努力加强艺术本身的表现力,注重艺术内容并以内容带动技术创新,其实质是“内容与媒介”互动关系的微观展现。

但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在研究中并没有回答关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经济与文化维度,在讨论时仅仅将研究对象限定于技术与艺术二者之间。在此我们承认,通过在研究中加入经济与文化维度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这也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浦冬晓.论科技对艺术发展的影响[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9-121.

[2]希奥多·阿多尔诺.再论文化工业[J].王凤才,译.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8.

[3]汉娜·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王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31-264.

[4]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3.

[5]王玉.新媒体时代下的动画艺术形式——科技与艺术的结合[J].经济研究导刊,2014(36):233-235.

[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赵群英.现代科技对声乐艺术的影响[J].中国音乐,2004(3):35-36,55.

[8]劳艺.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简论计算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3(2):62-64.

[9]吴信训,狄锐.新媒体科技是文化艺术转型提升的有力杠杆[J].新闻记者,2012(4):68-71.

[10]张波.科技·思维·艺术——科技发展对艺术的影响[J].科学经济社会,2012(2):182-186.

[11]曾迪来.在科技与艺术互动中探讨数字媒体设计的新视觉[J].美术学报,2013(3):94-97.

[12]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M].曹东溟,王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裴晶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年第02期文献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